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
消毒水的味道钻进鼻腔,李明远皱了皱眉头。他躺在病床上,望着天花板上的裂缝,那形状像极了他老宅院里那棵老槐树的枝桠。
“爸,检查结果出来了。”儿子李伟推门进来,脸上带着少有的严肃。
李明远撑起身子,“什么病?”
“前列腺癌,早期。医生说要尽快手术,费用大概十二万。”李伟顿了顿,补充道:“医保能报一部分,自费大约八万。”
十二万。李明远心里默算着。对他而言不算大数目,但他还是下意识地盘算起银行账户里的数字。七十二年的生活让他养成了谨慎花钱的习惯,即使他名下有三套房产。
“医生说要尽快决定,”李伟说着,眼睛却不看父亲,“我和妈商量了一下,这钱...”
门再次被推开,老伴王淑芬提着保温桶走了进来。“醒了?我给你熬了粥。”她走到床边,自然地摸了摸李明远的额头,然后转向儿子,“医生怎么说?”
李伟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王淑芬的手顿了顿,随即恢复自然,“先吃饭,钱的事慢慢商量。”
李明远注意到儿子与老伴交换了一个眼神。
当晚,李明远躺在病床上辗转难眠。半夜起身去洗手间时,他听见走廊尽头传来压低的争吵声。
“...不是有存款吗?为什么非要卖房?”是儿子的声音。
“你爸那点存款是要留着养老的!三套房子空着也是空着,卖一套怎么了?”王淑芬的声音带着罕见的激动。
“妈!那三套房子现在值多少钱您知道吗?市中心那套老房子马上就要拆迁了,补偿款至少这个数!”李伟似乎比了个手势,“现在卖了太亏了!”
“那你爸的病就不治了?”
“我不是这个意思...可以先借钱,等拆迁补偿下来了再还。或者抵押贷款...”
李明远感觉一阵眩晕,扶住了墙壁。他从未想过,在自己病倒时,家人最先考虑的不是如何治病,而是如何保住房产。
回到床上,他望着窗外城市的灯火,想起了那些房子的来历。
第一套是单位分的福利房,六十平米,他和淑芬在那里把李伟抚养成人。第二套是后来买的商品房,那时房价还没疯涨,他们用毕生积蓄换了个大点的空间。第三套是继承叔父的旧宅,虽然破旧但地段奇好,一直等着拆迁。
三套房,一段人生。
第二天,李伟带来一个理财顾问,滔滔不绝地讲如何通过抵押房产获得资金同时避免出售资产。王淑芬坐在角落削苹果,一言不发。
“爸,您签字就行,其他我来办。”李伟最后说。
李明远看着儿子急切的脸庞,忽然觉得陌生。他记忆中的小男孩会因为他买的一个而开心一整天的日子,似乎已经遥远得像是上辈子的事。
“让我想想。”李明远只说了一句。
午后,王淑芬回家取换洗衣服,李伟公司有事也离开了。李明远独自在病房里,忽然想起老邻居赵师傅也住在这家医院,便拄着输液架慢慢走过去。
赵师傅的病房是六人间,嘈杂拥挤。见到李明远,他很是惊喜:“老李!你怎么也来了?”
简单寒暄后,赵师傅叹气道:“我这病啊,儿子媳妇把房子卖了才凑够手术费。现在出院了也没地方住,只能租个小单间。”
李明远震惊:“卖了房?那你们以后...”
“活着比什么都强。”赵师傅笑了,眼角的皱纹堆叠起来,“房子是死的,人是活的。孩子们说,钱没了可以再赚,爸只有一个。”
回到自己单人间病房的那一刻,李明远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愧疚。他拥有的比他老邻居多得多,却还在计较得失。
傍晚,王淑芬回到医院,眼里带着血丝。
“我给你带了点鸡汤,”她说,然后犹豫了一下,“老李,关于手术费...我想把咱们那套老房子卖了。”
李明远惊讶地看着她:“可是那套...”
“我知道,”王淑芬打断他,“但那套房子市价正好够手术和后续治疗。另外两套留着,一套给儿子,一套咱们自己住,足够了。”
“儿子同意吗?”
王淑芬摇摇头:“我没告诉他。这是咱俩的事。”
李明远握住老伴的手,发现那双手已经布满老年斑和皱纹,不再是他记忆中那双光滑柔软的手了。他们结婚四十五年,这双手操持家务,抚养孩子,支撑家庭。
“你还记得我们刚搬进老房子的时候吗?”王淑芬忽然问,“那时什么都没有,墙上糊的都是旧报纸,但每天晚上,我们一家三口挤在小饭桌前吃饭,你觉得特别幸福。”
李明远记得。那时儿子刚上小学,每天晚上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淑芬做的菜很简单但热气腾腾,小小的房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后来房子越换越大,儿子却越来越沉默,餐桌上最常听见的只有咀嚼声和电视节目的声音。
“其实我不在乎住哪里,”王淑芬轻声说,“有你的地方就是家。”
李明远感觉眼眶发热。他忽然明白,那些他紧紧攥着的房产证,那些他精心计算的资产价值,在生死面前毫无意义。他害怕的不是失去房子,而是被家人抛弃,被当作负担。
第二天,李伟来到医院时,李明远平静地宣布了决定:“我不打算做手术了。”
“什么?”王淑芬和李伟异口同声。
“我七十二了,就算手术成功,还能活几年?不如省下钱来......”
“胡说!”王淑芬突然激动起来,“李明远我告诉你,你必须做这个手术!钱我已经准备好了,老房子我已经挂中介了!”
李伟震惊地看向母亲:“妈!你怎么不跟我商量?那房子马上要拆迁了!”
“等你商量?等你把你爸拖死吗?”王淑芬第一次对儿子发这么大火,“我告诉你李伟,那些房子是我和你爸一辈子的心血,我们想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什么都没有你爸重要!”
病房里突然安静下来。李伟愣在原地,面色由红转白。
李明远看着老伴坚毅的面容,忽然泪流满面。不是因为这病,不是因为可能到来的死亡,而是因为这一刻他确信,这世上还有人视他重于一切外在之物。
最终,老房子没有卖成。
李伟在母亲那番话后沉默了整整一天,第二天来到医院时,带着一份贷款协议。
“爸,妈,我想通了。房子不能卖,我已经联系银行做了抵押贷款,利息不高。手术费我来解决。”
王淑芬怀疑地看着儿子:“你不是说......”
“妈,你说得对,爸更重要。”李伟低下头,“对不起,我之前只想着利益最大化,忘了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
手术很成功。出院那天,李明远看着来接自己的儿子和老伴,忽然觉得这场病生得值当。
回到家,李伟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留下来吃了晚饭。饭后,他从包里拿出一本相册。
“我昨天整理东西找到的,想带给爸看看。”
相册里是他们一家三口的旧照——老房子前的全家福,李明远教儿子骑自行车的瞬间,王淑芬生日时简陋却温馨的庆祝......
“爸,妈,”李伟深吸一口气,“等爸身体好些,咱们回老房子住几天吧?我请年假。”
王淑芬惊讶地看着儿子,随即笑了:“好啊,正好看看老街坊邻居。”
李明远翻着相册,手指抚过那些泛黄的照片,忽然明白:
人会病,会老,会离开。但爱不会。它有时会被生活的尘埃掩盖,但只要你愿意擦拭,它就永远在那里,光亮如初。
窗外,夕阳西下,整个城市被染成金色。李明远握住老伴的手,对儿子点点头:
“好,咱们回家。”
消毒水的味道钻进鼻腔,李明远皱了皱眉头。他躺在病床上,望着天花板上的裂缝,那形状像极了他老宅院里那棵老槐树的枝桠。
“爸,检查结果出来了。”儿子李伟推门进来,脸上带着少有的严肃。
李明远撑起身子,“什么病?”
“前列腺癌,早期。医生说要尽快手术,费用大概十二万。”李伟顿了顿,补充道:“医保能报一部分,自费大约八万。”
十二万。李明远心里默算着。对他而言不算大数目,但他还是下意识地盘算起银行账户里的数字。七十二年的生活让他养成了谨慎花钱的习惯,即使他名下有三套房产。
“医生说要尽快决定,”李伟说着,眼睛却不看父亲,“我和妈商量了一下,这钱...”
门再次被推开,老伴王淑芬提着保温桶走了进来。“醒了?我给你熬了粥。”她走到床边,自然地摸了摸李明远的额头,然后转向儿子,“医生怎么说?”
李伟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王淑芬的手顿了顿,随即恢复自然,“先吃饭,钱的事慢慢商量。”
李明远注意到儿子与老伴交换了一个眼神。
当晚,李明远躺在病床上辗转难眠。半夜起身去洗手间时,他听见走廊尽头传来压低的争吵声。
“...不是有存款吗?为什么非要卖房?”是儿子的声音。
“你爸那点存款是要留着养老的!三套房子空着也是空着,卖一套怎么了?”王淑芬的声音带着罕见的激动。
“妈!那三套房子现在值多少钱您知道吗?市中心那套老房子马上就要拆迁了,补偿款至少这个数!”李伟似乎比了个手势,“现在卖了太亏了!”
“那你爸的病就不治了?”
“我不是这个意思...可以先借钱,等拆迁补偿下来了再还。或者抵押贷款...”
李明远感觉一阵眩晕,扶住了墙壁。他从未想过,在自己病倒时,家人最先考虑的不是如何治病,而是如何保住房产。
回到床上,他望着窗外城市的灯火,想起了那些房子的来历。
第一套是单位分的福利房,六十平米,他和淑芬在那里把李伟抚养成人。第二套是后来买的商品房,那时房价还没疯涨,他们用毕生积蓄换了个大点的空间。第三套是继承叔父的旧宅,虽然破旧但地段奇好,一直等着拆迁。
三套房,一段人生。
第二天,李伟带来一个理财顾问,滔滔不绝地讲如何通过抵押房产获得资金同时避免出售资产。王淑芬坐在角落削苹果,一言不发。
“爸,您签字就行,其他我来办。”李伟最后说。
李明远看着儿子急切的脸庞,忽然觉得陌生。他记忆中的小男孩会因为他买的一个而开心一整天的日子,似乎已经遥远得像是上辈子的事。
“让我想想。”李明远只说了一句。
午后,王淑芬回家取换洗衣服,李伟公司有事也离开了。李明远独自在病房里,忽然想起老邻居赵师傅也住在这家医院,便拄着输液架慢慢走过去。
赵师傅的病房是六人间,嘈杂拥挤。见到李明远,他很是惊喜:“老李!你怎么也来了?”
简单寒暄后,赵师傅叹气道:“我这病啊,儿子媳妇把房子卖了才凑够手术费。现在出院了也没地方住,只能租个小单间。”
李明远震惊:“卖了房?那你们以后...”
“活着比什么都强。”赵师傅笑了,眼角的皱纹堆叠起来,“房子是死的,人是活的。孩子们说,钱没了可以再赚,爸只有一个。”
回到自己单人间病房的那一刻,李明远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愧疚。他拥有的比他老邻居多得多,却还在计较得失。
傍晚,王淑芬回到医院,眼里带着血丝。
“我给你带了点鸡汤,”她说,然后犹豫了一下,“老李,关于手术费...我想把咱们那套老房子卖了。”
李明远惊讶地看着她:“可是那套...”
“我知道,”王淑芬打断他,“但那套房子市价正好够手术和后续治疗。另外两套留着,一套给儿子,一套咱们自己住,足够了。”
“儿子同意吗?”
王淑芬摇摇头:“我没告诉他。这是咱俩的事。”
李明远握住老伴的手,发现那双手已经布满老年斑和皱纹,不再是他记忆中那双光滑柔软的手了。他们结婚四十五年,这双手操持家务,抚养孩子,支撑家庭。
“你还记得我们刚搬进老房子的时候吗?”王淑芬忽然问,“那时什么都没有,墙上糊的都是旧报纸,但每天晚上,我们一家三口挤在小饭桌前吃饭,你觉得特别幸福。”
李明远记得。那时儿子刚上小学,每天晚上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淑芬做的菜很简单但热气腾腾,小小的房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后来房子越换越大,儿子却越来越沉默,餐桌上最常听见的只有咀嚼声和电视节目的声音。
“其实我不在乎住哪里,”王淑芬轻声说,“有你的地方就是家。”
李明远感觉眼眶发热。他忽然明白,那些他紧紧攥着的房产证,那些他精心计算的资产价值,在生死面前毫无意义。他害怕的不是失去房子,而是被家人抛弃,被当作负担。
第二天,李伟来到医院时,李明远平静地宣布了决定:“我不打算做手术了。”
“什么?”王淑芬和李伟异口同声。
“我七十二了,就算手术成功,还能活几年?不如省下钱来......”
“胡说!”王淑芬突然激动起来,“李明远我告诉你,你必须做这个手术!钱我已经准备好了,老房子我已经挂中介了!”
李伟震惊地看向母亲:“妈!你怎么不跟我商量?那房子马上要拆迁了!”
“等你商量?等你把你爸拖死吗?”王淑芬第一次对儿子发这么大火,“我告诉你李伟,那些房子是我和你爸一辈子的心血,我们想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什么都没有你爸重要!”
病房里突然安静下来。李伟愣在原地,面色由红转白。
李明远看着老伴坚毅的面容,忽然泪流满面。不是因为这病,不是因为可能到来的死亡,而是因为这一刻他确信,这世上还有人视他重于一切外在之物。
最终,老房子没有卖成。
李伟在母亲那番话后沉默了整整一天,第二天来到医院时,带着一份贷款协议。
“爸,妈,我想通了。房子不能卖,我已经联系银行做了抵押贷款,利息不高。手术费我来解决。”
王淑芬怀疑地看着儿子:“你不是说......”
“妈,你说得对,爸更重要。”李伟低下头,“对不起,我之前只想着利益最大化,忘了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
手术很成功。出院那天,李明远看着来接自己的儿子和老伴,忽然觉得这场病生得值当。
回到家,李伟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留下来吃了晚饭。饭后,他从包里拿出一本相册。
“我昨天整理东西找到的,想带给爸看看。”
相册里是他们一家三口的旧照——老房子前的全家福,李明远教儿子骑自行车的瞬间,王淑芬生日时简陋却温馨的庆祝......
“爸,妈,”李伟深吸一口气,“等爸身体好些,咱们回老房子住几天吧?我请年假。”
王淑芬惊讶地看着儿子,随即笑了:“好啊,正好看看老街坊邻居。”
李明远翻着相册,手指抚过那些泛黄的照片,忽然明白:
人会病,会老,会离开。但爱不会。它有时会被生活的尘埃掩盖,但只要你愿意擦拭,它就永远在那里,光亮如初。
窗外,夕阳西下,整个城市被染成金色。李明远握住老伴的手,对儿子点点头:
“好,咱们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