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孟朝屿提出要带她“真正出门一趟”时,孟朝桉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不再是那个被圈定好的、以疗养院小楼为圆心的狭小花园,而是要去到“外面”,那个在她认知里一直模糊而遥远、被孟朝屿描述为“仍有危险”和“纷繁复杂”的真实世界。
巨大的惊喜如同潮水般瞬间淹没了她,让她心脏狂跳,脸颊因激动而泛起红晕。
她抓住孟朝屿的手臂,眼睛亮得惊人,像个即将收到最珍贵礼物的孩子:“真的吗?朝屿?我们可以……可以出去了?”
孟朝屿欣赏着她脸上毫不掩饰的喜悦,这种情绪因他而生,这认知让他心底涌起一股掌控一切的快感。
他微笑着,伸手抚平她额前一缕不听话的发丝,动作亲昵自然:“当然,姐姐。你最近恢复得很好,我想带你出去散散心。不过,”他话锋一转,语气带上些许不容置疑的郑重,“外面和这里不一样,你要答应我,一定要紧紧跟着我,不能乱跑,不能离开我的视线,好吗?”
此刻的孟朝桉,满心都是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哪里会拒绝。
她用力点头,几乎是迫不及待地保证:“我一定听话!我哪里都不去,就跟着你!”
看着她全然信赖、满眼依赖的模样,孟朝屿满意地笑了。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这次出行,与其说是满足她的愿望,不如说是他精心策划的一场“认知加固”之旅。
他要让她亲眼看到,外面的世界是何等“不堪”,而他为她打造的庇护所,又是何等“珍贵”。
出行那天,孟朝屿为她准备了一套崭新的衣裙,质地柔软,颜色素雅,却将她衬托得更加柔弱动人。
他亲自帮她穿上,动作细致,指尖偶尔划过她裸露的皮肤,带着不容忽视的占有意味。
孟朝桉微微颤栗,却并未躲闪,只是垂着眼睫,任由他摆布。
这种顺从,让孟朝屿眼底的暗色更深。
他并没有使用疗养院可能存在的正规车辆,而是不知从何处弄来一辆毫不起眼的黑色轿车。
车子驶出疗养院那条隐秘的山路,汇入城郊公路时,孟朝桉的脸几乎要贴在车窗上,贪婪地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景象。
普通的农田、低矮的房屋、偶尔驶过的车辆……这一切对她而言,都充满了新奇。
随着车辆逐渐驶入市区,孟朝屿开始了他潜移默化的“引导”。
他并没有带她去什么风景优美或者有趣的地方,而是刻意绕行经过一些相对杂乱、喧嚣的区域。
拥挤的人潮,嘈杂的喇叭声,急促的行走步伐,还有空气中混合着的各种不明气味……这一切都让长期处于静谧环境中的孟朝桉感到不适和头晕目眩。
她下意识地往孟朝屿身边缩了缩,小手紧紧抓住了他的衣角。
孟朝屿立刻察觉到了她的不安,伸手将她揽入怀中,下巴抵着她的发顶,声音温柔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引导:“是不是很吵?很不舒服?外面就是这样,纷乱又匆忙,每个人都很冷漠。”
恰逢红灯,车子停下。
路边似乎发生了小小的争执,两个行人因为碰撞而大声争吵起来,面目有些狰狞。
孟朝桉吓得往孟朝屿怀里又钻了钻,不敢再看。
“别怕,”孟朝屿轻轻拍着她的背,语气带着怜惜,“你看,外面的人就是这样,容易暴躁,充满戾气。不像我们,只有我们两个人,安安静静的,多好。”
他的话语,像催眠一样,将窗外那些偶发的、负面的景象,与她内心刚刚升起的不安感直接挂钩,强化着“外界=危险 不适”的认知。
车子最终停在了一家看起来极为高档、但客流稀少的私人画廊前。孟朝屿带她来这里,美其名曰“感受艺术,净化心灵”。
画廊里确实安静,灯光柔和,墙上挂着抽象难懂的画作。
孟朝桉懵懂地看着,并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只觉得气氛压抑。
孟朝屿却在一旁低声解读,每一幅画都被他赋予了孤独、挣扎、或者扭曲的意味。
“姐姐你看,这像不像被困住的灵魂?”、“这幅画的颜色,是不是很像绝望?”……
他的解读并非画作本意,却巧妙地与她此刻被刻意引导出的、对外界的疏离和恐惧感相呼应。
她看着那些扭曲的线条和暗沉的色彩,心里更加闷得慌。
从画廊出来,孟朝屿并没有直接带她回去,而是去了附近一家格调优雅、需要提前预约的餐厅。
环境无可挑剔,服务周到,食物精致。
但孟朝桉却吃得食不知味。周围偶尔投来的打量目光,或许只是好奇,或许是因为孟朝屿过于出众的容貌和两人之间略显怪异的气氛,都让她如坐针毡。
她习惯了只有孟朝屿的注视,任何外人的目光都让她感到被侵犯的不安。
孟朝屿将她的不适尽收眼底,体贴地为她布菜,倒水,动作间充满了保护欲。
他低声说:“不喜欢别人看我们?没关系,吃完我们就回去。还是只有我们两个人的地方最舒服,对不对?”
孟朝桉抬起眼,看着他温柔专注的眼神,再回想这一路经历的嘈杂、争执、压抑的画作和陌生的目光,一种强烈的对比感油然而生。
是啊,外面的一切都让她紧张、不安,只有和朝屿在一起的地方,才是安全的、舒适的。
这次出门,非但没有激起她对外界的向往,反而像一场精心设计的“恐吓教育”,让她对离开孟朝屿掌控的范围产生了更深的恐惧。
返程的车上,孟朝桉已经没有了来时的兴奋,只是疲惫地靠在孟朝屿肩上,闭着眼睛,小手依然紧紧抓着他的手,仿佛他是她在汹涌海洋中唯一的浮木。
孟朝屿任由她靠着,指尖有一下没一下地缠绕着她的发丝,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在他看来“污浊”的世界,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效果很好。
他的小鸟被外面的“风雨”吓到了,更加眷恋他这只牢笼的温暖和安全。
回到那栋位于山林深处的疗养院小楼,当车门关上,隔绝了外面的一切声响时,孟朝桉竟然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这里虽然寂静,却让她感到莫名的安心。
孟朝屿牵着她的手走进房间,反手锁上门。
他将她带到沙发边坐下,自己则蹲在她面前,仰头看着她惊魂未定、带着依赖的眼神,轻声问:“姐姐,今天出去了这一趟,你觉得……是外面好,还是只有我们两个人的地方好?”
孟朝桉几乎没有犹豫,用力摇了摇头,声音带着一丝后怕的哽咽:“外面……不好。吵,乱,让人害怕。”她主动向前倾身,投入他的怀抱,寻求安慰,“还是这里好……朝屿,只有我们两个人,最好。”
孟朝屿紧紧抱住她,感受着她身体的轻颤和全然的依赖,心底涌起一股近乎癫狂的满足感。
他成功了。
他亲手为她拉开幕布,让她窥见了外面世界的“不堪”,又亲手将幕布合上,让她心甘情愿地退回他打造的舞台。
从此,她只会更紧地抓住他这根唯一的“绳索”。
她的世界,将彻底以他为中心,再也生不出一丝逃离的念头。
他低下头,吻了吻她的发顶,声音温柔得令人窒息:
“好,那我们以后就永远在一起,再也不分开了。”
怀中的孟朝桉,温顺地点了点头。
这一次,她的心里,几乎没有再升起任何异议。
帷幕外的世界让她恐惧,而掌心的提线,似乎成了她唯一的依靠。
不再是那个被圈定好的、以疗养院小楼为圆心的狭小花园,而是要去到“外面”,那个在她认知里一直模糊而遥远、被孟朝屿描述为“仍有危险”和“纷繁复杂”的真实世界。
巨大的惊喜如同潮水般瞬间淹没了她,让她心脏狂跳,脸颊因激动而泛起红晕。
她抓住孟朝屿的手臂,眼睛亮得惊人,像个即将收到最珍贵礼物的孩子:“真的吗?朝屿?我们可以……可以出去了?”
孟朝屿欣赏着她脸上毫不掩饰的喜悦,这种情绪因他而生,这认知让他心底涌起一股掌控一切的快感。
他微笑着,伸手抚平她额前一缕不听话的发丝,动作亲昵自然:“当然,姐姐。你最近恢复得很好,我想带你出去散散心。不过,”他话锋一转,语气带上些许不容置疑的郑重,“外面和这里不一样,你要答应我,一定要紧紧跟着我,不能乱跑,不能离开我的视线,好吗?”
此刻的孟朝桉,满心都是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哪里会拒绝。
她用力点头,几乎是迫不及待地保证:“我一定听话!我哪里都不去,就跟着你!”
看着她全然信赖、满眼依赖的模样,孟朝屿满意地笑了。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这次出行,与其说是满足她的愿望,不如说是他精心策划的一场“认知加固”之旅。
他要让她亲眼看到,外面的世界是何等“不堪”,而他为她打造的庇护所,又是何等“珍贵”。
出行那天,孟朝屿为她准备了一套崭新的衣裙,质地柔软,颜色素雅,却将她衬托得更加柔弱动人。
他亲自帮她穿上,动作细致,指尖偶尔划过她裸露的皮肤,带着不容忽视的占有意味。
孟朝桉微微颤栗,却并未躲闪,只是垂着眼睫,任由他摆布。
这种顺从,让孟朝屿眼底的暗色更深。
他并没有使用疗养院可能存在的正规车辆,而是不知从何处弄来一辆毫不起眼的黑色轿车。
车子驶出疗养院那条隐秘的山路,汇入城郊公路时,孟朝桉的脸几乎要贴在车窗上,贪婪地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景象。
普通的农田、低矮的房屋、偶尔驶过的车辆……这一切对她而言,都充满了新奇。
随着车辆逐渐驶入市区,孟朝屿开始了他潜移默化的“引导”。
他并没有带她去什么风景优美或者有趣的地方,而是刻意绕行经过一些相对杂乱、喧嚣的区域。
拥挤的人潮,嘈杂的喇叭声,急促的行走步伐,还有空气中混合着的各种不明气味……这一切都让长期处于静谧环境中的孟朝桉感到不适和头晕目眩。
她下意识地往孟朝屿身边缩了缩,小手紧紧抓住了他的衣角。
孟朝屿立刻察觉到了她的不安,伸手将她揽入怀中,下巴抵着她的发顶,声音温柔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引导:“是不是很吵?很不舒服?外面就是这样,纷乱又匆忙,每个人都很冷漠。”
恰逢红灯,车子停下。
路边似乎发生了小小的争执,两个行人因为碰撞而大声争吵起来,面目有些狰狞。
孟朝桉吓得往孟朝屿怀里又钻了钻,不敢再看。
“别怕,”孟朝屿轻轻拍着她的背,语气带着怜惜,“你看,外面的人就是这样,容易暴躁,充满戾气。不像我们,只有我们两个人,安安静静的,多好。”
他的话语,像催眠一样,将窗外那些偶发的、负面的景象,与她内心刚刚升起的不安感直接挂钩,强化着“外界=危险 不适”的认知。
车子最终停在了一家看起来极为高档、但客流稀少的私人画廊前。孟朝屿带她来这里,美其名曰“感受艺术,净化心灵”。
画廊里确实安静,灯光柔和,墙上挂着抽象难懂的画作。
孟朝桉懵懂地看着,并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只觉得气氛压抑。
孟朝屿却在一旁低声解读,每一幅画都被他赋予了孤独、挣扎、或者扭曲的意味。
“姐姐你看,这像不像被困住的灵魂?”、“这幅画的颜色,是不是很像绝望?”……
他的解读并非画作本意,却巧妙地与她此刻被刻意引导出的、对外界的疏离和恐惧感相呼应。
她看着那些扭曲的线条和暗沉的色彩,心里更加闷得慌。
从画廊出来,孟朝屿并没有直接带她回去,而是去了附近一家格调优雅、需要提前预约的餐厅。
环境无可挑剔,服务周到,食物精致。
但孟朝桉却吃得食不知味。周围偶尔投来的打量目光,或许只是好奇,或许是因为孟朝屿过于出众的容貌和两人之间略显怪异的气氛,都让她如坐针毡。
她习惯了只有孟朝屿的注视,任何外人的目光都让她感到被侵犯的不安。
孟朝屿将她的不适尽收眼底,体贴地为她布菜,倒水,动作间充满了保护欲。
他低声说:“不喜欢别人看我们?没关系,吃完我们就回去。还是只有我们两个人的地方最舒服,对不对?”
孟朝桉抬起眼,看着他温柔专注的眼神,再回想这一路经历的嘈杂、争执、压抑的画作和陌生的目光,一种强烈的对比感油然而生。
是啊,外面的一切都让她紧张、不安,只有和朝屿在一起的地方,才是安全的、舒适的。
这次出门,非但没有激起她对外界的向往,反而像一场精心设计的“恐吓教育”,让她对离开孟朝屿掌控的范围产生了更深的恐惧。
返程的车上,孟朝桉已经没有了来时的兴奋,只是疲惫地靠在孟朝屿肩上,闭着眼睛,小手依然紧紧抓着他的手,仿佛他是她在汹涌海洋中唯一的浮木。
孟朝屿任由她靠着,指尖有一下没一下地缠绕着她的发丝,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在他看来“污浊”的世界,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效果很好。
他的小鸟被外面的“风雨”吓到了,更加眷恋他这只牢笼的温暖和安全。
回到那栋位于山林深处的疗养院小楼,当车门关上,隔绝了外面的一切声响时,孟朝桉竟然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这里虽然寂静,却让她感到莫名的安心。
孟朝屿牵着她的手走进房间,反手锁上门。
他将她带到沙发边坐下,自己则蹲在她面前,仰头看着她惊魂未定、带着依赖的眼神,轻声问:“姐姐,今天出去了这一趟,你觉得……是外面好,还是只有我们两个人的地方好?”
孟朝桉几乎没有犹豫,用力摇了摇头,声音带着一丝后怕的哽咽:“外面……不好。吵,乱,让人害怕。”她主动向前倾身,投入他的怀抱,寻求安慰,“还是这里好……朝屿,只有我们两个人,最好。”
孟朝屿紧紧抱住她,感受着她身体的轻颤和全然的依赖,心底涌起一股近乎癫狂的满足感。
他成功了。
他亲手为她拉开幕布,让她窥见了外面世界的“不堪”,又亲手将幕布合上,让她心甘情愿地退回他打造的舞台。
从此,她只会更紧地抓住他这根唯一的“绳索”。
她的世界,将彻底以他为中心,再也生不出一丝逃离的念头。
他低下头,吻了吻她的发顶,声音温柔得令人窒息:
“好,那我们以后就永远在一起,再也不分开了。”
怀中的孟朝桉,温顺地点了点头。
这一次,她的心里,几乎没有再升起任何异议。
帷幕外的世界让她恐惧,而掌心的提线,似乎成了她唯一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