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重燃的旧案-《六零悍女:末世大佬的逆袭之路》

  内部审查仍在继续,气氛略显沉闷。

  周晓芸似乎也受到了些许影响,午休时和同事闲聊,话题偶尔会转到审查上。

  “王姐,你说这审查到底为啥呀?怪紧张的。”

  她一边织着毛线,一边看似随意地问同办公室的老会计。

  “谁知道呢,可能是上面有新精神吧。咱们做好自己的事就行。”

  王会计谨慎地回答。

  “也是,”

  周晓芸点点头,又换了个话题,

  “哎,你听说没?研究院沈顾问那边好像又有大突破了!真厉害啊!”

  “是吗?什么突破?”

  王会计来了兴趣。

  “我也不太懂,好像是什么…冷却速度?说能把材料耐温提高好多呢!”

  周晓芸眨着眼睛,语气充满崇拜,“要是真的,咱们的飞机就更厉害了吧!”

  她的语气和表情,完全像一个对高科技充满向往的普通青年女工。

  然而,保卫处的监控记录显示,在这次闲聊后不久,周晓芸再次以去服务社买东西为由外出。

  这一次,她没有去公共厕所,而是绕道去了大院图书馆的旧报刊阅览室。

  她在里面待了约二十分钟,

  大部分时间在翻阅过期的《人民日报》和《解放军画报》,

  但监控人员注意到,

  她曾在一个摆放着旧式索引卡片柜的角落停留了片刻,

  手指似乎无意识地在那些落满灰尘的卡片抽屉上划过。

  那个卡片柜的锁孔,似乎与在后山发现的那枚黄铜钥匙有几分相似……

  这一发现,让调查组精神大振!

  图书馆的旧索引柜,会不会就是钥匙的归属?那里是否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调查组没有立即行动,以免打草惊蛇。

  他们首先秘密调阅了图书馆旧索引柜的管理记录和维修档案。

  记录显示,这些柜子是建国初期配发的,已经多年未使用,锁具老旧,很多钥匙早已丢失。

  负责管理旧报刊的老管理员也证实,平时很少有人会去动那些卡片柜。

  调查组决定,

  在不惊动周晓芸的前提下,

  对那个特定的索引柜进行秘密检查。

  他们计划在夜深人静时,

  由锁匠专家尝试用那枚黄铜钥匙开启,查看柜内是否藏有东西。

  与此同时,对周晓芸的监控更加严密。

  她似乎对图书馆的探查只是一次试探或例行检查,之后几天行为依旧正常。

  但调查组相信,她与后山逃脱的神秘人、以及可能存在的“休眠”棋子之间,必然存在着联系。

  钥匙的发现,或许就是打开整个谜团的关键钥匙。

  沈棠的科研突破和周晓芸对信息的敏感,

  预示着围绕核心技术的争夺远未结束。

  而后山钥匙与图书馆旧柜的潜在关联,则将线索引向了一个可能尘封着历史秘密的角落。

  山雨欲来的气息愈发浓重。

  审查的网正在收紧,后山的谜团有待揭开,图书馆的尘埃下可能隐藏着惊人的真相。

  沈棠、陆铮、周晓芸,

  以及所有卷入其中的人,都站在了命运交织的十字路口,下一场碰撞,似乎已不可避免。

  夜色下的图书馆,即将成为新的焦点。

  那枚在后山发现的、刻着模糊“7”字的黄铜钥匙,被小心翼翼地送到了师部保卫处的技术分析室。

  在强光放大镜下,技术人员确认,那个刻痕虽然磨损严重,但确实是数字“7”无疑。

  钥匙的样式经过比对,

  确认是建国初期常见的“永字牌”黄铜挂锁的钥匙,

  这种锁具在五六十年代广泛应用于机关单位的文件柜、资料柜等。

  钥匙本身并无特殊,

  但它的出现地点——赵建国坠崖现场附近,以及可能的使用场所——大院图书馆的旧索引柜,让这个简单的数字“7”蒙上了一层浓重的阴影。

  当晚,师部小会议室里,烟雾比往日更浓。

  师长、李副部长、陆铮、保卫处长以及两位从总部借调来的反间谍专家围坐在一起,气氛凝重。

  桌面上摊放着后山现场照片、钥匙的特写照片、图书馆索引柜的资料,以及……几份颜色泛黄的旧档案卷宗。

  李副部长拿起一份档案,声音低沉,

  目光看向沈棠和陆铮,

  带着一种追忆往事的沉重:“这枚钥匙,这个数字‘7’,让我想起了一件……发生在红旗大队的旧案。小沈同志,陆铮,你们应该刻骨铭心。”

  沈棠的心猛地一缩,

  那段几乎被刻意尘封的记忆瞬间汹涌而来——那是她刚重生到这个世界不久,还在红旗大队插队的时候。

  那次突如其来的、精心策划的伏击!

  对方手段狠辣,目标明确,就是要她的命!

  为了保护她,当时还只是与她初建默契的雷霆,拼死挡在她身前,被淬毒的弩箭射中,重伤垂死!

  她自己也在生死关头,雷系异能与空间异能双双被迫激发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才险死还生。

  而雷霆,被她收进空间,在灵泉中浸泡养护了足足一个多月,才勉强捡回一条命,但也留下了暗伤。

  陆铮的脸色瞬间铁青,拳头握得咯咯作响。

  他当时虽未亲历,但事后听沈棠讲述,以及看到雷霆身上那道几乎致命的伤疤时,心中的后怕与愤怒至今难以平息。

  李副部长继续道:“当时的调查异常艰难,现场几乎没有留下活口和直接证据。

  但通过分析袭击手法、使用的特殊武器,以及事后一些零星的、难以证实的线索,我们内部有一个高度机密的推断:袭击者极有可能是一个代号‘幻影’的国际雇佣间谍组织。

  这个组织成员以数字编号,行事诡秘,心狠手辣,只要出价够高,什么任务都接。

  据传其核心成员有13人,编号1到13,但从未有人见过全部成员的真面目。

  袭击红旗大队的,根据行动风格和遗留的蛛丝马迹,很可能是其中的3号、7号和9号协同行动!”

  他指着钥匙照片上的“7”字,

  声音带着寒意:“当年,7号很可能就是那次行动的直接指挥或关键执行者!

  如今,在这敏感的时刻,这枚带有数字‘7’的钥匙出现在后山,而赵建国的行为、周晓芸的嫌疑,其手法之老辣、组织之严密,与当年‘幻影’的风格如出一辙!

  我们不得不怀疑,‘幻影’的魔爪,从未真正收回!这个‘7号’,很可能就是当年参与袭击、如今再次潜伏过来的重要成员!

  甚至可能是负责这一区域行动的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