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事与课事(549)-《荷叶闲客中短篇小说选集四》

  股事与课事

  县城实验中学的教师们都知道,数学组的李老师有个“奇怪”的丈夫。

  每天清晨六点半,当其他家庭的丈夫还躺在床上时,五十岁的张建军已经买好菜回家。七点整,他准时送女儿去学校,然后回家准备午饭。下午四点,他又准时出现在校门口接女儿放学。傍晚时分,他总会陪着妻子李老师在校园里散步,偶尔还会和青年教师们打打羽毛球。

  “张哥真是模范丈夫啊,”年轻的体育老师小王常说,“天天这么清闲,羡慕死了。”

  但最让人好奇的是,这个看似“无业”的家庭,生活水平却远超许多双职工家庭。他们在县城最好的小区买了房,开着一辆崭新的SUV,夫妻俩的衣服大多是名牌,女儿更是上了学费昂贵的私立初中。

  “听说张哥是靠炒股发财的,”有老师私下议论,“可是炒股真能这么稳当赚钱吗?”

  只有教英语的陈老师隐约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有个周末,她去家访时路过李老师家小区,看见几个学生模样的人进出单元门。更奇怪的是,有一次她晚上九点多加班回家,看见张建军开车接了几个高中生打扮的孩子下车,那些孩子手里都拿着厚厚的教材。

  “也许是我多心了。”陈老师摇摇头,没再多想。

  事实上,陈老师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每天晚上七点到九点,李老师家的书房就会变成一个小型教室。张建军负责理科,李老师负责文科,每晚轮流给两组学生补课。这个地下补习班已经开了整整十五年。

  “今天讲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张建军在白板前讲解,“这是高考必考点,掌握好了至少十分到手。”

  台下八个高三学生埋头记笔记。每人每节课收费200元,一晚就是3200元入账。

  在另一间布置成英语角的小房间,李老师正在指导六个学生做阅读理解。

  “long不是‘长的’,而是‘渴望’,”她耐心解释,“这是熟词僻义,高考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