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铁峰指挥弟兄们用树枝扫过地面,车轮碾过的痕迹转眼就被填平。
九五式吉普车倒进两株紫椴之间,纪平安将藤条绕在车身侧面,深褐色的藤蔓与车门融为一体。
九七式摩托车被覆上厚厚的灌木枯枝,从外表完全看不出这里还有两个车,还以为是灌木丛。
在他们忙碌隐藏车辆时,其他人也没闲着。
他们从卡车下面翻出两顶帐篷。
这俩帐篷是芬兰的A型防寒帐篷,整体是桦木框架和驯鹿皮覆盖。
内部可以悬挂铁炉,炉体连接金属烟道伸出帐篷顶部。
帐篷在零下30c的环境下,能让10人小队连续驻扎两周,炉体还能融化积雪获取饮用水。
而它折叠起来才不过0.2立方,非常适合他们现在转移。
这段时间他们天天都睡帐篷,让支帐篷的人生生练成了“熟练工”,不过十五分钟两顶帐篷就像凭空从雪地里冒出来似的,全都立好了。
寒风吹过枯树林响起呜呜的风声,零下三十度的寒风直往人骨缝里钻。
但是帐篷里的铸铁炉正燃着红彤彤的火,烟顺着帐篷顶的隐蔽烟道往上走,混在雪雾里除了帐篷内的温暖是半点痕迹都没留。
帐篷里的拆卸地板缝里塞了松针,踩上去软乎乎的,舒服得人忍不住想哼哼。
“来喽,马上就开饭咯!”
孟野带着笑意的嗓门从帐篷里传出来。
这段时间他充当了炊事员,行军锅架在炉上,刺刀撬开一罐牛肉罐头就倒在热锅里。
滋啦一声响,香气瞬间漫满了整个帐篷。
纪平安掀开门帘进去,暖意混着肉香扑面而来,刚在外头冻得发僵的身子很快暖和过来。
“老孟今天吃的什么?”
孟野的动作麻利得很,一罐牛肉刚倒进锅,又撬开两罐胡萝卜块、青豌豆罐头倒进去,边搅拌边回话:“牛肉炖胡萝卜,配米饭,少爷觉得咋样?振江去开桃罐头,待会儿吃完饭就能溜溜缝了。”
说着他指挥张振江开个水果罐头当餐后点心。
张振江笑了声,拿起几个桃罐头用刺刀挑开倒进行军饭缸里语气调侃。
“咱这哪是赶路啊,比在宅子里躺着还舒坦,少爷你看我这肚子,这半个月少说长了斤把肉的!”
他拍了拍肚子,惹得帐篷里其他人哈哈大笑。
外面的人陆陆续续都进来坐下等着开饭,帐篷里人一多就更热,竟然让他们的大衣都穿不住了。
几个人将衣裳敞开,接过老孟盛好的牛肉炖萝卜和大米饭,呼呼地往嘴里塞。
吃饱喝足,几个人围坐在一处消食。
“彪哥来。”纪平安让赵三彪过来坐在中间,“现在就开始教吧。”
为了他之后的计划,他们未必要会看日文,但一定要会听会说。
赵三彪之前根本没想过,他竟然还能有一天当上“老师”,背着手清了清喉咙就起了范。
“都给我听好喽!咱现在学的是保命的话,跟鬼子打交道时说错一个字,脑袋就得搬家!”
赵三彪说了一声:“哈依!”
“这个发音就是‘是’的意思!记住没?”
旁边弟兄们全都竖起耳朵,听得一脸认真。
只是他们这群人除了原来东北军那批还学过些知识,青帮那几个别说日语,连县城里的洋学堂都没进过。
听着赵三彪念“哈依”,他们也跟着学。
“嗨哟!”
“哈哟!”
“哈!”
一时间是发什么音的都有,听得赵三彪嘴角直抽抽。
“停停停!”
赵三彪无语瞪向他们。
“就两个音,你们也发不明白?哈依!”
喊了半天,终于纠正了发音,赵三彪继续教:“报告的发音是,‘吼扣哭’,来跟我念,‘吼-扣-哭’。”
他一字一顿的教,阿四嘴笨,干脆念成了 “抠吼哭”。
他声还特大,都没等赵三彪纠正,旁边的人就被他带跑偏了跟着学。
一下子整个帐篷里面都变成了 “抠吼哭”。
“停!都给我闭嘴!”
赵三彪气得鼻孔都变大了。
“教你们我能被气死!‘吼扣哭’是‘吼扣哭!‘吼’在前面,‘扣’在中间,‘哭’在后!就这么难啊?”
赵三彪连着纠正了五六遍,这群大老爷们还是念得乱七八糟,气得他手指点着他们骂:“真是一群大木头!我看你们就得和我当年似的,说错就被人拿鞭子往死了抽才能学会!你们看看少爷,今天多神气,你们在看看自己!”
阿四摸着脑袋嘀咕:“我们大字都不识几个,能和少爷比吗?”
“那是。”赵三彪转头看向纪平安,眼里都是赞叹,“还的是少爷,今天在哨卡那两句说得多好。对了,少爷您除了那两句,还会说啥日语不?给他们露两手,让他们看看啥叫聪明!”
众人都顺着赵三彪的目光,眼巴巴地看向纪平安。
纪平安就从日漫里学了点玩意哪会日语,但这么多人看着他也不能露怯是不是。
清了清喉咙,摇头晃脑的开始了。
“搜得斯内,他大一嘛,桥豆麻袋,阿里嘎多,斯密马赛,搜噶,纳尼,新吉次哇一次摸黑托次!一库,干巴爹,雅蠛蝶,达咩……”
纪平安越说越觉得自己牛逼,原来他会说这么多呢啊?
赵三彪听着纪平安讲日语刚开始还点头,听到一库就开始发愣,然后抠了抠下巴。
怎么感觉……少爷后面那些词的发音都有点不太对劲?
是他想多了吗?
压下心里疑惑,赵三彪对其他人哼了哼:“听到没?少爷会说这么多日语,你们都得向少爷多学习!”
帐篷里的几个人互相对视一眼,竟然默契地同时大声喊了声:“哈依!”
*
李二柱伏在马背上,寒风像刀子刮在他脸上。
他胯下那匹老马瘦得只剩骨架,鬃毛上挂着的冰碴子随着奔跑簌簌往下掉。
他身上的棉袄早看不出原本颜色,前襟补了三层补丁,袖口磨得露出棉絮,风一灌就往骨头缝里钻。
他脚上是草鞋裹着破布条,脚趾头在里面冻得发木,每踩一下马镫都像踩在冰棱上刺骨的疼。
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放慢速度,拼命催着老马往山上跑。
九五式吉普车倒进两株紫椴之间,纪平安将藤条绕在车身侧面,深褐色的藤蔓与车门融为一体。
九七式摩托车被覆上厚厚的灌木枯枝,从外表完全看不出这里还有两个车,还以为是灌木丛。
在他们忙碌隐藏车辆时,其他人也没闲着。
他们从卡车下面翻出两顶帐篷。
这俩帐篷是芬兰的A型防寒帐篷,整体是桦木框架和驯鹿皮覆盖。
内部可以悬挂铁炉,炉体连接金属烟道伸出帐篷顶部。
帐篷在零下30c的环境下,能让10人小队连续驻扎两周,炉体还能融化积雪获取饮用水。
而它折叠起来才不过0.2立方,非常适合他们现在转移。
这段时间他们天天都睡帐篷,让支帐篷的人生生练成了“熟练工”,不过十五分钟两顶帐篷就像凭空从雪地里冒出来似的,全都立好了。
寒风吹过枯树林响起呜呜的风声,零下三十度的寒风直往人骨缝里钻。
但是帐篷里的铸铁炉正燃着红彤彤的火,烟顺着帐篷顶的隐蔽烟道往上走,混在雪雾里除了帐篷内的温暖是半点痕迹都没留。
帐篷里的拆卸地板缝里塞了松针,踩上去软乎乎的,舒服得人忍不住想哼哼。
“来喽,马上就开饭咯!”
孟野带着笑意的嗓门从帐篷里传出来。
这段时间他充当了炊事员,行军锅架在炉上,刺刀撬开一罐牛肉罐头就倒在热锅里。
滋啦一声响,香气瞬间漫满了整个帐篷。
纪平安掀开门帘进去,暖意混着肉香扑面而来,刚在外头冻得发僵的身子很快暖和过来。
“老孟今天吃的什么?”
孟野的动作麻利得很,一罐牛肉刚倒进锅,又撬开两罐胡萝卜块、青豌豆罐头倒进去,边搅拌边回话:“牛肉炖胡萝卜,配米饭,少爷觉得咋样?振江去开桃罐头,待会儿吃完饭就能溜溜缝了。”
说着他指挥张振江开个水果罐头当餐后点心。
张振江笑了声,拿起几个桃罐头用刺刀挑开倒进行军饭缸里语气调侃。
“咱这哪是赶路啊,比在宅子里躺着还舒坦,少爷你看我这肚子,这半个月少说长了斤把肉的!”
他拍了拍肚子,惹得帐篷里其他人哈哈大笑。
外面的人陆陆续续都进来坐下等着开饭,帐篷里人一多就更热,竟然让他们的大衣都穿不住了。
几个人将衣裳敞开,接过老孟盛好的牛肉炖萝卜和大米饭,呼呼地往嘴里塞。
吃饱喝足,几个人围坐在一处消食。
“彪哥来。”纪平安让赵三彪过来坐在中间,“现在就开始教吧。”
为了他之后的计划,他们未必要会看日文,但一定要会听会说。
赵三彪之前根本没想过,他竟然还能有一天当上“老师”,背着手清了清喉咙就起了范。
“都给我听好喽!咱现在学的是保命的话,跟鬼子打交道时说错一个字,脑袋就得搬家!”
赵三彪说了一声:“哈依!”
“这个发音就是‘是’的意思!记住没?”
旁边弟兄们全都竖起耳朵,听得一脸认真。
只是他们这群人除了原来东北军那批还学过些知识,青帮那几个别说日语,连县城里的洋学堂都没进过。
听着赵三彪念“哈依”,他们也跟着学。
“嗨哟!”
“哈哟!”
“哈!”
一时间是发什么音的都有,听得赵三彪嘴角直抽抽。
“停停停!”
赵三彪无语瞪向他们。
“就两个音,你们也发不明白?哈依!”
喊了半天,终于纠正了发音,赵三彪继续教:“报告的发音是,‘吼扣哭’,来跟我念,‘吼-扣-哭’。”
他一字一顿的教,阿四嘴笨,干脆念成了 “抠吼哭”。
他声还特大,都没等赵三彪纠正,旁边的人就被他带跑偏了跟着学。
一下子整个帐篷里面都变成了 “抠吼哭”。
“停!都给我闭嘴!”
赵三彪气得鼻孔都变大了。
“教你们我能被气死!‘吼扣哭’是‘吼扣哭!‘吼’在前面,‘扣’在中间,‘哭’在后!就这么难啊?”
赵三彪连着纠正了五六遍,这群大老爷们还是念得乱七八糟,气得他手指点着他们骂:“真是一群大木头!我看你们就得和我当年似的,说错就被人拿鞭子往死了抽才能学会!你们看看少爷,今天多神气,你们在看看自己!”
阿四摸着脑袋嘀咕:“我们大字都不识几个,能和少爷比吗?”
“那是。”赵三彪转头看向纪平安,眼里都是赞叹,“还的是少爷,今天在哨卡那两句说得多好。对了,少爷您除了那两句,还会说啥日语不?给他们露两手,让他们看看啥叫聪明!”
众人都顺着赵三彪的目光,眼巴巴地看向纪平安。
纪平安就从日漫里学了点玩意哪会日语,但这么多人看着他也不能露怯是不是。
清了清喉咙,摇头晃脑的开始了。
“搜得斯内,他大一嘛,桥豆麻袋,阿里嘎多,斯密马赛,搜噶,纳尼,新吉次哇一次摸黑托次!一库,干巴爹,雅蠛蝶,达咩……”
纪平安越说越觉得自己牛逼,原来他会说这么多呢啊?
赵三彪听着纪平安讲日语刚开始还点头,听到一库就开始发愣,然后抠了抠下巴。
怎么感觉……少爷后面那些词的发音都有点不太对劲?
是他想多了吗?
压下心里疑惑,赵三彪对其他人哼了哼:“听到没?少爷会说这么多日语,你们都得向少爷多学习!”
帐篷里的几个人互相对视一眼,竟然默契地同时大声喊了声:“哈依!”
*
李二柱伏在马背上,寒风像刀子刮在他脸上。
他胯下那匹老马瘦得只剩骨架,鬃毛上挂着的冰碴子随着奔跑簌簌往下掉。
他身上的棉袄早看不出原本颜色,前襟补了三层补丁,袖口磨得露出棉絮,风一灌就往骨头缝里钻。
他脚上是草鞋裹着破布条,脚趾头在里面冻得发木,每踩一下马镫都像踩在冰棱上刺骨的疼。
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放慢速度,拼命催着老马往山上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