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被“关照”的苏府-《抗战!我携军需商城和平全世界!》

  姜正仲眉峰微蹙,手指无意识敲击着桌面,脑海里的思绪翻飞。

  从知道这个纪平安能为金陵提供超出想象的武器装备后,他就决定要将人请回国民政府。

  因为即便现在红新军已经同国军统一战线,却毕竟不是一条心。

  这种人若是倒向红新军,给红新军输送武器弹药,那对国民政府的统领和全国的兵力部署、对后续的抗战大局,都不是好事。

  所以让他加入国军,由他们掌控他背后渠道,才是最优解。

  可惜,这人却从金陵出来后就跑了。

  他们找了他几个月,没想到人却跑到东北去了。

  不过不管他在哪,都要将人不惜代价带到他们阵营。

  姜正仲停下敲击桌面的手指,目光落在军统局局长沈啸林身上。

  军统局手里掌控着遍布全国的潜伏特工,尤其擅长深入敌占区执行秘密任务。

  这事交给他,最为合适。

  “啸林。”

  “委员长。”

  “纪平安现在对局势的影响,比咱们预想的还大。你立刻从军统华北站、东北站调派精干特工,潜入安东地区,务必想办法联系到纪平安。”

  他眼神沉了下去,语气严肃。

  “此次任务,第一需要摸清他的真实立场,看他是只想在东北抗日,还是已有倾向红新军的打算;第二,向他表明我的态度。此前请他来山城我方并无恶意,现在若他愿意加入国军,我可以任命他为兵工署副署长,全权负责武器采购,待遇从优。若他暂时依旧不愿也要稳住他,至少不能让他现在倒向红新军。”

  沈啸林立刻立正,腰杆挺得笔直领命:“请委员长放心!属下今晚就召集华北站、东北站的负责人开会,挑选最熟悉东北地形、懂日语的特工即刻出发。定不辜负委员长的嘱托。”

  姜正仲压了压手让他坐下,他端起凉茶喝了一大口,目光重新落回江城的地图上。

  “日军被东北牵制,给了江城喘息的机会,咱们得抓住这个时间。陈部长,你协调后勤部门,给江城前线补充弹药、药品,务必守住江城,为后续的江城会战争取时间;白总长,你再拟定一份江城的防御调整方案,重点加强长江南岸的防线,防止日军突然恢复进攻。”

  “是!” 陈敬之、白崇峰同时应声。

  姜正仲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

  他不在乎纪平安是何出身、有何过往,只在乎这个人能不能为他所用,能不能把那至关重要的武器渠道,牢牢攥在国军手里。

  这盘棋,他不能输。

  会议结束,沈啸林走出会议室,看向走廊窗外。

  山城多雨,此刻窗外细雨连绵,寒意彻骨。

  姜委员长的命令压在肩头,让他觉得有些沉重。

  潜入东北找纪平安本犹如闯龙潭,任务难度可不是一般的高。

  尤其纪平安对他们国民政府应该怀有敌意,否则当初就应该跟他们回来才是,哪用的到他去找。

  只怕他们耗费极大的代价找到了人,人家也未必愿意同他们联系,更别提回来。

  沈啸林眉头不由蹙的更紧。

  要怎么才能顺利同纪平安搭上线呢?

  片刻后,他转身对副官道:“备车,去苏家。”

  苏家的暂居处是座老式四合院,山城的雨丝斜斜扫过青瓦,让宅院透着股沉闷的湿气。

  门房老周见是沈啸林过来,没多阻拦只引着他穿过天井,进了正屋。

  苏世渊正坐在八仙桌旁沏茶,紫砂茶壶的壶嘴冒着袅袅热气。

  他抬眼瞥了眼来人脸上没什么波澜,指了指对面的木椅:“沈局长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请坐。”

  苏家是江城世家,本应该在江城而不是在山城。

  只是国民政府不想断了纪平安这条线,便一直对苏府多有“关照”,想知道纪平安何时回来。

  不过纪平安还没回来,江城却面临沦陷的危机。

  为了苏府的“安全”,国民政府干脆将苏府整个“搬迁”到了山城,放在眼皮子底下继续“关照”。

  苏世渊倒是觉得无所谓。

  反正现在世道生意不好做,就当休息了,还有卫兵保护安全,也挺好的。

  “叨扰苏老爷子了。”

  沈啸林脸上堆着恰到好处的笑容,掸了掸中山装肩头的雨珠顺势坐下,目光不动声色地扫过堂屋。

  屋子里陈设简单却不单调,墙上挂着几幅字画,案几上放置着典雅的摆件。

  即便是暂居,苏家依旧对生活抱有热情。

  沈啸林收回视线接过苏世渊递来的青瓷茶杯,语气亲和地开口。

  “近来山城多雨,老爷子住得还习惯?某已吩咐人多送些炭火和防潮的石灰过来,务必让苏家上下住得安稳。”

  苏世渊端起自己的茶杯抿了口,眼帘微垂:“劳沈局长费心了,政府给的待遇已经够好,不敢再麻烦。只是我们这些平头百姓,还是盼着早日能回江城,毕竟故土难离。”

  沈啸林脸上的笑容不变,喝了口茶水轻轻放下茶杯。

  “老爷子的心情某明白,只是江城现在局势危险还不适合回去。等打退了日军收复江城,某一定第一时间安排老爷子返程。不过今日前来,倒是有件与纪先生相关的事,想跟老爷子商议。”

  听到外孙的名字,苏世渊握着茶杯的手指几不可察地紧了紧。

  他放下手中茶杯,面上平静道:“沈局长是想问平安的下落?军政部的人见天来问,可惜我也说了,自他从金陵离开,我们就断了联系,实在不知道他去了哪里。让沈局长失望了。”

  苏世渊很清楚,只要外孙没被国民政府攥在手里,苏家就还有周旋的余地。

  可一旦外孙被国民政府找到,那他们苏家才是进退维谷。

  “老爷子误会了。” 沈啸林连忙摆手,语气愈发恳切,“某这次来,不是来追问纪先生下落的。相反,我们刚截获一条重要情报,纪先生极有可能去了东北安城一带。”

  “东北?”

  苏世渊猛地抬眼,瞳孔微缩。

  他虽不是军方的人,却也知道东北是关东军的地盘,封锁得如同铁桶。

  之前他女婿去东北进货失去踪迹,生死未卜,外孙怎会去那边?

  担忧瞬间涌上心头。

  不过他很快稳住神色,沉默地看向沈啸林,等着他继续说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