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汉末创业圈:曹操开挂买地皮,刘备挤破头当临时工-《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

  在东汉末年这场大型创业真人秀里,曹操和刘备就像两个极端案例。当曹操已经在大河之南疯狂搞基建,把东郡打造成创业园区时,刘备带着关羽、张飞还在人才市场门口徘徊,简历投了一圈,不是被嫌学历低就是嫌项目经验少,妥妥的创业团队。

  想当初十八路诸侯讨董卓,那场面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各路大佬带着豪华阵容入场。刘备领着关张二人挤在角落,就像三个没抢到前排座位的观众。虽然顶着中山靖王之后的头衔,但在诸侯眼里,这称号跟现在某些人说自己是乾隆皇帝第N代孙差不多——听着唬人,实际没啥含金量。张飞在旁边直嘟囔:要不咱上去露两手?让他们见识下什么叫真正的技术!关羽倒是淡定,抚着长须来了句:且看局势,莫要冲动。最后还是跟着公孙瓒蹭了个出场费,勉强在诸侯群里刷了个存在感。

  这边曹操已经开启开挂模式,在濮阳暴打白绕,顺利拿下东郡太守的职位。人家不仅有夏侯家、曹家这些天使投资人注资,还有鲍信这种战略顾问帮忙画商业蓝图。转头就在东郡搞起了人才引进计划,荀彧、程昱这些顶级人才纷纷入职,还推出屯田政策,把荒地变成了高产农田。这操作,妥妥的创业界模范生。

  再看刘关张这边,简直就是打工仔的辛酸史。跟着公孙瓒在青州当编外人员,每天的工作就是巡逻、站岗、防袁绍,活脱脱古代版保安队。关羽拿着青龙偃月刀砍几个小毛贼,张飞在城墙上吼两嗓子震慑敌军,可这些在公孙瓒眼里,不过是本分工作。刘备眼巴巴等着转正机会,结果公孙瓒大手一挥:去帮田楷守齐国吧,年轻人多历练历练。这哪是历练,分明就是借调工具人,连办公场地都是临时蹭的。

  那段日子,刘关张三人挤在简陋的营帐里,看着曹操的东郡越做越大,心里别提多憋屈。张飞气得直拍桌子:大哥!咱在这儿天天吃灰,人家曹操都开始搞上市融资了!刘备只能无奈地叹气:二弟三弟莫急,咱们没背景没资源,只能慢慢来。关羽倒是想出个主意:要不咱也去招兵买马?结果三人凑了半天,兜里的钱连买十匹马都不够,只能继续当临时工。

  最离谱的是,当曹操在东郡开庆功宴,和手下谋士把酒言欢时,刘备还在齐国的城墙上数星星,琢磨着下顿该吃啥。这种落差感,就像你看着大学同学已经年薪百万,自己还在为五险一金发愁。但刘备也有自己的坚持,他深知没有根基的事业就像空中楼阁,哪怕漂泊再久,也得等到属于自己的机会。

  这段经历,反倒成了刘关张团队最宝贵的财富。后来刘备入蜀拿下益州,看着成都的繁华,估计心里还在想:当年在青州啃冷馒头的日子,总算是没白熬!毕竟尝过漂泊的苦,才懂得根据地的甜。

  司马光说:创业之难,非有厚积者不能成也。操有世族之资,备起于微末,其始异矣。然备终能鼎足,盖韧者终达也。在司马光看来,曹操凭借家族底蕴迅速崛起,而刘备出身低微,起步艰难。但刘备虽前期坎坷,却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最终成就霸业,可见创业不仅需要资源,更需要持之以恒的决心。

  作者说:曹操和刘关张的创业初期,简直就是现实世界的真实写照。有人含着金钥匙出生,起点就是别人的终点;有人白手起家,只能靠摸爬滚打找机会。但历史告诉我们,人生不是短跑而是马拉松,前期跑得快不如跑得稳。刘备团队虽然起步艰难,但正是那些漂泊的日子,让他们学会了如何在逆境中生存。所以啊,暂时的落后别灰心,说不定哪天,你也能等来属于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