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第一个合资意向-《重回1977:我靠摆烂种田致富》

  深圳招商会上,人头攒动,来自香港、澳门的商人穿梭其间,寻找着内地的合作机会。许青山带着磨盘山的粉条样品,刚在展位前站稳,就被一位穿着西装、操着粤语普通话的中年男人拦住:“你这粉条,是纯红薯做的?”

  “没错,纯手工漏粉,无任何添加,还得过省质量监督局的认证。”许青山递上样品,语气自信。

  男人接过粉条,凑近闻了闻,又掰了一小块尝了尝,眼睛瞬间亮了:“品质很好!我是香港昌隆贸易的周老板,专门做食品进出口,你这粉条要是能解决保鲜问题,完全可以卖到香港去!”

  这话正说到许青山的心坎里。磨盘山粉条一直用传统包装,保质期只有三个月,根本无法远销。他连忙说:“周老板,我们正想引进先进的包装技术,延长保质期。”

  “巧了!”周老板笑了,“我手里有一条真空包装生产线的资源,还能提供现代化的品控管理方法。要是你愿意,我们可以合资——我出生产线和管理技术,占30%的股权,你们出厂房、原料和工人,一起把这粉条做进香港市场,甚至卖到东南亚去!”

  “用股权换技术?”李二狗吃了一惊,下意识地想拒绝,“这股权可是咱磨盘山的根基,不能随便给外人!”

  赵铁柱也皱着眉:“30%太多了,我们辛苦打拼这么久,凭啥分他这么多?”

  许青山却陷入了沉思。真空包装能让保质期延长到一年,这意味着磨盘山的市场能从内地拓展到海外;而周老板的管理技术,正是他们实现现代化转型最缺的。用30%的股权换这些,看似吃亏,实则是抓住了跳出内地市场的关键机遇。

  “周老板,我同意合作。”许青山当机立断,“但我有个条件,生产线必须安装在磨盘山,技术人员要全程培训我们的工人,而且产品的质量标准,必须由我们共同把控。”

  周老板没想到他这么果断,笑着伸出手:“爽快!就按你说的来!我下周就带技术团队去磨盘山考察,尽快把生产线落下来!”

  两手相握的瞬间,李二狗和赵铁柱还一脸不解,陈向东却已经反应过来,悄悄对许青山说:“许总,你这步棋走得太妙了!有了真空包装和港商的渠道,咱的粉条就能真正走向全国、冲向海外了!”

  离开招商会,李二狗还是想不通:“许总,30%的股权啊,以后公司赚钱了,他躺着就能分走三成!”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许青山笑着解释,“股权分出去,换来的是我们十年都学不来的技术和渠道。等生产线落地,我们的产量能翻三倍,保质期能延长四倍,到时候赚的钱,比现在多十倍都不止!”

  赵铁柱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你是想借他的力,把磨盘山的盘子做大!”

  “没错。”许青山望着深圳的夜空,眼里满是憧憬,“深圳的机会,就是要敢闯敢拼、敢与人合作。这是我们的第一个合资意向,也是磨盘山现代化转型的第一步。以后,这样的合作还会有更多!”

  一周后,周老板带着技术团队如约抵达磨盘山。当先进的真空包装设备运进村时,村民们都围了上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些“铁疙瘩”。许青山站在新厂房的地基旁,看着技术人员调试设备,心里清楚,这场合资不仅能让磨盘山的粉条卖得更远,更能让整个公司的生产、管理迈上现代化的台阶——抓住了这次机遇,磨盘山就真正跳出了传统村办企业的局限,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