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小的土坯房里,夕阳透过窗棂,在课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周晓芸批改完最后一本作业本,揉了揉酸涩的眼睛,随手拿起桌边的笔记本——那是她用来记录教案的本子,此刻却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上面没有熟悉的生字组词,也没有教学计划,反倒密密麻麻写满了“怪词”:堆肥发酵原理、土壤团粒结构、红薯需肥规律,甚至还有几行画得歪歪扭扭的示意图,标注着“集水沟坡度”“株距行距”。
指尖划过字迹,周晓芸的脸颊悄悄泛起红晕。这些都是她偷偷记下的,许青山在田埂上讲解时说过的话。
起初,她只是想帮许青山整理数据,可听着他讲那些看似深奥却又实用的原理,看着他蹲在田里认真测量、耐心指导的样子,她就忍不住把每一个细节都记下来。不知不觉间,教案本的大半本,都变成了“许青山科学种田笔记”。
“在看什么?这么入神。”
熟悉的声音在门口响起,周晓芸吓得手一抖,笔记本差点掉在地上。抬头望去,许青山正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把刚从田里拔的红薯苗,叶片上还沾着泥土。
“没……没看什么。”周晓芸慌忙合上笔记本,脸颊更红了,像熟透的苹果。
许青山走过来,目光落在合上的笔记本上,笑着问:“是不是在记红薯出苗的数据?我刚去孬地看了,出苗率比预期的还高,想跟你核对一下。”
“哦,对!”周晓芸连忙翻开笔记本,假装找数据,却不小心翻到了那页写满“怪词”的纸。她手忙脚乱地想翻过去,却被许青山轻轻按住了手背。
“这些……都是你记的?”许青山的声音带着惊讶,目光扫过那些工整的字迹,还有旁边用小字标注的“通俗易懂版解释”。
周晓芸的脸彻底红透了,低下头,声音细若蚊蚋:“我……我觉得你说的都很有用,就记下来了,方便以后帮你整理数据,也能自己学学。”
许青山看着她羞涩的模样,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他拿起笔记本,指着“堆肥发酵原理”那行字:“你还标注了‘温度要保持在55℃左右’,记得很仔细。”
“嗯,你说这个温度能杀死虫卵,我就记下来了。”周晓芸抬起头,眼里闪着认真的光,“以后咱们种更多作物,这些知识都能用得上。”
夕阳的光洒在两人身上,屋里的氛围变得格外温柔。许青山看着她清澈的眼睛,忽然觉得,这份被悄悄记录的“怪词”,不仅是科学种田的知识,更像是一条细细的线,把他和周晓芸的心思紧紧连在了一起。
“以后有不懂的,随时问我。”许青山把笔记本递还给她,语气格外温柔,“等忙完这阵,我给你画张更详细的原理图,比你记的这些更清楚。”
“好。”周晓芸接过笔记本,用力点头,嘴角忍不住上扬。
许青山又说起孬地的情况:“红薯苗长得很好,再过半个月就能移栽了。到时候咱们按你记的株距行距来种,保证产量高。”
“我都记好了!”周晓芸连忙翻到记录数据的那页,“株距一尺,行距一尺五,每亩种四千株左右,对吧?”
“没错,就是这样。”许青山笑着点头,看着她认真的样子,心里越发觉得,有她在身边帮忙,再难的活也变得轻松了。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虫鸣声此起彼伏。周晓芸把笔记本紧紧抱在怀里,看着许青山的背影消失在门口,脸上的笑容久久没有散去。
她知道,这本笔记本里,不仅藏着让磨盘沟变富的秘密,还藏着她对许青山悄悄萌生的心意。而这份心意,正随着田里茁壮成长的红薯苗,一点点生根、发芽。
上面没有熟悉的生字组词,也没有教学计划,反倒密密麻麻写满了“怪词”:堆肥发酵原理、土壤团粒结构、红薯需肥规律,甚至还有几行画得歪歪扭扭的示意图,标注着“集水沟坡度”“株距行距”。
指尖划过字迹,周晓芸的脸颊悄悄泛起红晕。这些都是她偷偷记下的,许青山在田埂上讲解时说过的话。
起初,她只是想帮许青山整理数据,可听着他讲那些看似深奥却又实用的原理,看着他蹲在田里认真测量、耐心指导的样子,她就忍不住把每一个细节都记下来。不知不觉间,教案本的大半本,都变成了“许青山科学种田笔记”。
“在看什么?这么入神。”
熟悉的声音在门口响起,周晓芸吓得手一抖,笔记本差点掉在地上。抬头望去,许青山正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把刚从田里拔的红薯苗,叶片上还沾着泥土。
“没……没看什么。”周晓芸慌忙合上笔记本,脸颊更红了,像熟透的苹果。
许青山走过来,目光落在合上的笔记本上,笑着问:“是不是在记红薯出苗的数据?我刚去孬地看了,出苗率比预期的还高,想跟你核对一下。”
“哦,对!”周晓芸连忙翻开笔记本,假装找数据,却不小心翻到了那页写满“怪词”的纸。她手忙脚乱地想翻过去,却被许青山轻轻按住了手背。
“这些……都是你记的?”许青山的声音带着惊讶,目光扫过那些工整的字迹,还有旁边用小字标注的“通俗易懂版解释”。
周晓芸的脸彻底红透了,低下头,声音细若蚊蚋:“我……我觉得你说的都很有用,就记下来了,方便以后帮你整理数据,也能自己学学。”
许青山看着她羞涩的模样,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他拿起笔记本,指着“堆肥发酵原理”那行字:“你还标注了‘温度要保持在55℃左右’,记得很仔细。”
“嗯,你说这个温度能杀死虫卵,我就记下来了。”周晓芸抬起头,眼里闪着认真的光,“以后咱们种更多作物,这些知识都能用得上。”
夕阳的光洒在两人身上,屋里的氛围变得格外温柔。许青山看着她清澈的眼睛,忽然觉得,这份被悄悄记录的“怪词”,不仅是科学种田的知识,更像是一条细细的线,把他和周晓芸的心思紧紧连在了一起。
“以后有不懂的,随时问我。”许青山把笔记本递还给她,语气格外温柔,“等忙完这阵,我给你画张更详细的原理图,比你记的这些更清楚。”
“好。”周晓芸接过笔记本,用力点头,嘴角忍不住上扬。
许青山又说起孬地的情况:“红薯苗长得很好,再过半个月就能移栽了。到时候咱们按你记的株距行距来种,保证产量高。”
“我都记好了!”周晓芸连忙翻到记录数据的那页,“株距一尺,行距一尺五,每亩种四千株左右,对吧?”
“没错,就是这样。”许青山笑着点头,看着她认真的样子,心里越发觉得,有她在身边帮忙,再难的活也变得轻松了。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虫鸣声此起彼伏。周晓芸把笔记本紧紧抱在怀里,看着许青山的背影消失在门口,脸上的笑容久久没有散去。
她知道,这本笔记本里,不仅藏着让磨盘沟变富的秘密,还藏着她对许青山悄悄萌生的心意。而这份心意,正随着田里茁壮成长的红薯苗,一点点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