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封锁根据地-《从长征留守开始的大将之路》

  而就在张浩等人商讨着人员方面的解决方案的时候。

  来自于白军的军事压力,并没有因此而有所减缓。

  正如张浩所预料的那样,57旅的覆灭在金陵方面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花生米虽然现如今正被长征的主力红军以及华北日军还有尚未完全平息的两广事变牵扯了大量精力,但对于眼皮子底下突然冒出来的这支能够成建制吃掉一个精锐旅的‘闽浙赣游击军’,他也绝不可能就这么放任不管了。

  尤其是这股‘赤匪’竟然还在他的浙西老家附近建立了所谓的‘苏区’,更是触碰了花生米的逆鳞。

  上饶,67师临时师部所在。

  师长李树森面色阴沉地看着墙上的地图,上面简单的标注着大致的敌我态势。

  前不久一线天57旅惨败的消息传来时,他先是震惊,继而便是一阵后怕。

  李树森是了解57旅的,这绝对不是一支庸手。

  可以说,57旅所在的19师,可以说是何健手中的精锐部队了。

  要知道,19师下设2旅4团,每个团的兵力,都是超过2000人的,师直属部队还包括特务连、炮兵营、工兵营、通信兵营、辎重兵营等部队,整个师的总兵力,超过万人。

  这种级别的师,在当前的中央军战斗序列之中,也是不多的。

  但这样的一个旅,竟然几乎被红军全歼,这样的结果,无疑是让李树森感到惊讶了。

  若非是他行事谨慎,放缓了进军速度,恐怕他的67师也要吃个大亏不可。

  “师座,卫长官急电。”

  就见一个副官跑进指挥室,递上来一封电文。

  李树森接过一看,眉头紧锁。

  电文上,剿总司令卫长官严令他部暂取守势,以稳固上饶、横峰一线防区,同时严密监视匪区动向,不得再贸然深入。

  同时告知,已急调驻防金华的11师黄维部、驻防衢州的14师霍揆彰部,向浙赣边境靠拢,形成战略威慑。

  最后要求他与驻闽省的36师、52师等部保持联络,协同封锁匪区。

  李树森看完电报,冷哼一声说道:“看来,上峰是打算用堡垒战术,慢慢的困死这群赤匪了。”

  他虽然有些不甘心,但也知道在摸清红军虚实之前贸然发起进攻的风险是极大的。

  对方能够一口吃掉57旅,证明其战斗力和指挥官的指挥能力都是不容小觑的。

  沉思了片刻后,李树森下令道:“命令各部,加强戒备,广筑工事,多派侦察部队,一定要给我把赤匪主力的动向摸清楚!”

  他已经打定了主意,在没有绝对的把握之前,绝不再轻易踏进武夷山的险要山区了。

  他可不想步了57旅旅长庄文枢的后尘。

  与此同时,在光泽县伪装的保安团驻地,团长谭耀武也接到了52师师长卢兴邦派人送来的嘉奖令,旨在表彰其‘协助友军,提供情报’的功绩,并暗示希望保安团能继续作为他的眼睛,协助他盯着武夷山之中的红军动向。

  谭耀武打着哈哈应付走了传令的人,然后便是立刻将情况通过密电汇报给了张浩。

  张浩收到谭耀武送来的消息,却只是微微一笑。

  卢兴邦的退缩完全在他的意料之中,而李树森的谨慎和果军部队防线的调整,也都一一印证了他之前的判断。

  白军短期内发动大规模进攻的可能性大幅度的降低了,但长期看来,更为严密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即将到来了。

  张浩将目光再次投向脑海中的地图。

  代表敌军的红色光点,在整个武夷山根据地的外围构成了一个松散的包围圈。

  东北方向的67师、11师、14师,东面的52师、36师,西南方向的独立32旅、21师以及57旅的残部,一个个番号如同饿狼般环伺在根据地的周围。

  他深知,这段相对平静的时间恐怕不会持续太长时间了。

  现如今,白军只是先行进行封锁,以确保根据地内的军民得不到外界的补给,然后等到对方觉得时机差不多了的时候,就会集结大军,对根据地内发起大规模的围剿了。

  但如此一来,反而是给了张浩一个足够的喘息时间。

  敌人的方法,对付一般的对手已经够用了。

  但问题是,张浩有挂啊。

  他只要利用好这段战略机遇期,便可以将部队的战斗力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首先,他把缴获到的部分火炮集中了起来,成立了一个军属的炮兵营。

  炮兵营总共由两个连组成,一个山炮连,装备四门沪造克式75毫米山炮,一个迫击炮连,装备六门民20式82毫米迫击炮。

  至于剩下的迫击炮,则是被张浩分配给了下面的两个师。

  如今,全军上下,都在努力训练,提高战力。

  另一方面,根据地内的工业人才学习班成立了。

  各类人才的培养,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

  时间一晃,一线天战斗已经过去了一个星期了。

  这一个星期的时间里,整个根据地,陷入了一股特别的平静期。

  根据地外的白军也不进来,而根据地内的红军也不打出去,就这么平静的对峙着。

  而张浩也乐的如此,各部队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训练,旨在提高部队兵员的战斗力。

  值得一提的是,之前俘虏的那三千多湘军57旅的官兵之中,有70%的人,经过诉苦大会之后,直接便是加入到了队伍之中来。

  剩下的三成人员,都是一些家中条件不允许或者说特别死硬的。

  至于57旅的旅长庄文枢和一众团营级以上的军官总计9,则是被张浩打包卖给了前来商谈的李觉的人。

  作为交换,李觉将他们抓到的一百多名红军和地下党人员给了张浩。

  不过,交换的人里面安插奸细的操作,属实是应有之义了。

  但这种小手段,怎么可能瞒得住张浩?

  那些埋在队伍之中的奸细,被张浩轻易的揪了出来。

  而最后,总计103名被捕我军我党人员,被解救了出来。

  而这批到来的人之中的一部分,竟是一下子为张浩解决了工业人才方面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