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陈霸先:从辅政大臣到陈朝开国皇帝的“打工族”狠人-《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

  南北朝那阵子,当权臣就像走钢丝——走得好能掌权,走得不好掉脑袋。可陈霸先偏是个例外,他从辅佐梁敬帝的“打工仔”,一步步熬成陈朝的“开国老板”,把“功高盖主”这事儿玩出了新花样。说起来,他这波操作,既有实打实的本事,也占了时代的“东风”,硬是把梁朝的江山,慢慢改成了“陈”家的名号。

  先说说陈霸先的“辅政期”,那时候他还没想着当皇帝,可手里的权力,早就比皇帝还大了。梁敬帝萧方智登基时才13岁,还是个没断奶的孩子,既不懂怎么处理朝政,也没自己的军队,说白了就是陈霸先手里的“吉祥物”——摆着好看,实际啥用没有。

  这“吉祥物”的位置,还是陈霸先给争取来的。之前王僧辩立了北齐扶持的萧渊明当皇帝,陈霸先不服气,直接带兵杀了王僧辩,把萧渊明赶下台,才把萧方智扶上皇位。按说拥立之功最大,陈霸先想要啥官都不过分,他也不客气,先当了丞相、录尚书事,朝堂上的大小事儿,全得他点头才算数;后来又进位“陈公”,再到“陈王”,出门的仪仗、住的府邸,规格跟皇帝没两样。梁敬帝呢?每天坐在龙椅上,跟个木头人似的,陈霸先说啥他听啥,连反驳的勇气都没有——说难听点,他这皇帝当得,还不如陈霸先家里的管家自由。

  有人可能会问,陈霸先就不怕别人说他“专权”吗?还真不怕,因为他有实打实的“业绩”撑着。那会儿梁朝刚经历侯景之乱,又赶上宗室混战,外面还有北齐虎视眈眈,到处都是叛乱,谁都没法稳住局面。陈霸先一出手,就把这些麻烦事儿一件件摆平了。

  首先跳出来反对他的,是王僧辩的旧部王琳。王琳觉得陈霸先杀了自己的老上司,还篡夺权力,心里不服气,在各地招兵买马,准备跟陈霸先对着干。陈霸先也不跟他废话,直接派侯安都、周文育带兵去打,几次交锋下来,把王琳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王琳最后只能逃到北齐躲着;紧接着,北齐见梁朝内乱,想趁机捞一把,派兵南侵,结果陈霸先亲自带兵出征,在京口一带把北齐军队打得大败,还俘虏了不少北齐将领。

  除了这些大的叛乱,国内还有不少小股势力趁机作乱,陈霸先也没放过,一个个派兵平定。就这么折腾了几年,梁朝的局势终于稳定下来——老百姓能过上安稳日子,官员们也不用天天担心打仗,大家心里都清楚:“这江山能稳住,全靠陈霸先。”这么一来,陈霸先的威望就达到了顶峰,朝堂上下没人敢反对他,甚至有人私下里说:“陈王比皇帝还像皇帝,不如让陈王直接当皇帝算了。”

  当然,陈霸先能顺利取代梁朝,还占了时代的“便宜”。南北朝那时候,政权更迭就跟换衣服似的,谁有本事谁就能当皇帝,“禅让”早就成了权臣夺权的固定流程——从曹魏代汉,到西晋代魏,再到南朝的宋、齐、梁更替,都是这么过来的。那时候的人,早就不觉得“篡权”是啥丢人的事儿,反而觉得“谁有实力谁就该当皇帝”,所谓的“天命”,其实就是“实力”的代名词。

  对陈霸先来说,继续扶持梁敬帝当傀儡,反而麻烦更多——万一有人借着“扶持皇帝”的名义反对他,或者梁敬帝长大了想夺权,到时候又是一场乱子。不如自己当皇帝,既名正言顺,也能避免后续的麻烦。再说了,他都已经是“陈王”了,离皇帝就差一步,百官们也都盼着他登基,好跟着沾光升官,所以当有人提议“禅让”时,大家都纷纷附和,没一个反对的。

  最后那出“禅让”的戏码,也挺有意思。梁敬帝虽然舍不得皇位,但也知道自己没本事反抗,只能乖乖下诏,把皇位“让”给陈霸先。陈霸先还装模作样地推辞了几次,说“我只是想辅佐梁朝,不想当皇帝”,可百官们早就摸透了他的心思,一次次上书劝进,有的甚至跪在他府邸门口哭着求他登基。最后,陈霸先“实在没办法”,才答应登基,定国号为“陈”,成了陈朝的开国皇帝。

  司马光说

  《资治通鉴》评陈霸先代梁,谓其“以功起于寒微,以力定乎乱世,虽非汤武之仁,亦有英雄之略”。陈霸先辅政之时,内平叛乱、外御强敌,实有安邦定国之功;其代梁建陈,虽循南北朝禅代之例,然非恃权妄为,实因梁朝已弱、民心归之。盖乱世之中,“正统”在德亦在力,陈霸先兼具二者,故能成其业。

  作者说

  陈霸先的“逆袭”,其实是乱世里“实力与时机”的完美结合。他不像有些权臣那样,靠耍阴谋诡计夺权,而是先靠实打实的战功稳住局面,再借时代的“禅让”惯例顺理成章登基——这就像现在的职场,有人靠拍马溜须上位,很快就会翻车;有人靠业绩说话,再抓住合适的机会,自然能走得远。更有意思的是,陈霸先没像其他开国皇帝那样,登基后就大肆屠杀功臣,反而还重用之前的官员,这说明他不仅有实力,还有格局。其实不管是古代争天下,还是现在做事业,“实力”是基础,“时机”是关键,“格局”是保障,三者缺一不可,陈霸先就是最好的例子。

  本章金句

  乱世里的皇位,从来不是“继承”来的,而是靠实力“挣”来的;权臣的逆袭,也不是靠运气,而是靠本事和时机的双向奔赴。

  如果你是文中的主人公陈霸先,在辅政期间,面对梁敬帝和百官的态度,你会选择早点登基,还是继续扶持梁敬帝,等局势更稳定后再做决定?若是梁敬帝,在陈霸先权力越来越大时,你会想什么办法保住自己的皇位?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