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独放(十二)(259)-《荷叶闲客中短篇小说选集四》

  一花独放(十二)

  初夏的风带着暖意,穿过“静园小筑”敞开的阳台门,拂动着宣纸的边角,也带来楼下电梯井道施工特有的、混合着泥土与钢筋气息的喧嚣。这声音,已从最初的扰人噪音,渐渐融入了小区的背景音,成为某种生机勃勃的象征。

  阳台被精心布置过。几张铺着素雅桌布的长桌拼在一起,上面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大大小小的花盆。有赵阿姨带来的、从陈静茹母株分蘖后养得油光水滑的玉树小苗;有孙大爷精心侍弄、花开正艳的几盆长寿花;有王婶养在旧搪瓷盆里、却长得格外精神的吊兰;更多的,则是陈静茹阳台上那些形态各异、饱满丰盈的多肉植物,以及她上周从花市淘回来的那几盆窗面透亮的生石花和肉锥。阳光透过玻璃顶棚洒下,在厚实的叶片和奇异的花朵上跳跃,空气里弥漫着湿润泥土与植物汁液的清新芬芳。

  这是“静园小筑”花友会的第一次聚会。老人们围坐在花丛旁,脸上带着孩童般的兴奋与好奇,交换着养护心得,争论着哪种肥料更有效,笑声和惊叹声此起彼伏。陈静茹穿梭其间,偶尔指点一二,唇角噙着一抹淡而真实的暖意。杨帆依旧扮演着“后勤总管”的角色,动作利落地续着茶水,将切好的水果分到小碟子里,目光不时落在母亲舒展的眉宇间,心头充盈着一种踏实感。

  “哎呀,老赵,你这盆玉树养得可真好!比静茹那盆母株旁边的新枝还精神!”王婶指着赵阿姨带来的那盆茁壮的玉树分株,啧啧称赞。

  赵阿姨脸上笑开了花,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那是!我可是按静茹教的,见干见湿,晒太阳,一点不敢马虎!你们看这叶片,多厚实!”

  陈静茹闻言,目光自然而然地飘向阳台角落。那盆曾遭重创的玉树母株稳立在陶盆中,断口下方那片新生的嫩叶已然舒展开来,虽然比老叶稍显稚嫩,却翠绿欲滴,充满了朝气。紧挨着它的新株,更是枝繁叶茂,亭亭玉立。两株同源,一盆承载着岁月的伤痕与韧劲,一盆洋溢着新生的纯粹活力,在阳光下静静述说着生命的力量。杨帆顺着母亲的目光看去,心头微动,一种难以言喻的欣慰和归属感悄然弥漫。

  就在这时,杨帆口袋里的手机不合时宜地震动起来,嗡嗡声在花友们的谈笑中显得格外突兀。他皱了皱眉,本不想理会,但震动异常执着。他歉意地对大家笑笑,走到阳台相对安静的角落,接通了电话。

  “Hello, Mark?”杨帆的声音压得很低,用的是英文。

  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清晰而急促,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公事公办。杨帆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握着手机的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他侧着身,背对着热闹的花友会,身体微微绷紧,偶尔低声回应几句,语气带着压抑的震惊和难以掩饰的焦灼。通话时间不长,却像抽走了他周身的力气。挂断电话时,他握着手机,在原地僵立了几秒,才缓缓转过身。

  他脸上的血色褪得一干二净,眼神里充满了茫然和一种被巨大外力骤然击中的无措。阳光落在他身上,却仿佛失去了温度。他下意识地看向母亲的方向。

  陈静茹正被几位老人围着,欣赏一盆造型奇特的生石花。她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侧耳听着吴伯磕磕绊绊的询问。似乎感应到儿子的目光,她抬起头,隔着几盆盛开的绣球花,视线与杨帆骤然相遇。

  那眼神,如同被投入冰水的烙铁,瞬间刺穿了杨帆强装的镇定。震惊、焦虑、不甘、以及一种大厦将倾般的恐慌,在他眼中交织翻滚,清晰地传递给了陈静茹。

  陈静茹脸上的笑意淡了下去。她不动声色地对围在身边的老人们说了句什么,从容地站起身,穿过花丛,走向僵立在角落的儿子。花友们的谈笑声似乎被无形的屏障隔开,阳台角落瞬间陷入一种紧绷的寂静。

  “怎么了?”陈静茹的声音很轻,只有他们两人能听见,平静无波,却带着一种洞悉的锐利。

  杨帆喉结滚动了一下,张了张嘴,却没能立刻发出声音。他深吸一口气,试图找回平时的镇定,但声音依旧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眼神更是慌乱地避开了母亲沉静的目光:“没……没什么大事,妈。公司……公司那边有点突发状况,需要紧急处理一下。”他语速很快,试图用轻描淡写掩盖内心的惊涛骇浪,“我……我可能得提前回去一趟。”

  “提前回去?”陈静茹重复了一遍,语气平淡,眼神却紧紧锁住杨帆躲闪的目光,“回去多久?”

  “这……这个……”杨帆被问住了,眼神更加慌乱,手指无意识地捏紧了手机边缘,“具体还不确定……要看情况……” 他额角渗出了细密的汗珠,那份刚刚在花友会中建立起来的从容与踏实感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急于逃离现场的狼狈。他不敢看母亲的眼睛,那眼神太沉静,太锐利,仿佛能轻易看穿他拙劣的谎言和此刻内心的兵荒马乱。

  “小帆,”陈静茹的声音依旧不高,却像带着某种定身的力量,让杨帆试图转身的动作僵在原地,“到底什么事?”她的目光锐利如刀,直直刺入杨帆眼底那片混乱的迷雾,“不是‘一点突发状况’吧?”

  杨帆的身体猛地一颤,最后一道心理防线在母亲洞悉一切的目光下彻底崩溃。巨大的压力、突然降临的变故以及对母亲可能再次失望的恐惧交织在一起,瞬间冲垮了他强撑的堤坝。他猛地抬起头,眼圈瞬间红了,声音带着一种压抑不住的哽咽和绝望的嘶哑:

  “妈!我……我被裁员了!整个海外分部大调整!项目组……全裁了!”他几乎是吼出来的,声音在安静的阳台角落显得格外刺耳,甚至引得远处的花友们投来惊诧的目光。他像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般,语无伦次地倾诉着,带着一种溺水者般的慌乱,“刚接到的正式通知!毫无预兆!他们说市场变化……说战略调整……可我……我在那个项目上投入了五年!五年啊!我怎么办?房贷怎么办?小雅和豆豆(他们的孩子)怎么办?!”

  巨大的恐慌和失业带来的生存压力,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将杨帆吞没。他不再是那个在“静园小筑”里找到归属感的“松土人”,重新变回了一个被残酷现实逼到悬崖边、自身难保的失意者。巨大的落差和突如其来的打击,让他长久以来压抑的焦虑和对未来的恐惧彻底爆发。

  他下意识地抓住母亲的胳膊,仿佛那是唯一的浮木,眼神里充满了无助和一种近乎哀求的依赖:“妈……妈!我……我得赶紧回去!我得去争取赔偿,去找新工作!时间不等人!竞争太激烈了!我……”他的目光扫过这充满温馨绿意的阳台,扫过远处那些谈笑的老人们,再看向母亲沉静的脸,那份刚刚被他珍视的平静此刻却像一把钝刀,割裂着他混乱的思绪。一个念头在绝望中疯狂滋生,带着强烈的自我保护和甩脱责任的冲动,冲口而出:

  “妈!要不……要不您还是跟我走吧!去我们那边!这边……这边您一个人,这‘静园小筑’再好,终究……终究不是个依靠!您看我这……我这工作都没了,两头跑我也顾不过来啊!万一……万一您再有点什么事,我……”他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紧紧抓住母亲胳膊的手也无意识地用力,“跟我走!我那边房子还空着一间!您先过去!等我这边安顿好了……”

  又是“跟我走”!

  这三个字,像三根冰冷的钢针,狠狠扎进陈静茹刚刚回暖的心口。她看着眼前失态的儿子,看着他眼中那份被失业恐惧彻底扭曲的“孝心”,看着他再次试图将她当成一个可以随意挪动、用以减轻他自身负担的“物件”。昨夜风暴中那撕心裂肺的痛楚、那被连根拔起的窒息感,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回溯!

  她猛地抽回自己的手臂!动作决绝而有力,带着一种被彻底激怒的寒意。

  “够了!”陈静茹的声音不高,却像淬了冰的寒铁,瞬间冻结了杨帆所有混乱的倾诉。她后退一步,拉开与儿子的距离,挺直了脊背。阳光落在她花白的鬓角,也照亮了她眼中燃烧的怒火和一种深入骨髓的失望与悲凉。那眼神,锐利如刀,冰冷如霜,直直刺向杨帆:

  “你的船翻了,就想把我也拖下水?”

  “杨帆,你这辈子,是不是永远只学会了一件事——遇到风浪,就想着躲到别人的港湾里,或者,把别人也拉下水,好显得自己不那么狼狈?!”

  每一个字,都像沉重的冰雹,狠狠砸在杨帆的头上!他如遭雷击,瞬间僵在原地,脸上血色尽褪,只剩下死灰般的惨白。母亲眼中那份毫不掩饰的失望和冰冷彻骨的指责,比失业通知更让他感到灭顶般的绝望和羞愧!他张着嘴,却像离水的鱼,发不出一点声音。

  陈静茹不再看他。她胸口剧烈起伏着,显然也在极力压制翻腾的情绪。她猛地转过身,不再理会僵立如木偶的儿子,也不再理会远处花友们投来的、充满担忧和惊疑的目光。她的目光,如同受伤的猛兽寻找安全的巢穴,急切地、死死地锁定了阳台角落——

  那盆在风暴中被打碎又重栽、伤痕累累却依旧挺立的玉树母株。

  她几步冲过去,一把抓起了放在旁边花架上的园艺剪!冰冷的金属触感入手,带着沉甸甸的分量。

  花友们发出一阵压抑的惊呼。小敏更是吓得捂住了嘴。

  陈静茹没有看任何人。她全部的注意力,都凝聚在那株玉树母株上。她的眼神专注得可怕,带着一种近乎暴烈的决绝。她的目光死死盯住主干靠近土壤根部的位置——那里,除了那道愈合的旧断痕和新生的小叶,还有一根从主干底部斜斜探出的、略显细弱、与整体造型格格不入的分枝。这根分枝,是它生命力顽强但无序滋长的证明,也是此刻陈静茹眼中,某种令她无法忍受的“多余”与“累赘”!

  她毫不犹豫地俯身,左手稳稳扶住玉树粗壮的主干,右手紧握锋利的园艺剪,冰冷的金属刃口精准地对准了那根多余分枝的基部!

  “妈!”小敏失声惊叫。

  杨帆也猛地回过神,下意识地想冲过去:“妈!您别……”

  “咔嚓!”

  一声清脆、利落、甚至带着几分狠绝的断裂声,骤然响起,压过了所有惊呼!

  那根略显细弱、不合时宜的分枝,应声而断!断口整齐平滑,新鲜的木质暴露在空气里,渗出晶莹的汁液,如同无声的泪滴。

  陈静茹的动作没有丝毫停顿。她看也不看那掉落在地的分枝,仿佛只是清除了一件碍眼的垃圾。她随手将园艺剪扔回花架,发出“哐当”一声脆响。然后,她俯下身,沾着泥土的手指,带着一种近乎粗暴的力道,狠狠地、用力地按压在母株那新鲜的断口之上!

  她的指尖深深陷入那湿润的伤口,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仿佛要将某种无法言说的痛楚、愤怒和决绝,连同断枝的汁液,一起狠狠摁回那沉默的植物体内!

  整个阳台,死寂一片。只有楼下电梯施工的机器轰鸣,如同遥远而沉闷的背景鼓点。阳光依旧明媚,照耀着满桌生机盎然的花草,也照耀着陈静茹挺得笔直却微微颤抖的、沾着植物汁液的脊背,以及那盆被再次“修剪”、断口处汁液淋漓的玉树母株。那新鲜的伤口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目,如同一个无声的、带着血腥气的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