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急,告急!”
当急促而沉重的马蹄声踏破奉天城的宁静,一匹黝黑无杂色的骏马在刚刚洒扫干净的天街上疾驰而入,马背上的骑士满眼疲惫,身后的令旗迎风急促的摆动,发出刺耳的声响。
而街道上稀稀落落的行人见到这一幕,都露出了茫然的神色,但这份茫然之后又是一阵慌张,他们知道,天街之上,禁止打马直入。
这种时候不怕掉脑袋的,只有一种情况,那便是边境出事了,而且是很大的事情。
大夏武安十六年末, 赤阳汗国再度犯边,北方三镇接连遭受赤阳大军的猛攻。
处于最前线的雁翎关已经于十日前被攻破。
可面对如此局面,朝廷竟然没有发一兵一卒前往救援。整个朝堂都为此吵翻了天,不是朝廷不发兵,实在是大战一起,大夏就面临着各方的压力。
因为就在赤阳汗国南下之时,南方三镇之一的靖边侯忽然起兵反叛,兵锋直指奉天。
朝廷对镇远侯和安南侯连下六道旨意,让他们出兵平叛,可圣旨到达两侯领地之后,一点反应都没有。
安南侯倒是回应了,可也是称兵马老弱,不堪一战,只是将大军摆在了靖边侯的后边,就再无动作。
玄炉洞天之内,景王刚刚打发走了前来问策的宁安大监。
而景王给皇帝的回答只有一句话:“稍安勿躁,静观其变!”
于是,在这种关键时刻,武安帝也干脆撒手不管,将所有事情全部丢给了安王和内阁首辅。仿佛要在这汹涌的波涛中,寻得一丝暂时的安宁。
尽管众大臣们齐心协力,将后方的粮草送了上去。但大家心里都清楚,有粮无兵,大夏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紧张氛围中,妙依脚步轻盈地走了进来,轻声呼唤道:“殿下,武院的消息。”
景王神色平静如水,接过消息,目光缓缓扫过。
待看过之后,双目微微一凝,似是在思索着什么双目微凝,轻声呢喃道:“这小子怎么也卷进来了?”之后,他的嘴角竟缓缓上扬,面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自言自语道:“也好,他得到这个消息,如果坐而观之的话,也就不是那个敢当面质问我的少年了。”
“殿下,那我们要出手吗?”
妙依问道,似乎有点担心局势恶化不可收拾。景王示意她,推自己到小池塘边:“你是想知道我会为牧阳出手,还是会为北境的局势出手呢?”
轻咬贝齿的妙依柔声道:“都想知道,那个少年是殿下看重的人,我想殿下是不希望他现在就掺和进来了;而北境之事关乎这个大夏的安定,我想殿下不会真的视而不见。”
“知道就好,这才刚刚开始,我们就急着下场,那岂不是让人笑话。
至于那小子嘛,也该让他去锻炼一下了,看看真正的战争是什么样子的。”景王回答道,随即甩出一杆,鱼钩破水而入,鱼线则是垂直在水面上。
“可殿下就真的放心,将朝堂交给安王一系吗?”
妙依知道当年朝堂的一些隐秘,也知道安王对景王的忌惮,所以会有此一问。
而景王却丝毫不在意:“安王者,小材尔!他的眼里只有这小小中土,只有殷氏一家。成不了什么大事,但在保住大夏基业这件事上,他会努力的。”
玄炉洞天的景王稳坐钓鱼台,但此刻的北境已经打崩了天。
伴随着雁翎关的失守,不仅青山关的侧翼防线和后勤补给直接暴露在了赤阳大军的刀锋之下,靠近边境线的凉山郡、上成郡更是时时刻刻处于赤阳铁骑的铁蹄威胁之中。
现在已经有数以十万计的难民向内地迁移,到处都是一片狼藉。
能逃出生天者,虽然是大部分,可仍旧有不下万余的边民死在了赤阳人的刀下,或是被其俘虏。
战况告急,但牧阳的速度也并不慢。
这一次,他不仅带上了司觉,叶青翎,以及云若若,还有楚昭昭、顾方朔也跟了过来。
楚昭昭跟他说:“现在他们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她要跟在牧阳身边,防止他出事情。”以楚昭昭三品八阶的念师修为,绝对是不可多得的战力。因此,牧阳也就没有拒绝的理由。
顾方朔的突然造访让牧阳颇感意外,更让他没想到的是,同行的竟是那位在武院赫赫有名的先天剑心——无仙。
两人素未谋面,但作为武院新生中的风云人物,彼此间早有耳闻。
无仙天生一颗澄澈无瑕的剑心,这份与生俱来的天赋注定他将成为未来的剑道至尊。
自入武院以来,他的修为势如破竹,如今已达三品大圆满之境。
与寻常武者不同,无仙走的是先天剑修之路,剑意天成,一身修为皆系于剑。
他的修行之路始于洗筋、锻骨,继而修成剑气,如今正面临突破第四境开剑意的关键时刻。这一境界的突破,需要他在红尘中历练,寻找解开剑意封印的契机。
在武院中,无仙与顾方朔时常切磋。
一个执剑,一个握刀,两人都已踏入三品境界。
无仙修为略胜一筹,但顾方朔领悟的山河刀意让他能与这位剑道天才平分秋色。
而在楚昭昭的飞舟之上,六人又神态各异,云若若像是一个好奇宝宝一样,东张西望,口中喃喃道:“还是外边风景好呀,在武院待久了,就得出来看看。”
司觉一如既往地将折扇轻摇在胸前,只是今日的扇骨已从青玉换成了墨玉,在阳光下泛着幽深的光泽。
他腰间新添的锦囊鼓鼓囊囊,随着动作微微晃动,引人遐想其中所藏之物。
师姐有所不知,他眉眼含笑,手中折扇地一收,“我凉山郡的风光可比这儿强多了。
改日定要带师姐去游玩一番。”说罢,他煞有介事地比划起来,绘声绘色地描述着家乡的山水景致。
云若若虽知这人满肚子花花肠子,行事说话总带着几分不着调,却还是被他这番表演勾起了兴趣。
当然,心中也免不了腹诽一番,这人的嘴皮子功夫倒真是一绝,三言两语就能把人哄得团团转。
楚昭昭注意到牧阳凝重的神色,轻轻挪近半步,衣袖带起一阵淡淡的幽香。
她望着远处起伏的山峦,轻声道:“师弟,你不要太担心了,赤阳大军虽然厉害,可我听说青山关好歹也是百年未破的坚城,不会那么轻易丢失的。”
牧阳从沉思中惊醒,目光落在楚昭昭略显疲惫的侧脸上。
他勉强扯出一个笑容,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若是放在从前,我不会这么担心,可现在青山关侧翼丢失,仅凭关内不到五万的镇关边军,恐怕难以长期坚持。”
飞舟在云层中穿行,楚昭昭望着前方翻滚的云海,咬了咬下唇。她突然挺直腰背,眼中闪过一丝决然。那我加快速度,争取早日赶到。
牧阳注意到她泛白的指节和眼下淡淡的青影。他不动声色地向前一步,与楚昭昭并肩而立:“我们一起吧,这样快一点。”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拒绝的坚定。
“好!”楚昭昭没有拒绝牧阳的帮忙,虽然驾驭飞舟对他而言不是什么大事,也消耗不了多少精力,但多一个人总是好的。
飞舟划破云海,化作一道流光冲向青山关的方向。
当急促而沉重的马蹄声踏破奉天城的宁静,一匹黝黑无杂色的骏马在刚刚洒扫干净的天街上疾驰而入,马背上的骑士满眼疲惫,身后的令旗迎风急促的摆动,发出刺耳的声响。
而街道上稀稀落落的行人见到这一幕,都露出了茫然的神色,但这份茫然之后又是一阵慌张,他们知道,天街之上,禁止打马直入。
这种时候不怕掉脑袋的,只有一种情况,那便是边境出事了,而且是很大的事情。
大夏武安十六年末, 赤阳汗国再度犯边,北方三镇接连遭受赤阳大军的猛攻。
处于最前线的雁翎关已经于十日前被攻破。
可面对如此局面,朝廷竟然没有发一兵一卒前往救援。整个朝堂都为此吵翻了天,不是朝廷不发兵,实在是大战一起,大夏就面临着各方的压力。
因为就在赤阳汗国南下之时,南方三镇之一的靖边侯忽然起兵反叛,兵锋直指奉天。
朝廷对镇远侯和安南侯连下六道旨意,让他们出兵平叛,可圣旨到达两侯领地之后,一点反应都没有。
安南侯倒是回应了,可也是称兵马老弱,不堪一战,只是将大军摆在了靖边侯的后边,就再无动作。
玄炉洞天之内,景王刚刚打发走了前来问策的宁安大监。
而景王给皇帝的回答只有一句话:“稍安勿躁,静观其变!”
于是,在这种关键时刻,武安帝也干脆撒手不管,将所有事情全部丢给了安王和内阁首辅。仿佛要在这汹涌的波涛中,寻得一丝暂时的安宁。
尽管众大臣们齐心协力,将后方的粮草送了上去。但大家心里都清楚,有粮无兵,大夏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紧张氛围中,妙依脚步轻盈地走了进来,轻声呼唤道:“殿下,武院的消息。”
景王神色平静如水,接过消息,目光缓缓扫过。
待看过之后,双目微微一凝,似是在思索着什么双目微凝,轻声呢喃道:“这小子怎么也卷进来了?”之后,他的嘴角竟缓缓上扬,面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自言自语道:“也好,他得到这个消息,如果坐而观之的话,也就不是那个敢当面质问我的少年了。”
“殿下,那我们要出手吗?”
妙依问道,似乎有点担心局势恶化不可收拾。景王示意她,推自己到小池塘边:“你是想知道我会为牧阳出手,还是会为北境的局势出手呢?”
轻咬贝齿的妙依柔声道:“都想知道,那个少年是殿下看重的人,我想殿下是不希望他现在就掺和进来了;而北境之事关乎这个大夏的安定,我想殿下不会真的视而不见。”
“知道就好,这才刚刚开始,我们就急着下场,那岂不是让人笑话。
至于那小子嘛,也该让他去锻炼一下了,看看真正的战争是什么样子的。”景王回答道,随即甩出一杆,鱼钩破水而入,鱼线则是垂直在水面上。
“可殿下就真的放心,将朝堂交给安王一系吗?”
妙依知道当年朝堂的一些隐秘,也知道安王对景王的忌惮,所以会有此一问。
而景王却丝毫不在意:“安王者,小材尔!他的眼里只有这小小中土,只有殷氏一家。成不了什么大事,但在保住大夏基业这件事上,他会努力的。”
玄炉洞天的景王稳坐钓鱼台,但此刻的北境已经打崩了天。
伴随着雁翎关的失守,不仅青山关的侧翼防线和后勤补给直接暴露在了赤阳大军的刀锋之下,靠近边境线的凉山郡、上成郡更是时时刻刻处于赤阳铁骑的铁蹄威胁之中。
现在已经有数以十万计的难民向内地迁移,到处都是一片狼藉。
能逃出生天者,虽然是大部分,可仍旧有不下万余的边民死在了赤阳人的刀下,或是被其俘虏。
战况告急,但牧阳的速度也并不慢。
这一次,他不仅带上了司觉,叶青翎,以及云若若,还有楚昭昭、顾方朔也跟了过来。
楚昭昭跟他说:“现在他们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她要跟在牧阳身边,防止他出事情。”以楚昭昭三品八阶的念师修为,绝对是不可多得的战力。因此,牧阳也就没有拒绝的理由。
顾方朔的突然造访让牧阳颇感意外,更让他没想到的是,同行的竟是那位在武院赫赫有名的先天剑心——无仙。
两人素未谋面,但作为武院新生中的风云人物,彼此间早有耳闻。
无仙天生一颗澄澈无瑕的剑心,这份与生俱来的天赋注定他将成为未来的剑道至尊。
自入武院以来,他的修为势如破竹,如今已达三品大圆满之境。
与寻常武者不同,无仙走的是先天剑修之路,剑意天成,一身修为皆系于剑。
他的修行之路始于洗筋、锻骨,继而修成剑气,如今正面临突破第四境开剑意的关键时刻。这一境界的突破,需要他在红尘中历练,寻找解开剑意封印的契机。
在武院中,无仙与顾方朔时常切磋。
一个执剑,一个握刀,两人都已踏入三品境界。
无仙修为略胜一筹,但顾方朔领悟的山河刀意让他能与这位剑道天才平分秋色。
而在楚昭昭的飞舟之上,六人又神态各异,云若若像是一个好奇宝宝一样,东张西望,口中喃喃道:“还是外边风景好呀,在武院待久了,就得出来看看。”
司觉一如既往地将折扇轻摇在胸前,只是今日的扇骨已从青玉换成了墨玉,在阳光下泛着幽深的光泽。
他腰间新添的锦囊鼓鼓囊囊,随着动作微微晃动,引人遐想其中所藏之物。
师姐有所不知,他眉眼含笑,手中折扇地一收,“我凉山郡的风光可比这儿强多了。
改日定要带师姐去游玩一番。”说罢,他煞有介事地比划起来,绘声绘色地描述着家乡的山水景致。
云若若虽知这人满肚子花花肠子,行事说话总带着几分不着调,却还是被他这番表演勾起了兴趣。
当然,心中也免不了腹诽一番,这人的嘴皮子功夫倒真是一绝,三言两语就能把人哄得团团转。
楚昭昭注意到牧阳凝重的神色,轻轻挪近半步,衣袖带起一阵淡淡的幽香。
她望着远处起伏的山峦,轻声道:“师弟,你不要太担心了,赤阳大军虽然厉害,可我听说青山关好歹也是百年未破的坚城,不会那么轻易丢失的。”
牧阳从沉思中惊醒,目光落在楚昭昭略显疲惫的侧脸上。
他勉强扯出一个笑容,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若是放在从前,我不会这么担心,可现在青山关侧翼丢失,仅凭关内不到五万的镇关边军,恐怕难以长期坚持。”
飞舟在云层中穿行,楚昭昭望着前方翻滚的云海,咬了咬下唇。她突然挺直腰背,眼中闪过一丝决然。那我加快速度,争取早日赶到。
牧阳注意到她泛白的指节和眼下淡淡的青影。他不动声色地向前一步,与楚昭昭并肩而立:“我们一起吧,这样快一点。”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拒绝的坚定。
“好!”楚昭昭没有拒绝牧阳的帮忙,虽然驾驭飞舟对他而言不是什么大事,也消耗不了多少精力,但多一个人总是好的。
飞舟划破云海,化作一道流光冲向青山关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