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苏雨墨的巅峰-《晴空与围城》

  瑞士,日内瓦。

  国际商业联盟年度峰会的主会场,穹顶高阔,灯火璀璨,如同人类商业文明的万神殿。来自全球顶尖企业、金融机构和学术界的巨头们济济一堂,空气里弥漫着权力、资本与智慧碰撞的特殊气息。

  此刻,所有的聚光灯,所有的镜头,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舞台中央那个东方女子身上。

  苏雨墨。

  她身着一袭量身定制的藏青色旗袍领西装套裙,面料挺括,线条流畅,既保留了东方的含蓄风骨,又兼具西方的利落现代。乌黑的发丝在脑后挽成一个一丝不苟的低髻,露出光洁的额头和修长的脖颈。她没有佩戴过多首饰,只在耳垂点缀了两颗小巧的珍珠,光华内敛,却不容忽视。

  联盟理事会主席,一位白发苍苍、德高望重的欧洲古老家族掌舵人,正将象征联盟最高权柄的主席 gavel(木槌)和一枚特制的徽章,庄重地交付到她的手中。

  “恭喜你,苏女士。”老主席声音温和,带着由衷的赞赏,“你是国际商业联盟成立近百年来,第一位担任此职的华人,也是历史上最年轻的主席。我们期待你为全球商业带来新的视野与活力。”

  台下,雷鸣般的掌声如同潮水般涌起,经久不息。

  苏雨墨微微欠身,双手接过那沉甸甸的木槌和徽章。她的脸上带着得体的、从容的微笑,眼神清澈而坚定,扫过台下那一张张或熟悉或陌生、却都代表着巨大影响力的面孔。没有一丝一毫的怯场,也没有志得意满的张扬,只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沉稳与掌控感。

  她站在了这里,站在了世界商业版图的权力之巅。这是无数商业精英穷尽一生也无法企及的高度,是她凭借着自己的智慧、格局、手腕以及关键时刻的魄力,一步步攀登上的顶峰。

  镁光灯疯狂闪烁,记录下这历史性的一刻。

  在随后进行的就职演讲中,苏雨墨全程脱稿,用流利精准的英语,阐述了她对全球商业未来发展的构想——关于可持续性、关于科技伦理、关于打破壁垒、关于构建更具包容性的商业文明。她的逻辑缜密,视野宏阔,引经据典却又深入浅出,举手投足间散发着令人信服的领袖魅力。台下时而寂静无声,时而爆发出会心的掌声。

  演讲结束,是媒体群访环节。来自全球各大权威财经媒体的记者们争先恐后地提问,问题尖锐而直接,涉及经济走势、地缘政治对商业的影响、联盟未来的改革方向等等。苏雨墨应对自如,回答既展现了高度的专业性,又保持着恰到好处的分寸感,滴水不漏。

  就在群访即将结束时,一位以提问大胆着称的西方记者,抓住了最后一个机会,抛出了一个看似与商业无关,却极具话题性的问题:

  “苏主席,请原谅我的冒昧。在您辉煌的商业生涯中,有一个名字始终无法绕开,那就是擎天资本的叶凡先生。你们曾多次联手缔造传奇,也被业界视为最完美的‘黄金搭档’。但据悉,叶先生近年来已近乎隐退,鲜少在公开场合露面。我们很好奇,在您如今站上这个世界顶峰的此刻,您如何定义叶凡先生在您生命中的位置?他是否,是您成功路上那个‘背后的男人’?”

  这个问题一出,现场出现了一阵细微的骚动。不少人都带着好奇与探究的目光看向苏雨墨。叶凡的“隐退”在商圈本就是一个谜,而他与苏雨墨的关系,更是多年来被人们津津乐道的谈资。

  苏雨墨脸上的职业性微笑,在听到“叶凡”两个字时,几不可察地微微凝滞了一瞬。但仅仅是一瞬,快得没有人能捕捉到。她的目光掠过提问的记者,仿佛穿越了时空,看到了很远的地方。

  她没有回避,也没有流露出任何私人情绪。她沉吟了大约两秒钟,像是在认真思考这个问题的分量。

  然后,她抬起眼,目光恢复了之前的清明与冷静,但若仔细看去,那冷静的深处,似乎多了一丝极其微妙的、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愫。那不是爱恋,不是怨恨,而是一种……混合了深刻理解、无尽感慨以及一丝永恒遗憾的怅然。

  她对着话筒,声音清晰而平稳,传遍了会场的每一个角落:

  “叶凡是商业世界里,我见过的,最顶尖的战略家,也是最难缠的对手。”她的开场,与多年前那场专访中的描述惊人地一致,但语气却更为沉淀。

  她顿了顿,继续道,每一个字都仿佛经过深思熟虑:“我们之间的关系,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合作伙伴或者竞争对手。我们是彼此在黑暗森林中行走时,可以互相确认方位的灯塔;是在最混乱残酷的商业战场上,能够毫无保留将后背托付的战友。”

  她的描述,带着一种超越性别的、基于灵魂层面认可的力量。

  最后,她微微吸了一口气,眼神变得异常深邃和肯定,仿佛在陈述一个宇宙真理:

  “如果非要给一个定义……”

  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不容置疑的穿透力:

  “他是我此生,唯一的知己。”

  **唯一的知己。**

  同样的四个字,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面对不同的境遇,被她再次说出。分量,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沉重。

  这不是一种宣示主权,也不是一种暧昧的留恋。这是一个站在顶峰的女人,对自己过去那段最深刻、最独特联结的最终确认和公开祭奠。她承认他的不可替代,也承认了这种联结的最终形态与边界。

  她知道,他此刻或许正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守护着另一个需要他全部生命的女人。而她,也有了自己必须肩负的、更广阔的星辰大海。

  提问的记者似乎还想追问什么,但苏雨墨已经优雅地抬起手,示意采访到此结束。她脸上重新挂上那完美无瑕的、属于国际商业联盟主席的职业笑容,从容地在一众助理和安保的簇拥下,离开了会场。

  当晚,苏雨墨下榻的酒店套房内。

  她卸去了精致的妆容,换上了一身舒适的丝质睡袍,站在落地窗前,俯瞰着日内瓦湖的璀璨夜景和远处阿尔卑斯山的模糊轮廓。城市的灯火如同倾倒的星河,繁华,却也冰冷。

  手机屏幕上,是关于她当选主席的全球财经头条,配图是她接过木槌时那自信从容的身影。下面,也不可避免地关联着对叶凡那段“唯一知己”评论的各种解读。

  她没有点开细看。

  “唯一的知己……”她低声重复着这几个字,唇角泛起一丝极淡、极苦的弧度。

  是知己,便注定无法是恋人。

  是巅峰,便注定要承受孤独。

  她得到了世人梦寐以求的一切:权力、声望、站在行业顶峰的满足感。

  可她心里清楚,在那片由她亲手开拓的、广阔无垠的商业晴空之下,始终存在着一座她无法踏入,也无人能替代的……名为叶凡的围城。

  她端起手边的一杯红酒,对着窗外那片冰冷的繁华,微微示意。

  敬,唯一的知己。

  敬,各自的围城与晴空。

  敬,这意难平,却也必须继续前行的人生。

  她一饮而尽,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而清明。明天,还有更多的挑战与责任,在等待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