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揆彰虽然强自镇定的下达了命令,但他心里也清楚,在红军有准备的炮火急袭下,又是在夜间,部队想要迅速组织起来有效的防御谈何容易。
他现在只希望,红军不要那么快发起进攻才好。
炮火在开始的两分钟内,进行了密度较高的炮击,之后似乎是开始定点清除火力点了。
白军的炮火想要对红军的炮兵阵地进行还击,但红军居高临下,红军的炮火能打到白军的驻地,但白军的炮火却打不到红军的炮兵阵地。
炮火急袭的同时,红军的地面部队也是开始悄无声息的前进了。
而就在炮火刚刚停下,白军还没有缓过来一口气的时候,嘹亮而熟悉的冲锋号声紧跟着在四面八方响了起来!
“滴滴答答滴滴——”
“同志们,冲啊!”
“消灭白狗子,保卫根据地!”
早就隐藏在信江两岸以及山岭之间的红十军主力部队,在这一刻,终于是露出了獠牙,所有将士从隐藏的地方猛然跃出。
19师、20师的四个主力团,加上配属给他们一起进攻的地方部队的精锐,这总计约一万五千人的部队,从多个方向对陷入混乱的白军发起了排山倒海般的进攻。
红军三至五人一组,形成一个个战术小队,所有队员之间配合默契,掩护、冲锋,一气呵成、
至少在红军主力部队之中,驳壳枪和之前缴获的一些冲锋枪还有轻机枪的配备率很高。
在这些自动武器的配合下,部队如同一把尖刀一般,精准的清除着白军的各处火力点。
白军虽然单兵装备相比于红军来说,并不差,但这一次是在夜间遭遇突袭,白军的指挥体系已经近乎瘫痪了,甚至部分部队的建制都被打乱,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这种情况下,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的情况,可谓是比比皆是。
整个战斗完全处于一边倒的状态。
张浩站在宝峰山的前敌指挥部里,虽然这里距离战场第一线还有十来公里,但张浩通过脑海中清晰的地图,也是实时的掌握着整个战场的态势。
在张浩脑海之中的地图上,代表着红军的一片片的绿色光点,正在以一种极高的效率吞噬、分割着代表白军的红色光团。
战斗已经持续了半个小时了。
“报告!58团报告,已击溃当面之敌的一个团,正在肃清残敌!”
闻言,张浩点了点头,开口道:“让58团尽快扫清残敌,向南进军。”
“报告!56团报告,在地方部队的配合下,已成功完成对敌独立46旅所部的分割,正在对已被分割包围的敌军进行围歼!”
张浩也是紧跟着命令道:“46旅不重要,只是杂牌部队罢了,重点是14师和94师,让56团尽快扫清残敌,向东进军,堵住敌军东逃的路线,同时,堵住11师和67师部队支援的路线。”
“59团汇报,敌军有大规模部队正在向芋头山方向突围,请求支援!”
听到这话,张浩立刻闭上眼睛,查看了一下芋头山所在的位置,发现对芋头山59团布设下的拦截阵地进攻的,只是一股小股部队,而真正的大股部队,似乎正要...
张浩当即睁开眼睛,开口道:“命令守备四团剩余部队,全部前出,放弃防御阵地,前往虎头岭一线布防,严防敌军走脱!”
苏多珍听到这话,立刻看了一眼地图,有些惊讶的看向张浩问道:“师长,你是怎么判断的,难道白狗子14师的主力要逃?”
张浩用结果倒退过程,直接指向地图上开口道:“你看,敌军分别在芋头山河信江潭头一线发起进攻,但中间这段足足有六公里纵深宽度的区域,没有任何交火的迹象,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闻言,苏多珍也是看向地图,果然,他也发现,整个包围圈的各处,都在发生战斗,唯独这片临近包围圈的差不多五六公里宽的区域,没有任何敌我军交火的迹象。
苏多珍见状,也是笑道:“军长,我还是第一次见你指挥这种规模的战斗,简直感觉整个战场态势都在你脑子里一样,敌人什么情况,我什么情况,都铭记于心,厉害。”
说着话,苏多珍也是佩服的竖起了大拇指。
闻言,张浩笑了笑,并没有说话。
他总不能说自己开了吧?
但现在还不是放松的时候,他知道,战斗还远远没有结束呢,必须要尽快解决被围之敌,否则一旦其他几个方向的敌军反应过来,到时候必然会拼死来援,一旦如此,战局很可能会陷入胶着状态。
当即,张浩看向电报员说道:“命令,各部队加快进攻节奏,不必吝啬弹药的使用,同时让政工同志们跟上,加强战场喊话,瓦解敌军的士气,告诉战士们,最好在天亮前把大规模的结束战斗!”
“是!”
一时间,电波再次密集了起来。
“缴枪不杀!”
“红军优待俘虏!”
这一类的喊声此起彼伏。
许多早已丧失斗志的白军士兵,在军官被打死或逃跑后,听到喊话,纷纷扔掉武器,举手投降。成建制的投降开始出现。
霍揆彰见大势已去,在警卫营的拼死保护下,试图向铅山方向突围,沿着信江乘船突围,但很快被红军侦察连发现并缠住。
在一番激战后,其麾下警卫营大部被歼,霍揆彰本人身中一枪,被部下拼死抬着,仅带着十余人狼狈逃入山林,不知所踪。
而独立第46旅旅长鲍刚则没有这么幸运了,在突围时被59团的神枪手击中腿部,然后被红军俘虏。
当时间来到上午九点二十分许,此前密集的枪声,也是慢慢变得稀疏了起来。
大批的国军放下武器,成了俘虏。
但现在张浩没时间管他们,或者说主力部队没时间管他们。
这个时候,民兵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
早就整装待发的民兵,从主力部队的手里,接收了俘虏的事情,然后将俘虏押送回根据地之中。
他现在只希望,红军不要那么快发起进攻才好。
炮火在开始的两分钟内,进行了密度较高的炮击,之后似乎是开始定点清除火力点了。
白军的炮火想要对红军的炮兵阵地进行还击,但红军居高临下,红军的炮火能打到白军的驻地,但白军的炮火却打不到红军的炮兵阵地。
炮火急袭的同时,红军的地面部队也是开始悄无声息的前进了。
而就在炮火刚刚停下,白军还没有缓过来一口气的时候,嘹亮而熟悉的冲锋号声紧跟着在四面八方响了起来!
“滴滴答答滴滴——”
“同志们,冲啊!”
“消灭白狗子,保卫根据地!”
早就隐藏在信江两岸以及山岭之间的红十军主力部队,在这一刻,终于是露出了獠牙,所有将士从隐藏的地方猛然跃出。
19师、20师的四个主力团,加上配属给他们一起进攻的地方部队的精锐,这总计约一万五千人的部队,从多个方向对陷入混乱的白军发起了排山倒海般的进攻。
红军三至五人一组,形成一个个战术小队,所有队员之间配合默契,掩护、冲锋,一气呵成、
至少在红军主力部队之中,驳壳枪和之前缴获的一些冲锋枪还有轻机枪的配备率很高。
在这些自动武器的配合下,部队如同一把尖刀一般,精准的清除着白军的各处火力点。
白军虽然单兵装备相比于红军来说,并不差,但这一次是在夜间遭遇突袭,白军的指挥体系已经近乎瘫痪了,甚至部分部队的建制都被打乱,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这种情况下,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的情况,可谓是比比皆是。
整个战斗完全处于一边倒的状态。
张浩站在宝峰山的前敌指挥部里,虽然这里距离战场第一线还有十来公里,但张浩通过脑海中清晰的地图,也是实时的掌握着整个战场的态势。
在张浩脑海之中的地图上,代表着红军的一片片的绿色光点,正在以一种极高的效率吞噬、分割着代表白军的红色光团。
战斗已经持续了半个小时了。
“报告!58团报告,已击溃当面之敌的一个团,正在肃清残敌!”
闻言,张浩点了点头,开口道:“让58团尽快扫清残敌,向南进军。”
“报告!56团报告,在地方部队的配合下,已成功完成对敌独立46旅所部的分割,正在对已被分割包围的敌军进行围歼!”
张浩也是紧跟着命令道:“46旅不重要,只是杂牌部队罢了,重点是14师和94师,让56团尽快扫清残敌,向东进军,堵住敌军东逃的路线,同时,堵住11师和67师部队支援的路线。”
“59团汇报,敌军有大规模部队正在向芋头山方向突围,请求支援!”
听到这话,张浩立刻闭上眼睛,查看了一下芋头山所在的位置,发现对芋头山59团布设下的拦截阵地进攻的,只是一股小股部队,而真正的大股部队,似乎正要...
张浩当即睁开眼睛,开口道:“命令守备四团剩余部队,全部前出,放弃防御阵地,前往虎头岭一线布防,严防敌军走脱!”
苏多珍听到这话,立刻看了一眼地图,有些惊讶的看向张浩问道:“师长,你是怎么判断的,难道白狗子14师的主力要逃?”
张浩用结果倒退过程,直接指向地图上开口道:“你看,敌军分别在芋头山河信江潭头一线发起进攻,但中间这段足足有六公里纵深宽度的区域,没有任何交火的迹象,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闻言,苏多珍也是看向地图,果然,他也发现,整个包围圈的各处,都在发生战斗,唯独这片临近包围圈的差不多五六公里宽的区域,没有任何敌我军交火的迹象。
苏多珍见状,也是笑道:“军长,我还是第一次见你指挥这种规模的战斗,简直感觉整个战场态势都在你脑子里一样,敌人什么情况,我什么情况,都铭记于心,厉害。”
说着话,苏多珍也是佩服的竖起了大拇指。
闻言,张浩笑了笑,并没有说话。
他总不能说自己开了吧?
但现在还不是放松的时候,他知道,战斗还远远没有结束呢,必须要尽快解决被围之敌,否则一旦其他几个方向的敌军反应过来,到时候必然会拼死来援,一旦如此,战局很可能会陷入胶着状态。
当即,张浩看向电报员说道:“命令,各部队加快进攻节奏,不必吝啬弹药的使用,同时让政工同志们跟上,加强战场喊话,瓦解敌军的士气,告诉战士们,最好在天亮前把大规模的结束战斗!”
“是!”
一时间,电波再次密集了起来。
“缴枪不杀!”
“红军优待俘虏!”
这一类的喊声此起彼伏。
许多早已丧失斗志的白军士兵,在军官被打死或逃跑后,听到喊话,纷纷扔掉武器,举手投降。成建制的投降开始出现。
霍揆彰见大势已去,在警卫营的拼死保护下,试图向铅山方向突围,沿着信江乘船突围,但很快被红军侦察连发现并缠住。
在一番激战后,其麾下警卫营大部被歼,霍揆彰本人身中一枪,被部下拼死抬着,仅带着十余人狼狈逃入山林,不知所踪。
而独立第46旅旅长鲍刚则没有这么幸运了,在突围时被59团的神枪手击中腿部,然后被红军俘虏。
当时间来到上午九点二十分许,此前密集的枪声,也是慢慢变得稀疏了起来。
大批的国军放下武器,成了俘虏。
但现在张浩没时间管他们,或者说主力部队没时间管他们。
这个时候,民兵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
早就整装待发的民兵,从主力部队的手里,接收了俘虏的事情,然后将俘虏押送回根据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