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凤翔卫-《不良人:大帅死后我成了天下第一》

  “林远。”

  她唤他的名字,声音轻得如同叹息,

  “若我不是岐王,不是女帝,只是一个普通女子。”

  “那我也会喜欢你。”

  林远不假思索地回答,

  “不管你是谁,是什么身份。”

  这句话似乎触动了什么。女帝沉默良久,久到林远以为她已经睡着。正当他准备闭眼时,一只微凉的手突然轻轻覆在他的手背上。

  “睡吧。”

  她说完这两个字,便再无动静。

  林远僵在原地,不敢动也不敢出声。那只手并未挪开,就这样轻轻搭在他的手上,如同一个无声的承诺。他小心翼翼地翻转手掌,与她十指相扣。

  女帝的手比他想象中更加纤细柔软,指尖微凉,掌心却有一丝暖意。他僵直着身体,连呼吸都放得极轻,生怕惊扰了这如梦似幻的时刻。

  “要不要抱着她?能不能亲一口,心好乱啊。”

  窗外月光如水,透过窗纱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借着这微弱的光亮,林远侧头看向身旁的人。李沁儿,闭着眼睛,睫毛在脸上投下细小的阴影,呼吸均匀而平静,似乎已经睡着了。

  林远的心跳声大得仿佛整个房间都能听见。他小心翼翼地动了动手指,确认对方确实熟睡后,才敢轻轻回握那只玉手。这个简单的动作让他胸口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满足感。

  夜风拂过,带来庭院中栀子花的香气。林远一点点放松紧绷的身体,目光贪恋地描摹着近在咫尺的容颜。褪去了白日的威严,此刻的李沁儿美得惊心动魄,微启的朱唇像是无声的邀请。

  “就,就抱一下。”

  林远在心中默念,像是为自己接下来的行为寻找理由。

  他屏住呼吸,以极慢的速度挪动身体,生怕床板发出一点声响。先是轻轻侧过身,面向李沁儿,然后一点一点地缩短两人之间的距离。每一寸移动都伴随着剧烈的心跳,仿佛在进行一场危险的冒险。

  当两人之间只剩下一拳距离时,林远停了下来,额头上已经渗出细密的汗珠。他深吸一口气,缓缓抬起那只自由的手臂,悬在空中犹豫了片刻,才轻轻落在李沁儿的腰间。

  这个触碰轻得如同羽毛拂过,却让林远浑身一颤。见怀中人没有反应,他胆子大了些,手臂慢慢收紧,将李沁儿轻轻带入怀中。

  当那具温软的身体完全贴上来时,林远差点窒息。李沁儿身上淡淡的檀香混合着女子特有的幽香萦绕在鼻尖,让他头晕目眩。他不敢用力,只是虚虚地环抱着,像是捧着世上最珍贵的瓷器。

  “嗯——”

  怀中人突然发出一声轻哼,吓得林远立刻僵住。

  李沁儿微微动了动,却没有醒来,只是无意识地将脸埋进了他的胸膛。这个动作让林远浑身血液都沸腾起来。他低头看着靠在自己胸前的那颗脑袋,心中涌起无限柔情。

  “沁儿。”

  他无声地唤着这个名字,嘴唇轻轻碰了碰她的发顶。

  事实上,李沁儿在林远第一次挪动身体时就醒了。多年来,处理繁杂的事务,时常紧绷的神经,让她养成了极浅的睡眠习惯。但她选择继续装睡,想看看这个平日胆大包天的家伙能做到什么地步。

  当林远屏住呼吸一点点靠近时,她差点笑出声来。这个面对鬼王朱友文都面不改色的男人,此刻却因为一个拥抱紧张得浑身发抖。他小心翼翼的动作让李沁儿心头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温暖,原来被人如此珍视是这样的感觉。

  当林远最终将她搂入怀中时,李沁儿下意识地想呵斥他大胆,却发现自己的身体比心诚实得多,竟然主动贴近了那个温暖的胸膛。这个认知让她耳根发烫,只好继续装睡来掩饰自己的羞赧。

  林远的心跳声在她耳边如擂鼓般响亮,强健有力的节奏莫名让人安心。李沁儿悄悄深吸一口气,鼻尖满是林远身上干净的气息,混合着一丝药草的苦涩,是那些壮阳药的味道吗?这个念头让她脸颊更烫了。

  夜渐深,虫鸣声从庭院中传来。林远保持着僵硬的姿势,生怕惊扰怀中人的美梦。直到确认李沁儿确实熟睡后,他才敢稍稍放松,下巴轻轻抵在她的发顶,闭上了眼睛。

  就在他即将入睡时,感觉怀中的身体动了动。李沁儿似乎是无意识地调整了姿势,一只手搭上了他的腰,整个人更紧密地贴了上来。

  这个动作让林远瞬间清醒。他低头看去,李沁儿依然闭着眼睛,呼吸平稳,只是唇角似乎多了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月光下,两人相拥而眠的身影在墙上投下交错的剪影,再也分不清彼此。

  …

  “为什么你批阅完还要让我看?”

  面前一卷卷军书把林远头都搞大了,他又不懂打仗,这些东西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天书啊。

  “好好学,你总得替本王分担一些。”

  “哦。”

  复杂的军事分布图,连同密密麻麻的小字让林远抓耳挠腮,他真的不理解沁儿这么多年是怎么坚持下来的。认认真真看了一个多时辰,林远打着哈欠。

  “这就烦了?”

  岐王头也不抬地问道,手中朱笔仍在另一份奏章上勾画。

  “没有没有,只是不太懂。”

  她放下朱笔,转身从案几上拿起一枚青铜虎符,轻轻摩挲着上面的凤纹:

  “玄净天、妙成天。”

  书房门应声而开,两位身着劲装的女子恭敬入内。

  “岐王。”

  二人齐声行礼。

  岐王将虎符递给妙成天:

  “带林远去军营,让他看看新编练的凤翔卫。”

  林远瞪大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咳,岐王殿下是要我,插手岐国的军队?”

  岐王轻笑一声,那笑声如银铃般清脆,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哼哼哼,你不是要娶我吗?”

  她缓步走到林远面前,纤细的手指点了点他的胸口,

  “真有那么一天,这些事情都要压在你身上。”

  这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劈在林远头顶。他下意识后退半步,脑海中浮现出未来每日面对堆积如山的奏章、没完没了的军务会议、错综复杂的政治关系,这些画面让他瞬间头皮发麻。

  “我。”

  林远抱着脑袋蹲下身,痛苦不已,

  “我宁愿去娆疆把李茂贞找回来!”

  书房内霎时安静得可怕。玄净天和妙成天交换了一个惊恐的眼神,李茂贞这个名字在岐国是个禁忌,尤其是对岐王而言。

  出乎意料的是,岐王并未动怒。她静静地看着蹲在地上的林远,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你要真有那个能力,我也同意。”

  林远猛地抬头,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岐王的表情平静得可怕,那双凤眸中似有深潭,让人看不透其中情绪。

  “真的?”

  林远小心翼翼地站起身。

  岐王转身走向窗边,阳光勾勒出她纤细却挺拔的背影:

  “我从不戏言。”

  她的声音忽然变得飘忽,

  “只是娆疆十万大山,毒瘴弥漫,巫蛊横行,你确定要去?”

  林远咽了口唾沫。他当然听说过娆疆的可怕,那里是万毒窟的地盘,即便是江湖一流高手也不敢轻易涉足。更不用说寻找一个消失了十多年的人。

  而且,李茂贞还是去寻找传说中的十二峒。

  “比起批阅奏章,我宁愿面对毒虫猛兽。”

  林远小声嘀咕。

  岐王肩膀微微抖动,似乎在笑。

  玄净天和妙成天带着林远离开,妙成天将手中的名册递给林远:

  “林大人,这是新编凤翔卫的花名册,请您过目。”

  “不用这么叫我。”

  “嘻嘻,工作的时候称职务嘛。”

  林远接过沉甸甸的名册,感觉接过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对了,你真有去娆疆的打算吗?”

  “肯定要去的,要是李茂贞,额,王兄可以回来,她就不用担着岐国这副重担了。”

  “你的想法是好的,可是这些年,我们或多或少也派过人,根本没有一点消息,十二峒避世不出,也不知道那位到底有没有找到。”

  军营的喧嚣声从老远就传入耳中。林远跟在玄净天和妙成天身后,穿过重重岗哨,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棉花上。手中的花名册仿佛有千斤重,压得他掌心冒汗。

  “林大人,前面就是校场。”

  妙成天回头提醒,

  “凤翔卫正在操练。”

  林远咽了口唾沫,强作镇定地点点头。转过最后一道营帐,眼前的景象让他呼吸一滞,数千名身着轻甲的士兵正在校场上演练阵法,刀光剑影中,喊杀声震天动地。这些是岐国最精锐的凤翔卫,每个人都是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老兵。

  “我,我真的要指挥这些人?”

  林远小声嘀咕,感觉双腿有些发软。

  玄净天似乎看出了他的不安,轻声道:

  “岐王既然让你来,自然是对你有信心。”

  林远苦笑。信心?他自己都没有。虽然在现代参加过军训,但那些站军姿、踢正步的经验,放在这冷兵器时代的战场上能有什么用?

  校场中央,一名魁梧的将领正在指挥士兵演练“八门金锁阵”。士兵们手持长矛盾牌,按照复杂的走位变换阵型,动作整齐划一,气势惊人。

  “那是刘知俊将军,凤翔卫统领。”

  妙成天介绍道,

  “他曾是大梁将军,因朱温老贼猜忌所以投奔了我们,带兵打仗的能力一流,不比那王彦章差多少。”

  林远点点头,强迫自己集中精神观察阵型变化。看着看着,他突然发现一个问题,这阵法虽然严密,但机动性太差,一旦某处被突破,整个阵型就会陷入混乱。

  “若是遇到朱梁的铁骑冲锋。”

  林远不自觉地喃喃自语。

  “林大人有何高见?”

  一个洪亮的声音突然在身后响起。

  林远吓了一跳,转身看到那位刘知俊将军不知何时已经来到近前。对方身高近两米,黝黑的脸上有一道狰狞的伤疤,铜铃般的眼睛正居高临下地打量着自己。

  “我,我只是觉得。”

  林远硬着头皮开口,

  “这阵法对机动性强的骑兵可能效果有限。”

  刘知俊眉头一皱:

  “哦?那依林大人之见,该如何改进?”

  校场上的训练不知何时已经停了下来,数百双眼睛齐刷刷看向林远。他感觉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脑海中突然闪过大学军训时教官讲解的现代步兵战术。

  “三三制!”

  林远脱口而出。

  “三三制?”

  刘知俊一脸茫然,

  “这是何门何派的阵法?”

  林远深吸一口气,既然话已出口,只能硬着头皮解释下去:

  “就是将士兵分成三人小组,形成最小作战单元。三个小组组成一个班,三个班组成一个排,以此类推。”

  他从地上捡起几块石子,在沙土上画出示意图:

  “这样无论进攻还是防守,每个小队都能相互支援,灵活机动。遇到骑兵冲锋时,可以迅速分散再聚合,避免被一网打尽。”

  刘知俊盯着地上的图案看了半晌,眉头越皱越紧:

  “胡闹!战场之上,分散兵力乃大忌!”

  周围的士兵也窃窃私语,不少人脸上露出不屑的表情。林远耳根发烫,却不肯退缩:

  “不是分散,是有机组合!大阵容易被突破一点就全盘崩溃,而小单元作战更加灵活。”

  “纸上谈兵!”

  刘知俊冷哼一声,

  “林大人可曾真刀真枪上过战场?”

  这句话像刀子一样戳中林远的软肋。确实,他虽然在江湖上历练过,但大规模军阵对战确实没有经验。

  “我,我虽然没有上过战场,可我从一本书上看到过,当初,有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以此为基础,六十万打八十万大获全胜!”

  “。。。”

  所有人都沉默了,刘知俊噗嗤一声打破了尴尬。

  “六十万大军和八十万大军?哈哈哈,你要笑死我,就是那大梁,军队,伙夫,后勤,甚至是马匹都算进来也不可能超过四十万,你从哪本书上看到的?不会是梦到的吧!?哈哈哈哈。”

  林远脸更红了,可他相信,那位军事家不会错!

  “朱梁来势汹汹,敌强我弱,一昧的防守是没有用的,那位军事家说过,要取得胜利,必须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一,灵活机动,避开敌人重兵集团,在运动中寻找战机,集中优势兵力歼灭孤立分散之敌。

  二,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每次作战集中数倍于敌的兵力,先打弱敌,再歼强敌,力求全建制消灭敌人。

  三,结合群众力量。朱梁倒行逆施,残害百姓,人民早已苦不堪言,若是可以鼓舞各地百姓,与岐国共进退,朱梁有何惧哉!”

  “一派胡言!”

  刘知俊把佩剑拔出,重重插在地上。

  “岐国兵力本来就少,如何经得起这么折腾?还有你说的第三点,百姓只求在乱世中活下去,凭什么帮我们?”

  “为什么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