午后,西岐侯府,守藏阁前。
此时人头攒动,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府中有头有脸的人物齐聚于此,更有不少闻讯赶来的旁系子弟和军中将领,将阁前那片空地围得水泄不通。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场中搭建的木台之上。
文考,就在此地即刻开始!
这突如其来的安排,彻底打乱了大长老姬桓的部署。他原以为至少会有几天缓冲,足以让他做些手脚,或至少让姬云海从血煞池出来压阵。可使者柳玄轻描淡写的一句“午后便可”,将他的算盘全盘打乱。此刻,他只能阴沉着脸,坐在姬昌下首,目光如同淬了毒的刀子,不时刮过场中那道青衫身影。
姬昌端坐主位,面色平静,唯有搭在扶手上微微用力的指节,泄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柳玄坐在他身侧,依旧是副云淡风轻的模样,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仿佛眼前并非是决定西岐世子命运的考核,而是一场有趣的游戏。
姬北辰独自一人,立于木台中央。秋风拂动他略显宽大的衣袍,显得身形单薄。但他站得笔直,如同悬崖边的青松,任凭八方风雨,我自岿然不动。他的目光清澈而沉静,扫过台下神色各异的人群,最终落在高台之上的几位裁决者身上。
云羲守在人群最前方,手握剑柄,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四周,如同一只随时准备扑出的猎豹。
而在守藏阁那扇半开的门后阴影里,隐约可见一个抱着酒葫芦的佝偻身影。
“时辰已到。”柳玄清了清嗓子,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姬世子,此番文考,题目已定:阐述星坠之象与青木原妖祸之关联,需引经据典,言之有物。若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之策为更佳。你可准备好了?”
全场瞬间鸦雀无声。
姬北辰深吸一口气,拱手一礼,道:“北辰已准备妥当。”
他并未急着开口,而是微微闭目,识海中太初灵光温润流转。这两个月在守藏阁博览群书吸收的浩瀚知识,如同被引动的星辰,瞬间在他脑海中排列组合,形成清晰的脉络。那些艰涩的古文在灵光的照耀下,纷纷褪去迷雾,显露出内在逻辑。
片刻,他睁开双眼,眸中星光内蕴,朗声开口,声音清越,回荡在众人耳边:“星坠之象,亘古有之。《星衍古卷》有载‘星陨如雨,其兆多变,或主兵燹,或示灾异,然皆天地气机交感之常,非必应于人君一人之身。’《山海异志·天象篇》亦云‘星辰行止,自有其轨,牵一发而动全身者,谬也。’”
他引经据典,开宗明义,直接否定了星坠必应人身的荒谬之说,为自身立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台下微微骚动,不少人露出思索之色。这些典籍,在场许多人都读过,却未必能如此信手拈来,更未必有这般清晰的见解。
姬北辰继续道:“然,天象虽无常,地气却有应。北辰于守藏阁偶见一残卷,名为《地脉星应疏》,其中提及,若大地灵脉节点受外力侵扰,或淤塞,或震荡,可能引动局部天象异变,尤以星辰之力最为敏感。而青木原,恰位于我西岐地脉一支流末梢,更毗邻坠星崖!”
他刻意顿了顿,目光扫过姬桓瞬间变得难看的脸色,以及柳玄骤然亮起的眼神。
“坠星崖,自古为星辰碎片坠落之地,能量紊乱,气息诡异。《地脉星应疏》残卷推测,若有庞大外力冲击坠星崖积蓄的异常能量,极可能引发地脉震荡,从而激荡出潜藏于地底深处或空间裂隙中的阴煞秽气!”
他声音陡然提高:“此气至阴至邪,能侵蚀生灵神智,使其狂乱嗜血,状若疯狂,眼冒黑气!此非北辰臆测,《巫蛊遗录》中有类似记载,南疆曾有古战场煞气泄露,致使百里妖兽变异,其状与如今青木原妖祸,一般无二!”
他将星坠、坠星崖、地脉、阴煞秽气、妖祸,用严谨的典籍依据和逻辑链条清晰地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且极具说服力的解释!直接将“天罚灾星”的荒诞流言,扭转成了一个可以理解的“地气异变引发的自然灾害”!
台下众人听得目瞪口呆,许多原本将信将疑流言的人,此刻也开始动摇。
“妙!妙啊!”柳玄忍不住抚掌轻叹,眼中异彩连连,“引《星衍古卷》破流言之基,用《地脉星应疏》构建关联,再以《巫蛊遗录》佐证现象!逻辑严密,典籍信手拈来,见解独到!姬世子,你这两月在守藏阁,果真未曾虚度!”他的赞赏毫不掩饰,看向姬北辰的目光更加炽热。此子对星象地脉的理解,远超他预期,其价值巨大!
姬昌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笑意。
大长老姬桓的脸色却已黑如锅底。他万万没想到,姬北辰竟真能说出如此一番道理,而且引经据典,无懈可击!若任由柳玄判定其通过,那他后续的计划将彻底被动!
“慢着!”姬桓猛地站起身,声音带着一股强行压抑的怒气。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集中到他身上。
姬桓死死盯着姬北辰,冷笑道:“北辰侄孙果然博闻强识,一番高论,令老夫亦耳目一新。然而·····”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无比严厉:“世子之位,关乎国本!绝非懂得些许星象地理、能言善辩便可胜任!须知治国理政,首重平衡,西岐地处四战之地,内有诸多部族需安抚,外有强敌如北冥、东夷虎视眈眈,更需时刻应对朝歌权柄,稍有不慎,便有灭顶之灾!”
他踏前一步,气势逼人:“若你仅为一家之学,方才之言足矣!但若为西岐世子,未来之主,老夫便要问你:若你为西伯侯,面对此番星坠妖祸引发的内外困局,当如何安内攘外,稳固社稷?你是否能提出具体方略,解此燃眉之急,展示你治国之能?”
图穷匕见!
姬桓眼见柳玄的考题难不住姬北辰,便不惜亲自下场,强行将考核难度提升到治国方略层面。他要逼姬北辰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暴露其“纸上谈兵”的短板,甚至直接哑口无言。
此举极为无耻,近乎耍赖,但以其身份和“为国考量”的借口,一时竟让人难以驳斥。
姬昌眉头紧皱,正要开口。
使者柳玄却眼中光芒一闪,抢先道:“大长老所虑,不无道理。世子之位,确需考量综合之能。姬世子,大长老此问,你可愿作答?”他看似公允,实则将姬北辰再次逼到了悬崖边上,他想借此看看此子的极限究竟在何处。
台下顿时一片哗然。这已远超最初的考核范围,分明是刻意刁难。
云羲握剑的手青筋暴起,眼中杀意几乎凝成实质。
姬北辰立于台上,承受着四面八方的目光,压力如山。他能感受到姬桓那毫不掩饰的恶意,也能感受到柳玄那探究的目光。
他再次闭目。
识海中太初灵光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在守藏阁中阅读过的关于军政、外交、经济、民生的典籍、策论、先人笔记,如同潮水般涌来,与当前西岐面临的困境相互印证。
数息之后,他睁开眼,给人一种洞悉世情的睿智与沉稳。
他看向姬桓,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强大的自信:“大长老既然垂询,北辰便试言之。若北辰为政,当行三策!”
“其一,安民定内策。即刻公告西岐,言明星坠妖祸之真相,破除流言,稳定民心。同时,开放府库,赈济青木原受灾百姓,派遣医官救治,彰显侯府仁德。对境内各族,加强联络,许以利益,共御外侮,绝不可因猜忌而自乱阵脚。”
“其二,雷霆靖外策。此次妖祸,根源或在坠星崖异动所释放的阴煞秽气所致,当务之急,非一味剿杀变异妖物,而是派遣精锐力量,直扑坠星崖,或封印,或疏导,断其根源,此乃治本之策。同时,加强边境戒备,尤其防范北冥、东夷借机生事,可遣使持重礼,暂稳周边。”
“其三,权宜朝歌策。”他目光转向柳玄,微微躬身,“朝歌乃天下共主,陛下圣明。当借柳使者在此之机,将西岐星坠、地脉异动、妖祸真相,以及我等应对之策,详细呈报。这既显西岐忠谨,亦可将此天灾定性,杜绝朝中宵小借人祸之名,行干预之实,此乃借力打力,以阳谋破阴谋之法。”
他顿了顿,最后总结,声音铿锵有力:“三策并行,内安民心,外断祸根,上禀中枢,如此方可化解此次危机,稳固西岐社稷。而非坐而论道,空谈平衡,却无应对危局之具体方略,坐视流言蔓延,妖祸横行,此乃误国之道!”
一番言论,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既有宏观战略,又有具体措施,更暗讽姬桓只会空谈误国!
尤其是那“权宜朝歌策”,更是神来之笔,不仅巧妙地将柳玄拉入己方阵营,更堵死了朝歌后续可能借此发难。
“彩!”
不知是谁忍不住喝了一声,随即人群中爆发出阵阵压抑不住的喝彩与议论,许多军中将领更是目光灼灼地看着姬北辰,显然对其“雷霆靖外策”极为认同。
柳玄抚须的手停在半空,眼中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惊叹。此子不仅学识渊博,对政治权谋的把握,竟也如此老辣,那份沉稳与气度,哪里像一个十五岁的少年?
姬昌看着台上光芒万丈的儿子,眼眶竟微微有些湿润,他知道,儿子这三策,绝非临时起意,而是这两个月真正将自身命运与西岐安危联系在一起,深思熟虑的结果。
大长老姬桓,脸色由黑转白,再由白转青,身体微微摇晃,瞬间仿佛苍老了十岁。他指着姬北辰,嘴唇哆嗦着,还想再说什么,却发现自己竟找不到任何言辞来反驳姬北辰提出的三策!
就在这满场喧腾,姬桓即将彻底失态之际——
“嗒。”
又是一声轻微的酒滴声自守藏阁门内响起。
声音很轻,却如同蕴含着某种奇异的定身咒。
沸腾的场面,瞬间安静下来。
姬桓那冲到嘴边的呵斥,被硬生生堵了回去,脸上闪过一丝惊惧。
柳玄目光深邃地看了一眼那扇门,随即朗声大笑道:“好!好一个安民、靖外、权宜三策!高屋建瓴,切中要害,姬世子之才,经天纬地,柳某佩服。”
他转向姬昌,郑重拱手道:“侯爷,依柳某之见,此文考,姬世子不仅通过,更是文华盖世,若此等才华都不能为世子,西岐还有何人可为?”
一锤定音!
姬昌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激动,目光扫过全场,最终落在失魂落魄的姬桓身上,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说道:“既如此,本侯宣布,世子姬北辰,文考——通过!”
声浪再次席卷全场,这一次,是带着敬畏与认可的欢呼!
姬北辰立于台上,微微仰头,看着湛蓝的天空。阳光洒在他脸上,驱散了往日的阴霾,也照亮了他前路已知的艰险。
文华盖世只是开始。接下来,便是那凶险未卜的青木原武考战场!
就在众人仍沉浸在文考结果的震动中时,端坐主位的姬昌,缓缓站起身。他目光扫过全场,最终落在姬北辰身上,眼神深邃如海,蕴含着难以言喻的骄傲之情,更有一种身为父亲与君侯,在关键时刻必须给予的信任与支持。
他抬手,压下现场的喧哗,声音沉稳而有力,清晰地传遍每一个角落:
“北辰。”
姬北辰心神一凛,收敛心绪,恭敬面向父亲:“父亲。”
姬昌目光灼灼,看着他一字一句道:“你文考已过,证明了你的学识与见地,无愧于我姬氏血脉。然,青木原非比寻常,妖祸诡异,更可能隐藏叵测人心。你既主动请缨,肩负武考之责,为父便予你此行最大支持。”
他略一停顿,声音陡然转厉,带着西伯侯的赫赫威仪:“令:着世子姬北辰,即日起,全权负责青木原妖祸调查一事。西岐上下,凡所需人手、物资,皆需优先配合!”
紧接着,他的目光转向身侧阴影处,沉声道:“影卫!”
话音落下,众人只觉眼前一花,三道如同鬼魅般的黑色身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姬昌身侧,单膝跪地。他们全身笼罩在特制的黑袍中,脸上戴着金属面具,只露出一双锐利如鹰隼的眼睛。周身气息收敛到了极致,却依然能让人不寒而栗。
这正是西伯侯姬昌手中最神秘、最忠诚的力量——暗卫!直接听命于侯爷本人,平日里神龙见首不见尾,专门处理最棘手、最隐秘的任务。
姬昌看着这三名暗卫,声音带着绝对的威严:“自即刻起,你三人贴身护卫世子,听其调遣,护他周全,助他查案,若世子有失,你等便不必回来了。”
“喏!”三名暗卫齐声应道,声音带着令人心悸的决绝。他们身形再次一晃,便已出现在姬北辰身后,如同三道沉默的影子,将其隐隐护在中心。
这一幕,让全场再次哗然!
姬昌竟然将自己的贴身暗卫派给了姬北辰,而且一给就是三位。这不仅仅是支持,这几乎是表明了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保住姬北辰,并助他完成武考的绝对态度。
大长老姬桓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身体微不可查地晃了晃。他死死攥着拳头,指甲几乎掐进肉里。姬昌此举,彻底打碎了他想在青木原对姬北辰暗中下手的幻想!有这三名修为至少是炼气化神境的暗卫在,除非他亲自出手,或者调动大军围剿,否则根本动不了姬北辰分毫!
柳玄眼中也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更深沉的玩味,姬昌对这儿子的重视和保护,远超他的预估。这西岐的水,果然比他想的还要深,他也稍微摸清了姬昌的弱点。
姬北辰感受到身后三道冰冷而强大的气息,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和更重的责任感。他明白这不仅是保护,更是父亲将西岐未来的希望,压在了他的肩上。
他躬身向着姬昌行了一个无比郑重的大礼,决然道:“北辰领命,必竭尽全力,查明真相,平定祸乱,不负父亲厚望,不负西岐军民!”
声音铿锵,掷地有声。
阳光在他身上镀上一层金边,身后是沉默而强大的暗卫,身前是无数道复杂难明的目光。
此时人头攒动,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府中有头有脸的人物齐聚于此,更有不少闻讯赶来的旁系子弟和军中将领,将阁前那片空地围得水泄不通。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场中搭建的木台之上。
文考,就在此地即刻开始!
这突如其来的安排,彻底打乱了大长老姬桓的部署。他原以为至少会有几天缓冲,足以让他做些手脚,或至少让姬云海从血煞池出来压阵。可使者柳玄轻描淡写的一句“午后便可”,将他的算盘全盘打乱。此刻,他只能阴沉着脸,坐在姬昌下首,目光如同淬了毒的刀子,不时刮过场中那道青衫身影。
姬昌端坐主位,面色平静,唯有搭在扶手上微微用力的指节,泄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柳玄坐在他身侧,依旧是副云淡风轻的模样,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仿佛眼前并非是决定西岐世子命运的考核,而是一场有趣的游戏。
姬北辰独自一人,立于木台中央。秋风拂动他略显宽大的衣袍,显得身形单薄。但他站得笔直,如同悬崖边的青松,任凭八方风雨,我自岿然不动。他的目光清澈而沉静,扫过台下神色各异的人群,最终落在高台之上的几位裁决者身上。
云羲守在人群最前方,手握剑柄,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四周,如同一只随时准备扑出的猎豹。
而在守藏阁那扇半开的门后阴影里,隐约可见一个抱着酒葫芦的佝偻身影。
“时辰已到。”柳玄清了清嗓子,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姬世子,此番文考,题目已定:阐述星坠之象与青木原妖祸之关联,需引经据典,言之有物。若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之策为更佳。你可准备好了?”
全场瞬间鸦雀无声。
姬北辰深吸一口气,拱手一礼,道:“北辰已准备妥当。”
他并未急着开口,而是微微闭目,识海中太初灵光温润流转。这两个月在守藏阁博览群书吸收的浩瀚知识,如同被引动的星辰,瞬间在他脑海中排列组合,形成清晰的脉络。那些艰涩的古文在灵光的照耀下,纷纷褪去迷雾,显露出内在逻辑。
片刻,他睁开双眼,眸中星光内蕴,朗声开口,声音清越,回荡在众人耳边:“星坠之象,亘古有之。《星衍古卷》有载‘星陨如雨,其兆多变,或主兵燹,或示灾异,然皆天地气机交感之常,非必应于人君一人之身。’《山海异志·天象篇》亦云‘星辰行止,自有其轨,牵一发而动全身者,谬也。’”
他引经据典,开宗明义,直接否定了星坠必应人身的荒谬之说,为自身立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台下微微骚动,不少人露出思索之色。这些典籍,在场许多人都读过,却未必能如此信手拈来,更未必有这般清晰的见解。
姬北辰继续道:“然,天象虽无常,地气却有应。北辰于守藏阁偶见一残卷,名为《地脉星应疏》,其中提及,若大地灵脉节点受外力侵扰,或淤塞,或震荡,可能引动局部天象异变,尤以星辰之力最为敏感。而青木原,恰位于我西岐地脉一支流末梢,更毗邻坠星崖!”
他刻意顿了顿,目光扫过姬桓瞬间变得难看的脸色,以及柳玄骤然亮起的眼神。
“坠星崖,自古为星辰碎片坠落之地,能量紊乱,气息诡异。《地脉星应疏》残卷推测,若有庞大外力冲击坠星崖积蓄的异常能量,极可能引发地脉震荡,从而激荡出潜藏于地底深处或空间裂隙中的阴煞秽气!”
他声音陡然提高:“此气至阴至邪,能侵蚀生灵神智,使其狂乱嗜血,状若疯狂,眼冒黑气!此非北辰臆测,《巫蛊遗录》中有类似记载,南疆曾有古战场煞气泄露,致使百里妖兽变异,其状与如今青木原妖祸,一般无二!”
他将星坠、坠星崖、地脉、阴煞秽气、妖祸,用严谨的典籍依据和逻辑链条清晰地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且极具说服力的解释!直接将“天罚灾星”的荒诞流言,扭转成了一个可以理解的“地气异变引发的自然灾害”!
台下众人听得目瞪口呆,许多原本将信将疑流言的人,此刻也开始动摇。
“妙!妙啊!”柳玄忍不住抚掌轻叹,眼中异彩连连,“引《星衍古卷》破流言之基,用《地脉星应疏》构建关联,再以《巫蛊遗录》佐证现象!逻辑严密,典籍信手拈来,见解独到!姬世子,你这两月在守藏阁,果真未曾虚度!”他的赞赏毫不掩饰,看向姬北辰的目光更加炽热。此子对星象地脉的理解,远超他预期,其价值巨大!
姬昌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笑意。
大长老姬桓的脸色却已黑如锅底。他万万没想到,姬北辰竟真能说出如此一番道理,而且引经据典,无懈可击!若任由柳玄判定其通过,那他后续的计划将彻底被动!
“慢着!”姬桓猛地站起身,声音带着一股强行压抑的怒气。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集中到他身上。
姬桓死死盯着姬北辰,冷笑道:“北辰侄孙果然博闻强识,一番高论,令老夫亦耳目一新。然而·····”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无比严厉:“世子之位,关乎国本!绝非懂得些许星象地理、能言善辩便可胜任!须知治国理政,首重平衡,西岐地处四战之地,内有诸多部族需安抚,外有强敌如北冥、东夷虎视眈眈,更需时刻应对朝歌权柄,稍有不慎,便有灭顶之灾!”
他踏前一步,气势逼人:“若你仅为一家之学,方才之言足矣!但若为西岐世子,未来之主,老夫便要问你:若你为西伯侯,面对此番星坠妖祸引发的内外困局,当如何安内攘外,稳固社稷?你是否能提出具体方略,解此燃眉之急,展示你治国之能?”
图穷匕见!
姬桓眼见柳玄的考题难不住姬北辰,便不惜亲自下场,强行将考核难度提升到治国方略层面。他要逼姬北辰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暴露其“纸上谈兵”的短板,甚至直接哑口无言。
此举极为无耻,近乎耍赖,但以其身份和“为国考量”的借口,一时竟让人难以驳斥。
姬昌眉头紧皱,正要开口。
使者柳玄却眼中光芒一闪,抢先道:“大长老所虑,不无道理。世子之位,确需考量综合之能。姬世子,大长老此问,你可愿作答?”他看似公允,实则将姬北辰再次逼到了悬崖边上,他想借此看看此子的极限究竟在何处。
台下顿时一片哗然。这已远超最初的考核范围,分明是刻意刁难。
云羲握剑的手青筋暴起,眼中杀意几乎凝成实质。
姬北辰立于台上,承受着四面八方的目光,压力如山。他能感受到姬桓那毫不掩饰的恶意,也能感受到柳玄那探究的目光。
他再次闭目。
识海中太初灵光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在守藏阁中阅读过的关于军政、外交、经济、民生的典籍、策论、先人笔记,如同潮水般涌来,与当前西岐面临的困境相互印证。
数息之后,他睁开眼,给人一种洞悉世情的睿智与沉稳。
他看向姬桓,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强大的自信:“大长老既然垂询,北辰便试言之。若北辰为政,当行三策!”
“其一,安民定内策。即刻公告西岐,言明星坠妖祸之真相,破除流言,稳定民心。同时,开放府库,赈济青木原受灾百姓,派遣医官救治,彰显侯府仁德。对境内各族,加强联络,许以利益,共御外侮,绝不可因猜忌而自乱阵脚。”
“其二,雷霆靖外策。此次妖祸,根源或在坠星崖异动所释放的阴煞秽气所致,当务之急,非一味剿杀变异妖物,而是派遣精锐力量,直扑坠星崖,或封印,或疏导,断其根源,此乃治本之策。同时,加强边境戒备,尤其防范北冥、东夷借机生事,可遣使持重礼,暂稳周边。”
“其三,权宜朝歌策。”他目光转向柳玄,微微躬身,“朝歌乃天下共主,陛下圣明。当借柳使者在此之机,将西岐星坠、地脉异动、妖祸真相,以及我等应对之策,详细呈报。这既显西岐忠谨,亦可将此天灾定性,杜绝朝中宵小借人祸之名,行干预之实,此乃借力打力,以阳谋破阴谋之法。”
他顿了顿,最后总结,声音铿锵有力:“三策并行,内安民心,外断祸根,上禀中枢,如此方可化解此次危机,稳固西岐社稷。而非坐而论道,空谈平衡,却无应对危局之具体方略,坐视流言蔓延,妖祸横行,此乃误国之道!”
一番言论,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既有宏观战略,又有具体措施,更暗讽姬桓只会空谈误国!
尤其是那“权宜朝歌策”,更是神来之笔,不仅巧妙地将柳玄拉入己方阵营,更堵死了朝歌后续可能借此发难。
“彩!”
不知是谁忍不住喝了一声,随即人群中爆发出阵阵压抑不住的喝彩与议论,许多军中将领更是目光灼灼地看着姬北辰,显然对其“雷霆靖外策”极为认同。
柳玄抚须的手停在半空,眼中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惊叹。此子不仅学识渊博,对政治权谋的把握,竟也如此老辣,那份沉稳与气度,哪里像一个十五岁的少年?
姬昌看着台上光芒万丈的儿子,眼眶竟微微有些湿润,他知道,儿子这三策,绝非临时起意,而是这两个月真正将自身命运与西岐安危联系在一起,深思熟虑的结果。
大长老姬桓,脸色由黑转白,再由白转青,身体微微摇晃,瞬间仿佛苍老了十岁。他指着姬北辰,嘴唇哆嗦着,还想再说什么,却发现自己竟找不到任何言辞来反驳姬北辰提出的三策!
就在这满场喧腾,姬桓即将彻底失态之际——
“嗒。”
又是一声轻微的酒滴声自守藏阁门内响起。
声音很轻,却如同蕴含着某种奇异的定身咒。
沸腾的场面,瞬间安静下来。
姬桓那冲到嘴边的呵斥,被硬生生堵了回去,脸上闪过一丝惊惧。
柳玄目光深邃地看了一眼那扇门,随即朗声大笑道:“好!好一个安民、靖外、权宜三策!高屋建瓴,切中要害,姬世子之才,经天纬地,柳某佩服。”
他转向姬昌,郑重拱手道:“侯爷,依柳某之见,此文考,姬世子不仅通过,更是文华盖世,若此等才华都不能为世子,西岐还有何人可为?”
一锤定音!
姬昌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激动,目光扫过全场,最终落在失魂落魄的姬桓身上,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说道:“既如此,本侯宣布,世子姬北辰,文考——通过!”
声浪再次席卷全场,这一次,是带着敬畏与认可的欢呼!
姬北辰立于台上,微微仰头,看着湛蓝的天空。阳光洒在他脸上,驱散了往日的阴霾,也照亮了他前路已知的艰险。
文华盖世只是开始。接下来,便是那凶险未卜的青木原武考战场!
就在众人仍沉浸在文考结果的震动中时,端坐主位的姬昌,缓缓站起身。他目光扫过全场,最终落在姬北辰身上,眼神深邃如海,蕴含着难以言喻的骄傲之情,更有一种身为父亲与君侯,在关键时刻必须给予的信任与支持。
他抬手,压下现场的喧哗,声音沉稳而有力,清晰地传遍每一个角落:
“北辰。”
姬北辰心神一凛,收敛心绪,恭敬面向父亲:“父亲。”
姬昌目光灼灼,看着他一字一句道:“你文考已过,证明了你的学识与见地,无愧于我姬氏血脉。然,青木原非比寻常,妖祸诡异,更可能隐藏叵测人心。你既主动请缨,肩负武考之责,为父便予你此行最大支持。”
他略一停顿,声音陡然转厉,带着西伯侯的赫赫威仪:“令:着世子姬北辰,即日起,全权负责青木原妖祸调查一事。西岐上下,凡所需人手、物资,皆需优先配合!”
紧接着,他的目光转向身侧阴影处,沉声道:“影卫!”
话音落下,众人只觉眼前一花,三道如同鬼魅般的黑色身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姬昌身侧,单膝跪地。他们全身笼罩在特制的黑袍中,脸上戴着金属面具,只露出一双锐利如鹰隼的眼睛。周身气息收敛到了极致,却依然能让人不寒而栗。
这正是西伯侯姬昌手中最神秘、最忠诚的力量——暗卫!直接听命于侯爷本人,平日里神龙见首不见尾,专门处理最棘手、最隐秘的任务。
姬昌看着这三名暗卫,声音带着绝对的威严:“自即刻起,你三人贴身护卫世子,听其调遣,护他周全,助他查案,若世子有失,你等便不必回来了。”
“喏!”三名暗卫齐声应道,声音带着令人心悸的决绝。他们身形再次一晃,便已出现在姬北辰身后,如同三道沉默的影子,将其隐隐护在中心。
这一幕,让全场再次哗然!
姬昌竟然将自己的贴身暗卫派给了姬北辰,而且一给就是三位。这不仅仅是支持,这几乎是表明了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保住姬北辰,并助他完成武考的绝对态度。
大长老姬桓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身体微不可查地晃了晃。他死死攥着拳头,指甲几乎掐进肉里。姬昌此举,彻底打碎了他想在青木原对姬北辰暗中下手的幻想!有这三名修为至少是炼气化神境的暗卫在,除非他亲自出手,或者调动大军围剿,否则根本动不了姬北辰分毫!
柳玄眼中也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更深沉的玩味,姬昌对这儿子的重视和保护,远超他的预估。这西岐的水,果然比他想的还要深,他也稍微摸清了姬昌的弱点。
姬北辰感受到身后三道冰冷而强大的气息,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和更重的责任感。他明白这不仅是保护,更是父亲将西岐未来的希望,压在了他的肩上。
他躬身向着姬昌行了一个无比郑重的大礼,决然道:“北辰领命,必竭尽全力,查明真相,平定祸乱,不负父亲厚望,不负西岐军民!”
声音铿锵,掷地有声。
阳光在他身上镀上一层金边,身后是沉默而强大的暗卫,身前是无数道复杂难明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