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给予思路-《诡异克星:从破庙求生开始》

  处理完积压的事务并与杨业敲定后续方略后,顾默并未停歇。

  他来到了城西那片被封锁的诡异雾区。

  尚未靠近,便能感受到一股浓郁的自然生机,与雾区内那股格式化般的规则力量。

  赤哲依旧站在光幕前,手持翠绿法杖,眉头紧锁。

  他周身流转着柔和的自然之力,不断尝试着各种方法渗透、安抚、乃至逆转雾区的规则。

  但他额角渗出的细密汗珠和眼神中那挥之不去的忧色,表明进展极其有限。

  察觉到顾默的到来,赤哲缓缓收功,转过身,脸上挤出一丝疲惫的笑容。

  “馆主,您回来了。”

  顾默微微颔首,目光投向那片乳白色的迷雾:“此地情况如何?”

  赤哲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深深的困惑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挫败。

  “实在惭愧,穷尽所能,依旧难窥其奥妙。”

  “此雾规则,并非单纯逆转光阴,也非掠夺生机,更像是一种强制性的初始化。”

  “它将生命体复杂的结构,强行回溯到一个更简单、更初级的模板状态,但这个过程粗糙无比,无法完美承载原有的信息,导致形态与意识剥离、错乱,最终崩溃。”

  “他们的肉体或许回到了少年、幼年,但心智却卡在成年与童稚之间,记忆支离破碎,生命本源如同漏勺般不断流逝。”

  “贫道尝试以枯木逢春之术灌注生机,却发现输入的自然之力非但无法弥补其流失。”

  “反而被雾区规则迅速同化、分解,甚至像是在给这雾区喂食,助长了其范围的微弱扩张。”

  “我也试过以安魂宁神的咒法稳定其心神。”

  “但他们的意识处于一种非生非死的混沌状态,常规精神层面的干预如同石沉大海……!”

  赤哲将自己这段时间所有的尝试、观察和盘托出,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他的努力与随之而来的更大的迷茫。

  顾默静静听完,沉吟片刻,开口问道:“你试过用离心力吗?”

  赤哲:“啊…?”

  他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仿佛听到了某个完全无关的词汇,大脑一时无法处理。

  “离心力?”

  “嗯。”顾默点头。

  “既然他们的形态和意识被规则强行搅拌在了一起,但又没完全融合,处于一种不稳定的混合态。”

  “或许可以尝试制造一个高速旋转的规则力场,利用离心作用的原理,将密度、性质不同的形态与意识成分初步分离开。”

  “不需要完全分离,只要制造出足够的分离趋势,打破那种僵持的混沌状态,或许就能为后续更精准的干预创造突破口。”

  赤哲张了张嘴,脑子里瞬间闪过水车旋转、泥沙沉降、甚至民间分离油脂的景象……!

  这些平常至极的现象,被他固有的自然之道思维完全忽略了过去!

  对啊!规则层面的混合,为何不能借用物理的分离原理?

  这思路…!简单、粗暴,却直指核心!他怎么就没想到?!

  “还有,”顾默继续道,“你提到自然之力被同化,认为是喂食。”

  “有没有可能,不是喂食,而是钥匙?”

  “这雾区的规则,像一套加密的、僵化的程序。”

  “你输入充满生机的自然之力,恰好符合了它初始化程序中某个确认生命信号,开始执行格式化的触发条件?”

  “既然如此,我们是否可以尝试输入一些乱码?”

  “或者,极高频率的特定规则波动,去冲击、干扰其程序的稳定运行,甚至引发其内部逻辑冲突?”

  “比如,捕捉一些低级的意识混乱祟或错乱祟,让其无序的特性,投入雾中?”

  赤哲的眼睛猛地瞪大!

  程序?加密?触发条件?乱码?逻辑冲突?

  这些词汇与他所修的自然之道格格不入,但顾默用这些词汇描述出的图景,却瞬间在他脑海中构建出一个全新的、清晰得可怕的模型!

  将规则视作可解析、可干扰的程序!

  这已不是顺应自然,而是在解析和自解本身!

  他感觉自己固有的认知壁垒被狠狠凿开了一个洞!

  “最后,关于生命流逝,既然无法逆转初始化,能否在初始化状态上,叠加一个休眠或时间迟滞的规则?”

  “就像给一个漏水的容器外面,再套上一个更大的容器。”

  “先保住现有,再图恢复。”

  赤哲彻底沉默了。

  他站在那里,道心深处仿佛有惊雷滚过。

  离心力、程序干扰、规则叠加……!

  这些思路,没有一个是他传承的自然之道中所记载的,甚至有些听起来离经叛道。

  但每一个,都精准地指向了他所面临困境的核心盲点!

  它们并不高深,甚至可以说有些取巧,有些野路子。

  可偏偏就是这些他绞尽脑汁也想不到的野路子,像一把把钥匙,轻易地打开了他面前一扇扇紧闭的门。

  赤哲带着一丝复杂的感慨。

  “馆主之言,如醍醐灌顶,我受教了。”

  他自幼修行自然之道,信奉万物有灵,众生平等。

  他认为只要足够努力,足够虔诚,便能与天地共鸣,洞悉世间至理。

  可如今,面对顾默,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一种维度上的差距。

  这种差距,并不是力量上的绝对碾压,而是思维方式的截然不同。

  他的道,是在一幅既定的、宏大的画卷中寻找规律,顺应调和。

  而顾默,却仿佛站在画卷之外,冷静地分析着画布的材质、颜料的成分。

  甚至试图理解作画者的意图和笔法,然后随手拿起手边任何可用的工具。

  无论是传统的画笔,还是新流行的刻刀,乃至一块砖头,去修改、去填补,甚至重绘局部。

  众生或许在生命本质上平等,但在面对未知、解决问题的智慧与可能性上,这平等似乎也平等得有限。

  赤哲心中的某种信念并未崩塌,但却悄然发生了偏移。

  他依然热爱自然,敬畏生命。

  但他开始明白,在这规则崩坏、万物剧变的黑森林时代,或许不能再仅仅依赖于古老传承的道。

  更需要一种像顾默这般,打破藩篱、无视陈规、将天地万物乃至规则本身都视为可解析、可利用材料的器之智慧。

  “馆主,我这就去尝试您说的方法。”

  他不再执着于必须用纯粹的自然之道解决问题。

  而是开始思考,如何将顾默这些天马行空的想法,与自己的所学相结合,走出一条新的路来。

  顾默点了点头,看着赤哲匆匆离去、重新投入研究的背影,他没有多停留,转身离开雾区。

  对于顾默而言,提出思路是简单的。

  真正的难点在于,如何将这些思路具现才是难题。

  因为这要消耗很多时间和心力,不过他相信赤哲有能力办到。

  赤哲的知识储备不弱于他,只是还没有习惯如何运用内部的知识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