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张浩回到根据地-《从长征留守开始的大将之路》

  独二师五团、守备二团、守备三团、守备四团,加上因为转运不太方便所以没有携带的军属炮营的山炮连,分多个方向,向着猪头山区域合围而来。

  独五团因为独四团的特殊性,除了本级的部队外,还代为管理了独四团的一个营的兵力。

  现如今的闽浙赣游击军,两个独立师的兵力上,相差不多。

  独一师的两个团,兵力都在1500人的样子,再加上师属的直属部队,总计大约3400人的样子。

  而独二师就比较特殊了。

  首先是四团,也就是光泽县保安团,因为有着国府的人盯着,不太好明目张胆的暴露出全部的实力,虽然相对于一开始的时候,兵力有所扩充,但如今也就下辖两个营,加上团直属部队,也就堪堪九百人的样子。

  而四团的第三个营,便是临时挂靠在了五团的名下了。

  如此一来,五团的兵力,以两千人出头,成为目前根据地编制兵力最多的一个团。

  这一战,五团的两千人,加上三个地方守备团的总计近四千人,再加上军直属部队和师直属部队,便是足足近七千主力和地方部队。

  这七千部队,分成数个方向,逐步向着猪头山、大臣山区域快速集结而来。

  黄围的第11师,此时正以叶家湾为核心,在猪头山、大臣山一带构筑了大量的环形防御工事。

  他自恃装备精良,弹药尚且还算充足,所以并未将苏区留守部队放在眼里。

  在他看来,这些红军不过是仗着对地形熟悉而对他们进行骚扰,一旦他摆开阵势,红军绝不敢硬撼其锋。

  然而,他却是低估了红军和其决战的决心,也高估了自己的部队在连续袭扰下的士气情况。

  张浩从始至终都知道,未来自己大概率会在华东平原地区,和小鬼子进行交战,所以,有些战斗思维,现在就要开始逐步给战士们灌输了。

  光打游击战,虽然能够消灭敌军,但却无法打硬仗。

  虽然张浩一向是避免打一些硬仗的,但有些时候,有些硬仗却是不打不行。

  所以,必须要让战士们提前有个心理准备。

  而黄围,绝对是一个合适的对手。

  在换装德械前,黄围所部的装备水平是远低于小鬼子的。

  虽然黄围自诩国军精锐,但现阶段的国军装备水平,确实是远低于同时期的小鬼子的。

  更别说技战术水平了。

  如果连黄围的11师,在优势兵力的情况下都吃不掉,未来又该如何面对日军呢?

  也是这样的思维下,张浩策划了这一次的战斗。

  2月14日凌晨,天刚蒙蒙亮。

  “砰!”

  一声清脆的枪响划破了黎明的寂静,红军对第十一师外围阵地的试探性进攻开始了。

  独五团一营的战士们,在营长周大勇的带领下,以一个连的兵力,对猪头山前沿的一个11师设置的前哨阵地发起了突袭。

  战士们利用晨雾和地形掩护,动作迅猛的向着11师前哨阵地发起猛攻。

  阵地上唯一的一挺民24式重机枪刚刚响了没几声,就被红军阵地上的一名神枪手精准命中射手,瞬间哑火。

  然后过了一会,又是一个不怕死的机枪手想要打响重机枪,结果刚抓到重机枪的握把,一颗子弹便是要了他的命。

  这一下子,这挺重机枪算是彻底哑了火了。

  在失去了重火力的支撑后,这个只有仅仅一个排的兵力的前哨阵地,在红军一个连的凶猛火力的攻击下,仅仅是支撑了不到十分钟便是宣告崩溃了,其中残存的十几个士兵狼狈的向着主阵地逃去。

  而类似于这样的试探性攻击,在第11师防线的多个点上同时上演。

  红军似乎并不急于投入主力进攻,而是像狼群一样,寻找11师防御的薄弱环节,不断的撕咬、试探,企图找到11师的防御漏洞,同时这也是也在疲惫和消耗着敌人。

  黄围在临时指挥部中收到了各处遇袭的报告,不由得勃然大怒:“赤匪欺人太甚!命令各部,给我稳守阵地,胆敢擅自后退者,格杀勿论!炮兵,给我轰击他们的进攻路线!”

  四门沪造山炮和二十多门迫击炮组成的几个炮群开始轰鸣,炮弹落在红军进攻部队的侧翼,掀起阵阵泥土。

  但红军的进攻小队都是精挑细选的精锐成员,所有人都是作战极其灵活,一击即退,绝不恋战,这样一来,无疑是让白军的炮火大多数时候只能落在空处。

  就这般,一整天的试探性进攻下来,第11师虽然守住了主要阵地,但士气却愈发的低落了,士兵们更加的疲惫不堪,对于神出鬼没的红军更是充满了恐惧的心理。

  而苏多珍则是通过这一天的战斗,基本上算是摸清了黄围部的火力配置和兵力分布情况了。

  .........

  而就在苏多珍指挥部队初步收紧对11师黄围部包围圈的同时。

  张浩亲率的北上支队,在成功达成了调动敌军、迫使敌军主力回援的战略目标后,于2月13日傍晚时分,悄然放弃了衢江沿岸的防御阵地,迅速南下,直插根据地腹地。

  经过这么多天的战斗,部队出发的时候携带的大量弹药物资,已经基本上消耗的差不多了。

  相对于出发时的负重前行,现在部队完全是在轻装简行。

  在张浩脑海的地图的预判下,部队总是能够精准的避开敌军驻扎的城镇,在根据地群众和地下党的掩护下,迅速向着猪头山所在的区域赶来。

  二月十五日下午,经过两天只有短暂休息的急行军,张浩带领的北上支队,终于是抵达了猪头山以东五公里的李家坪区域,并且和苏多珍等人完成了会师。

  “军长回来了!”

  这条消息就像是长了翅膀一样传遍留守部队,一时间,各部队的战士们不由得士气大振。

  连日来的紧张和疲惫在这一刻仿佛也是一扫而空了,所有人在这一刻都知道,决定性的总攻即将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