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29年正月,漠南的风跟刀子似的,刮在人脸上能疼出眼泪——但北魏的大帐里却热得能掀了顶,铜炉里的炭火噼啪响,烤肉的油顺着铁签子往下滴,满帐都是酒肉香。魏主拓跋焘一手举着酒樽,一手拍着大腿,跟底下的文武大臣们嚷嚷:“去年冬天让柔然那小子跑了,今年开春咱再去会会他!让他知道咱北魏的铁骑,可不是用来踩沙子玩的!”
底下的人一听,立马炸开了锅。高凉王拓跋那捋着胡子笑:“陛下放心,这次我从东道走,保证把柔然的牧地搅个天翻地覆!”略阳王拓跋羯儿更直接,把酒杯往桌上一墩:“我走西道!逮着柔然的牛羊群,全给陛下牵回来当战利品!”太子拓跋晃也凑过来,少年意气地说:“儿臣跟父皇一起,从涿邪山直插腹地,让处罗可汗插翅难飞!”
说走就走,没过几天,北魏三路大军就跟三支离弦的箭似的,扎进了茫茫大漠。要知道,漠北这地方,白天太阳晒得能烤鸡蛋,晚上冷得能冻掉耳朵,走半天见不着个人影,全是沙子和枯草根。拓跋那的东路军走了没几天,士兵就开始抱怨:“王爷,这破地方连口水都难找,柔然人不会早跑没影了吧?”拓跋那却不急,让士兵们把水袋省着用,还调侃道:“放心,柔然人养了那么多牛羊,总不能带着牛羊飞上天,咱们跟着蹄印走,准没错!”
另一边,处罗可汗正带着部众在草原上放羊呢,听说北魏三路大军杀过来了,吓得手里的羊奶碗都掉地上了。他之前跟北魏交手,没少吃败仗,这次听说拓跋焘亲自来了,还带了这么多人,哪敢硬碰硬?赶紧召集手下:“快!快把帐篷拆了,牛羊赶起来,往北边跑!跑得越远越好,别让北魏人追上!”
于是柔然部众跟没头苍蝇似的,赶着牛羊,驮着帐篷,呼啦啦往北跑。等拓跋那的军队赶到柔然的牧地时,只剩下满地的羊粪蛋和没来得及收拾的破帐篷。拓跋那让人检查了一圈,笑着说:“看来处罗可汗是吓破胆了,连锅都没带,咱们继续追,让他知道什么叫‘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可追了几天,连柔然人的影子都没看着,拓跋那的士兵又开始犯嘀咕:“王爷,这大漠无边无际的,再追下去,咱们的粮草都要不够了。”拓跋那却自有主意,他让士兵们每天留一部分人看守粮草,其余人轻装前进,还跟士兵们开玩笑:“咱们现在是‘追敌’,不是‘旅游’,等追上柔然人,他们的牛羊就是咱们的粮草,到时候让你们天天吃烤羊肉!”
这边拓跋焘和太子的中路军也没闲着,虽然没追上处罗可汗,但把柔然留下的小股部落收拾了不少,缴获了不少牛羊和马匹。等三路大军汇合的时候,拓跋焘看着缴获的战利品,虽然没逮到处罗可汗,也挺高兴:“这次虽然让他跑了,但也让他知道咱们的厉害,下次再敢来捣乱,咱们还揍他!”
本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没想到同年九月,拓跋焘又觉得手痒了——主要是听说处罗可汗回到草原后,又开始不安分,时不时派人骚扰北魏的边境。拓跋焘一拍桌子:“好你个处罗可汗,给你点颜色你就开染坊!这次咱们再去,非得把他的老巢端了不可!”
于是北魏大军又一次出发了,这次拓跋那还是走东道,拓跋羯儿改走中道,拓跋焘坐镇后方指挥。处罗可汗听说北魏人又杀过来了,气得直跺脚:“拓跋焘这是跟我杠上了?没完没了了是吧!”但生气归生气,他也知道打不过北魏大军,可又不想再像上次那样狼狈逃跑——毕竟是可汗,总这么跑,面子上也挂不住。
思来想去,处罗可汗决定赌一把:他听说拓跋那的东路军人数不多,就想先把拓跋那吃掉,再回头对付中路军。于是他偷偷调集了全国的精兵,绕到拓跋那的身后,一下子把拓跋那的军队围了个水泄不通,足足围了数十里地,连只鸟都飞不出去。
柔然士兵在外面喊话:“拓跋那,赶紧投降吧!不然等我们攻进去,把你们全都抓去放羊!”拓跋那的士兵们一看这阵仗,都有点慌了,纷纷来找拓跋那:“王爷,咱们被包围了,怎么办啊?”拓跋那却一点都不慌,反而笑着说:“慌什么?他们围得越紧,说明他们越怕咱们!咱们只要守住阵地,等中路军一到,他们就得完蛋!”
说着,拓跋那就让人在营地里挖堑壕——就是挖一条又深又宽的沟,再在沟边上堆上土坡,士兵们躲在后面,柔然人想冲进来都难。处罗可汗一看拓跋那不投降,还挖起了堑壕,气得下令进攻。可每次柔然士兵冲到堑壕边上,不是被北魏的弓箭射倒,就是被推下来的石头砸伤,折腾了好几次,连北魏的营门都没摸到,反而死伤了不少人。
处罗可汗越打越着急,他怕再拖下去,北魏的中路军真的赶过来了——到时候腹背受敌,自己这点家底就得全赔进去。于是某天夜里,他偷偷下令:“快!收拾东西,赶紧撤!别让拓跋那发现了!”
可他们刚撤没多远,就被拓跋那发现了。拓跋那一听柔然人跑了,立马召集士兵:“兄弟们,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追!别让处罗可汗跑了!”于是北魏士兵们饿着肚子,骑着马就追了上去。这一追,就追了九天九夜,白天顶着太阳追,晚上借着月光追,士兵们的马跑累了,就换缴获的柔然人的马,连饭都顾不上好好吃,只能一边跑一边啃干粮。
有个士兵实在跑不动了,跟拓跋那说:“王爷,我快追缺氧了,要不咱们歇会儿吧?”拓跋那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再坚持坚持,你想想,前面就是柔然人的老巢,里面有吃的有喝的,还有漂亮的地毯,追上了咱们就好好歇!”士兵一听,立马又来了劲,骑着马继续追。
处罗可汗这边更惨,本来就打了败仗,又被追了九天九夜,士兵们跑丢了一半,牛羊也丢了不少,连他自己的马都跑累了,好几次差点从马上掉下来。他回头一看,北魏的追兵还在后面跟着,吓得魂都快没了,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再也不跟北魏人打仗了,太能追了!”
等拓跋那终于停下来的时候,柔然人已经跑远了,但经此一役,柔然的元气大伤,再也没力气骚扰北魏的边境了。拓跋那带着士兵们清点战利品,看着满营的牛羊和帐篷,笑着说:“你看,我说吧,追上了就有好东西!”
后来有人问拓跋那:“当时被包围的时候,你真的一点都不慌吗?”拓跋那哈哈一笑:“怎么不慌?但慌也没用啊!越是危急的时候,越要沉住气,不然士兵们更慌,那才真的完了。再说了,我知道陛下肯定会派援军来,咱们只要守住,就有希望!”
这场北魏征伐柔然的战役,也成了后来人常说的“追敌九天九夜”的故事。柔然经此一败,渐渐衰落下去,而北魏则趁机扩大了自己的势力,成为了当时北方最强大的国家。
司马光说
《资治通鉴》里写这场战役,没少夸拓跋那的沉稳和北魏军的坚韧。其实打仗这事,不光靠人多,更靠脑子和胆子——处罗可汗空有精兵,却没沉住气,想速战速决反而露了破绽;拓跋那被围的时候,不慌不忙挖堑壕坚守,还能抓住机会追击,这才是取胜的关键。再说了,北魏之所以能两次征伐柔然,还不是因为上下一心?皇帝敢亲自领兵,王爷敢冲锋陷阵,士兵敢拼命追击,这样的军队,想不赢都难。
作者说
这场“追逃大戏”里,藏着个特别有意思的点:处罗可汗输的不是兵力,是“心态”——他总想着“要么赢要么跑”,没给自己留退路,被包围就慌,一慌就乱,最后只能狼狈逃窜;而拓跋那赢的,恰恰是“反焦虑能力”——被围时不被恐惧牵着走,反而能冷静找对策,追击时不被疲惫打败,反而能靠“小目标”(比如“追上有烤羊肉吃”)激励士兵。
放到现在看也一样,不管是工作里遇到难题,还是生活里碰到麻烦,越慌越容易出错,越急越容易跑偏。不如学学拓跋那,先“挖好堑壕”——也就是先稳住阵脚,找到自己的优势和退路;再“耐心追击”——一步一步来,用小成果给自己打气。毕竟,“慢慢来”有时候比“急着赢”更能接近目标。而且你看,柔然输了之后也没彻底消失,只是换了个活法,这也说明:输一次不可怕,怕的是输了之后连“重新站起来”的勇气都没了。
本章金句
慌是敌人的帮凶,稳才是自己的靠山——再难的局,沉住气总能找到破法。
如果你是文中的角色,你是那个被包围的拓跋那,除了挖堑壕坚守,你还能想出什么办法突围?要是你是处罗可汗,面对北魏的追击,你会选择硬拼还是继续跑,又或者有别的应对招术?快来发表评论吧!
底下的人一听,立马炸开了锅。高凉王拓跋那捋着胡子笑:“陛下放心,这次我从东道走,保证把柔然的牧地搅个天翻地覆!”略阳王拓跋羯儿更直接,把酒杯往桌上一墩:“我走西道!逮着柔然的牛羊群,全给陛下牵回来当战利品!”太子拓跋晃也凑过来,少年意气地说:“儿臣跟父皇一起,从涿邪山直插腹地,让处罗可汗插翅难飞!”
说走就走,没过几天,北魏三路大军就跟三支离弦的箭似的,扎进了茫茫大漠。要知道,漠北这地方,白天太阳晒得能烤鸡蛋,晚上冷得能冻掉耳朵,走半天见不着个人影,全是沙子和枯草根。拓跋那的东路军走了没几天,士兵就开始抱怨:“王爷,这破地方连口水都难找,柔然人不会早跑没影了吧?”拓跋那却不急,让士兵们把水袋省着用,还调侃道:“放心,柔然人养了那么多牛羊,总不能带着牛羊飞上天,咱们跟着蹄印走,准没错!”
另一边,处罗可汗正带着部众在草原上放羊呢,听说北魏三路大军杀过来了,吓得手里的羊奶碗都掉地上了。他之前跟北魏交手,没少吃败仗,这次听说拓跋焘亲自来了,还带了这么多人,哪敢硬碰硬?赶紧召集手下:“快!快把帐篷拆了,牛羊赶起来,往北边跑!跑得越远越好,别让北魏人追上!”
于是柔然部众跟没头苍蝇似的,赶着牛羊,驮着帐篷,呼啦啦往北跑。等拓跋那的军队赶到柔然的牧地时,只剩下满地的羊粪蛋和没来得及收拾的破帐篷。拓跋那让人检查了一圈,笑着说:“看来处罗可汗是吓破胆了,连锅都没带,咱们继续追,让他知道什么叫‘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可追了几天,连柔然人的影子都没看着,拓跋那的士兵又开始犯嘀咕:“王爷,这大漠无边无际的,再追下去,咱们的粮草都要不够了。”拓跋那却自有主意,他让士兵们每天留一部分人看守粮草,其余人轻装前进,还跟士兵们开玩笑:“咱们现在是‘追敌’,不是‘旅游’,等追上柔然人,他们的牛羊就是咱们的粮草,到时候让你们天天吃烤羊肉!”
这边拓跋焘和太子的中路军也没闲着,虽然没追上处罗可汗,但把柔然留下的小股部落收拾了不少,缴获了不少牛羊和马匹。等三路大军汇合的时候,拓跋焘看着缴获的战利品,虽然没逮到处罗可汗,也挺高兴:“这次虽然让他跑了,但也让他知道咱们的厉害,下次再敢来捣乱,咱们还揍他!”
本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没想到同年九月,拓跋焘又觉得手痒了——主要是听说处罗可汗回到草原后,又开始不安分,时不时派人骚扰北魏的边境。拓跋焘一拍桌子:“好你个处罗可汗,给你点颜色你就开染坊!这次咱们再去,非得把他的老巢端了不可!”
于是北魏大军又一次出发了,这次拓跋那还是走东道,拓跋羯儿改走中道,拓跋焘坐镇后方指挥。处罗可汗听说北魏人又杀过来了,气得直跺脚:“拓跋焘这是跟我杠上了?没完没了了是吧!”但生气归生气,他也知道打不过北魏大军,可又不想再像上次那样狼狈逃跑——毕竟是可汗,总这么跑,面子上也挂不住。
思来想去,处罗可汗决定赌一把:他听说拓跋那的东路军人数不多,就想先把拓跋那吃掉,再回头对付中路军。于是他偷偷调集了全国的精兵,绕到拓跋那的身后,一下子把拓跋那的军队围了个水泄不通,足足围了数十里地,连只鸟都飞不出去。
柔然士兵在外面喊话:“拓跋那,赶紧投降吧!不然等我们攻进去,把你们全都抓去放羊!”拓跋那的士兵们一看这阵仗,都有点慌了,纷纷来找拓跋那:“王爷,咱们被包围了,怎么办啊?”拓跋那却一点都不慌,反而笑着说:“慌什么?他们围得越紧,说明他们越怕咱们!咱们只要守住阵地,等中路军一到,他们就得完蛋!”
说着,拓跋那就让人在营地里挖堑壕——就是挖一条又深又宽的沟,再在沟边上堆上土坡,士兵们躲在后面,柔然人想冲进来都难。处罗可汗一看拓跋那不投降,还挖起了堑壕,气得下令进攻。可每次柔然士兵冲到堑壕边上,不是被北魏的弓箭射倒,就是被推下来的石头砸伤,折腾了好几次,连北魏的营门都没摸到,反而死伤了不少人。
处罗可汗越打越着急,他怕再拖下去,北魏的中路军真的赶过来了——到时候腹背受敌,自己这点家底就得全赔进去。于是某天夜里,他偷偷下令:“快!收拾东西,赶紧撤!别让拓跋那发现了!”
可他们刚撤没多远,就被拓跋那发现了。拓跋那一听柔然人跑了,立马召集士兵:“兄弟们,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追!别让处罗可汗跑了!”于是北魏士兵们饿着肚子,骑着马就追了上去。这一追,就追了九天九夜,白天顶着太阳追,晚上借着月光追,士兵们的马跑累了,就换缴获的柔然人的马,连饭都顾不上好好吃,只能一边跑一边啃干粮。
有个士兵实在跑不动了,跟拓跋那说:“王爷,我快追缺氧了,要不咱们歇会儿吧?”拓跋那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再坚持坚持,你想想,前面就是柔然人的老巢,里面有吃的有喝的,还有漂亮的地毯,追上了咱们就好好歇!”士兵一听,立马又来了劲,骑着马继续追。
处罗可汗这边更惨,本来就打了败仗,又被追了九天九夜,士兵们跑丢了一半,牛羊也丢了不少,连他自己的马都跑累了,好几次差点从马上掉下来。他回头一看,北魏的追兵还在后面跟着,吓得魂都快没了,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再也不跟北魏人打仗了,太能追了!”
等拓跋那终于停下来的时候,柔然人已经跑远了,但经此一役,柔然的元气大伤,再也没力气骚扰北魏的边境了。拓跋那带着士兵们清点战利品,看着满营的牛羊和帐篷,笑着说:“你看,我说吧,追上了就有好东西!”
后来有人问拓跋那:“当时被包围的时候,你真的一点都不慌吗?”拓跋那哈哈一笑:“怎么不慌?但慌也没用啊!越是危急的时候,越要沉住气,不然士兵们更慌,那才真的完了。再说了,我知道陛下肯定会派援军来,咱们只要守住,就有希望!”
这场北魏征伐柔然的战役,也成了后来人常说的“追敌九天九夜”的故事。柔然经此一败,渐渐衰落下去,而北魏则趁机扩大了自己的势力,成为了当时北方最强大的国家。
司马光说
《资治通鉴》里写这场战役,没少夸拓跋那的沉稳和北魏军的坚韧。其实打仗这事,不光靠人多,更靠脑子和胆子——处罗可汗空有精兵,却没沉住气,想速战速决反而露了破绽;拓跋那被围的时候,不慌不忙挖堑壕坚守,还能抓住机会追击,这才是取胜的关键。再说了,北魏之所以能两次征伐柔然,还不是因为上下一心?皇帝敢亲自领兵,王爷敢冲锋陷阵,士兵敢拼命追击,这样的军队,想不赢都难。
作者说
这场“追逃大戏”里,藏着个特别有意思的点:处罗可汗输的不是兵力,是“心态”——他总想着“要么赢要么跑”,没给自己留退路,被包围就慌,一慌就乱,最后只能狼狈逃窜;而拓跋那赢的,恰恰是“反焦虑能力”——被围时不被恐惧牵着走,反而能冷静找对策,追击时不被疲惫打败,反而能靠“小目标”(比如“追上有烤羊肉吃”)激励士兵。
放到现在看也一样,不管是工作里遇到难题,还是生活里碰到麻烦,越慌越容易出错,越急越容易跑偏。不如学学拓跋那,先“挖好堑壕”——也就是先稳住阵脚,找到自己的优势和退路;再“耐心追击”——一步一步来,用小成果给自己打气。毕竟,“慢慢来”有时候比“急着赢”更能接近目标。而且你看,柔然输了之后也没彻底消失,只是换了个活法,这也说明:输一次不可怕,怕的是输了之后连“重新站起来”的勇气都没了。
本章金句
慌是敌人的帮凶,稳才是自己的靠山——再难的局,沉住气总能找到破法。
如果你是文中的角色,你是那个被包围的拓跋那,除了挖堑壕坚守,你还能想出什么办法突围?要是你是处罗可汗,面对北魏的追击,你会选择硬拼还是继续跑,又或者有别的应对招术?快来发表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