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石心-《魔非魔仙非仙》

  晨光一如往日,洒满院落。 洛秋宁端着一盆清水过来,放在石凳上,看着依旧在与石锁较劲的罗修尘,忍不住小声嘀咕:“喂,小石头,你真的是人吗?哪有人像你这样不知疲倦的?”

  罗修尘刚放下石锁,喘着粗气,闻言用汗湿的胳膊抹了把脸,看向她,眼神里带着一丝属于黑石村猎人的茫然:“嗯?就是……这样练。” 他从小所见,黑石村的猎人和演武场的教官都是这样不知疲倦地打磨气力。

  洛秋宁拧干一块布巾递给他,像看什么稀罕物似的围着他转了小半圈,好奇地问:“你练的到底是什么功法?”

  罗修尘接过布巾胡乱擦着脑袋,老实回答:“打熬身体,练力气,练皮肉。”他拍了拍自己硬邦邦的胸膛,发出“砰砰”的声响,“灵气?那是你们这些……嗯,小姐们练的东西吧?”他找不到合适的词,只能用“小姐”来区分。

  “呸!才不是!”洛秋宁嗔怪地瞪了他一眼,又忍不住好奇,“那你怎么变强?光靠力气吗?”

  “嗯,”罗修尘点头,眼神变得认真,“力气大,跑得快,扛得住打,就能活下去,就能……”他话没说完,但戾气一闪而过。

  洛秋宁似懂非懂,但还是觉得不可思议。她想了想,突然从袖子里摸出一块下品元灵石,递过去:“喏,给你。你试试看能不能吸收里面的灵气?说不定对你的练力气也有帮助呢?”

  罗修尘看着那块莹润的石头,犹豫了一下,接过来,握在手心。他粗粝的掌心感受到元灵石微凉的触感,尝试着像洛秋宁引导的那样去吸收灵气。

  过了好一会儿,那元灵石表面才极其缓慢地泛起一丝极其微弱的莹润,若不仔细看几乎难以察觉,与他想象中洛秋宁这类人吸收时应有的光华大盛景象相去甚远。他憋着的气松了,眉头微蹙,将灵石递回去:“好像……很慢。”

  洛秋宁接过元灵石,再次仔细感受了一下,里面的灵气确实减少了一丝,但那速度在她看来,简直如同溪流之于江海。她惊讶地眨眨眼:“是能吸收一点,可这……也太慢了吧?”

  罗修尘像是没完成功课的孩子,低声道:“嗯,不如你们。”

  洛秋宁将元灵石拿在手里,难以置信地嘀咕道:“真是奇怪……那你受伤了怎么办?” 罗修尘走到院子角落,抓起一把铁砂,在手心里用力一搓,再张开时,手心只有几道浅浅的白印,很快消失。 “皮厚,好得快。”他言简意赅。

  洛秋宁张大了小嘴,半天才合上,喃喃道:“你……你真是个怪物……”但眼睛里却没有害怕,全是发现了新玩具般的好奇和兴奋。

  罗修尘听到“怪物”二字,眼神不易察觉地暗了一下。 洛秋宁立刻敏锐地捕捉到了他情绪的细微变化,连忙摆手:“啊!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你好厉害!对!特别厉害!”

  她脸颊微微发红,赶紧转移话题,“快洗手吃饭!下午还要念书呢!今天你要再能把字写歪到桌子上去,我就……我就罚你多写十遍!”

  罗修尘看着她故作凶狠却毫无威慑力的样子,嘴角几不可察地微微上扬,低声道:“哦。”

  午后的时光总是宁静而缓慢。 石桌上铺着宣纸,罗修尘如临大敌般握着毛笔,比上午举石锁还要紧张。

  洛秋宁坐在他旁边,一本正经地指着字帖:“这个‘武’字,要有力道,但不能只有蛮力!你看,这里要顿一下,再带出去……”

  罗修尘屏息凝神,手腕僵硬地移动,结果一横出去,还是像一根歪掉的柴火棒。 “哎呀不对不对!”洛秋宁急得直接伸出小手,覆盖在他握笔的大手上,“是这样,感受我的力道……”

  她的手掌柔软微凉,罗修尘的手掌粗糙滚烫。触碰的瞬间,两人都顿了一下,罗修尘的耳朵尖悄悄红了,洛秋宁也像被烫到一样飞快缩回手,假装咳嗽两声:“呃…你自己再试试看!”

  写字课在一种微妙的、略带羞涩的氛围中结束。接下来就是罗修尘既头疼又期待的棋局时间。

  “今天我一定赢你!”罗修尘目光灼灼地盯着棋盘。 洛秋宁扬起小巧的下巴:“哼,昨日让你偷吃了一子,别以为我没发现!今天可没那么容易了!”

  “那是战术!”罗修尘嘴硬,他才不承认是自己当时没看清。

  “略略略,耍赖战术!”洛秋宁朝他扮了个鬼脸。

  棋局开始,厮杀无形。罗修尘依旧进攻性十足,但明显比之前有了章法。洛秋宁则稳扎稳打,时不时给他设个小陷阱。

  “喂!你刚才是不是偷偷动了我这个子了?”罗修尘怀疑地指着一处。

  “才没有!小石头你输不起!”洛秋宁气鼓鼓地。

  “你叫谁小石头!”

  “就叫你!硬得跟石头一样,脑子有时候也像!”

  “……落子无悔!”

  “哼!怕你不成!”

  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洒在棋盘上,也洒在两个时而争得面红耳赤、时而为一步好棋击掌,然后又迅速意识到不对,尴尬收手的少年少女身上。

  最终,罗修尘还是以微弱劣势输了。他盯着棋盘,不甘心地复盘:“如果我刚才不下这里,下那里……”

  洛秋宁赢了棋,心情大好,得意地晃着小脑袋:“没错没错,那样我就只能下这里,然后你就可以……哎呀不对!那样我更厉害,我会下这里堵你!”她兴奋地指着棋盘讲解起来,眼睛亮晶晶的。

  罗修尘认真听着,时而点头,时而反驳。他或许还没意识到,在这种轻松愉快的“较量”中,他不仅在识字数理、兵法谋略上飞速进步,连日来紧绷的心弦,也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放松。那冰冷的眼眸里,开始映照出阳光的温度和少女活泼的身影。

  而远处阁楼上的目光依旧冰冷,记录下的,或许不再仅仅是“目标”的成长,还有那小小院落里,难得的一抹鲜活亮色。只是这抹亮色,在窥视者眼中,是愈发需要警惕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