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反围剿开始-《从长征留守开始的大将之路》

  收到各处发来的情报,陈辞修在南昌有些坐不住了,严令刘建绪必须尽快打通交通线,确保围剿各主力部队能够按时抵达预定位置。

  但无论他怎么催促,这场战争的主动权,在无形中,已经开始悄然转移。

  而在顺风山红十军的指挥部之中。

  张浩看着各游击队发回来的战报和敌情,脸上也是露出了笑容。

  在脑海中的实时地图上,代表敌军的深红色光点集群,边缘正被无数代表着我军游击队的细小绿色光点不断的袭扰、蚕食,推进的速度变得极其迟滞,甚至有些部队已经出现了混乱。

  “同志们。”

  张浩转过身来,目光看向指挥部内凝神以待的军部人员,开口道:“各大游击区的同志们打的很好,他们用行动牵制了敌人,现在已经让敌人有所疲惫,但这还不够,让地方部队抽出精锐人员组成小队,前出到游击区之中,在敌人进入根据地外的游击区之中,再次疲惫他们。”

  “等到敌人疲惫了,停下来了,就该咱们主力部队出手了。”

  “敌人以为我们会坐以待毙,或者干脆找软柿子捏,但是,我们偏不!”

  说着话,张浩的手指点向地图上的一个位置。

  “没错,我们打的就是精锐,就打他兵力最多,战力最强的北线第十八军的罗卓英部。”

  张浩面容一肃,当即命令道:“命令,19师、20师,按预定计划,潜伏于清明山至往鼓岭一线,除军属警卫连外,其余部队全部配属给以上部队。”

  “各守备团,并各民兵部队,务必守好各根据地的门户,同时,让游击队员前出,袭扰敌军部队,为主力部队争取时间。”

  “我会带着警卫连及军直属人员,把前敌指挥部设置在宝峰山。”

  “这一次,我就是要看看,再歼灭花生米一两个师,他能拿我怎么办?”

  “同时,这一次,我也是让这世人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运动战!”

  说完话,张浩把手里的指挥棍一扔,在场的所有人都是激动的齐声说道:“是!”

  指挥部内,吼声如雷,斗志昂扬。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哪怕各大游击队奋力对白军后勤补给线的袭扰,但第三次反围剿的战火,也是已经开始从外围的各大游击区,慢慢的向着核心地带蔓延而来了。

  自10月4日闽西游击区的第一枪打响,转眼间已经来到了10月11日。

  这一天,行进最快的北线敌军,已经和四团接上火了。

  依靠着地理优势,以及提前修筑的一些混凝土的碉堡,守备四团的战士,牢牢地把控着交通线,让敌军根本无法越雷池一步。

  敌军第一个抵达的是67师李树森所部。

  李树森和闽浙赣根据地的部队已经交手了多次了,所以,这一次他没有贪功冒进,只是组织了两次营一级的进攻,然后打了两轮炮弹,便是撤退了。

  他在等待后续部队抵达。

  10月12日上午十一时许,第94师朱怀冰部抵达贵溪,紧跟着,部队立刻展开,然后对守备三团防守的阵地展开了一轮炮击,然后命令部队开始进攻。

  对于朱怀冰这个人,张浩是很熟悉的,前世的时候,他就见过另一个自己活捉了朱怀冰,还发现长得好像还有点像李云龙那小子。

  但这都不重要,朱怀冰的部队,战斗力不咋地,他也根本不在意。

  只要守备三团严格遵守作战命令,94师是不可能打破我军的防线的。

  随后的两天时间,越来越多的敌军主力部队抵达根据地外围,五个守备团负责的防线,都遭到了敌军的进攻。

  但正如张浩所预料的一般,敌军分属不同的派系,进攻一旦受阻,立马开始收缩兵力。

  这种情况恐怕还得维持一段时间呢,且等着吧。

  但已经跳出根据地的游击队员却没有闲着,时不时的就会对白军的后勤补给线袭击两下。

  目的倒也不是为了消灭多少敌军,纯属是为了恶心敌人,或者让敌军分兵。

  只要敌人一分兵,张浩立刻就能察觉到,分出去的兵力多了,张浩就让人跑路,分得兵力少了,便会调动当地的游击队精锐吃掉对方。

  就这般,时间已经来到了十月下旬。

  在过去的半个月的时间里,红十军和各游击队的部队,和白军之间总计发生交火183次,其中连一级或百人以上规模的交火65次,营一级或三百人以上规模的交火16次。

  这些战斗之中,总计毙伤俘白军3836人,我军仅伤亡617人,而其中阵亡人员不到百人。

  总体来说,在过去的半个月时间的以游击战为主的战斗之中,我军占尽了便宜。

  而缴获到的武器,大部分补给给了各游击队的新兵和根据地内的民兵部队,变相的加强了我军的战斗能力,削弱了白军的战斗力。

  直到10月21日,北线敌军在花了半个月的时间以后,才终于抵达了贵溪-弋阳-横峰-铅山一线地区。

  北线敌军总指挥,第十八军的军长罗卓英,亲临横峰县城,督促各部队进攻。

  在上面的压力下,各部队硬着头皮,分别从贵溪、弋阳、横峰、铅山四地,向红军前沿阵地发起进攻。

  面对敌军四个师并一个独立旅四万多人的进攻,北线红军两个守备团,加上五个地方民兵大队,总计近万军民,展开了激烈的反击。

  红军的轻重机枪并不少,在占据有利地形的情况下,哪怕白军兵力数倍于己方,但还能够稳住防线。

  而民兵的武器配备率也达到了三成以上,而且,虽然是民兵,但训练的力度等方面,虽然不如国军的主力部队,但相比于一些杂牌部队,倒也不遑多让了。

  就这般,在民兵的配合下,两个守备团倒是也打的有声有色的。

  而另一方面,第十军的主力部队,始终没有出手,他们在等待一个机会,一个仅有一次的出手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