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主孙皓在武昌当钉子户那几年,长江两岸的百姓快被逼疯了。上游的要往武昌运粮草,逆水行船累断腰;下游的要给皇帝建宫殿,拉砖拉瓦跑断腿。就在这全民吐槽的当口,左丞相陆凯揣着一封奏折,准备给这位荒唐皇帝来记当头棒喝——要知道,那时候要向皇帝孙皓提意见,跟摸老虎屁股没两样,可这老头偏要试试。
一、奏折里的吐槽大会
陆凯写奏折前,在家憋了三天。老伴劝他:你都七十多了,犯得着跟皇帝硬碰硬?他把拐杖往地上一顿:我要是不说,对得起扬州那些拉纤的百姓吗?这封奏折堪称古代版吐槽大会,字字都往孙皓心窝子里扎。
先说迁都这事儿。孙皓放着好好的建业(今南京)不住,非要跑到武昌办公,理由是武昌有王气。陆凯在奏折里直接拆台:武昌那地方,地势跟锅底似的,夏天热得能煎鸡蛋,粮食全靠下游运,百姓拉着船逆流而上,肩膀磨得出血,这叫什么王气?分明是!他还翻出童谣当证据: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意思是老百姓宁愿回建业喝凉水,也不想在武昌吃鱼,这民心所向,皇帝您听不见吗?
接着说皇帝的奢侈病。孙皓后宫养了几千美女,光胭脂水粉钱就够养半个军队。陆凯吐槽:您宫里的宫女,穿的绸缎比皇后都花哨;您造的龙舟,雕的龙比真龙都金贵。可仓库里的粮食快见底了,士兵们连草鞋都穿不起,这日子能长久吗?他甚至敢揭孙皓的老底:您爹当年节俭得穿补丁衣服,您倒好,把国库当自家钱包,就不怕祖宗从坟里爬出来骂您?
最狠的是骂奸臣。孙皓身边的太监岑昏,专会拍马屁,建议皇帝用金子铺宫殿地面。陆凯在奏折里直指:岑昏这种人,除了会给您递酒杯,啥本事没有,却能当大官;那些真正能打仗、会种地的,反倒被排挤。您这朝堂,跟菜市场似的,谁嗓门大谁就能占好摊位!
二、暴君的特殊宽容
奏折递上去那天,满朝文武都捏着汗。有大臣偷偷跟陆凯说:您还是赶紧写遗嘱吧。毕竟前阵子有个大臣劝孙皓少喝酒,直接被扔进了长江。可没想到,孙皓看完奏折,居然没掀桌子。
他把陆凯叫到跟前,脸拉得比驴还长:陆老头,你说我奢侈,那你家里就干净?陆凯梗着脖子回:我家小妾穿粗布衣服,我吃饭就一个菜,您要是不信,现在就派人去查!孙皓被噎得没话说,又拿迁都说事:武昌有长江天险,你懂什么?陆凯掏出地图:天险在德不在险!当年刘备占着蜀道天险,还不是被您爹打败了?
旁边的岑昏想插嘴,被陆凯一拐杖怼回去:这里有你说话的份吗?孙皓居然还帮腔:让陆丞相说。最后憋出一句:你说的...有点道理,朕...考虑考虑。
这事儿在朝堂上传疯了。有人说孙皓转性了,有人说他是怕陆凯。其实孙皓心里的小算盘打得精:陆凯是三朝元老,他爷爷陆逊是东吴的顶梁柱,家族势力盘根错节;更重要的是,陆凯在百姓里威望太高,真把他杀了,怕是要引发民变。就像猫抓老鼠,明知老鼠烦,可这老鼠太肥,抓急了可能被咬一口。
不过孙皓的也就到这儿了。他嘴上说考虑,实际上该修宫殿还修,该纳美女还纳,只是偷偷把岑昏调去管园林,算是给了陆凯点面子。陆凯知道后叹口气:能让他少造一艘龙舟,就算没白骂。
三、硬核老头的生存哲学
陆凯敢这么硬核,不是没原因的。他有个三不原则:不陪皇帝喝酒,不跟奸臣扎堆,不拿百姓一针一线。有次孙皓强灌他酒,他当场把酒杯摔了:我喝了酒说胡话骂您,是大不敬;不骂您又对不起良心,还是不喝为好!孙皓居然没治他的罪。
他还特别会。知道孙皓迷信,就总拿天象说事:最近荧惑守心(一种天文现象),主国君失德,您得赶紧减赋税才能化解。孙皓再荒唐,也怕老天爷怪罪,只好暂时收敛。他还
一、奏折里的吐槽大会
陆凯写奏折前,在家憋了三天。老伴劝他:你都七十多了,犯得着跟皇帝硬碰硬?他把拐杖往地上一顿:我要是不说,对得起扬州那些拉纤的百姓吗?这封奏折堪称古代版吐槽大会,字字都往孙皓心窝子里扎。
先说迁都这事儿。孙皓放着好好的建业(今南京)不住,非要跑到武昌办公,理由是武昌有王气。陆凯在奏折里直接拆台:武昌那地方,地势跟锅底似的,夏天热得能煎鸡蛋,粮食全靠下游运,百姓拉着船逆流而上,肩膀磨得出血,这叫什么王气?分明是!他还翻出童谣当证据: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意思是老百姓宁愿回建业喝凉水,也不想在武昌吃鱼,这民心所向,皇帝您听不见吗?
接着说皇帝的奢侈病。孙皓后宫养了几千美女,光胭脂水粉钱就够养半个军队。陆凯吐槽:您宫里的宫女,穿的绸缎比皇后都花哨;您造的龙舟,雕的龙比真龙都金贵。可仓库里的粮食快见底了,士兵们连草鞋都穿不起,这日子能长久吗?他甚至敢揭孙皓的老底:您爹当年节俭得穿补丁衣服,您倒好,把国库当自家钱包,就不怕祖宗从坟里爬出来骂您?
最狠的是骂奸臣。孙皓身边的太监岑昏,专会拍马屁,建议皇帝用金子铺宫殿地面。陆凯在奏折里直指:岑昏这种人,除了会给您递酒杯,啥本事没有,却能当大官;那些真正能打仗、会种地的,反倒被排挤。您这朝堂,跟菜市场似的,谁嗓门大谁就能占好摊位!
二、暴君的特殊宽容
奏折递上去那天,满朝文武都捏着汗。有大臣偷偷跟陆凯说:您还是赶紧写遗嘱吧。毕竟前阵子有个大臣劝孙皓少喝酒,直接被扔进了长江。可没想到,孙皓看完奏折,居然没掀桌子。
他把陆凯叫到跟前,脸拉得比驴还长:陆老头,你说我奢侈,那你家里就干净?陆凯梗着脖子回:我家小妾穿粗布衣服,我吃饭就一个菜,您要是不信,现在就派人去查!孙皓被噎得没话说,又拿迁都说事:武昌有长江天险,你懂什么?陆凯掏出地图:天险在德不在险!当年刘备占着蜀道天险,还不是被您爹打败了?
旁边的岑昏想插嘴,被陆凯一拐杖怼回去:这里有你说话的份吗?孙皓居然还帮腔:让陆丞相说。最后憋出一句:你说的...有点道理,朕...考虑考虑。
这事儿在朝堂上传疯了。有人说孙皓转性了,有人说他是怕陆凯。其实孙皓心里的小算盘打得精:陆凯是三朝元老,他爷爷陆逊是东吴的顶梁柱,家族势力盘根错节;更重要的是,陆凯在百姓里威望太高,真把他杀了,怕是要引发民变。就像猫抓老鼠,明知老鼠烦,可这老鼠太肥,抓急了可能被咬一口。
不过孙皓的也就到这儿了。他嘴上说考虑,实际上该修宫殿还修,该纳美女还纳,只是偷偷把岑昏调去管园林,算是给了陆凯点面子。陆凯知道后叹口气:能让他少造一艘龙舟,就算没白骂。
三、硬核老头的生存哲学
陆凯敢这么硬核,不是没原因的。他有个三不原则:不陪皇帝喝酒,不跟奸臣扎堆,不拿百姓一针一线。有次孙皓强灌他酒,他当场把酒杯摔了:我喝了酒说胡话骂您,是大不敬;不骂您又对不起良心,还是不喝为好!孙皓居然没治他的罪。
他还特别会。知道孙皓迷信,就总拿天象说事:最近荧惑守心(一种天文现象),主国君失德,您得赶紧减赋税才能化解。孙皓再荒唐,也怕老天爷怪罪,只好暂时收敛。他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