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再提灭门-《若问星辰》

  宁媛清楚的知道,那几天一直是慕宸守着自己,自己的身体才慢慢好转,那几天的记忆,她还是有的。

  只是记忆里,宁媛接受不了,自己对慕宸过分的依赖,没了记忆居然是这个德行,她厌恶的掐了掐自己,让自己不要对陌生的男子,有依赖心理。

  要是算起自己的失忆来,还得怪宁媛自己跟丢了慕宸,要是多个心眼,多留意,多思考,也不会造成自己的失忆。

  看来,这出门游历还是有些用处的,宁媛确实觉得自己的所思所想很是幼稚,阅历实在浅显。

  她转念一想,可她还活着,又不是死了,有什么不能当面说的,何必要等她睡着了,才进屋哭床?

  宁媛捏起一颗珍珠,在手里把玩着。

  “鲛人的泪滴,变成珍珠的样子是很圆润,慕宸是鲛人里的王爷,这里的每一颗珍珠,都是很有分量的一颗,如果能看见,这珠子的光泽度应该也很不错吧!”

  慕宸知道见面的时候躲着宁媛,怎么走的时候,不知道收拾收拾这些遗落下来的珍珠?

  宁媛想着下一回,是在慕宸面前装不知道他来看过自己吗?

  好像也只能是装作不知道他来过了,慕宸有点奇怪啊!

  宁媛右手一挥,被子上的珍珠消失不见,被宁媛收了起来。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离开这里,应清会放了我吗?”

  宁媛想着想着,睡着了。

  梦里,她又见到了那幅《若问星辰》的画,她去看那个站着的少年,可上边的气息微弱。

  也只有在梦里,宁媛才能暂时性看见东西。

  需要多久,才能够集齐九州的药材?

  她也不清楚。

  “姑娘的眼睛没有大碍,或许是磕碰了脑袋,才导致的暂时性失明。”

  医师看完宁媛的眼睛,对应清的手下说道。

  宁媛又将白色绸带系在了眼睛上。

  昨晚,她就在自己的眼睛和头部做了伤痕的痕迹,来掩饰鱼兰的存在。

  “好,我会回禀陛下。”

  应清的手下说道。

  医师起身,继续说道。

  “不碍事,等我开几服药,姑娘喝几次,也就没事了。”

  宁媛扶着桌子,站起来,向医师道谢。

  “多谢医师。”

  “行,你的伤不算什么大事,在这里休息吧!”

  医师回道。

  宁媛点点头,站着听他二人说话。

  可应清的手下很警惕,拉着医师出了门。

  走远了,才向医师问道。

  “这姑娘的眼中,是否有鱼兰的痕迹?”

  医师捋了捋胡须。

  “从目前的伤痕来看,确实是从马上摔下来的,她的眼睛没有存放鱼兰的痕迹。”

  有了这句话,应清的手下放心了,他也好向陛下有个交代,鱼兰得的事情也算是过去了。

  宁媛在屋里,有了一个计划。

  自己不如将计就计,幸好自己的修为和道行都高,扮演成一个有“眼睛”的人还是不在话下。

  等医师开了药,自己喝下几服药后,就可以打着眼睛好了的名头离开这里。

  她想快一点把顾念泽的魂魄拼凑完全,现在走到了第一步,还剩下八步没有走,宁媛在这个事情上,是有些心急的。

  “姑娘,你看陛下给你带了什么来!”

  中午,莺儿端着一个托盘,上面有几串珍宝首饰,来到了宁媛的面前。

  “对不起啊!我忘了姑娘看不见了。”

  “没有关系,我有时候,也会忘记点灯,灭灯的,自己也不是那么在意。”

  莺儿自觉戳到了宁媛的痛处,心里内疚了些,放下托盘,去屋外迎接应清。

  “陛下。”

  “嗯,你下去吧!”

  “是。”

  应清进了宁媛的屋,一阵花香袭来。

  “你屋里熏得什么香?还挺好闻。”

  宁媛此时,想起白景铄也对自己问出了同样的问题来。

  她这一回沉稳许多。

  “回陛下,是栀子花,我习惯了栀子花的香气,有用栀子花花露的习惯。”

  “嗯,来,坐下,本王想聊聊天。”

  应清在宁媛的屋里,毫不客气坐下来。

  他完全把宁媛当成了朝堂以外,嫔妃以外,自己消遣的另一种方式了。

  “陛下,想聊什么?”

  应清若有所思,他看着宁媛眼上系的白色绸带,居然看习惯,看顺眼了,觉得还挺好看。

  “你认识顾念泽吧!”

  顾念泽这三个字从应清的嘴里一出来,宁媛的心里一颤。

  “认识的。”

  应清却毫不在意,依旧稳定输出,直达宁媛的痛点。

  “他们家被人灭门了,你知道吗?”

  宁媛低下了头,说不难过是假的,她内心深处的悲伤,外人很难察觉得到,但是应清看出来了。

  “知道。”

  应清自顾自的,和往常一样,倒着茶水,喝着茶。

  “道观那边有什么线索吗?”

  应清一直在引导着宁媛说出来,他想知道的事情。

  “我出门游历了,知道以后,去信给道观,上了香以后,就离开了,直到现在,也并未和观里面有过联系。”

  宁媛实话实说,她清楚应清的目的。

  应清没有过问她和顾念泽如何相识,以应清的地位,一定掌握了所有的情况。

  所以应清此次前来,不再是为了鱼兰的事情,而是顾家灭门惨案。

  “噢,你,难过吗?”

  宁媛注意到,此刻的应清调换了问题的方向,把矛头直指自己。

  她此时,在应清的面前,在皇权的面前,最好是做到真实,表里如一。

  面对皇权压迫的气势,宁媛现在算是有了切身的体会。

  “难过,可师父曾经说过,生死有命,有生有死,有死有生,生生死死,无穷尽也。顾府的事情,或许是因果循环,修道之人,置身事外,却也悲情其中,我和念泽自小认识,他和我的师兄们也都认识,这么多年的友情,要说不难过,是不可能的,他一直像一个好哥哥一样,照顾过我,我也感念他的好,他成婚的时候,来为他贺喜,可谁曾想,事情发生的如此突然... ...”

  宁媛娓娓道来,忽然哽咽住了。

  泪水浸湿了系在眼睛上的白色绸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