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未央宫。
殿外,残阳如血。
宫门被缓缓推开,阳光刺破殿内‘积郁’的昏暗。
‘刘秀’在一众甲士的簇拥下,踏入这座象征天下权柄的宫殿。
随即‘刘秀’脚步又是一顿,挥手止住了身后欲要上前的甲士。
他看着那个曾经权倾天下,如今却孤坐待死的老人,心中竟生不出一丝胜利的快意,只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沉重。
‘刘秀’挥手止住麾下将士,独自缓步上前,停在丹陛之下。
他看着那个沉浸在自己世界中的老人,那个他立志要推翻的‘逆臣’,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开口。
似乎是感受到了目光,王莽的笔尖微微一顿。他并未抬头,只是缓缓放下笔,用一方素绢仔细地拭去指尖沾染的墨迹,动作从容不迫。
然后,玄服老者方才抬起眼,看向阶下的来人。
‘刘秀’对视之间不由一震。那是一双怎样的眼睛?
老迈的浊目之中没有了昔日的锐利与偏执,亦没有恐惧,甚至没有失败者该有的颓唐。
——只有一种勘破世情的淡然,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惋惜。
“你来了。”
王莽平和的声音率先响起,甚至带着一丝遮不住的沙哑与疲惫,却又似在迎接一位迟来的客人。
“朕来了”。
‘刘秀’挺直了脊背,直视着对方。言语之中却强调着那个‘朕’字。
“王莽…”
‘刘秀’随即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异样,沉声道:“新朝气数已尽,你还有何话说?”
王莽闻言,脸上竟露出一丝极淡却极复杂的笑意,那笑意中有嘲弄、有释然,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怜悯。
“气数?”
王莽轻轻地重复了一遍这两个词,目光扫过‘刘秀’周身那遮不住的紫微帝气,摇了摇头,笑叹道。
“是啊,气数…在你…不在我…”
王莽目光扫过‘刘秀’身后那些杀气腾腾看着他的甲士,最终落回‘刘秀’那张脸上,淡淡一笑道。
“既然我…我们气数已经。那这万里江山,从今日起…便是你的了。”
话语间,玄服老者抬手轻轻拂过案上那堆积如山的竹简,抚在那些他呕心沥血推行、却已注定无法实现的新政文书上…
“这些…”王莽指向那些竹简,语气平静无波道。
“都是均田的细则,虽未能尽全功。然其中抑制豪强兼并之策,你或可借鉴,希望使民能有恒产,若成则天下少些流离。”
他随即又指向另一堆道:“此乃改币之论、前朝旧币劣质,富者囤积、贫者无依,初衷是为普惠于民…
可惜…操之过急反为祸端。其中得失,尔等…自鉴。”
玄服老者手指一处处指过去,吏治、官制、礼法……
将他毕生心血,他那场轰轰烈烈却最终失败的革鼎之梦…如同交接公务一般,平静地、详细地,说与这位即将取他而代之的‘天命之子’听。
‘刘秀’怔在原地。他预想过对方的负隅顽抗,预想过对方的破口大骂,甚至预想过对方的摇尾乞怜。却唯独没有想过…会是眼前这般……景象。
没有仇恨,没有不甘,只有一种近乎殉道者的坦然,与一种将未竟事业托付后继者的…平静。
“你…为何如此?” ‘刘秀’一扶腰间宝剑,忍不住出声问道,声音却带着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干涩。
王莽终于再次抬头看着他,那双浑浊的眼眸中,却清晰的倒映着‘刘秀’年轻而充满野心的面孔。
“巨君一生所求非为权位,乃为…‘革鼎’二字”。
王莽缓缓道。声音虽轻,却字字清晰可闻。
“成则固然可喜,可败…亦是常态。然…雁过留声,人过留痕。
这些心血无论对错,皆是我曾试图改变这‘天命’的证明。
我知道,你为了‘大局’定然会尽废新政,复辟旧制。此乃天命,亦是……‘人心’所向。
但这些心血,未必全无可取之处。你若尚有几分为民之心,闲暇时……或可一观。”
玄服老者声音顿了顿,看着眼前的‘刘秀’。意味深长地补充道。
“只望你…好自为之。坐这天下…易。治这天下…难!
莫要…辜负了这‘天命’所托…”
说着,玄服老者竟将那一份他刚刚批阅完毕,墨迹未干的奏疏,轻轻向前推了推…推向‘刘秀’。
随即他不再言语,重新坐直身体,目光投向殿外那渐渐沉落的夕阳,仿佛在等待最后的时刻。
…又仿佛在与那位再也不会回来的故人,做无声的告别。
这一刻,一个‘造反鼎革’试图以人力逆天改命的失败者。在生命尽头,坦然地将自己毕生的理想与心血,交付给一个‘顺应天命’,即将踩着他的尸骨登上至尊之位的胜利者。
‘刘秀’怔住了。他看着那卷被推过来的竹简,看着王莽那平静无波的眼神,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回应。
他身后那些骄兵悍将,也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王莽不再看他,缓缓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自己的玄端朝服和冠冕,动作一丝不苟,如同要去参加一场最隆重的典礼。
他绕过御案,一步步走向殿门,走下这片已然不属于他的天地。
在与‘刘秀’擦肩而过时,他脚步微顿,却并未转头,只是望着殿外那片如烧的天空,若有所思的轻轻追忆着吟道。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语罢。他昂首迈步,径直走向殿外。玄服身影在晨曦微光中,拉出一道决绝而悲怆的长影。
就在玄服老者即将踏出殿门的刹那,‘刘秀’猛地回头,打破了这凝重的寂静道。
“王……你可还有未了之愿?”
王莽的脚步未曾停顿,只是缓缓摇了摇头。他已将毕生心血与未竟的理想,都留在了那卷推出去的奏疏里。
——人间万事,于他再无挂碍。
然而,就在玄服老者前脚即将迈过那高大门槛时,身形却猛地一顿。他沉默了片刻,随即缓缓道。
“若是能行……替老夫在城外,垒一座空坟即可。”
‘刘秀’眼神微动,却没有打断。
王莽见此继续道:“墓碑之上,只写‘李付悠’三字即可。
下方……下方就刻‘挚友安汉公王莽所留’。坟前……再替老夫留一朵野花便可。”
“野花?”
‘刘秀’闻言,握着剑柄的手指骤然收紧、指节泛白。
他回望着王莽那决绝而孤高的背影,暮色在他玄色的袍服上流淌,仿佛镀上了一层更加昏黄的金边。
殿内一时死寂,只有远处隐约传来的兵马喧嚣。
良久,‘刘秀’方才再次开口,声音却比刚才更加沙哑低沉道。
“……还有吗?”
王莽微微侧首,夕阳的余晖勾勒出他清瘦的轮廓,玄服老者不再多言。只是缓缓摇头。
‘刘秀’点了点头,不再言语。
此时两人背对着,立于巨大的殿门两侧,中间是那道划分时代的门槛。
残阳如血,将他们的各自的影子在殿内都拉得老长,交错在一起…扭曲而狰狞。
——下一刻!
‘刘秀’眼中一直被压抑的凶戾与某种被刺痛般的暴怒轰然爆发!
他悍然转身!腰间佩剑如同惊雷出鞘!带起一道狠戾的寒光!没有丝毫犹豫!朝着王莽后颈,悍然斩下!
——剑锋划过空气,发出尖锐的嘶鸣!
“噗——!”
一颗头颅带着追忆着什么的的平静神色飞起,随后滚落在尘埃之中。
无头的尸身兀自挺立了片刻,才缓缓倒下,数十年的玄色朝服被喷涌的鲜血迅速的浸染。
‘刘秀’持剑而立,剑尖血气尚温!
他胸口自剧烈的起伏,眼睛盯着那具尸体,眼中是翻腾的怒火与一种近乎扭曲的嫉恨!
‘你做的如此种种,若是传出去!你自然是求仁得仁,青史或许还会记你一笔!
——可我呢?!!
那我这个……杀弟才夺得‘天命’的人,又算什么?!算什么——!!’
随即‘刘秀’猛地收剑,对着身后几名心腹甲士,声音冰冷如铁道。
“将王莽的头颅,给朕制成‘酒器’!朕要以此‘犒赏’三军,供‘万民’泄愤!
让天下人都看看,这就是逆天而行的下场!”
“诺!”
甲士凛然应命,上前处理那具无头尸身和滚落的头颅。
就在他们即将退出殿外时,‘刘秀’抬手来到殿外,语气平淡得令人心寒的向其余心腹吩咐道。
“刚刚那十数人,有听闻那篡逆之辈的诛心秘闻!凡事方才随朕入殿之人……事后…一个不留!”
闻言左右相视一眼,随后领命跟随而去。许久之后,殿中某处传来几声短促的惊叫与兵刃入肉的闷响,随即彻底安静下来。
…
偌大的宣室殿内,终于只剩下他一人。
‘刘秀’缓缓转身,踏过地上尚未干涸的血迹。
一步一步,走向那高高在上的、象征着至尊权力的御座。
——他走得很慢,脚步沉重。
最终,他来到御座之前,良久…转身坐了下去。
…御座此时冰冷刺骨而坚硬膈臀。
殿外,最后一抹夕阳的余晖彻底沉入地平线。
无边的黑暗吞噬了天地…也吞噬了这座刚刚经历过血腥洗礼的宫殿。
‘刘秀’……刘秀独自坐在那至高无上的位置上,身影在无边的黑暗中显得格外渺小,也……格外孤独。
……真正的…孤家寡人…
……
…
…
次日晨曦下,长安城外,多了一座新坟。
坟碑上书——李付悠…挚友安汉公王莽留。
碑前,一朵野花…
…自随风…摇动…
殿外,残阳如血。
宫门被缓缓推开,阳光刺破殿内‘积郁’的昏暗。
‘刘秀’在一众甲士的簇拥下,踏入这座象征天下权柄的宫殿。
随即‘刘秀’脚步又是一顿,挥手止住了身后欲要上前的甲士。
他看着那个曾经权倾天下,如今却孤坐待死的老人,心中竟生不出一丝胜利的快意,只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沉重。
‘刘秀’挥手止住麾下将士,独自缓步上前,停在丹陛之下。
他看着那个沉浸在自己世界中的老人,那个他立志要推翻的‘逆臣’,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开口。
似乎是感受到了目光,王莽的笔尖微微一顿。他并未抬头,只是缓缓放下笔,用一方素绢仔细地拭去指尖沾染的墨迹,动作从容不迫。
然后,玄服老者方才抬起眼,看向阶下的来人。
‘刘秀’对视之间不由一震。那是一双怎样的眼睛?
老迈的浊目之中没有了昔日的锐利与偏执,亦没有恐惧,甚至没有失败者该有的颓唐。
——只有一种勘破世情的淡然,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惋惜。
“你来了。”
王莽平和的声音率先响起,甚至带着一丝遮不住的沙哑与疲惫,却又似在迎接一位迟来的客人。
“朕来了”。
‘刘秀’挺直了脊背,直视着对方。言语之中却强调着那个‘朕’字。
“王莽…”
‘刘秀’随即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异样,沉声道:“新朝气数已尽,你还有何话说?”
王莽闻言,脸上竟露出一丝极淡却极复杂的笑意,那笑意中有嘲弄、有释然,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怜悯。
“气数?”
王莽轻轻地重复了一遍这两个词,目光扫过‘刘秀’周身那遮不住的紫微帝气,摇了摇头,笑叹道。
“是啊,气数…在你…不在我…”
王莽目光扫过‘刘秀’身后那些杀气腾腾看着他的甲士,最终落回‘刘秀’那张脸上,淡淡一笑道。
“既然我…我们气数已经。那这万里江山,从今日起…便是你的了。”
话语间,玄服老者抬手轻轻拂过案上那堆积如山的竹简,抚在那些他呕心沥血推行、却已注定无法实现的新政文书上…
“这些…”王莽指向那些竹简,语气平静无波道。
“都是均田的细则,虽未能尽全功。然其中抑制豪强兼并之策,你或可借鉴,希望使民能有恒产,若成则天下少些流离。”
他随即又指向另一堆道:“此乃改币之论、前朝旧币劣质,富者囤积、贫者无依,初衷是为普惠于民…
可惜…操之过急反为祸端。其中得失,尔等…自鉴。”
玄服老者手指一处处指过去,吏治、官制、礼法……
将他毕生心血,他那场轰轰烈烈却最终失败的革鼎之梦…如同交接公务一般,平静地、详细地,说与这位即将取他而代之的‘天命之子’听。
‘刘秀’怔在原地。他预想过对方的负隅顽抗,预想过对方的破口大骂,甚至预想过对方的摇尾乞怜。却唯独没有想过…会是眼前这般……景象。
没有仇恨,没有不甘,只有一种近乎殉道者的坦然,与一种将未竟事业托付后继者的…平静。
“你…为何如此?” ‘刘秀’一扶腰间宝剑,忍不住出声问道,声音却带着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干涩。
王莽终于再次抬头看着他,那双浑浊的眼眸中,却清晰的倒映着‘刘秀’年轻而充满野心的面孔。
“巨君一生所求非为权位,乃为…‘革鼎’二字”。
王莽缓缓道。声音虽轻,却字字清晰可闻。
“成则固然可喜,可败…亦是常态。然…雁过留声,人过留痕。
这些心血无论对错,皆是我曾试图改变这‘天命’的证明。
我知道,你为了‘大局’定然会尽废新政,复辟旧制。此乃天命,亦是……‘人心’所向。
但这些心血,未必全无可取之处。你若尚有几分为民之心,闲暇时……或可一观。”
玄服老者声音顿了顿,看着眼前的‘刘秀’。意味深长地补充道。
“只望你…好自为之。坐这天下…易。治这天下…难!
莫要…辜负了这‘天命’所托…”
说着,玄服老者竟将那一份他刚刚批阅完毕,墨迹未干的奏疏,轻轻向前推了推…推向‘刘秀’。
随即他不再言语,重新坐直身体,目光投向殿外那渐渐沉落的夕阳,仿佛在等待最后的时刻。
…又仿佛在与那位再也不会回来的故人,做无声的告别。
这一刻,一个‘造反鼎革’试图以人力逆天改命的失败者。在生命尽头,坦然地将自己毕生的理想与心血,交付给一个‘顺应天命’,即将踩着他的尸骨登上至尊之位的胜利者。
‘刘秀’怔住了。他看着那卷被推过来的竹简,看着王莽那平静无波的眼神,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回应。
他身后那些骄兵悍将,也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王莽不再看他,缓缓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自己的玄端朝服和冠冕,动作一丝不苟,如同要去参加一场最隆重的典礼。
他绕过御案,一步步走向殿门,走下这片已然不属于他的天地。
在与‘刘秀’擦肩而过时,他脚步微顿,却并未转头,只是望着殿外那片如烧的天空,若有所思的轻轻追忆着吟道。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语罢。他昂首迈步,径直走向殿外。玄服身影在晨曦微光中,拉出一道决绝而悲怆的长影。
就在玄服老者即将踏出殿门的刹那,‘刘秀’猛地回头,打破了这凝重的寂静道。
“王……你可还有未了之愿?”
王莽的脚步未曾停顿,只是缓缓摇了摇头。他已将毕生心血与未竟的理想,都留在了那卷推出去的奏疏里。
——人间万事,于他再无挂碍。
然而,就在玄服老者前脚即将迈过那高大门槛时,身形却猛地一顿。他沉默了片刻,随即缓缓道。
“若是能行……替老夫在城外,垒一座空坟即可。”
‘刘秀’眼神微动,却没有打断。
王莽见此继续道:“墓碑之上,只写‘李付悠’三字即可。
下方……下方就刻‘挚友安汉公王莽所留’。坟前……再替老夫留一朵野花便可。”
“野花?”
‘刘秀’闻言,握着剑柄的手指骤然收紧、指节泛白。
他回望着王莽那决绝而孤高的背影,暮色在他玄色的袍服上流淌,仿佛镀上了一层更加昏黄的金边。
殿内一时死寂,只有远处隐约传来的兵马喧嚣。
良久,‘刘秀’方才再次开口,声音却比刚才更加沙哑低沉道。
“……还有吗?”
王莽微微侧首,夕阳的余晖勾勒出他清瘦的轮廓,玄服老者不再多言。只是缓缓摇头。
‘刘秀’点了点头,不再言语。
此时两人背对着,立于巨大的殿门两侧,中间是那道划分时代的门槛。
残阳如血,将他们的各自的影子在殿内都拉得老长,交错在一起…扭曲而狰狞。
——下一刻!
‘刘秀’眼中一直被压抑的凶戾与某种被刺痛般的暴怒轰然爆发!
他悍然转身!腰间佩剑如同惊雷出鞘!带起一道狠戾的寒光!没有丝毫犹豫!朝着王莽后颈,悍然斩下!
——剑锋划过空气,发出尖锐的嘶鸣!
“噗——!”
一颗头颅带着追忆着什么的的平静神色飞起,随后滚落在尘埃之中。
无头的尸身兀自挺立了片刻,才缓缓倒下,数十年的玄色朝服被喷涌的鲜血迅速的浸染。
‘刘秀’持剑而立,剑尖血气尚温!
他胸口自剧烈的起伏,眼睛盯着那具尸体,眼中是翻腾的怒火与一种近乎扭曲的嫉恨!
‘你做的如此种种,若是传出去!你自然是求仁得仁,青史或许还会记你一笔!
——可我呢?!!
那我这个……杀弟才夺得‘天命’的人,又算什么?!算什么——!!’
随即‘刘秀’猛地收剑,对着身后几名心腹甲士,声音冰冷如铁道。
“将王莽的头颅,给朕制成‘酒器’!朕要以此‘犒赏’三军,供‘万民’泄愤!
让天下人都看看,这就是逆天而行的下场!”
“诺!”
甲士凛然应命,上前处理那具无头尸身和滚落的头颅。
就在他们即将退出殿外时,‘刘秀’抬手来到殿外,语气平淡得令人心寒的向其余心腹吩咐道。
“刚刚那十数人,有听闻那篡逆之辈的诛心秘闻!凡事方才随朕入殿之人……事后…一个不留!”
闻言左右相视一眼,随后领命跟随而去。许久之后,殿中某处传来几声短促的惊叫与兵刃入肉的闷响,随即彻底安静下来。
…
偌大的宣室殿内,终于只剩下他一人。
‘刘秀’缓缓转身,踏过地上尚未干涸的血迹。
一步一步,走向那高高在上的、象征着至尊权力的御座。
——他走得很慢,脚步沉重。
最终,他来到御座之前,良久…转身坐了下去。
…御座此时冰冷刺骨而坚硬膈臀。
殿外,最后一抹夕阳的余晖彻底沉入地平线。
无边的黑暗吞噬了天地…也吞噬了这座刚刚经历过血腥洗礼的宫殿。
‘刘秀’……刘秀独自坐在那至高无上的位置上,身影在无边的黑暗中显得格外渺小,也……格外孤独。
……真正的…孤家寡人…
……
…
…
次日晨曦下,长安城外,多了一座新坟。
坟碑上书——李付悠…挚友安汉公王莽留。
碑前,一朵野花…
…自随风…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