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被俘的白军117名俘虏之中,除了24个人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加入红军之外,剩下的93人,都是纷纷响应红军的号召,加入到了红军队伍之中。
对于那24名没加入红军的人,李长顺也没有为难他们,给他们每人发了一块大洋作为路费,又教育了一下,让他们以后不要助纣为虐,便是直接把人放了。
当天晚上,部队在牛毛岭休整了一晚上,次日一早天还没亮,部队便是吃过了早饭,再次出发了。
“两位首长,咱们现在去的地方路程大概六十公里左右,脚程快的话,咱们晚上就能到达,那里有我们的一个补给点,存放有不少弹药和粮食,你们也可以借此休整一下。”
而后,经过一整天的赶路,期间队伍又遭遇了一伙欺负老百姓的地主武装,被他们顺手解决了。
终于,队伍是在太阳落山后一个小时,来到了目标地点。
此地名为雷公岭,算是南昌和抚州的交界处,往东三里处,便是抚河,过了抚河,往东南走五十公里左右,便是根据地的区域了。
而当陈和向看到这处补给点之中的物资的时候,也是大为惊讶。
好家伙,光是一千发子弹一箱的弹药箱,便有足足15个,此外,还有好几箱手枪弹、机枪弹以及十好几麻袋粮食以及整整一箱子药品。
李长顺显然也是第一次来这里,看完这些物资以后,不由得笑道:“首长,这本来是给我们准备的,避免我们寻找你们花费太长的时间,但现在看来,我们不需要了,这些就都送给你们了吧!”
说着话,他的目光又看向那些因为长期战斗有些营养不良,甚至有些伤员的伤口已经发炎了。
李长顺紧跟着说道:“首长,这些同志们的情况不能继续拖下去了,必须要尽快救治。”
听到这话,陈和向对视了一眼,老陈一点都不客气,一把握住李长顺的手正色道:“那我们就不客气了啊!”
随后,随军的卫生员,开始拿那些药品给陈、向所部的伤员清创和救治。
其实部队之中,最大的问题是因为长期的转移和战斗,导致的营养不良和疲惫。
这个问题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必须要让部队有充足的时间休整才行。
随即,李长顺便是提议,让陈、向带队跟他去根据地休整。
但在这个问题上,两人却是发生了分歧。
陈认为可以进入闽浙赣苏区休整一番,然后再南下打游击。
而向则认为,他们这一休整,一来一回,恐怕就要一个月的时间了,再加上他们此前被白狗子追了半个月,这就导致现在的南方地区没有什么太大规模的游击队。
眼看着就要到夏收了,地主恶霸肯定要欺负老百姓,他们尽快南下,也能给予那些地主恶霸以压力,让他们不敢过分苛待百姓。
两人的想法都有道理,但又都说服不了对方。
李长顺见状,便是让电报员给根据地发电报。
张浩等人收到电报以后,一时间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却在这个时候,军部的一个参谋却是说道:“咱们不是派出去支援连了嘛,让支援连跟着他们一起去打游击,然后让他们分批回根据地休整不就行了?”
听到这话,瞬间点醒了张浩。
当即,张浩让电报员发报。
而另一边的陈、向看到张浩发来的电报以后,也是觉得这个提议可以。
加上支援三连的人,整个游击队的队伍便有五百多人了。
说实话,五百多人的队伍,说是游击队有点太臃肿了。
干脆,所有人一分为三,先把陈、向所部的人之中情况较为严重的伤员送去根据地,然后一个月后轮换。
但这样一来,新的问题就又出现了。
没有成建制的部队护着,前方就是白狗子的封锁区,想要进入根据地,简直是痴人说梦。
而就在这个时候,外面负责警戒的人跑了过来。
“连长,外面来人了,已经确认过了,是支援五连的人!”
听到这个消息,陈向二人对视一眼。
“问题解决了!”
最终,经过商议,由陈带着168名身上有伤,情况不太好的游击队员第一批前往闽浙赣根据地休整,由支援五连护送。
而支援三连,则是整补进向所部,跟随向所部前往吉安周边区域打游击。
如此一来,游击队的武器装备水平方面,也是得到了不小的提高。
同时,电台也是交给了他们,用于后续和根据地的联系。
至于这处补给点的物资,便全部交给南下作战的游击队了。
当晚,在确定分兵前,陈向联名向陕北发去了电报,就闽浙赣游击军一事,进行了详细的汇报。
当然了,这只是由李长顺等人提供的信息进行汇总后的情况,具体的,还需要等陈去到根据地之中以后,才能详细的向陕北重新汇报。
次日一大早,怀揣着希望的队伍一分为二,一南一北,向着各自的目标前进。
.........
陕北延州。
李润石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就听到房间外面的吵闹声。
李润石是个标准的夜猫子,晚上不睡,白天不醒。
他如今刚刚睡下不过四五个小时,便被外面的吵闹声吵醒了,难免有些起床气。
但李润石也知道,大家都知道他的作息时间,但这种时候,还来打扰他,肯定是有大事情。
李润石穿好衣服,推开房门一看,就看到一个五号手里正拿着一份什么文件。
而叶子龙则是表示李润石才刚睡下没多长时间,可以等李润石醒了以后再把电报交给李润石。
而这个时候,几人听到房门被推开的声音,紧跟着,就看李润石走出来。
紧跟着,李润石皱眉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五号见状,当即满脸笑意的递过那张电报纸给李润石。
“陈和向来电报了,他们和闽浙赣苏区的人联系上了,你猜猜,这闽浙赣苏区是建立的?”
闻言,李润石疑惑地接过电报。
“张浩和润菊?”
对于那24名没加入红军的人,李长顺也没有为难他们,给他们每人发了一块大洋作为路费,又教育了一下,让他们以后不要助纣为虐,便是直接把人放了。
当天晚上,部队在牛毛岭休整了一晚上,次日一早天还没亮,部队便是吃过了早饭,再次出发了。
“两位首长,咱们现在去的地方路程大概六十公里左右,脚程快的话,咱们晚上就能到达,那里有我们的一个补给点,存放有不少弹药和粮食,你们也可以借此休整一下。”
而后,经过一整天的赶路,期间队伍又遭遇了一伙欺负老百姓的地主武装,被他们顺手解决了。
终于,队伍是在太阳落山后一个小时,来到了目标地点。
此地名为雷公岭,算是南昌和抚州的交界处,往东三里处,便是抚河,过了抚河,往东南走五十公里左右,便是根据地的区域了。
而当陈和向看到这处补给点之中的物资的时候,也是大为惊讶。
好家伙,光是一千发子弹一箱的弹药箱,便有足足15个,此外,还有好几箱手枪弹、机枪弹以及十好几麻袋粮食以及整整一箱子药品。
李长顺显然也是第一次来这里,看完这些物资以后,不由得笑道:“首长,这本来是给我们准备的,避免我们寻找你们花费太长的时间,但现在看来,我们不需要了,这些就都送给你们了吧!”
说着话,他的目光又看向那些因为长期战斗有些营养不良,甚至有些伤员的伤口已经发炎了。
李长顺紧跟着说道:“首长,这些同志们的情况不能继续拖下去了,必须要尽快救治。”
听到这话,陈和向对视了一眼,老陈一点都不客气,一把握住李长顺的手正色道:“那我们就不客气了啊!”
随后,随军的卫生员,开始拿那些药品给陈、向所部的伤员清创和救治。
其实部队之中,最大的问题是因为长期的转移和战斗,导致的营养不良和疲惫。
这个问题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必须要让部队有充足的时间休整才行。
随即,李长顺便是提议,让陈、向带队跟他去根据地休整。
但在这个问题上,两人却是发生了分歧。
陈认为可以进入闽浙赣苏区休整一番,然后再南下打游击。
而向则认为,他们这一休整,一来一回,恐怕就要一个月的时间了,再加上他们此前被白狗子追了半个月,这就导致现在的南方地区没有什么太大规模的游击队。
眼看着就要到夏收了,地主恶霸肯定要欺负老百姓,他们尽快南下,也能给予那些地主恶霸以压力,让他们不敢过分苛待百姓。
两人的想法都有道理,但又都说服不了对方。
李长顺见状,便是让电报员给根据地发电报。
张浩等人收到电报以后,一时间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却在这个时候,军部的一个参谋却是说道:“咱们不是派出去支援连了嘛,让支援连跟着他们一起去打游击,然后让他们分批回根据地休整不就行了?”
听到这话,瞬间点醒了张浩。
当即,张浩让电报员发报。
而另一边的陈、向看到张浩发来的电报以后,也是觉得这个提议可以。
加上支援三连的人,整个游击队的队伍便有五百多人了。
说实话,五百多人的队伍,说是游击队有点太臃肿了。
干脆,所有人一分为三,先把陈、向所部的人之中情况较为严重的伤员送去根据地,然后一个月后轮换。
但这样一来,新的问题就又出现了。
没有成建制的部队护着,前方就是白狗子的封锁区,想要进入根据地,简直是痴人说梦。
而就在这个时候,外面负责警戒的人跑了过来。
“连长,外面来人了,已经确认过了,是支援五连的人!”
听到这个消息,陈向二人对视一眼。
“问题解决了!”
最终,经过商议,由陈带着168名身上有伤,情况不太好的游击队员第一批前往闽浙赣根据地休整,由支援五连护送。
而支援三连,则是整补进向所部,跟随向所部前往吉安周边区域打游击。
如此一来,游击队的武器装备水平方面,也是得到了不小的提高。
同时,电台也是交给了他们,用于后续和根据地的联系。
至于这处补给点的物资,便全部交给南下作战的游击队了。
当晚,在确定分兵前,陈向联名向陕北发去了电报,就闽浙赣游击军一事,进行了详细的汇报。
当然了,这只是由李长顺等人提供的信息进行汇总后的情况,具体的,还需要等陈去到根据地之中以后,才能详细的向陕北重新汇报。
次日一大早,怀揣着希望的队伍一分为二,一南一北,向着各自的目标前进。
.........
陕北延州。
李润石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就听到房间外面的吵闹声。
李润石是个标准的夜猫子,晚上不睡,白天不醒。
他如今刚刚睡下不过四五个小时,便被外面的吵闹声吵醒了,难免有些起床气。
但李润石也知道,大家都知道他的作息时间,但这种时候,还来打扰他,肯定是有大事情。
李润石穿好衣服,推开房门一看,就看到一个五号手里正拿着一份什么文件。
而叶子龙则是表示李润石才刚睡下没多长时间,可以等李润石醒了以后再把电报交给李润石。
而这个时候,几人听到房门被推开的声音,紧跟着,就看李润石走出来。
紧跟着,李润石皱眉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五号见状,当即满脸笑意的递过那张电报纸给李润石。
“陈和向来电报了,他们和闽浙赣苏区的人联系上了,你猜猜,这闽浙赣苏区是建立的?”
闻言,李润石疑惑地接过电报。
“张浩和润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