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当场献丑?-《让你写公益歌,没让你写哭全网啊》

  接下来几天,凌夜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

  韩磊和肖雅站在门外,透过玻璃往里看。

  凌夜埋头在一堆宣纸里,手里握着毛笔,一笔一画地写着什么。

  桌上摆满了墨汁、砚台、字帖。

  地上晾着一排排写好的宣纸,整个办公室都飘着墨香。

  韩磊压低声音:“他这是在干啥?”

  肖雅摇头:“不知道啊,看着像在练书法?”

  “练书法?”

  韩磊挠挠头。

  “电影马上开拍了,他不写分镜不盯场景,跑这儿练字?”

  两人对视一眼。

  这操作,他们是真看不懂。

  办公室里,凌夜放下毛笔,端起那张写好的宣纸。

  纸上是一副对联。

  “名人宅畔五柳生辉,雅士门前三槐挺秀。”

  他满意地点点头,把这张纸放到地上晾干,又铺开新的宣纸。

  提笔,蘸墨。

  下一幅。

  “云鹤游天群鸿戏海,梅炎藻夏麦气英秋。”

  一笔一画,工整隽永。

  凌夜写得很慢。

  他脑子里过着电影里的每个场景——华府的大门、唐伯虎的书房、秋香闺房。

  前世这部电影这些场景都是有这些对联细节的。

  而这个世界并没有这些对联与诗词。

  凌夜要的,就是要把他还原出来。

  他很清楚,《唐伯虎点秋香》这部电影,表面上是无厘头喜剧,但骨子里必须有文化底蕴。

  笑料可以荒诞,但场景细节必须讲究。

  这样观众笑过之后,回过味来,才会发现这部电影不只是闹,还真有点东西。

  这是他要证明的。

  这时,韩磊推门进来。

  他蹲下身子,拿起一张宣纸,凑近了看。

  “梅兰竹菊四德昭彰,松竹兼茂千秋堪绩。”

  他盯着这些字,整个人都懵了。

  这是凌夜写的?

  韩磊做了这么多年经纪人,见过不少所谓的“文化人”。

  那些人写字,要么软趴趴没气势,要么故作高深装大师。

  可凌夜这些字,每一笔都扎实稳健,却又不失灵动。

  这哪是现代年轻人能写出来的?

  这分明是浸淫书法数十年的功底。

  韩磊放下宣纸,转头看着凌夜:“凌夜,你这是…”

  “电影里面场景要用的。”

  凌夜头也不抬,继续写着最后一副对联。

  “场景用的?”

  韩磊不解。

  “拍古装片而已,随便弄几副对联挂上去不就行了?”

  凌夜停下笔,抬头看着他。

  “韩哥,细节决定成败。”

  他站起来,拿起地上那些写好的宣纸。

  “《唐伯虎点秋香》表面上是闹剧,但骨子里得有文化底蕴。”

  凌夜把那些对联一张张铺在桌上。

  “这些对联,会出现在电影的各个场景里,观众可能注意不到,但只要镜头扫过,这些字就在那儿。”

  他顿了顿。

  “这叫藏在笑料之下的。”

  “观众笑过之后,回过味来,会发现这部电影不只是闹,还有点东西。”

  韩磊听着,眼神慢慢变了。

  他盯着那些对联,突然明白凌夜在干什么了。

  这不是多此一举。

  这是在给电影打地基。

  “凌夜,你这…”

  韩磊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凌夜笑了笑:“影视城那边定下来了吗?”

  “定下来了。”

  韩磊回过神。

  “北辰州那边有个古装影视城,场地很齐全,我已经谈好了。”

  “那就行。”

  凌夜收起那些对联。

  “明天我跟你一起过去看看。”

  次日上午。

  影视城。

  凌夜和韩磊带着几个工作人员到了现场。

  这是个专门拍古装剧的影视城,占地面积很大,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古色古香。

  来对接的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姓赵,是这片场地的负责人。

  赵主任站在门口,手里夹着根烟,远远看见凌夜他们过来,脸上挤出个笑。

  “韩总,凌老师,欢迎欢迎。”

  他声音挺大,但那笑容怎么看都有点敷衍。

  韩磊没多想,客气地握了握手:“赵主任,麻烦你了。”

  “不麻烦不麻烦。”

  赵主任弹了弹烟灰。

  “走,我带你们看场地。”

  一行人往里走。

  赵主任边走边介绍:“这边是仿古建房屋,那边是街道,后面还有个园林…”

  他的语气很平淡,就跟完成任务差不多。

  凌夜没说话,只是默默观察着周围环境。

  场地确实不错。

  但气氛有点不对。

  那些在场地上忙活的工作人员,看见他们过来,眼神里都带着点看热闹的意思。

  有人甚至小声嘀咕:“就是他啊,那个要拍《唐伯虎点秋香》的那个?”

  “听说还是个古装喜剧,啧啧。”

  “等着扑街吧。”

  这些话声音不大,但凌夜听得清清楚楚。

  韩磊脸色有点难看,想说什么,被凌夜拦住了。

  “韩哥,没事。”

  凌夜语气平静。

  他们走到一座大宅院门前,门楼气派,飞檐翘角。

  但细看之下,门柱光秃秃的,少了点味道。

  凌夜停下脚步:“赵主任,我有个要求。”

  “凌导您说。”

  赵主任笑着回头。

  凌夜从包里拿出那些对联:“这些对联,需要挂在相应的场景里。”

  赵主任接过来,随便翻了翻。

  他看都没仔细看,就点头:“行行行,没问题。”

  语气很敷衍。

  明显是嘴上答应,心里根本不当回事。

  凌夜盯着他:“赵主任,这些对联很重要,每一副的位置我都标好了,麻烦您按要求布置。”

  “放心放心。”

  赵主任笑着把对联塞给旁边的工作人员。

  “小王,你记一下,到时候挂上去。”

  那个叫小王的工作人员接过对联,也是随手往兜里一塞。

  整个过程,透着两个字:应付。

  韩磊看不下去了:“赵主任,这事儿真的很重要…”

  “韩总,我懂我懂。”

  赵主任打断他。

  “咱们合作这么多剧组了,什么场面没见过?您就放心吧。”

  他说完,转身就要往前走。

  凌夜看着他那满不在乎的背影,又瞥了一眼旁边那个把宣纸当废纸一样揣起来的工作人员。

  他的眼神冷了下来。

  “等等。”

  声音不大,却让赵主任停住了脚步。

  赵主任回头,脸上笑容有点僵:“凌导,还有事?”

  凌夜的目光从那个工作人员身上,缓缓移到赵主任脸上。

  “赵主任,有笔墨吗?”

  “借我用一下。”

  赵主任一愣。

  随即心里乐了。

  这是要当场献丑?

  他朝旁边一个工作人员扬了扬下巴,语气轻慢:“去,把咱们那套文房四宝拿来,给凌导开开眼。”

  话音里的“文房四宝”四个字,被他咬得特别重,带着明显的讥讽。

  周围的工作人员都停下手里的活,围了过来,脸上带着看好戏的表情。

  很快,工作人员拿来一个托盘。

  上面放着一支笔毛分叉的毛笔,一个塑料碟子,里面是些半干的墨点,旁边还有一小瓶清水。

  一看就是最廉价的道具。

  赵主任做出个“请”的手势,笑呵呵地说:“凌导,您看,这可是咱们最好的道具了。”

  凌夜扫了一眼那托盘。

  摇了摇头。

  “算了。”

  就在赵主任以为他要放弃,准备开口嘲讽两句时。

  凌夜转身从自己的背包里,拿出一个长条形的锦盒,和一卷用布袋装着的宣纸。

  他打开锦盒。

  里面是一支保养极好的狼毫笔。

  他又从包里拿出一小瓶包装精良的墨汁。

  这套动作干净利落,专业又讲究。

  和旁边托盘里那套粗制滥造的道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周围看热闹的表情凝固了。

  赵主任的笑容也僵在了脸上。

  内行看门道。

  光看这准备架势,就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绝对不是在开玩笑。

  凌夜让韩磊帮忙在院门石桌上铺开宣纸,自己则拧开瓶盖,倒出墨汁。

  提笔。

  蘸墨。

  他站在宣纸前,闭上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