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科学的壁垒-《诡异克星:从破庙求生开始》

  顾默蹲下身,仔细打量着这尊被挖掘出的雕像。

  它与之前在三封城内出土的石像有些相识。

  大概率是同一个时期的产物。

  这石雕面容模糊,周围透出一股灵魂波动,附近一丈地方出现了混乱的规则扭曲现象。

  顾默取出规则干涉仪,调整到精细扫描模式,一道道无形的波纹扫过雕像。

  “能量结构稳定,无主动攻击性规则外显,核心处有像类似的灵魂汲取或造物规则…”

  顾默沉吟片刻,又用几种不同的规则波段进行试探,雕像均无任何异常反应。

  只是静静地存在于那里,仿佛亘古如此。

  “看来这个比较安静。”

  顾默站起身,对旁边的人下令。

  “带回三封城再行解析,准备封印容器。”

  一名队员立刻递上一个特制的金属箱,内壁镌刻着多重隔绝与稳定符文。

  顾默亲手将雕像放入其中,合上箱盖,激活符文,箱体表面流光一闪,归于平静。

  “回填通道,恢复原状,不要留下明显痕迹。”顾默继续命令。

  队员们再次行动起来,利用工兵铲和固化剂,高效地将挖掘出的通道进行回填和伪装。

  不过一个时辰,这片洼地便恢复了原貌。

  “下一个目标点,全速前进。”顾默跨上风行驹。

  引擎再次咆哮起来,车队迅速驶离这片丘陵,向着地图上标记的另一个异动点疾驰而去。

  一日后,另一片位于干涸古河道下方的区域。

  同样的流程再次上演。

  定位、探测、高效挖掘…!

  当深度达到将近一百五十米时,他们遇到了坚硬的岩层,但在特制挖掘器的规则震荡下,岩层也迅速变得酥脆。

  “馆主,发现第二尊雕像!”通讯频道里传来报告。

  顾默迅速下到挖掘面。

  这尊雕像又与之前那尊不同,它呈站立姿态,身形魁梧,作仰天咆哮状,虽然面目依旧模糊,却透出一股狂野不羁的气息。

  其内部能量波动更为活跃,带着一种躁动感,但同样被强大的束缚力场禁锢着。

  细致的检测再次展开。

  “能量活性较高,规则倾向偏向爆发与冲击,但仍处于被束缚状态,未检测到意识活动或外部干涉迹象…!”

  确认暂无危险后,顾默下令将其封印,装入特制容器。

  “通道回填,任务完成,返回三封城。”

  三日后。

  镇邪馆,地下深层实验室。

  此刻,实验室中央的特制平台上,并排摆放着三尊形态各异的雕像。

  第一尊,是从三封城地底那尸像。面目最为模糊。

  第二尊,是古修者盘膝坐下的形态雕像,同样是面目模糊。

  第三尊,则是那尊仰天咆哮的魁梧雕像,充满了狂野的爆发力,其周围的规则波动也最为明显。

  顾默站在平台前,目光在三尊雕像之间缓缓移动。

  前段时间忙于应对异族联军和城内琐事,他只能将雕像暂时封存,无暇深入研究。

  如今,外部压力稍减,内部架构也已理顺,他才能抽出精力,继续研究这些造物。

  他启动了实验室四周墙壁和天花板上的多重监测符文。

  无数细微的光线探出,笼罩住三尊雕像,开始进行全方位的数据采集。

  能量频谱分析、规则结构解析、材质成分鉴定、内部力场映射…!

  海量的数据如同瀑布般在旁边的数块光幕上流淌而下。

  顾默拉过一张高背椅坐下,拿起旁边桌上一本厚重的实验日志,翻到新的一页,提笔神情专注。

  新历 X月X日。

  成功回收未知雕像两尊,连同最初的一号雕像,现并置研究。

  初步观察:三尊雕像形态、能量属性、规则倾向各异,但材质同源。

  内部皆存在高强度束缚性力场,疑似同一体系下的不同组件或个体。

  下一步研究计划。

  尝试低频规则共鸣,探测三尊雕像之间是否存在能量或信息关联。

  解析其内部束缚力场的结构与原理,评估稳定性及潜在破解方式。

  对比三尊雕像的规则签名,寻找共同点与差异点,推测其来源与用途。

  谨慎尝试微量能量注入,观察其反应模式。

  写下最后一行字,顾默放下笔,目光再次投向那三尊的雕像。

  它们来自地底,形态各异,力量未知,背后似乎牵连着更古老的隐秘。

  “问题总是比答案多…!”顾默轻声自语。

  之后的日子,顾默的研究持续了数日。

  实验室的光幕上堆积了海量的数据。

  雕像的密度、硬度、能量导率、规则扰动参数、内部力场波动频率…!

  所有物理层面和常规规则层面的探测都给出了详尽的结果。

  然而,这些数据就像只描绘出了一具庞大生物的骨骼架构,却无法触及它的内部核心。

  雕像最核心的奥秘。

  是那种能够驱使本能行为的某种灵魂能量。

  物理参数已接近饱和分析,常规规则探测触及边界…!

  顾默放下手中的数据板,眼中闪过一丝无奈。

  “看来,问题的关键,在于那种无形的驱动灵魂能量。”

  在他的认知框架内,习惯于将一切现象分解为物质、能量、信息与规则。

  灵魂,这种在玄学体系中缥缈莫测的概念,在他看来,或许可以尝试用另一种方式来理解。

  “如果抛开唯心的层面,灵魂是否可以视为一种,高度有序、承载着个体意识信息与生命印记的特殊能量场?”

  顾默在实验日志上写下自己的假设。

  它可能由某种未知的基本粒子构成,或者是一种超越常规电磁力、引力的特殊相互作用,能够与物质结合,赋予其特定形态和初步的伪意识或程序化行为。

  “其汲取过程,可以理解为对这种特殊能量场的抽取、提纯和再编程。

  而束缚力场,则像是某种针对这种能量场的牢笼或编码锁…!

  思路逐渐清晰,但随之而来的是更深的无力感。

  理论假设需要实证,而实证需要观测和干预的手段。

  他对灵魂能量的了解太过匮乏,镇邪馆的现有技术库中,也缺乏直接针对这种无形层面的有效研究工具。

  “缺乏关键的理论模型和实验数据…!”

  顾默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实验室一角的光幕,上面显示着夜枭传回来的,尸族营监控报告。

  报告中提到了那种不死的泥傀儡,以及冥骸近期越发诡异的行径。

  尸族,炼尸、御魂、操纵死气…!

  他们对灵魂能量的理解和应用,显然走在了前面。

  “或许!尸族那里,有我需要的东西。”

  科学的探索遇到了壁垒,有时不得不借助一些非传统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