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混沌篇:《混沌空间与混沌决》第十章 归途:星辰为证与共生不息
林衍的九十岁生辰,恰逢同心域的百年大庆。整个域内张灯结彩,灵族的琉璃灯串成银河,挂在魔族的黑石巷上空;魔族的兽纹旗连成红海,插在灵族的青石板路边。共生桥两侧摆满了庆贺的花篮,灵族的桂花与魔族的紫藤堆成小山,风一吹,香气能飘到十里外的灵木林。
这日清晨,林衍坐在窗前,看着窗外忙碌的身影。灵澈已经两鬓染霜,却依旧每日带着族人巡田,他的儿子灵安正跟着墨骁的儿子墨守学习锻铁,两个半大的少年抡着锤子,叮叮当当地敲打着一块灵魔合金,火星溅在灵族的木柴堆上,竟燃起朵金紫相间的火苗。
禾曦的女儿禾宁正指挥着孩子们布置庆典会场,小姑娘手里拿着本《同心域志》,书页里夹着片干枯的指路叶——是灵玥当年那片的第三代,叶脉间还能看出淡淡的金纹。“这边的灯笼要挂成同心结的样子!”她清脆的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认真,像极了当年的禾曦。
“林老,该起了。”门外传来温和的声音,是灵溪的孙子灵墨,如今是双妙堂的坐堂医师,手里端着碗刚熬好的参汤,里面加了魔族的紫芝,“今日可是大日子,各族的长老都要过来给您贺寿呢。”
林衍笑着点头,由灵墨扶着起身。他的腿脚已经不太灵便,但精神依旧矍铄,目光扫过屋内的陈设——墙上挂着云岫与玄夜合绘的《混沌莲图》,画下是个旧木盒,里面装着当年道劫时众人坦白心意的纸条,字迹虽已模糊,却依旧能看出真诚的温度。
庆典设在同心广场,长桌从共生桥一直摆到同心碑前,桌上的吃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丰盛:灵族的桂花糕堆成小山,魔族的卤魔肉摆成花形,中间的大盆里是灵澈和墨骁合做的“百岁羹”,灵米、魔豆、灵藕、魔骨炖在一起,香气飘得老远,引得孩子们围着桌子转。
各族的长老依次上前祝寿,灵族的长老递上支千年灵木杖,杖头雕着混沌莲;魔族的长老送上块万年魔焰玉,玉里裹着缕共生光。他们的话语里,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实在的祝福——“愿林老看着我们再合种十年稻”“盼着您明年还能尝口我新酿的酒”。
林澈代表年轻人致辞,声音洪亮:“没有林老当年在混沌空间的坚持,就没有今日的同心域。我们灵魔两族,能一起耕田、一起治水、一起看着孩子们长大,都是托了您和老辈人的福!”
墨骁接着说:“但林老常说,共生不是靠一个人撑起来的。就像这同心碑,少了一块砖都立不住。往后的日子,我们会像护着自己的眼睛一样,护着这片地,护着‘共生’这两个字!”
孩子们涌上前,给林衍献上自己做的礼物:灵安的灵木小雕像,刻的是林衍在混沌空间的样子;墨守的魔焰石挂件,雕的是共生桥的轮廓;禾宁的绣帕,绣着新老两座同心碑,碑前是手拉手的灵族孩子与魔族孩子。
林衍接过礼物,一一摩挲着,眼里的光比年轻时更柔和。他站起身,灵墨扶着他走到同心碑前,看着新老两座石碑在阳光下并肩矗立,金紫纹路像两条交缠的龙,在碑身上缓缓流淌。
“孩子们,”林衍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广场,“我当年在混沌空间,最想念的不是什么力量,是柳婆婆的米糕,是乌山老的酒,是灵玥和墨石的吵吵闹闹。因为那些,才是‘家’的样子。”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个人,老的少的,灵的魔的,脸上都带着同样的温暖:“混沌决的最后一层,不是‘永恒’,是‘传承’。就像灵脉泉的水会流进下一代的田里,魔源潭的鱼会游进下一代的河里,你们的手,要拉着更小的手,把这日子,一代一代过下去。”
话音刚落,天空突然亮起一道金紫色的光,从同心碑顶端直冲云霄,在天上炸开一朵巨大的混沌莲,花瓣层层叠叠,每一片都映着同心域的景象——灵族的稻田,魔族的果园,共生的桥,欢笑的人。光莲持续了很久,久到连远处的飞鸟都停在枝头,仰头凝望。
“是混沌空间的光!”禾宁指着天空,眼睛亮晶晶的,“林爷爷,是混沌莲在回应您!”
林衍望着光莲,脸上露出释然的笑。他知道,这是混沌老者最后的告别,也是混沌空间对同心域的认可。那朵在夹缝中孕育的莲花,终于在共生的土地上,绽放出了最璀璨的光。
庆典持续到深夜,人们渐渐散去,留下满地的欢声笑语和淡淡的酒香。林衍坐在同心碑旁,灵墨给他披上件灵魔合织的披风,暖和得像裹着团阳光。
“林老,回去歇着吧。”灵墨轻声说。
林衍摇了摇头,指着天上的星星:“你看,那颗金的是灵族的星,那颗紫的是魔族的星,它们挨得多近。就像我们,看着看着,就成了一家人。”
他的声音越来越轻,最后化作一声满足的叹息,靠在碑上,缓缓闭上了眼睛。手里的同心石拐杖“当啷”一声掉在地上,杖头的混沌莲与新碑上的纹路,同时亮起最后一道光,然后归于平静。
广场上很静,只有风吹过莲灯的轻响。灵澈和墨骁默默上前,轻轻抱起林衍,他的脸上带着笑,像睡着了一样安详。禾宁捡起那根拐杖,杖头的混沌莲依旧温润,仿佛还残留着老人的温度。
第二天,人们把林衍葬在了同心碑后,墓石是灵魔石做的,正面刻着“共生之魂”,背面刻着一行小字:“他活成了混沌的样子,包容了所有的不同。”
墓前种了棵灵魔树,是灵澈和墨骁合栽的,灵根扎在灵脉泉边,魔枝伸向魔源潭,当年就发了芽,第二年便开了花,一半金一半紫,像极了天上的光莲。
日子还在继续。灵澈和墨骁依旧每年一起治水,灵安和墨守接了他们的班,一个管田,一个管铁,吵架的样子像极了当年的灵玥和墨石。禾宁把林衍的故事编成了歌谣,教给学院的孩子们,歌声飘过共生桥,引得桥下的鱼都跳出水面。
同心域的春依旧有樱花与迎春藤的缠绵,秋依旧有稻浪与果香的交融。灵魔河的水永远清澈,共生桥的石永远坚实,同心碑的光永远温润,像在对每个新来的生命说:
这里的灵与魔,
曾在混沌中挣扎,
却在共生里找到了家。
他们的手,拉着你的手,
你的手,要拉着明天的手,
让这土地上的故事,
像灵脉泉的水,
永远流淌,
生生不息。
很多年后,有个迷路的外乡人来到同心域,看见个灵族的小姑娘正教魔族的小男孩认指路叶,男孩的魔焰石在女孩手里,女孩的云纹帕在男孩兜里。他问:“你们不怕彼此吗?”
孩子们奇怪地看着他,异口同声地说:“怕什么?我们是一家人呀。”
外乡人望向远处的同心碑,新老两座石碑在阳光下泛着光,碑后的灵魔树开满了金紫相间的花,风一吹,花瓣落在碑上,像给那些古老的字,盖上了一个又一个温暖的邮戳,邮戳上写着:
此心归处,便是永恒。
林衍的九十岁生辰,恰逢同心域的百年大庆。整个域内张灯结彩,灵族的琉璃灯串成银河,挂在魔族的黑石巷上空;魔族的兽纹旗连成红海,插在灵族的青石板路边。共生桥两侧摆满了庆贺的花篮,灵族的桂花与魔族的紫藤堆成小山,风一吹,香气能飘到十里外的灵木林。
这日清晨,林衍坐在窗前,看着窗外忙碌的身影。灵澈已经两鬓染霜,却依旧每日带着族人巡田,他的儿子灵安正跟着墨骁的儿子墨守学习锻铁,两个半大的少年抡着锤子,叮叮当当地敲打着一块灵魔合金,火星溅在灵族的木柴堆上,竟燃起朵金紫相间的火苗。
禾曦的女儿禾宁正指挥着孩子们布置庆典会场,小姑娘手里拿着本《同心域志》,书页里夹着片干枯的指路叶——是灵玥当年那片的第三代,叶脉间还能看出淡淡的金纹。“这边的灯笼要挂成同心结的样子!”她清脆的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认真,像极了当年的禾曦。
“林老,该起了。”门外传来温和的声音,是灵溪的孙子灵墨,如今是双妙堂的坐堂医师,手里端着碗刚熬好的参汤,里面加了魔族的紫芝,“今日可是大日子,各族的长老都要过来给您贺寿呢。”
林衍笑着点头,由灵墨扶着起身。他的腿脚已经不太灵便,但精神依旧矍铄,目光扫过屋内的陈设——墙上挂着云岫与玄夜合绘的《混沌莲图》,画下是个旧木盒,里面装着当年道劫时众人坦白心意的纸条,字迹虽已模糊,却依旧能看出真诚的温度。
庆典设在同心广场,长桌从共生桥一直摆到同心碑前,桌上的吃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丰盛:灵族的桂花糕堆成小山,魔族的卤魔肉摆成花形,中间的大盆里是灵澈和墨骁合做的“百岁羹”,灵米、魔豆、灵藕、魔骨炖在一起,香气飘得老远,引得孩子们围着桌子转。
各族的长老依次上前祝寿,灵族的长老递上支千年灵木杖,杖头雕着混沌莲;魔族的长老送上块万年魔焰玉,玉里裹着缕共生光。他们的话语里,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实在的祝福——“愿林老看着我们再合种十年稻”“盼着您明年还能尝口我新酿的酒”。
林澈代表年轻人致辞,声音洪亮:“没有林老当年在混沌空间的坚持,就没有今日的同心域。我们灵魔两族,能一起耕田、一起治水、一起看着孩子们长大,都是托了您和老辈人的福!”
墨骁接着说:“但林老常说,共生不是靠一个人撑起来的。就像这同心碑,少了一块砖都立不住。往后的日子,我们会像护着自己的眼睛一样,护着这片地,护着‘共生’这两个字!”
孩子们涌上前,给林衍献上自己做的礼物:灵安的灵木小雕像,刻的是林衍在混沌空间的样子;墨守的魔焰石挂件,雕的是共生桥的轮廓;禾宁的绣帕,绣着新老两座同心碑,碑前是手拉手的灵族孩子与魔族孩子。
林衍接过礼物,一一摩挲着,眼里的光比年轻时更柔和。他站起身,灵墨扶着他走到同心碑前,看着新老两座石碑在阳光下并肩矗立,金紫纹路像两条交缠的龙,在碑身上缓缓流淌。
“孩子们,”林衍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广场,“我当年在混沌空间,最想念的不是什么力量,是柳婆婆的米糕,是乌山老的酒,是灵玥和墨石的吵吵闹闹。因为那些,才是‘家’的样子。”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个人,老的少的,灵的魔的,脸上都带着同样的温暖:“混沌决的最后一层,不是‘永恒’,是‘传承’。就像灵脉泉的水会流进下一代的田里,魔源潭的鱼会游进下一代的河里,你们的手,要拉着更小的手,把这日子,一代一代过下去。”
话音刚落,天空突然亮起一道金紫色的光,从同心碑顶端直冲云霄,在天上炸开一朵巨大的混沌莲,花瓣层层叠叠,每一片都映着同心域的景象——灵族的稻田,魔族的果园,共生的桥,欢笑的人。光莲持续了很久,久到连远处的飞鸟都停在枝头,仰头凝望。
“是混沌空间的光!”禾宁指着天空,眼睛亮晶晶的,“林爷爷,是混沌莲在回应您!”
林衍望着光莲,脸上露出释然的笑。他知道,这是混沌老者最后的告别,也是混沌空间对同心域的认可。那朵在夹缝中孕育的莲花,终于在共生的土地上,绽放出了最璀璨的光。
庆典持续到深夜,人们渐渐散去,留下满地的欢声笑语和淡淡的酒香。林衍坐在同心碑旁,灵墨给他披上件灵魔合织的披风,暖和得像裹着团阳光。
“林老,回去歇着吧。”灵墨轻声说。
林衍摇了摇头,指着天上的星星:“你看,那颗金的是灵族的星,那颗紫的是魔族的星,它们挨得多近。就像我们,看着看着,就成了一家人。”
他的声音越来越轻,最后化作一声满足的叹息,靠在碑上,缓缓闭上了眼睛。手里的同心石拐杖“当啷”一声掉在地上,杖头的混沌莲与新碑上的纹路,同时亮起最后一道光,然后归于平静。
广场上很静,只有风吹过莲灯的轻响。灵澈和墨骁默默上前,轻轻抱起林衍,他的脸上带着笑,像睡着了一样安详。禾宁捡起那根拐杖,杖头的混沌莲依旧温润,仿佛还残留着老人的温度。
第二天,人们把林衍葬在了同心碑后,墓石是灵魔石做的,正面刻着“共生之魂”,背面刻着一行小字:“他活成了混沌的样子,包容了所有的不同。”
墓前种了棵灵魔树,是灵澈和墨骁合栽的,灵根扎在灵脉泉边,魔枝伸向魔源潭,当年就发了芽,第二年便开了花,一半金一半紫,像极了天上的光莲。
日子还在继续。灵澈和墨骁依旧每年一起治水,灵安和墨守接了他们的班,一个管田,一个管铁,吵架的样子像极了当年的灵玥和墨石。禾宁把林衍的故事编成了歌谣,教给学院的孩子们,歌声飘过共生桥,引得桥下的鱼都跳出水面。
同心域的春依旧有樱花与迎春藤的缠绵,秋依旧有稻浪与果香的交融。灵魔河的水永远清澈,共生桥的石永远坚实,同心碑的光永远温润,像在对每个新来的生命说:
这里的灵与魔,
曾在混沌中挣扎,
却在共生里找到了家。
他们的手,拉着你的手,
你的手,要拉着明天的手,
让这土地上的故事,
像灵脉泉的水,
永远流淌,
生生不息。
很多年后,有个迷路的外乡人来到同心域,看见个灵族的小姑娘正教魔族的小男孩认指路叶,男孩的魔焰石在女孩手里,女孩的云纹帕在男孩兜里。他问:“你们不怕彼此吗?”
孩子们奇怪地看着他,异口同声地说:“怕什么?我们是一家人呀。”
外乡人望向远处的同心碑,新老两座石碑在阳光下泛着光,碑后的灵魔树开满了金紫相间的花,风一吹,花瓣落在碑上,像给那些古老的字,盖上了一个又一个温暖的邮戳,邮戳上写着:
此心归处,便是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