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梁武帝的“美人劫”:刚定江山就贪色,大臣一招解困局-《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

  梁武帝萧衍刚带兵打进建康城那阵子,那叫一个意气风发——叛军被平定,南齐的半壁江山攥在手里,连城里的百姓都提着酒肉来军营慰问,就差直接喊“陛下万岁”了。可谁也没想到,这位眼看要成大业的英雄,刚进城没几天,就栽在了“美人”身上。

  要说这美人,不是别人,正是前东昏侯萧宝卷的妃子余氏。这余妃生得花容月貌,当年在南齐后宫里,那也是让东昏侯魂不守舍的主儿。萧衍进城后,有人为了讨好他,特意把余妃送到了他的营中。萧衍本就不是清心寡欲的人,一见余妃的模样,当场就挪不开眼了,当晚就把人留了下来。

  打这之后,萧衍可就变了样。以前他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处理军务,跟谋士们商量治国对策,忙得脚不沾地;现在倒好,天天躲在营帐里陪着余妃,要么听她弹琴,要么跟她喝酒,连紧急军报都懒得看。手下的将领们急得团团转,有要事想汇报,连营帐门都进不去。有次军需官来报粮草短缺,在帐外等了三个时辰,最后只等到一句“知道了,让户部自己想办法”,气得军需官回去直跺脚:“这还没当皇帝呢,就先沉迷美色了,以后可怎么得了!”

  这话很快就传到了范云耳朵里。范云是萧衍的头号谋士,从萧衍起兵时就跟着他,俩人既是君臣又是朋友,他可不能看着萧衍这么沉沦下去。当天晚上,范云就揣着心思去找萧衍,刚进营帐,就见萧衍正陪着余妃赏月亮,桌上摆着好酒好菜,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

  范云也不绕弯子,直接上前行了个礼,开门见山说:“主公,如今建康刚定,南齐的残余势力还在蠢蠢欲动,北方的北魏又虎视眈眈,正是咱们稳住局面的关键时候,您怎么能天天围着美人转呢?”

  萧衍正喝得高兴,被范云这么一搅和,脸上有点挂不住,皱着眉说:“我刚打完仗,歇几天怎么了?再说,我跟余妃在一起,也没耽误正事啊。”

  范云一听更急了,提高声音说:“主公这话就错了!当年汉高祖刘邦打进咸阳,秦宫里的美女珍宝不计其数,可刘邦却秋毫无犯,还跟百姓约法三章,连项羽的谋士范增都感叹‘刘邦有大志,不可小觑’。可您现在呢?刚占了建康就沉迷女色,传出去,天下人会怎么看您?那些还在观望的大臣,还会愿意跟着您干吗?前秦的苻坚,不就是因为淝水之战前沉迷享乐,最后落得个国破家亡的下场吗?您可不能重蹈覆辙啊!”

  这话戳中了萧衍的痛处,他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却还是没松口。正好这时候,将领王茂也来了。王茂是萧衍手下的猛将,打仗时能冲锋陷阵,平时也敢说真话。他一进门就看到气氛不对,听范云说了前因后果,也跟着劝:“主公,范大人说得对!咱们起兵是为了平定乱世,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不是为了您自己享乐。现在军营里将士们都在议论,说您忘了初心,再这么下去,军心都要散了!”

  俩人你一言我一语,把萧衍说得哑口无言。他看着眼前的余妃,又想想外面的局势,心里也犯了嘀咕:是啊,要是因为一个女人误了大事,那可就太不值了。可他又拉不下脸来直接赶走余妃,只能坐在那默然不语,手里的酒杯转来转去,半天没说话。

  范云多机灵,一看萧衍这模样,就知道他心里动摇了。他赶紧趁热打铁,又想了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主公,其实余妃也是个可怜人,无依无靠的。王将军刚丧妻不久,身边也没人照顾,不如把余妃赏赐给王将军,这样既全了主公的体面,也给了余妃一个归宿,您看怎么样?”

  萧衍一听,眼睛立马亮了——这主意好啊!既不用自己主动赶走余妃,又能卖王茂一个人情,还能堵住众人的嘴,简直是一举三得。他当即拍着大腿说:“好!就按你说的办!王将军,委屈你了。”

  王茂本来就是为了劝萧衍,哪会真计较这些,赶紧拱手说:“主公能以大局为重,末将万死不辞!”

  第二天一早,萧衍就下了命令,把余妃送到了王茂营中。接着,他又让人把范云和王茂叫到跟前,笑着说:“昨天多亏你们提醒,我才没犯大错。为了感谢你们直言进谏,我赏你们每人一百万钱,以后还要多帮我盯着点,有不对的地方尽管说!”

  范云和王茂接过赏赐,心里都松了口气——这下好了,主公总算回到正路上了。而萧衍呢,没了余妃的牵绊,又恢复了以前的干劲,每天处理军务、安抚百姓、联络大臣,没过多久,建康的局势就稳定了下来,为他后来登基称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不过这事也成了后来大臣们的“反面教材”——每次萧衍有一点懈怠,就会有人提起“纳妃风波”,萧衍一听就会立马警醒,再也不敢轻易沉迷享乐。

  司马光说

  《资治通鉴》里记载这段时,特意称赞范云“能犯颜直谏,又善为谋”,说他不仅敢说真话,还懂得给君主留台阶,不像有些大臣只会死谏,最后落得个君臣反目的下场。司马光还说,萧衍能听进去劝谏,也是他后来能建立梁朝的重要原因——自古以来,明君都需有贤臣辅佐,更需有“闻过则改”的胸襟,若君主刚愎自用,就算有再多贤臣,也难成大业。

  作者说

  这场“纳妃风波”看着是“美人误事”,其实藏着个挺有意思的职场道理:不管是当领导还是做大事,“欲望”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被欲望牵着走”。萧衍一开始沉迷余妃,不是因为他多好色,而是打赢胜仗后放松了警惕,把“暂时的享乐”当成了“理所当然”;而范云的聪明之处,不在于“阻止萧衍享乐”,而在于“帮萧衍找到平衡”——既没让他丢面子,又帮他拉回了正轨。

  放到现在看也一样,比如有人升职后就开始懈怠,有人赚了点钱就沉迷消费,其实都是被“短期欲望”蒙蔽了双眼。这时候,要是身边有个像范云这样的人,既能点醒你,又不戳破你的难堪,那可太幸运了;但更重要的是,自己得有“及时刹车”的觉悟——毕竟,没人能帮你挡一辈子的“美人劫”,真正能管住你的,永远是自己的“大局观”。

  本章金句:欲望是匹烈马,懂刹车才能走得远,有良言提醒是幸运,能及时回头才是真本事。

  如果你是文中的王茂将军,你会怎么选择?本来是要劝主公不要贪恋美色,结果却把美人赏到了自己身边,这是抢了主公的美人(宠妃)还是替主公背锅了,你会拒绝吗?欢迎留言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