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木槿轻笑着点头:“好。”
“娘,你对青儿这么好,干脆认她当干女儿算了。”
“我还真想过呢~”
王氏:“这妮子小小年纪无亲无故一个人生活,我瞧着心疼。”
说着,她像是想到了什么,调侃李木槿:“咋了,吃醋了?”
李木槿脸一红。
“哪儿有!”
“娘,你可别胡说。”
她是个大人了,怎么会和小孩子吃醋。
王氏以开玩笑的方式说出了心里话:“放心,在娘心里,谁也越不过你。”
李木槿羞恼:“娘,都让你别说了……”
不可否认。
听到她这么说,她心里很是高兴。
谁不想是自己爱的人心里排名第一的呢?
王氏哈哈大笑:“哈哈哈,好,娘不说了。”
“我去牵大黄。”
李木槿离开的背影有些狼狈。
……
天河镇。
好几日没来镇上。
她先是去了一趟桂花香的宅子,直奔地窖。
下了好几天雨。
她担心地窖进水,把粮食打湿了。
挨个打开袋子检查了,李木槿松了一口气:“还好,没事儿。”
她仔细观察起地窖。
这才发现,这个地窖是专门做过防水处理的。
“这宅子,还真是买对了!”
这个价格,能买到这样的宅子,对她来说算是捡便宜了。
这个事情。
也提醒了她。
“家里的地窖要做防水防潮吗?”李木槿纠结:“要做的话,又是一个大工程,可不做,万一下雨……”
“等等!”
李木槿突然脑袋一拍:“我真是傻子!”
“明年、后年、大后年都是干旱,哪儿来的雨?”
“我防水防潮这不是把眉眼抛给瞎子看吗?”
可不能白做工。
果断放弃。
离开宅子,分别在两家粮铺,各自买了四石粮食,花了两千八百八百文。
她没有全部买稻谷。
四石买了稻谷,四石买了粗粮黄豆,黄豆一斤二文钱。
她仔细思考了一番,粗粮和细粮分别买一半最好,既可以节省银钱,又不容易惹人怀疑。
灾年里,大家都吃不饱,自家天天吃细粮,这不是招人红眼吗?
……
买完粮食。
她直接赶着大黄去了别院。
王老夫人嫌县衙太闷热,上次回去没待多久,又带着王玉茹到别院来住了。
青儿随行。
她前几天从岑氏那里得到了消息,打算去看她,可因为下雨一直没成行。
别院后门。
她给了看门的婆子几文钱,婆子立刻热情去帮她叫人:“李娘子,你稍微坐着等等。”
这婆子还认得她。
李木槿有些惊讶,笑着点头:“好的,麻烦婆婆。”
她倒是没记住这位婆子的名字。
好在。
婆子也没在意。
一刻半钟左右,青儿小跑着过来,还没走近就朝着她挥手:“木槿姐姐。”
“青儿。”
李木槿摇头,拿出手帕给她擦额头的汗:“跑这么快做什么?又不急,瞧你这满头大汗。”
婆子很有眼力劲儿:“青儿姑娘、李娘子,你们慢慢说,老婆子我去屋里休息会儿。”
“说好了,青儿姑娘你叫我。”
青儿对她点头:“好的,周婆婆。”
只剩下两人。
李木槿将手里的糖葫芦递给她:“刚在路上给你买的。”
青儿接过,当即咬了一口,幸福的眯起了眼睛:“好吃。”
李木槿笑:“你生辰快到了,娘说想让你去家里给你庆生,你能请到假吗?”
青儿愣住,瞪大了眼睛:“给、给我庆生?”
李木槿笑着点头。
青儿沉默了,眼睛肉眼可见的红了,小心翼翼道:“真的吗?”
李木槿心里一酸,摸了摸她的头:“当然是真的了。”
“木槿姐姐,你和婶婶真好!”
青儿扑进她怀里:“我、我好高兴!”
这直白的喜悦让李木槿心头软软的,真是个可爱的傻姑娘。
“……”
又聊了一会儿。
李木槿和依依不舍的青儿告别。
返回镇上。
她去王家绣铺买了几尺细棉布,和岑氏寒暄了一阵,回到了宅子。
此时。
是申时末(下午五点)。
如今,戌时正(晚上八点)才天黑,城门七点关闭,她得在七点之前出城。
休息了两刻钟。
李木槿慢慢的将青砖叠到车上。
青砖放在牛车上后,她绝对有些显眼:“弄个什么东西遮起来最好。”
“有了。”
她出门,在杂货铺买了几个麻袋和一个针线盒,去铁器铺买了一把剪刀,回去后用剪刀将麻袋剪开,用针线缝合起来,盖住了青砖,四个角用青砖押着,最后,用买麻袋送的麻绳将青砖和牛车固定在一起。
时间差不多了。
她坐上牛车,前往城门口。
赶在最后时刻出了城,李木槿没敢逗留,一路直奔红柿村。
天黑的夜晚是很危险的。
因为系统的情报,她知道山匪并没有除干净,更加不会在山中逗留。
快要抵达红柿村。
她放缓了速度,将大黄赶到了村外的小树林里面。
这个时间段,村里人不会来这里。
一直等到天黑,她这才赶着大黄悄悄进村,一路避开了人群,绕到了李家的背后,小心将青砖卸下。
期间,一直安抚大黄。
没有意外发生,将青砖掩在杂草里,她将麻袋和绳子一起藏好,驾车往前门走。
“总算是回来了。”
王氏守在门口,立马迎了上来:“怎么这么晚?”
李木槿含糊了过去:“耽搁了一会儿。”将手里的棉布递过去:“娘,你要的细棉布。”
王氏接过去,直奔卧室。
李当归也走了过来,接过牵引绳,把车架给解开,心疼的抚摸大黄:“大黄,累了吧?饿了吧?跟我走,我给你准备了新鲜的紫花苜蓿草、还有豆子。”
大黄发出了“牟”声回应。
李当归用谴责的目光看了她一眼。
李木槿心虚的摸摸鼻子:今天让大黄运了一千块青砖,着实是辛苦它了。
……
吃过饭。
李木槿有些累了。
打算先回屋休息一会儿,等爹娘他们睡了,再将青砖转移到屋里。
“槿娘。”
王氏喊住了她。
李木槿诧异:“娘,你有什么事儿吗?”
“回屋说。”
李木槿:“哦。”
“……”
听完。
李木槿无奈:“……娘,我现在不考虑成婚的事情。”
她以为王氏要说什么,没想到,是催婚。
额的娘!
孩子都生了,还逃不过催婚吗?
“娘,你对青儿这么好,干脆认她当干女儿算了。”
“我还真想过呢~”
王氏:“这妮子小小年纪无亲无故一个人生活,我瞧着心疼。”
说着,她像是想到了什么,调侃李木槿:“咋了,吃醋了?”
李木槿脸一红。
“哪儿有!”
“娘,你可别胡说。”
她是个大人了,怎么会和小孩子吃醋。
王氏以开玩笑的方式说出了心里话:“放心,在娘心里,谁也越不过你。”
李木槿羞恼:“娘,都让你别说了……”
不可否认。
听到她这么说,她心里很是高兴。
谁不想是自己爱的人心里排名第一的呢?
王氏哈哈大笑:“哈哈哈,好,娘不说了。”
“我去牵大黄。”
李木槿离开的背影有些狼狈。
……
天河镇。
好几日没来镇上。
她先是去了一趟桂花香的宅子,直奔地窖。
下了好几天雨。
她担心地窖进水,把粮食打湿了。
挨个打开袋子检查了,李木槿松了一口气:“还好,没事儿。”
她仔细观察起地窖。
这才发现,这个地窖是专门做过防水处理的。
“这宅子,还真是买对了!”
这个价格,能买到这样的宅子,对她来说算是捡便宜了。
这个事情。
也提醒了她。
“家里的地窖要做防水防潮吗?”李木槿纠结:“要做的话,又是一个大工程,可不做,万一下雨……”
“等等!”
李木槿突然脑袋一拍:“我真是傻子!”
“明年、后年、大后年都是干旱,哪儿来的雨?”
“我防水防潮这不是把眉眼抛给瞎子看吗?”
可不能白做工。
果断放弃。
离开宅子,分别在两家粮铺,各自买了四石粮食,花了两千八百八百文。
她没有全部买稻谷。
四石买了稻谷,四石买了粗粮黄豆,黄豆一斤二文钱。
她仔细思考了一番,粗粮和细粮分别买一半最好,既可以节省银钱,又不容易惹人怀疑。
灾年里,大家都吃不饱,自家天天吃细粮,这不是招人红眼吗?
……
买完粮食。
她直接赶着大黄去了别院。
王老夫人嫌县衙太闷热,上次回去没待多久,又带着王玉茹到别院来住了。
青儿随行。
她前几天从岑氏那里得到了消息,打算去看她,可因为下雨一直没成行。
别院后门。
她给了看门的婆子几文钱,婆子立刻热情去帮她叫人:“李娘子,你稍微坐着等等。”
这婆子还认得她。
李木槿有些惊讶,笑着点头:“好的,麻烦婆婆。”
她倒是没记住这位婆子的名字。
好在。
婆子也没在意。
一刻半钟左右,青儿小跑着过来,还没走近就朝着她挥手:“木槿姐姐。”
“青儿。”
李木槿摇头,拿出手帕给她擦额头的汗:“跑这么快做什么?又不急,瞧你这满头大汗。”
婆子很有眼力劲儿:“青儿姑娘、李娘子,你们慢慢说,老婆子我去屋里休息会儿。”
“说好了,青儿姑娘你叫我。”
青儿对她点头:“好的,周婆婆。”
只剩下两人。
李木槿将手里的糖葫芦递给她:“刚在路上给你买的。”
青儿接过,当即咬了一口,幸福的眯起了眼睛:“好吃。”
李木槿笑:“你生辰快到了,娘说想让你去家里给你庆生,你能请到假吗?”
青儿愣住,瞪大了眼睛:“给、给我庆生?”
李木槿笑着点头。
青儿沉默了,眼睛肉眼可见的红了,小心翼翼道:“真的吗?”
李木槿心里一酸,摸了摸她的头:“当然是真的了。”
“木槿姐姐,你和婶婶真好!”
青儿扑进她怀里:“我、我好高兴!”
这直白的喜悦让李木槿心头软软的,真是个可爱的傻姑娘。
“……”
又聊了一会儿。
李木槿和依依不舍的青儿告别。
返回镇上。
她去王家绣铺买了几尺细棉布,和岑氏寒暄了一阵,回到了宅子。
此时。
是申时末(下午五点)。
如今,戌时正(晚上八点)才天黑,城门七点关闭,她得在七点之前出城。
休息了两刻钟。
李木槿慢慢的将青砖叠到车上。
青砖放在牛车上后,她绝对有些显眼:“弄个什么东西遮起来最好。”
“有了。”
她出门,在杂货铺买了几个麻袋和一个针线盒,去铁器铺买了一把剪刀,回去后用剪刀将麻袋剪开,用针线缝合起来,盖住了青砖,四个角用青砖押着,最后,用买麻袋送的麻绳将青砖和牛车固定在一起。
时间差不多了。
她坐上牛车,前往城门口。
赶在最后时刻出了城,李木槿没敢逗留,一路直奔红柿村。
天黑的夜晚是很危险的。
因为系统的情报,她知道山匪并没有除干净,更加不会在山中逗留。
快要抵达红柿村。
她放缓了速度,将大黄赶到了村外的小树林里面。
这个时间段,村里人不会来这里。
一直等到天黑,她这才赶着大黄悄悄进村,一路避开了人群,绕到了李家的背后,小心将青砖卸下。
期间,一直安抚大黄。
没有意外发生,将青砖掩在杂草里,她将麻袋和绳子一起藏好,驾车往前门走。
“总算是回来了。”
王氏守在门口,立马迎了上来:“怎么这么晚?”
李木槿含糊了过去:“耽搁了一会儿。”将手里的棉布递过去:“娘,你要的细棉布。”
王氏接过去,直奔卧室。
李当归也走了过来,接过牵引绳,把车架给解开,心疼的抚摸大黄:“大黄,累了吧?饿了吧?跟我走,我给你准备了新鲜的紫花苜蓿草、还有豆子。”
大黄发出了“牟”声回应。
李当归用谴责的目光看了她一眼。
李木槿心虚的摸摸鼻子:今天让大黄运了一千块青砖,着实是辛苦它了。
……
吃过饭。
李木槿有些累了。
打算先回屋休息一会儿,等爹娘他们睡了,再将青砖转移到屋里。
“槿娘。”
王氏喊住了她。
李木槿诧异:“娘,你有什么事儿吗?”
“回屋说。”
李木槿:“哦。”
“……”
听完。
李木槿无奈:“……娘,我现在不考虑成婚的事情。”
她以为王氏要说什么,没想到,是催婚。
额的娘!
孩子都生了,还逃不过催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