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国之君,武安帝做的每一件事,自然不是无的放矢。
他召见牧阳和宁棠二人前来,除了要见见这两位后起之秀外,更重要的是要他们成为自己手中一枚棋子,一枚可以随时做出牺牲的棋子。
当然,这些话武安帝不会明说,他顿了顿,然后很正式的说道:“你们两个在悬空秘境中的事情,朕已经很清楚了,做的都很不错。”
这个时候提起悬空秘境,牧阳自然会很轻易的想起那封密诏。
难不成这位皇帝给宁棠也下了一道密诏,还是说他给所有兵部推荐的考生同时下达了一道密诏?
看着皇帝那如鹰一般的眸子,牧阳不觉脊背有些发凉。
宁棠几乎以同样的表情看向牧阳,回想起密诏上的内容,这才觉得这奉天城,还真是无处不起风。
恰如此刻,这七层高台之上,背后的过堂风吹得她心里发寒。
或许,此时的皇帝才是真正驾驭天下的君主,即便他看起来暮气沉沉,但这层夕阳晚色之下,又隐藏着何等帝王心机,两人不清楚,但两人在此刻切身的感受到了。
武安帝这才摆开架势,为他们讲述了一个不长不短的故事。
先汉末帝时期,因末帝无子嗣继承皇位,以致于皇权旁落。
地方上有实力的镇抚使,以及朝中重臣,甚至于这奉天城中的几大家族,凡是有些实力的,无不对这赫赫皇权心生觊觎。
当时最有实力竞争皇位的除了殷玄这支镇北军之外,还有南方的三支军队。他们在末帝病死之后不久,便起兵北上,试图趁着幼主刚刚即位,一举夺权。
殷玄的动作最慢,却是最快到达奉天城的,他以手下八万边军为筹码,成功得到了朝中大臣和宗室的支持。
进而接受了即位还不到一月的幼主禅让,改元开国。
讲到这里的时候,武安帝还忍不住自嘲,当时朕也没想当皇帝,但大军开进奉天城,这皇帝不做也得做了。不然,如何同下面那些人交代。
然而,这皇位是被殷玄得到了,南方三镇虽然也宣布臣服新帝,但这十五年来,他们屡屡拒绝皇帝的换防旨意,优哉游哉的当起了土皇帝。
除了将自己的家眷丢在奉天城让武安帝放心之外,他们直接控制当地的各项权力,看起来只是大夏治下的一镇,却已经宛如一国。
也正是因为如此,大夏立国十五年,从未真正完成一统,也就难以实现国力的凝聚。
武安帝微笑着看向牧阳,意有所指的说道:“牧阳,听完朕的这个故事,你还觉得是朝廷暗弱无能,不能除北境之患吗?”
牧阳看着近在咫尺的武安帝,武安帝也静静的看着眼前的少年,两人都沉默了,牧阳没有回答,是因为他的心里已经是跌宕起伏,难以言语。
现在看来,他的确错怪了武安帝,不明白朝廷有朝廷的难处。
只不过武安帝后面这句话却如一道惊雷,在他脑海中炸开。
难道真如岳千城所言,隔墙有耳吗?
其实在青山关的这十几年,他很清楚军中有皇宫中的探子。
岳千城也经常告诫他,行事还是要有所收敛,不要太过。
直到听到皇帝准确的说出自己在青山关说了什么,看到皇帝那双如利剑一般的眼睛,牧阳信了,但牧阳并不认为这有什么错。
在收拾好心情之后,牧阳起身行礼:“若陛下觉得牧阳说的不对,大可下旨治我的罪。”
少年话锋一转,语气突然加重:“但,牧阳自认为,抗击恶狼,没有错。”
此时的宁棠也有些紧张起来,一来,她也是第一次认识到皇帝控制地方的手段,因为这意味着她的一言一行,或许也在皇帝的监视之中。
二来,她和牧阳也算是有些交情,她也害怕牧阳因此触怒武安帝。
她同样起身道:“牧阳心直口快,还请陛下不要降罪。”
武安帝扫了一眼两人,问宁棠道:“这么说,你认为他说的是对的咯,朕是一个暗弱无能之君?”
在武安帝的威压之下,宁棠虽然有些措手不及,但并不代表她会就此屈服。宁棠抬起头,中气十足道:“陛下是不是暗弱之君,自有后世评断。但牧阳要抗击赤阳族,也符合中土华族万千黎民之望,所以此心无错。”
这番话说的并不圆满,但少女此刻着实拿出了面对千军万马的勇气。
她不相信武安帝会因此降罪一个天资卓越的年轻人,因为这会得罪武院。但是作为一国之君,他若是想要为难一下牧阳,还是可以轻易办到的。
武安帝再次将凌厉的目光放在牧阳身上,问道:“牧阳,若朕给你一次机会,你愿意向朕道歉,吗?”
这是在给台阶下?还是在考验?牧阳没有想那么多,只是回答道:“牧阳亲眼见过北境老幼妇孺或被集体坑杀,或被掳掠为奴,也曾亲身感受过同袍的鲜血由热变凉。所以,牧阳不认为自己有错。”
第七层彻底安静了,三个人甚至能够感受到各自的呼吸和心跳。
武安帝来到牧阳和宁棠二人面前,三人眼神交错良久,前者伸出宽大厚重的手掌拍打在两人的肩膀上,叹了口气,然后道:“都坐吧!”
三个字,很简单,但一场即将扬起的风暴,就这样消散了。
又或许武安帝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治牧阳的罪,不仅仅是因为牧阳已经受到了武院的重视,而是因为他在牧阳身上见到了自己的影子,见到了很多人的影子。
他们之中有很多人,尸骨埋在了北境,当然,也有很多人,成了华英台下石雕军阵的一员。
因为,武安帝所站的位置,正好可以俯瞰整个皇宫,整个奉天城,那一座座石雕军阵也同样在他们的脚下。
这些话,武安帝没有说,他继续道:“我生于大炎王朝灭亡那一年,也不知道父母是谁,后来等我长大了,身边就经常跟着一群打打杀杀的人,他们都是军人。那些年,朕见过太多的厮杀,敌人除了赤阳族,还有西戎,甚至还有你身边的兄弟。”
“后来,我又经历了凉、后炎、景朝、后商、前汉,直到咱爷们进了奉天,开了国。才发现,这个天下还是老样子,依旧是外患不断,内乱不减。”
“牧阳啊!”武安帝声音低沉,一股悲伤之情溢于言表:“朕知道,你看不起朕,看不起这个朝廷,朕不怪你,因为你还年轻。”
“朕也很喜欢你的年轻,因为年轻才能无畏无惧,才有称量天地的心气,而这往往是不可再生之物,朕希望你能够保持,越久越好!”
牧阳并不知道一个暮年君主过去经历了什么,但是就凭这两句话,牧阳可以相信,这位陛下,是想让这个天下变好的,因此,牧阳道歉了:“陛下,是牧阳错怪您了。”
“我不知你是否真心,但朕接受了!”武安帝很大方,大方到让人觉得他不像是一个皇帝,而是一个经历了六十五载战乱流离的老人,这个老人正在用尽一切办法,委屈求全的守住一片净土。
然而,这只是一个故事,换句话说,这是过去的事情。
武安帝讲这个故事,实际上是向牧阳他们透露了两个关键的信息,那就是夏国如今看似江山一统,但内部实际上派系林立,权力、财富难以归一。
而武安帝,也一直在暗中谋划,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牧阳他们,就是武安帝手里的棋子。
当然,武安帝之所召他们来,愿意跟他们讲这么多,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求一个自愿,也就是牧阳和宁棠要心甘情愿的成为这枚棋子。否则,武安帝不会放心让他们去做事情。
密诏行事,不过是第一道考验。今日召见,才是第二道考验。虽然没有刀光剑影,但武安帝面对面的讲出所有事情,才是最折磨人心的。
很显然,牧阳和宁棠两人都通过了考验,而且也有资格成为武安帝手里的一枚棋子。
半个时辰之后,牧阳下了华英台,宁棠则被武安帝留下,还有其他事情吩咐。不过在离开之时,武安帝还给了他一道新旨,让宁安领着他去见见景王。
他召见牧阳和宁棠二人前来,除了要见见这两位后起之秀外,更重要的是要他们成为自己手中一枚棋子,一枚可以随时做出牺牲的棋子。
当然,这些话武安帝不会明说,他顿了顿,然后很正式的说道:“你们两个在悬空秘境中的事情,朕已经很清楚了,做的都很不错。”
这个时候提起悬空秘境,牧阳自然会很轻易的想起那封密诏。
难不成这位皇帝给宁棠也下了一道密诏,还是说他给所有兵部推荐的考生同时下达了一道密诏?
看着皇帝那如鹰一般的眸子,牧阳不觉脊背有些发凉。
宁棠几乎以同样的表情看向牧阳,回想起密诏上的内容,这才觉得这奉天城,还真是无处不起风。
恰如此刻,这七层高台之上,背后的过堂风吹得她心里发寒。
或许,此时的皇帝才是真正驾驭天下的君主,即便他看起来暮气沉沉,但这层夕阳晚色之下,又隐藏着何等帝王心机,两人不清楚,但两人在此刻切身的感受到了。
武安帝这才摆开架势,为他们讲述了一个不长不短的故事。
先汉末帝时期,因末帝无子嗣继承皇位,以致于皇权旁落。
地方上有实力的镇抚使,以及朝中重臣,甚至于这奉天城中的几大家族,凡是有些实力的,无不对这赫赫皇权心生觊觎。
当时最有实力竞争皇位的除了殷玄这支镇北军之外,还有南方的三支军队。他们在末帝病死之后不久,便起兵北上,试图趁着幼主刚刚即位,一举夺权。
殷玄的动作最慢,却是最快到达奉天城的,他以手下八万边军为筹码,成功得到了朝中大臣和宗室的支持。
进而接受了即位还不到一月的幼主禅让,改元开国。
讲到这里的时候,武安帝还忍不住自嘲,当时朕也没想当皇帝,但大军开进奉天城,这皇帝不做也得做了。不然,如何同下面那些人交代。
然而,这皇位是被殷玄得到了,南方三镇虽然也宣布臣服新帝,但这十五年来,他们屡屡拒绝皇帝的换防旨意,优哉游哉的当起了土皇帝。
除了将自己的家眷丢在奉天城让武安帝放心之外,他们直接控制当地的各项权力,看起来只是大夏治下的一镇,却已经宛如一国。
也正是因为如此,大夏立国十五年,从未真正完成一统,也就难以实现国力的凝聚。
武安帝微笑着看向牧阳,意有所指的说道:“牧阳,听完朕的这个故事,你还觉得是朝廷暗弱无能,不能除北境之患吗?”
牧阳看着近在咫尺的武安帝,武安帝也静静的看着眼前的少年,两人都沉默了,牧阳没有回答,是因为他的心里已经是跌宕起伏,难以言语。
现在看来,他的确错怪了武安帝,不明白朝廷有朝廷的难处。
只不过武安帝后面这句话却如一道惊雷,在他脑海中炸开。
难道真如岳千城所言,隔墙有耳吗?
其实在青山关的这十几年,他很清楚军中有皇宫中的探子。
岳千城也经常告诫他,行事还是要有所收敛,不要太过。
直到听到皇帝准确的说出自己在青山关说了什么,看到皇帝那双如利剑一般的眼睛,牧阳信了,但牧阳并不认为这有什么错。
在收拾好心情之后,牧阳起身行礼:“若陛下觉得牧阳说的不对,大可下旨治我的罪。”
少年话锋一转,语气突然加重:“但,牧阳自认为,抗击恶狼,没有错。”
此时的宁棠也有些紧张起来,一来,她也是第一次认识到皇帝控制地方的手段,因为这意味着她的一言一行,或许也在皇帝的监视之中。
二来,她和牧阳也算是有些交情,她也害怕牧阳因此触怒武安帝。
她同样起身道:“牧阳心直口快,还请陛下不要降罪。”
武安帝扫了一眼两人,问宁棠道:“这么说,你认为他说的是对的咯,朕是一个暗弱无能之君?”
在武安帝的威压之下,宁棠虽然有些措手不及,但并不代表她会就此屈服。宁棠抬起头,中气十足道:“陛下是不是暗弱之君,自有后世评断。但牧阳要抗击赤阳族,也符合中土华族万千黎民之望,所以此心无错。”
这番话说的并不圆满,但少女此刻着实拿出了面对千军万马的勇气。
她不相信武安帝会因此降罪一个天资卓越的年轻人,因为这会得罪武院。但是作为一国之君,他若是想要为难一下牧阳,还是可以轻易办到的。
武安帝再次将凌厉的目光放在牧阳身上,问道:“牧阳,若朕给你一次机会,你愿意向朕道歉,吗?”
这是在给台阶下?还是在考验?牧阳没有想那么多,只是回答道:“牧阳亲眼见过北境老幼妇孺或被集体坑杀,或被掳掠为奴,也曾亲身感受过同袍的鲜血由热变凉。所以,牧阳不认为自己有错。”
第七层彻底安静了,三个人甚至能够感受到各自的呼吸和心跳。
武安帝来到牧阳和宁棠二人面前,三人眼神交错良久,前者伸出宽大厚重的手掌拍打在两人的肩膀上,叹了口气,然后道:“都坐吧!”
三个字,很简单,但一场即将扬起的风暴,就这样消散了。
又或许武安帝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治牧阳的罪,不仅仅是因为牧阳已经受到了武院的重视,而是因为他在牧阳身上见到了自己的影子,见到了很多人的影子。
他们之中有很多人,尸骨埋在了北境,当然,也有很多人,成了华英台下石雕军阵的一员。
因为,武安帝所站的位置,正好可以俯瞰整个皇宫,整个奉天城,那一座座石雕军阵也同样在他们的脚下。
这些话,武安帝没有说,他继续道:“我生于大炎王朝灭亡那一年,也不知道父母是谁,后来等我长大了,身边就经常跟着一群打打杀杀的人,他们都是军人。那些年,朕见过太多的厮杀,敌人除了赤阳族,还有西戎,甚至还有你身边的兄弟。”
“后来,我又经历了凉、后炎、景朝、后商、前汉,直到咱爷们进了奉天,开了国。才发现,这个天下还是老样子,依旧是外患不断,内乱不减。”
“牧阳啊!”武安帝声音低沉,一股悲伤之情溢于言表:“朕知道,你看不起朕,看不起这个朝廷,朕不怪你,因为你还年轻。”
“朕也很喜欢你的年轻,因为年轻才能无畏无惧,才有称量天地的心气,而这往往是不可再生之物,朕希望你能够保持,越久越好!”
牧阳并不知道一个暮年君主过去经历了什么,但是就凭这两句话,牧阳可以相信,这位陛下,是想让这个天下变好的,因此,牧阳道歉了:“陛下,是牧阳错怪您了。”
“我不知你是否真心,但朕接受了!”武安帝很大方,大方到让人觉得他不像是一个皇帝,而是一个经历了六十五载战乱流离的老人,这个老人正在用尽一切办法,委屈求全的守住一片净土。
然而,这只是一个故事,换句话说,这是过去的事情。
武安帝讲这个故事,实际上是向牧阳他们透露了两个关键的信息,那就是夏国如今看似江山一统,但内部实际上派系林立,权力、财富难以归一。
而武安帝,也一直在暗中谋划,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牧阳他们,就是武安帝手里的棋子。
当然,武安帝之所召他们来,愿意跟他们讲这么多,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求一个自愿,也就是牧阳和宁棠要心甘情愿的成为这枚棋子。否则,武安帝不会放心让他们去做事情。
密诏行事,不过是第一道考验。今日召见,才是第二道考验。虽然没有刀光剑影,但武安帝面对面的讲出所有事情,才是最折磨人心的。
很显然,牧阳和宁棠两人都通过了考验,而且也有资格成为武安帝手里的一枚棋子。
半个时辰之后,牧阳下了华英台,宁棠则被武安帝留下,还有其他事情吩咐。不过在离开之时,武安帝还给了他一道新旨,让宁安领着他去见见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