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兑现承诺的时候到了-《都市农夫:蛟龙高考渡劫,我渡它》

  元旦一过,距离过年也要不了多久。

  大舅哥徐景天白天在县城里上班,宋悠兰则是在度假村这里入住,每天都要起床种地骑马跑步,试图通过锻炼身体来疏通输卵管。

  也算是备孕的一种了。

  不过这都跟罗南没啥关系,南山的纵横沟渠蓄水蓄了一半,可以往里面放鱼进去。

  网上能买到的鱼苗基本都买了,而且还买了不少水草种下去。

  买最多就属锦鲤了,网上卖的全部品种都让爱玲她们给买了回来,这里面最显眼包就是黑金锦鲤、银鳞火鲤、古青龙。

  这三种鱼的体色都比较玄,在清澈见底的泉水里游弋那就像虚空飞行一般。

  除了锦鲤外,连鲟鱼、娃娃鱼、河鳗都买了不少。

  看着这水里游弋的各种鱼类,罗南总感觉这里面少了点什么。

  “你们有没有决定这里面少了点什么啊!?”罗南一时间想不起来,只能问一下爱玲。

  “少什么?鱼虾蟹都有了!你说的腊锥也买了,会少什么?!”爱玲拿出手机翻看一下上面记录的品种名。

  “我看看……”

  罗南拿过爱玲的手机看看上面购买记录,看着看着,罗南突然就灵机一动。

  “对了,我知道少什么了。

  少了虫子,龙虱虫啊!我们小时候在田沟里抓的青背的虫子,拿回去油炸一下,美味的不行。

  而且还是中药来着,好像能治小孩子尿床。我查查!”罗南很兴奋的查找这个龙虱虫的药用。

  这一查就查出一条发家致富之路。

  1.补肾:龙虱具有补肾的功效,适用于需要补肾的人群。

  2.缩尿:可用于小儿遗尿和老人尿频等病症,具有缩尿的作用。

  3.活血:龙虱具有活血的功效,可能对血液循环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4.主治疾病:龙虱还可用于治疗面部褐斑等病症。

  “你不是说你爸养萤火虫养不了吗?可以养这个龙虱虫啊!

  咱们附近的农庄都没有这道菜,但这东西老广很爱吃的。

  你家里养出来,我包收的,不信你就查一下这东西在农庄菜单上的价格。”罗南兴奋的跟爱玲和沈小鱼说着。

  “78块钱一份喔!都没有半斤。

  那算起来岂不是几十块钱一斤的批发价。”

  “广州那边有批发的,30一斤。

  不过我要是买回来再放咱们南山活养一两个月,那就是野生货了,三五百一斤,还得看我想不想卖。

  锦禾,去叫个跑腿的去批发市场运一百斤金边龙虱回来。

  那一口下去嘎嘎香的味道,我都怀念的紧。”

  “一百斤?这么多呀。”徐锦禾也是被吓一跳。

  “多吗?捞起来吃的话,咱们一家子就能吃两三斤。

  吃几次就没了,更别说你哥、你爸这种老饕餮,一百斤都不够吃几趟的。”

  “喔噢!那我现在就让我爸去买,他挑好一点的。”

  “行吧!爱玲小鱼你们可以让你爸考虑一下养这个东西。成本比养萤火虫要低的多。”罗南跟一边的爱玲再提一嘴。

  “嗯!”

  养殖龙虱还是比较简单的,水质要求不高,投喂也简单,属于饿了什么都吃的那种。

  弄一个纱网拦着水面防止龙虱飞跑就行。

  包收的项目,能不能养好就看这两个老丈人的养殖运气跟用心程度。

  电话是上午打给徐老登的,下午四点多的时候就拉了一百三十多斤金边龙虱过来。

  南山女人众多,徐老登也是很识趣的把货送到就撤了。

  这龙虱看着就像大号一点的瓜子一样,一斤的数量在150只左右。

  徐老登买的130斤,那就差不多有2万只龙虱。

  不过这点数量在南山的环山溪流跟纵横沟渠里真不算多。

  隔一段距离倒一两斤下去,过了一会回头看,那分散了开了,连见的都少。

  “这东西需要投喂吗?”爱玲问向罗南。

  “不用!买回来就是要让它们变回野生状态的。你上网整理一下养龙虱的资料跟你爸说。

  就当兼职一样养一批试试。

  批发价三五十块一斤,你批发他几十斤回去让他当种苗,明年三五月份就开始交配繁殖。”

  “行!”

  龙虱放完在环山溪流和纵横沟渠里,罗南拍了一段视频发给徐老登;清澈见底的泉水,游动的小鱼小虾还有田螺,把这河南人都给羡慕哭了。

  罗南:“等一两个月清清它们的肠胃恢复野生状态就可以吃了。给你预留十斤。”

  徐老登:“好贤旭!等你好消息。”

  先养一批瘦身的,等它们反野之后明年交配产仔就能得到第二代半野货。

  现在想找点纯野生金边龙虱还挺难的,反正凤凰村周边的山沟小河都没有这东西。

  纯野生的龙虱找到舍得花钱的买家,卖三五百块钱一斤,跟玩的一样。

  有人说水中人参是泥鳅、是白鳝,但真土货的水中人参是龙虱、是腊锥。

  农村的村民自己弄到这些东西都是自己吃了,压根就不会拿出去卖。

  一个是城市居民不懂这个东西的作用,而且很多人见都没见过,好东西是好东西,但市场也不是那么火爆。

  搞养殖龙虱和腊锥,养殖技术是次要的,首先要找好目标客户,不然养出来也会砸手里。

  不过现在度假村还有双龙戏珠农庄那边都搞了农庄,来这边吃农庄的人都是懂行的老饕餮。

  进门就是:“老细,有没有禾杆草碳过的那种啊,黑豆焖的呢?姜油浸的有没有!”

  农庄不是农家乐,敢来吃农庄的人,那都是做好了花钱的节奏,材料真,口味好,那基本隔一个星期就会来一两次。

  所以养龙虱这个事情,还真能赚点钱,罗南也不怕爱玲她老爸养多了自己收不下。

  他要是养成规模,罗南收回来直接丢西江各个河道放生。

  爱玲那边整理资料给她老爸发了过去,对方想养龙虱的同时,还想养鳖,问问罗南收不收。

  “我爸想养鳖!我们收吗?”爱玲有点不好意思问向罗南。

  “养鳖?收啊!怎么不收,你让他养就是了。多多益善。”

  “真的?”

  “嗯!你让他养就是了。”

  罗南也想起自己以前去掏网友的小河沟,那会说了要放养一批到那河沟里补充资源。

  现在的南山也养了一百多只大老鳖,但还不够。

  “……(到春水起的时候,该兑现承诺了。)”罗南看一圈南山的环境,想起自己一起到处打野掏东西换钱的日子。

  大老鳖、草鱼、鲤鱼、泥鳅、黄鳝、小鱼小虾、龙虱……

  以前没钱没门路的时候,到处掏东西,连泥土树叶都掏了,现在靠赌翡翠实现财务自由,给当时的环境再弥补回去也不是什么问题。

  就是花点钱,花点心思而已。

  给锥子树林还有松树林那边补充点泥土和粪肥进去,再把菌种撒回去。

  以后可能会有像当时自己一样困顿的年轻人靠采菌菇渡过难关。

  越想越觉得应该这么做,罗南在网上买锥子树的种子还有松子,到时候到处抛撒种子。

  现在自己的抛撒种子,也许在一二十年后自己就能带着孩子去采野生的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