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儿还不快快起来,如何效仿那等小儿女之态。为师亦是看你乃可造之材,方才传下大道。若是你自己不争气,生了懒惰之心,你看可有谁人会理睬与你?此乃你自己争取的机缘,不必念念挂在心上。”采云真人左手轻抚,便有一股春风般的真气卷向雷宁,轻轻将他拉起。
“这柄木剑乃是为师以百年乌金木雕琢而成,最是适合我烟霞宗练剑之用。若是你日后练剑有成,为师再去求火云师叔,为你祭炼一柄合用的剑器。”采云真人将手中木剑交给雷宁,殷殷叮嘱道。
雷宁一惊,百年乌金木他尚是头一次听说,饶是事先知道,接在手中时仍然向下一沉,待他运起自己修炼的玄木真气,方才觉得好过一些。但要说举重若轻,如臂使指,尚且还有不少距离。
“我烟霞宗剑术与他宗大不相同,徒儿你可知是何原因?”采云真人目注雷宁,饶有趣味地问道。
“不同?”雷宁听得恩师垂询,自然不敢怠慢,急忙凝神细想起来。“飞云!我们烟霞宗有飞云代步,自然不必像其他剑修宗派一样御剑而行。临战之时,自然就能先敌而动,占得先机。不知徒儿说的对否?”心中灵光一动,雷宁脱口喝出。
“正是如此。我烟霞宗剑术讲究快、隐两字,唯快才能让敌人无法躲避,唯隐才能让敌人无从躲避。与此两者相比,威力的大小尚在其次,徒儿可知是何原因?”采云真人颔首微笑,意甚嘉许。
“剑器的威力自然能够弥补法诀的不足。”雷宁微微一笑,张口即道。
“非是不足,而是不必。任何法诀,即便其威力再大,锋锐之处都不足与实质的剑器相提并论。因是之故,修行之人才将上好的剑器视如拱璧,珍若生命,等闲从不示人。”采云真人随口指出雷宁的谬误,耐心地解释道。
“我们烟霞宗所修剑术名唤流风诀,取其多变而无形,迅捷而无影也。虽只有十二式,却可以变化万千,任意组合,繁复庞杂之处不啻于一座具体而微的剑阵。为师先演示一番,徒儿且细细看来。”
采云真人话音未落,一朵青色飞云已经自脚底涌现,托了他直上青天。
一点剑光突兀出现,随即爆炸开来,天空中流星飞渡,似乎正有无数的星辰突然降临在梅园小筑。
万千星辰一划而过,只在空中留下长长的耀眼的尾光。尾光还未消散,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已经从远处纷纷传来,天地之间的元气猛然暴走,即便是隔得极远,雷宁仍然觉得刮面如刀,触肤生寒。
半空中采云真人一声猛喝,骈指一点,一道璀璨的剑光出现在空中,随即又消失得无影无踪,再一次出现时,已经是数百里的高空,那道剑光猛然绽放出耀眼的光芒,绕空三旋,随即消散在半空中。
雷宁眼望高空,只见采云真人白衣飘飘,一手虚虚背在身后,一手遥遥轻点,一点剑光忽而绕身旋转,寒意迫人;忽而化虹暴涨,威势滔天,不由得热血澎湃,意动神驰,恨不得自己马上也能修成如此绝世剑术,傲笑云天之间。随即却又神识一清,马上聚精会神,用心记起采云真人的一举一动。
半空中剑光一敛,采云真人已经站在雷宁身前,咪咪笑道:“徒儿可看得清楚?记得几式?”
雷宁神识鼓动,采云真人挥剑的动作一招一式,再一次在识海中慢慢出现,每一个转身,每一次挥手,都渐渐变得清晰无比,最终定格在识海深处,化为自己终生不会磨灭的记忆。
“启禀师傅,徒儿已经全部记下了。”雷宁又在心中默想一遍,自觉再无遗漏,方才微微一笑,自信地对采云真人道。
“善哉,善哉。徒儿还得谨记,剑式只是基础,剑意才是这套剑术的神髓。只有感悟到这套剑法的剑意,才算得真正掌握。”
采云真人见雷宁竟然能一见之下就全部记住,既惊又喜,却半点神色不露,只是进一步指点道。
“剑意?”雷宁喃喃自语,随即又陷入深思之中。
“剑意最是玄妙,虽是无形,却又实实在在存在。只能通过千百次的剑式锤炼,才有希冀悟得,别人却是无法相帮。”
采云真人见雷宁陷入沉思,右手虚点,将雷宁从沉思中唤醒,“修炼之途虽重勤奋,却也不在这片刻之间。徒儿只要持之以恒,用心感悟,必然能够尽快领悟剑中真意。”
“多谢师傅指点。徒儿必定勤加修炼,争取尽快悟得剑中真意。”雷宁微微点头,坚决说道。
“既是如此,今日且歇息一天,陪为师小酌一番,明日即到后山修炼。”采云真人得徒如此,心怀大畅,竟然破天荒的殷勤留客。
小小的庭院中暗香浮动,似有似无的梅香萦绕在身边、发际,一轮明月早已升起,如水的月光洒遍苍穹,也轻轻披拂在采云真人和雷宁两人身上。微风吹过,花海涌动,点点的花瓣随风飘舞,渐渐飘散在远方。
雷宁轻轻晃动手中的玉杯,琥珀色的美酒宛如一块滑动的凝脂,随着酒杯慢慢旋转。如兰如麝的酒香扑鼻而入,与空气中的花香交杂在一起,愈发迷人。
“师傅,不知这是什么酒,竟然如此美味可口?就连徒儿这样从未沾酒的人也想酣饮一场。”雷宁喝得三杯,已微有醉意,说话也不再像之前那样拘谨。
“哈哈哈,此乃为师自酿百花酿,取数百种鲜花密封发酵三十年,再以栖霞峰特有寒泉之水勾兑,三蒸三酿,密封地下五十年,方才能得一坛,即便是掌门师兄,也不是时时能喝得到的。”采云真人大为得意,张口笑道。
雷宁听得这小小一坛百花酿,竟然要花费八十年之功,不由得暗暗咋舌,再也不敢像刚才那般牛饮鲸吞,只是用舌尖轻轻一舔,细细品味起来。
“徒儿,莫要学那小家子气也!”采云真人一声大喝,随即又道:“人之在世,但贵率性自然,瞻前顾后,非是修者所为。今日高兴,便当酣饮一场。”采云真人说罢,微微仰首,一杯百花酿便已咽下。“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采云真人逸兴横飞,以手击杯,大声唱道。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首诗本是前辈散仙青莲居士所作,雷宁在藏经阁阅读典籍时也曾读过,此刻被采云真人唱出,更添豪情,雷宁只听得壮志勃发,忍不住高声唱和起来。
“这柄木剑乃是为师以百年乌金木雕琢而成,最是适合我烟霞宗练剑之用。若是你日后练剑有成,为师再去求火云师叔,为你祭炼一柄合用的剑器。”采云真人将手中木剑交给雷宁,殷殷叮嘱道。
雷宁一惊,百年乌金木他尚是头一次听说,饶是事先知道,接在手中时仍然向下一沉,待他运起自己修炼的玄木真气,方才觉得好过一些。但要说举重若轻,如臂使指,尚且还有不少距离。
“我烟霞宗剑术与他宗大不相同,徒儿你可知是何原因?”采云真人目注雷宁,饶有趣味地问道。
“不同?”雷宁听得恩师垂询,自然不敢怠慢,急忙凝神细想起来。“飞云!我们烟霞宗有飞云代步,自然不必像其他剑修宗派一样御剑而行。临战之时,自然就能先敌而动,占得先机。不知徒儿说的对否?”心中灵光一动,雷宁脱口喝出。
“正是如此。我烟霞宗剑术讲究快、隐两字,唯快才能让敌人无法躲避,唯隐才能让敌人无从躲避。与此两者相比,威力的大小尚在其次,徒儿可知是何原因?”采云真人颔首微笑,意甚嘉许。
“剑器的威力自然能够弥补法诀的不足。”雷宁微微一笑,张口即道。
“非是不足,而是不必。任何法诀,即便其威力再大,锋锐之处都不足与实质的剑器相提并论。因是之故,修行之人才将上好的剑器视如拱璧,珍若生命,等闲从不示人。”采云真人随口指出雷宁的谬误,耐心地解释道。
“我们烟霞宗所修剑术名唤流风诀,取其多变而无形,迅捷而无影也。虽只有十二式,却可以变化万千,任意组合,繁复庞杂之处不啻于一座具体而微的剑阵。为师先演示一番,徒儿且细细看来。”
采云真人话音未落,一朵青色飞云已经自脚底涌现,托了他直上青天。
一点剑光突兀出现,随即爆炸开来,天空中流星飞渡,似乎正有无数的星辰突然降临在梅园小筑。
万千星辰一划而过,只在空中留下长长的耀眼的尾光。尾光还未消散,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已经从远处纷纷传来,天地之间的元气猛然暴走,即便是隔得极远,雷宁仍然觉得刮面如刀,触肤生寒。
半空中采云真人一声猛喝,骈指一点,一道璀璨的剑光出现在空中,随即又消失得无影无踪,再一次出现时,已经是数百里的高空,那道剑光猛然绽放出耀眼的光芒,绕空三旋,随即消散在半空中。
雷宁眼望高空,只见采云真人白衣飘飘,一手虚虚背在身后,一手遥遥轻点,一点剑光忽而绕身旋转,寒意迫人;忽而化虹暴涨,威势滔天,不由得热血澎湃,意动神驰,恨不得自己马上也能修成如此绝世剑术,傲笑云天之间。随即却又神识一清,马上聚精会神,用心记起采云真人的一举一动。
半空中剑光一敛,采云真人已经站在雷宁身前,咪咪笑道:“徒儿可看得清楚?记得几式?”
雷宁神识鼓动,采云真人挥剑的动作一招一式,再一次在识海中慢慢出现,每一个转身,每一次挥手,都渐渐变得清晰无比,最终定格在识海深处,化为自己终生不会磨灭的记忆。
“启禀师傅,徒儿已经全部记下了。”雷宁又在心中默想一遍,自觉再无遗漏,方才微微一笑,自信地对采云真人道。
“善哉,善哉。徒儿还得谨记,剑式只是基础,剑意才是这套剑术的神髓。只有感悟到这套剑法的剑意,才算得真正掌握。”
采云真人见雷宁竟然能一见之下就全部记住,既惊又喜,却半点神色不露,只是进一步指点道。
“剑意?”雷宁喃喃自语,随即又陷入深思之中。
“剑意最是玄妙,虽是无形,却又实实在在存在。只能通过千百次的剑式锤炼,才有希冀悟得,别人却是无法相帮。”
采云真人见雷宁陷入沉思,右手虚点,将雷宁从沉思中唤醒,“修炼之途虽重勤奋,却也不在这片刻之间。徒儿只要持之以恒,用心感悟,必然能够尽快领悟剑中真意。”
“多谢师傅指点。徒儿必定勤加修炼,争取尽快悟得剑中真意。”雷宁微微点头,坚决说道。
“既是如此,今日且歇息一天,陪为师小酌一番,明日即到后山修炼。”采云真人得徒如此,心怀大畅,竟然破天荒的殷勤留客。
小小的庭院中暗香浮动,似有似无的梅香萦绕在身边、发际,一轮明月早已升起,如水的月光洒遍苍穹,也轻轻披拂在采云真人和雷宁两人身上。微风吹过,花海涌动,点点的花瓣随风飘舞,渐渐飘散在远方。
雷宁轻轻晃动手中的玉杯,琥珀色的美酒宛如一块滑动的凝脂,随着酒杯慢慢旋转。如兰如麝的酒香扑鼻而入,与空气中的花香交杂在一起,愈发迷人。
“师傅,不知这是什么酒,竟然如此美味可口?就连徒儿这样从未沾酒的人也想酣饮一场。”雷宁喝得三杯,已微有醉意,说话也不再像之前那样拘谨。
“哈哈哈,此乃为师自酿百花酿,取数百种鲜花密封发酵三十年,再以栖霞峰特有寒泉之水勾兑,三蒸三酿,密封地下五十年,方才能得一坛,即便是掌门师兄,也不是时时能喝得到的。”采云真人大为得意,张口笑道。
雷宁听得这小小一坛百花酿,竟然要花费八十年之功,不由得暗暗咋舌,再也不敢像刚才那般牛饮鲸吞,只是用舌尖轻轻一舔,细细品味起来。
“徒儿,莫要学那小家子气也!”采云真人一声大喝,随即又道:“人之在世,但贵率性自然,瞻前顾后,非是修者所为。今日高兴,便当酣饮一场。”采云真人说罢,微微仰首,一杯百花酿便已咽下。“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采云真人逸兴横飞,以手击杯,大声唱道。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首诗本是前辈散仙青莲居士所作,雷宁在藏经阁阅读典籍时也曾读过,此刻被采云真人唱出,更添豪情,雷宁只听得壮志勃发,忍不住高声唱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