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凌夜的终极融合计划《赤伶》-《让你写公益歌,没让你写哭全网啊》

  次日,《明日歌王》第二场节目完整版准时上线。

  不到一个小时,#江沐月陈菲并列第一#和#心疼451票先生#两个话题就冲上了热搜榜前三。

  星辰卫视的官方微博下,评论区彻底沦陷。

  “788票并列第一?这是什么神仙操作!”

  “江沐月这首《我怀念的》真的绝了,我哭成狗。”

  “陈菲不愧是天后,临时换歌都能这么稳。”

  “最惨的还是陆风,451票,比上次多了一票…这比垫底还残忍…”

  “哈哈哈哈,451票先生要成梗了。”

  更有意思的是,江沐月和陈菲的粉丝开始为“谁更胜一筹”争论不休。

  “江沐月的情感表达更真实,陈菲太有距离感了。”

  “陈菲的格局和阅历碾压好吗?这就是差距。”

  “《我怀念的》听一遍就会单曲循环,《拾级》虽然深刻但没那么抓人。”

  争论越来越激烈,却意外催生出一个新的CP粉群体——“明月菲霜”。

  这些CP粉脑洞大开,各种同人文和视频疯狂产出,热度甚至超过了两人本身。

  “磕死我了!菲姐看沐月的眼神绝了,妈妈粉无疑!”

  “明月菲霜真香!一个是初心,一个是沉淀,绝配!”

  “菲霜党冲鸭!”

  就在网络讨论最激烈的时候,《明日歌王》节目组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官方微博发布了一支全新的预告片。

  标题极具挑衅性:【破壁者?终结者?来自中州的“神”即将降临!】

  预告片一开始,就是一双修长的手指在钢琴键盘上飞舞,演奏着复杂华丽的古典乐章。

  镜头始终没有露出弹奏者的正脸,只有一个优雅的侧影剪影。

  但画面下方的字幕却在疯狂刷存在感:

  “中州皇家音乐学院荣誉毕业生”

  “天后关门弟子”

  “融合派音乐理念先锋”

  “即将重新定义南炽州音乐格局”

  最后,画面定格在那个神秘的侧影上,配音低沉磁性:

  “当艺术遇上商业,当高雅碰撞流俗,谁将成为最后的王者?”

  “《明日歌王》第三场,见证奇迹。”

  视频发布不到半小时,转发量就破了十万。

  “中州”这两个字如同一枚炸弹,瞬间引爆了整个网络。

  “卧槽!中州皇家音乐学院!那可是蓝星音乐界的最高学府啊!”

  “完了完了,南炽州要被降维打击了。”

  “天后的关门弟子?这下江沐月要凉了。”

  “坐等中州大神教南炽州制作人做人。”

  “说句实话,江沐月虽然唱得好,但人家是正儿八经学院派,档次不一样。”

  “楼上说得对,草根终究是草根,怎么跟科班比?”

  评论区一片哀嚎,普遍认为南炽州的音乐圈要被“降维打击”了。

  这种源自地域和学历的“阶级压制”让网友们感到前所未有的压抑。

  幻音工作室内。

  肖雅盯着满屏的负面评论,脸色越来越难看。

  “这些网友也太夸张了吧,什么降维打击,搞得好像我们是原始人一样。”

  韩磊皱着眉头,不断刷新着评论区。

  “关键是中州皇家音乐学院这几个字杀伤力太大了。”

  “从那里出来的人,确实有傲视群雄的资本。”

  阿曜倒是最淡定的一个,他靠在沙发上,嘴角挂着讽刺的笑容。

  “看来我们这些要被文明人教育了。”

  “阿曜哥,你别说风凉话了。”肖雅急得直跺脚。

  “现在网上全是看衰沐月姐的声音。”

  江沐月坐在角落里,双手紧握,指节都泛白了。

  网上那些评论她都看到了。

  “草根歌手遇到科班,只能等死。”

  “江沐月之前的成功只是运气好,这次要原形毕露了。”

  “中州的音乐理念比南炽州先进至少十年,碾压是必然的。”

  每一条评论都像刀子一样扎在她心上。

  明明上一场刚刚取得并列第一的好成绩,怎么转眼间就变成了众矢之的?

  就在工作室气氛最压抑的时候,凌夜从里屋走了出来。

  他手里拿着一份手写的曲谱。

  “凌老师,你看网上的评论了吗?”肖雅忍不住问道。

  “看了。”

  凌夜点点头,语气淡然。

  “那下一场我们唱什么歌?这个萧亦然看起来很不好对付啊。”

  韩磊担忧地说道。

  凌夜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将手中的曲谱收进包里。

  “我出去一趟。”

  “去哪?”

  江沐月抬起头问。

  “去给你找个老师。”

  凌夜说完就走向门口,只留下一句话:

  “越是这种时候,越要沉住气。”

  “记住,真正的战斗不在网上,在舞台上。”

  说完,他推门而出,留下一屋子面面相觑的人。

  “凌老师这是要干嘛?”

  肖雅小声嘀咕。

  “找老师?”

  “以他的水平,还需要找什么老师?”

  韩磊若有所思。

  凌夜带着曲谱,独自走在广海市最古老的梨园巷里。

  这条巷子与外面繁华的霓虹世界格格不入。

  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光滑,两旁的古建筑默默诉说着沧桑。

  偶尔有几个穿着练功服的年轻人匆匆走过,但大多数店铺都已经关门歇业。

  传统戏曲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确实有些落寞了。

  凌夜找了半天,才在巷子最深处找到了那座名为“听雨轩”的戏院。

  戏院外观古朴,朱红色的门匾已经有些褪色,但依然能看出当年的气派。

  推门而入,里面空荡荡的。

  舞台上没有演出,观众席也没有观众,只有几盏昏黄的灯光照着空旷的空间。

  “找谁?”

  一个清冷的女声从后台传来。

  凌夜循声走去,在后台的化妆间里,看到了一个正在整理戏服的女人。

  裴雁秋。

  她看起来六十出头,身材依然挺拔,穿着一身素色的旗袍。

  虽然已过花甲之年,但眉眼间依然有着戏曲演员特有的风韵。

  “裴老师,我是凌夜,昨天电话里约的。”

  裴雁秋抬起眼皮看了他一眼,继续手里的活计:“说了,我不教流行歌手。”

  “您先看看这个。”

  凌夜没有多说什么,直接将一份手写的曲谱放在了化妆台上。

  曲谱的封面不是打印体,而是用毛笔写的两个古朴大字——《赤伶》。

  裴雁秋瞥了一眼曲谱,冷哼一声。

  “流行歌也要附庸风雅?用毛笔写个名字就以为有文化了?”

  凌夜没有为自己辩解,而是缓缓开口:

  “裴老师,我想给您讲个故事。”

  “关于一个戏子的故事。”

  他的声音平静如水,但每个字都带着力量。

  “很久以前,有个戏班子,班主是个老戏骨,唱了一辈子的忠臣烈士。”

  “那年,外敌入侵,城外烽火连天,城里的达官贵人都跑了,只剩下些普通百姓。”

  “敌军进城那天,敌人要戏班子在庆功宴上唱戏助兴,他答应了。”

  “那天晚上,戏楼里坐满了敌人,那天晚上,戏楼里坐满了敌人。”

  “老戏骨穿上戏服,画好脸谱,走上了舞台。”

  裴雁秋听着,手里下意识地摩挲着曲谱。

  “敌军不懂戏,只觉得这班主唱得好听,台下喝彩声一片。”

  “当班主唱完‘位卑未敢忘忧国,哪怕无人知我…’这句,他点燃了戏楼。”

  “最后,戏台倒塌,烈火吞噬一切,那个班主,和入侵的敌人,同归于尽。”

  化妆间里静得只能听到两人的呼吸声。

  良久,裴雁秋才开口:“你想说什么?”

  “我想说,真正的戏子,有自己的风骨,有自己的坚持。”

  凌夜看着她:“就像您,在这个快餐文化的时代,还在坚守着戏曲的精髓。”

  裴雁秋沉默了。

  她重新拿起曲谱,这次看得很仔细。

  每一个音符,每一段唱腔,她都反复研究。

  “这首歌...”她的声音有些颤抖。

  “你是想让她唱出戏子的悲壮?”

  “不只是悲壮。”凌夜摇头。

  “我想让她唱出戏子的尊严。”

  裴雁秋的眼中闪过复杂的神色。

  “你这首歌,糟蹋了可惜。”

  裴雁秋长叹一声。

  “我教她,但不是为你,也不是为她,是为了这首歌,为了...那些不该被遗忘的东西。”

  凌夜松了一口气:“谢谢您。”

  “别高兴得太早。”

  裴雁秋的语气重新变得严厉。

  “我只有五天时间。”

  “五天后她若唱不出我要的感觉,你们就另请高明。”

  凌夜点头:“我相信她可以。”

  “那就让她明天来吧。”

  裴雁秋重新拿起戏服。

  “记住,我要看到的不是技巧,是诚意。”

  “如果她对这份艺术没有敬畏之心,我不会浪费时间。”

  凌夜起身告辞:“裴老师,您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