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哈密的新生-《大明:哈密卫百户,富可敌国》

  晋商覆灭的消息传到哈密卫。

  全城欢腾。

  百姓们奔走相告。

  “晋商完了!”

  “林都督为咱们报仇了!”

  “王百户的仇,报了!”

  城门外。

  来自河南、陕西的商队络绎不绝。

  他们听说哈密卫打通了商路。

  纷纷赶来做生意。

  马车装满了粮食、布匹、茶叶。

  还有各种日用品。

  城门官验过通行证。

  放行入城。

  商队进城后。

  看到哈密卫内的景象。

  全都惊呆了。

  宽阔的街道。

  整齐的房屋。

  忙碌的工坊。

  还有那些面带笑容的百姓。

  “这就是哈密卫?”

  一个商人喃喃自语。

  “我还以为这里是荒凉的边塞呢。”

  另一个商人笑了。

  “荒凉?”

  “你看看这繁华的景象。”

  “比内地的府城都不差了。”

  他们将货物运到贸易区。

  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哈密卫的煤炭、铁器、琉璃。

  也被商人们高价买走。

  双方都赚得盆满钵满。

  指挥使府。

  林望坐在书房里。

  他面前摆着一份奏疏。

  是向嘉靖帝申请建立“皇家商行”的。

  裕王朱载墎站在一旁。

  “林都督。”

  “陛下会同意吗?”

  林望放下笔。

  “会的。”

  “陛下现在正缺钱。”

  “晋商倒台,国库也受了不少损失。”

  “咱们这时候提出建立皇家商行。”

  “既能为陛下充盈国库。”

  “又能让哈密卫名正言顺地垄断西域贸易。”

  “陛下没有理由拒绝。”

  裕王点了点头。

  “那咱们岂不是要把大量利润上缴?”

  林望笑了。

  “殿下多虑了。”

  “账目这种东西,是可以做的。”

  “明面上,咱们给陛下三成。”

  “但实际上,咱们留下七成。”

  “只要陛下能看到银子进账。”

  “就不会管那么多。”

  裕王听完。

  有些担忧。

  “这样做,会不会太冒险?”

  林望摇头。

  “不冒险。”

  “陛下心里清楚得很。”

  “只要咱们不做得太过分。”

  “他就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毕竟,他需要咱们帮他守住西域。”

  “也需要咱们帮他赚钱。”

  裕王沉默片刻。

  “林都督高明。”

  林望站起身。

  “殿下。”

  “接下来,咱们还有很多事要做。”

  “晋商留下的商路和产业。”

  “都要尽快接手。”

  “绝不能让别人捷足先登。”

  裕王点头。

  “我这就去安排。”

  数日后。

  京城传来消息。

  嘉靖帝批准了林望的奏疏。

  同意在哈密卫建立“皇家商行”。

  但要求三成利润上缴国库。

  并由司礼监掌印太监黄锦派人监督。

  林望看完圣旨。

  嘴角微微上扬。

  “三成?”

  “陛下还真是仁慈。”

  张猛在一旁说道。

  “都督。”

  “黄锦派来的人,咱们怎么对付?”

  林望摆了摆手。

  “不用对付。”

  “好好招待就是了。”

  “让他们看到咱们赚钱。”

  “看到咱们孝敬陛下。”

  “他们自然就会闭嘴。”

  张猛点头。

  “明白了。”

  林望又说道。

  “晋商在哈密卫的旧产业。”

  “全部收归官有。”

  “改造成新的工坊。”

  “尤其是火器和农具的生产。”

  “要加大投入。”

  张猛记下。

  “是。”

  林望走到窗边。

  看着外面熙熙攘攘的街道。

  “晋商倒了。”

  “但他们留下的空白。”

  “咱们必须尽快填补。”

  “否则,会有别人趁虚而入。”

  他转身看向张猛。

  “传令下去。”

  “立刻组织商队。”

  “携带煤炭、铁器、琉璃。”

  “前往河南、陕西。”

  “把晋商的商路,全都拿下。”

  张猛躬身。

  “是!”

  哈密学堂。

  孩子们正在上课。

  老秀才站在前面。

  手里拿着一本《哈密蒙学课本》。

  “今天,咱们学算术。”

  “假设你有十亩地。”

  “每亩产粮三石。”

  “一共能产多少粮食?”

  孩子们纷纷举手。

  “三十石!”

  老秀才点头。

  “很好。”

  “那如果你有二十亩地呢?”

  “六十石!”

  孩子们异口同声。

  老秀才满意地笑了。

  “不错。”

  “你们学得很快。”

  他合上书。

  “记住。”

  “学这些,不是为了考科举。”

  “而是为了让你们能更好地生活。”

  “懂得算术,你们将来做生意就不会吃亏。”

  “懂得农事,你们种地就能多收粮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就是咱们哈密学堂的目的。”

  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头。

  但他们的眼睛里。

  都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

  工坊区。

  新建的炼焦炉已经投入使用。

  工匠们在忙碌着。

  火光映红了他们的脸。

  李过站在一旁。

  他现在负责监督工坊的生产。

  “老李。”

  一个工匠走过来。

  “这次的铁水质量怎么样?”

  李过看了一眼炉子。

  “不错。”

  “比上次好多了。”

  工匠松了口气。

  “那就好。”

  “都督说了。”

  “质量要是不过关。”

  “咱们这个月的奖金就泡汤了。”

  李过笑了。

  “放心吧。”

  “只要按照都督的法子来。”

  “肯定没问题。”

  工匠点头。

  “那我继续干活了。”

  李过目送他离开。

  心中感慨。

  自己当初在河南。

  带着十万流民。

  却连口饱饭都吃不上。

  现在到了哈密卫。

  不仅吃饱了。

  还有了安身立命的本事。

  这一切。

  都是林望给的。

  “都督啊。”

  “李过这条命。”

  “就是你的了。”

  他喃喃自语。

  然后转身继续巡视工坊。

  贸易区。

  瓦剌部的使者巴图带着一队人马。

  来到哈密卫。

  他们牵着几百匹战马。

  还有大量的皮毛和矿石。

  城门官验过通行证。

  放行入城。

  巴图直奔指挥使府。

  林望亲自接见了他。

  “巴图兄弟。”

  “好久不见。”

  巴图抱拳。

  “林都督。”

  “阿古拉汗王让我来问候您。”

  “还特意送来一些礼物。”

  林望笑了。

  “汗王有心了。”

  “请坐。”

  两人坐下。

  巴图开口。

  “都督。”

  “汗王听说晋商倒了。”

  “特意让我来问问。”

  “咱们之间的贸易,会不会受影响?”

  林望摆手。

  “不会。”

  “晋商倒了,对咱们来说是好事。”

  “以后,咱们的生意会更好做。”

  巴图松了口气。

  “那就好。”

  林望又说道。

  “对了。”

  “汗王那边,还需要什么?”

  巴图想了想。

  “铁锅、茶叶、粮食。”

  “还有……”

  他压低声音。

  “火器。”

  林望眉头一挑。

  “火器?”

  巴图点头。

  “汗王说了。”

  “草原上的部落越来越不安分。”

  “咱们需要更强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林望沉思片刻。

  “火器可以给。”

  “但价格不便宜。”

  巴图咧嘴一笑。

  “都督放心。”

  “咱们有的是马匹和矿石。”

  “绝对不会让您吃亏。”

  林望点头。

  “那就这么说定了。”

  “回去告诉汗王。”

  “我林望说话算话。”

  “只要他跟着我走。”

  “瓦剌部一定会越来越强大。”

  巴图抱拳。

  “多谢都督。”

  “汗王一定会很高兴的。”

  送走巴图。

  林望站在城楼上。

  眺望远方。

  裕王走到他身边。

  “林都督。”

  “哈密卫现在蒸蒸日上。”

  “您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林望笑了。

  “殿下。”

  “现在只是开始。”

  “哈密卫要想真正强大。”

  “还需要更多的人。”

  “更多的钱。”

  “更多的土地。”

  裕王点头。

  “我明白了。”

  “您是想继续扩张。”

  林望看向他。

  “不是扩张。”

  “是生存。”

  “在这乱世之中。”

  “不进则退。”

  “咱们必须不断变强。”

  “才能保住现在拥有的一切。”

  裕王沉默片刻。

  “林都督说得对。”

  “我会全力支持您的。”

  林望拍了拍他的肩膀。

  “殿下。”

  “有您这句话。”

  “我就放心了。”

  两人站在城楼上。

  看着哈密卫内外一片生机。

  心中都充满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