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深,哈密卫的庆功宴终于开始了。
不同于中原官场的繁文缛节,这里的宴席充满了粗犷的边塞风情。
大块的烤羊肉被抬上桌,油脂滴落在篝火里,发出“滋滋”的声响,香气四溢。
士兵们围着篝火,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用跑了调的歌声,赞美着他们的将军和这场辉煌的胜利。
严卯却没有多少心思享用美食。
他坐在主位上,手里端着一只粗陶碗,碗里盛着清冽的酒。
他的脑子里,还盘旋着下午在战地医院里看到的景象。
“林大人,”他放下酒碗,看向身边正与部下们笑谈的林望,好奇地问道,“一下午,我见贵军光是用来清洗伤口的烈酒,就不下百斤。如此耗费,卫所的存酒,还够用吗?”
在他看来,这种能点燃的“火龙浆”,即便在京城也是千金难求的珍品。林望却拿它当水一样泼洒,这份家底,实在令人咋舌。
林望闻言笑了,他擦了擦嘴角的油渍,站起身来:“严大人有所不知,这酒,我哈密卫要多少有多少。走,我带你去看看我的酒窖,你就明白了。”
又是这样。
严卯发现,林望似乎特别喜欢用“眼见为实”的方式来展现自己的实力。
他心中的好奇被彻底勾了起来,立刻起身,与沈炼一同,跟上了林望的脚步。
他们没有去府库,反而穿过喧闹的营区,来到了哈密卫西北角的一片区域。
这里远离兵营和工坊,显得格外安静。
一排排整齐的棚屋在月光下延伸,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奇异的,混杂着泥土与瓜果的香甜气息。
林望推开一扇大门,一股浓郁的甜香扑面而来,让严卯精神一振。
仓库里,堆放着小山一样高的,黄绿相间的椭圆形大瓜。
这些瓜,每一个都比寻常的冬瓜还要大上一圈,表皮布满了细密的网状纹路,在火把的光芒下,显得格外诱人。
“这是……哈密瓜?”严卯有些不确定地问道。
他久在西北,自然认得这种西域名产。
可他从未见过个头如此硕大,香气如此霸道的哈密瓜。
“是,也不是。”林望随手拿起一个,在手里掂了掂,脸上带着一丝自得。“这是我改良过的新品种。个头大,水分足,最重要的是,甜。比市面上所有哈密瓜,都要甜上至少三成。”
他拔出腰间的短刀,干净利落地将瓜切开。
橘红色的瓜瓤瞬间暴露在空气中,饱满的汁水顺着刀锋滴落下来。
那股甜香,变得更加浓烈,几乎要凝成实质。
林望切下一块,递给严卯:“大人尝尝。”
严卯将信将疑地接过,咬了一口。
一股难以形容的甘甜瞬间在他的味蕾上炸开,那是一种纯粹的,不带一丝杂味的清甜,仿佛将整个盛夏的阳光都浓缩在了其中。
瓜肉入口即化,化作清凉的汁水,顺着喉咙滑下,将一路的疲惫和血腥带来的不适,都冲刷得一干二净。
“好瓜!好瓜!”严卯连声赞叹,三两口就将一大块瓜啃得干干净净,连靠近瓜皮的部分都舍不得放过。
沈炼也分到一块,他默默地吃着,眼神里却闪烁着精光。
他想的不是这瓜有多好吃,而是如此品质的瓜,如果运到关内,能卖出什么样的天价。
“大人再看这边。”林望引着他们来到仓库的另一头。
这里没有瓜,而是一排排巨大的陶土发酵缸,足有一人多高。
工人们正将切好的哈密瓜块扔进石臼里,用巨大的石杵捣烂成泥,然后倒入缸中。
浓郁的酒曲味和瓜果发酵的酸甜味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奇特的味道。
“我的酒,便是用这种瓜酿造的。”林望指着那些发酵缸,“瓜本身糖分极高,出酒率也高。经过我的蒸馏法提纯,便成了大人喝的‘火龙浆’和伤兵营用的酒精。”
严卯的心脏,猛地抽动了一下。
这个林望,竟然在所有人都没注意到的情况下,在哈密卫这片不毛之地上,悄无声息地建立起了一个工、农、商、军一体的,自给自足的独立王国!
严卯的后背,渗出了一层冷汗。
从农业基地回来,严卯一夜无眠。
第二天清晨,在他准备启程回京时,林望亲自将他送到了卫所门口。
“严大人,此番回京,路途遥远,下官备了些许薄礼,不成敬意。”林望拍了拍手,几名亲兵立刻抬上两个沉甸甸的大箱子。
“这是……”
林望说得云淡风风,“十万两白银。一点土产,给严阁老和大人路上喝茶用。我知道,京城里处处都要打点,大人回去,少不得要为我哈密卫的事情上下疏通。钱,不能让大人自己掏腰包。”
十万两!严卯的眼皮跳了跳。这手笔,已经不能用“大方”来形容,简直是豪奢。
“另外,”林望又一挥手,几辆早已备好的大车被拉了过来。其中两辆车上,装满了昨天严卯吃过的那种极品哈密瓜,用厚厚的棉被包裹着,防止磕碰。
另一辆车上,则是数十坛用黑泥封口的“火龙浆”。
“这些,是孝敬皇上的。”林望笑道,“边塞苦寒,也没什么好东西。就这点瓜果土产,还望陛下不要嫌弃。大人只需告诉陛下,此瓜只产于哈密,离了这片水土,味道便会差之千里。”
严卯立刻明白了林望的用意。这是在向皇帝展现自己无可替代的价值。
做完这一切,林望从怀中取出一份用火漆封得严严实实的奏疏,郑重地交到严卯手中。
“大人,这是下官写给陛下的一点体己话,里面没有请功,只有一些对边防的粗浅看法。这份奏疏,事关重大,关系到你我,乃至整个严家的未来。还请大人务必亲自呈送给陛下,万万不可假手于人,更不可让任何人提前窥看。”
严卯接过那份沉甸甸的奏疏,入手处,是封口火漆的余温。
他看着林望那双深邃的眼睛,心中忽然涌起一股巨大的不安与期待。
他意识到,从他踏上返回京城的那一刻起,他就不再是一个单纯的钦差,而是林望投向大明权力中枢的一枚最重要的棋子。
而手中这份神秘的奏疏,就是决定这盘棋局走向的关键。
他将奏疏小心地贴身藏好,对着林望重重地点了点头。
“林大人放心,此物,卯,定当与身家性命一同守护。”
不同于中原官场的繁文缛节,这里的宴席充满了粗犷的边塞风情。
大块的烤羊肉被抬上桌,油脂滴落在篝火里,发出“滋滋”的声响,香气四溢。
士兵们围着篝火,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用跑了调的歌声,赞美着他们的将军和这场辉煌的胜利。
严卯却没有多少心思享用美食。
他坐在主位上,手里端着一只粗陶碗,碗里盛着清冽的酒。
他的脑子里,还盘旋着下午在战地医院里看到的景象。
“林大人,”他放下酒碗,看向身边正与部下们笑谈的林望,好奇地问道,“一下午,我见贵军光是用来清洗伤口的烈酒,就不下百斤。如此耗费,卫所的存酒,还够用吗?”
在他看来,这种能点燃的“火龙浆”,即便在京城也是千金难求的珍品。林望却拿它当水一样泼洒,这份家底,实在令人咋舌。
林望闻言笑了,他擦了擦嘴角的油渍,站起身来:“严大人有所不知,这酒,我哈密卫要多少有多少。走,我带你去看看我的酒窖,你就明白了。”
又是这样。
严卯发现,林望似乎特别喜欢用“眼见为实”的方式来展现自己的实力。
他心中的好奇被彻底勾了起来,立刻起身,与沈炼一同,跟上了林望的脚步。
他们没有去府库,反而穿过喧闹的营区,来到了哈密卫西北角的一片区域。
这里远离兵营和工坊,显得格外安静。
一排排整齐的棚屋在月光下延伸,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奇异的,混杂着泥土与瓜果的香甜气息。
林望推开一扇大门,一股浓郁的甜香扑面而来,让严卯精神一振。
仓库里,堆放着小山一样高的,黄绿相间的椭圆形大瓜。
这些瓜,每一个都比寻常的冬瓜还要大上一圈,表皮布满了细密的网状纹路,在火把的光芒下,显得格外诱人。
“这是……哈密瓜?”严卯有些不确定地问道。
他久在西北,自然认得这种西域名产。
可他从未见过个头如此硕大,香气如此霸道的哈密瓜。
“是,也不是。”林望随手拿起一个,在手里掂了掂,脸上带着一丝自得。“这是我改良过的新品种。个头大,水分足,最重要的是,甜。比市面上所有哈密瓜,都要甜上至少三成。”
他拔出腰间的短刀,干净利落地将瓜切开。
橘红色的瓜瓤瞬间暴露在空气中,饱满的汁水顺着刀锋滴落下来。
那股甜香,变得更加浓烈,几乎要凝成实质。
林望切下一块,递给严卯:“大人尝尝。”
严卯将信将疑地接过,咬了一口。
一股难以形容的甘甜瞬间在他的味蕾上炸开,那是一种纯粹的,不带一丝杂味的清甜,仿佛将整个盛夏的阳光都浓缩在了其中。
瓜肉入口即化,化作清凉的汁水,顺着喉咙滑下,将一路的疲惫和血腥带来的不适,都冲刷得一干二净。
“好瓜!好瓜!”严卯连声赞叹,三两口就将一大块瓜啃得干干净净,连靠近瓜皮的部分都舍不得放过。
沈炼也分到一块,他默默地吃着,眼神里却闪烁着精光。
他想的不是这瓜有多好吃,而是如此品质的瓜,如果运到关内,能卖出什么样的天价。
“大人再看这边。”林望引着他们来到仓库的另一头。
这里没有瓜,而是一排排巨大的陶土发酵缸,足有一人多高。
工人们正将切好的哈密瓜块扔进石臼里,用巨大的石杵捣烂成泥,然后倒入缸中。
浓郁的酒曲味和瓜果发酵的酸甜味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奇特的味道。
“我的酒,便是用这种瓜酿造的。”林望指着那些发酵缸,“瓜本身糖分极高,出酒率也高。经过我的蒸馏法提纯,便成了大人喝的‘火龙浆’和伤兵营用的酒精。”
严卯的心脏,猛地抽动了一下。
这个林望,竟然在所有人都没注意到的情况下,在哈密卫这片不毛之地上,悄无声息地建立起了一个工、农、商、军一体的,自给自足的独立王国!
严卯的后背,渗出了一层冷汗。
从农业基地回来,严卯一夜无眠。
第二天清晨,在他准备启程回京时,林望亲自将他送到了卫所门口。
“严大人,此番回京,路途遥远,下官备了些许薄礼,不成敬意。”林望拍了拍手,几名亲兵立刻抬上两个沉甸甸的大箱子。
“这是……”
林望说得云淡风风,“十万两白银。一点土产,给严阁老和大人路上喝茶用。我知道,京城里处处都要打点,大人回去,少不得要为我哈密卫的事情上下疏通。钱,不能让大人自己掏腰包。”
十万两!严卯的眼皮跳了跳。这手笔,已经不能用“大方”来形容,简直是豪奢。
“另外,”林望又一挥手,几辆早已备好的大车被拉了过来。其中两辆车上,装满了昨天严卯吃过的那种极品哈密瓜,用厚厚的棉被包裹着,防止磕碰。
另一辆车上,则是数十坛用黑泥封口的“火龙浆”。
“这些,是孝敬皇上的。”林望笑道,“边塞苦寒,也没什么好东西。就这点瓜果土产,还望陛下不要嫌弃。大人只需告诉陛下,此瓜只产于哈密,离了这片水土,味道便会差之千里。”
严卯立刻明白了林望的用意。这是在向皇帝展现自己无可替代的价值。
做完这一切,林望从怀中取出一份用火漆封得严严实实的奏疏,郑重地交到严卯手中。
“大人,这是下官写给陛下的一点体己话,里面没有请功,只有一些对边防的粗浅看法。这份奏疏,事关重大,关系到你我,乃至整个严家的未来。还请大人务必亲自呈送给陛下,万万不可假手于人,更不可让任何人提前窥看。”
严卯接过那份沉甸甸的奏疏,入手处,是封口火漆的余温。
他看着林望那双深邃的眼睛,心中忽然涌起一股巨大的不安与期待。
他意识到,从他踏上返回京城的那一刻起,他就不再是一个单纯的钦差,而是林望投向大明权力中枢的一枚最重要的棋子。
而手中这份神秘的奏疏,就是决定这盘棋局走向的关键。
他将奏疏小心地贴身藏好,对着林望重重地点了点头。
“林大人放心,此物,卯,定当与身家性命一同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