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锦衣卫,陆铮立刻召见了负责南方情报的千户。一封密信已经悄然送回,放在他的案头。
信很短,字迹是用密写药水所书,显影后略显模糊:
“扬州盐漕御史张文渊,上月纳第四房妾,乃苏州绣娘,聘礼中疑似有吕宋珍珠十斛,来源蹊跷。
其管家近日频繁出入‘裕泰盐行’,该行东主与致仕南京礼部侍郎孙文义姻亲。
漕帮江淮段香主雷万霆,半月前曾密会一北方客,相貌与晋案在逃之范家账房有六七分相似。
会后,雷香主名下钱庄存入不明来源银票三万两。另,扬州城内新开一书画铺‘雅集斋’,东主神秘,与太监南京守备府过往甚密。”
信息琐碎,看似毫无关联,却像一块块拼图。
吕宋珍珠、致仕高官、漕帮、晋商残党、神秘的北方客、太监守备、新开的书画铺…这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人和事,隐隐约约被无形的线串联起来,指向一张正在重新编织的利益巨网。
陆铮的手指在那句“与晋案在逃之范家账房有六七分相似”和“太监南京守备府”上轻轻敲击着。
晋商的残余势力果然不甘寂寞,正在尝试与南方的地头蛇、甚至可能与宫内的势力重新勾结。而那个新开的“雅集斋”,让他瞬间想起了被捣毁的“墨韵斋”。
密码…情报…走私…或许换了个更风雅的形式,在江南重生了。
陆铮提起笔,在一张空白的条子上写下几行指令,字迹凌厉:
“一、详查裕泰盐行所有往来账目,特别是与官盐引岸之关系。
二、严密监控漕帮雷万霆及与之接触的所有北方面孔。
三、派生面孔,试探‘雅集斋’,查其背景,观其有无异常通信。
四、查张文渊妾室珍珠来源,顺藤摸瓜。
动作要轻,如蜻蜓点水,勿打草惊蛇。”
陆铮需要更多的线索,需要找到那个能将所有碎片串联起来的关键节点。这一次,他的对手更加狡猾,隐藏得更深。
这不是在北地挥刀猛砍就能解决的战斗,这是一场在江南烟雨楼台、画舫丝竹中进行无声博弈。
陆铮推开窗,北风凛冽,带着塞外的沙尘气息。而他的思绪,已飞越千山万水,落在那纸醉金迷、暗流汹涌的扬州城。
那里,一场新的风暴,正在他精准的操控下,悄然酝酿。而京城的这盘棋,他也必须同时下好。
……
朝堂上的暗流并未因皇帝的暂时沉默而平息,反而像地底暗河,涌动得更加湍急。
弹劾陆铮“苛政扰民致天谴”的奏疏并未减少,只是换了些更隐晦的词句,通过通政司,雪片般堆满皇帝的案头。
陆铮对此心知肚明,但他此刻的精力,大半已投向了南方。镇抚司值房内,有关江南的密报开始增多,虽然仍是碎片,却渐渐勾勒出一些模糊的轮廓。
“裕泰盐行”的账目做得滴水不漏,明面上与官盐引岸毫无瓜葛,但其实际控制的私盐船队规模,却大得惊人,沿途关卡形同虚设。
漕帮香主雷万霆变得深居简出,那次与“北方客”会面后,再无异常举动,仿佛蛰伏的毒蛇。
新开的“雅集斋”生意清淡,老板是个斯文的中年人,精于书画鉴赏,与南京守备太监府的几位清客相公时有往来,吟诗作对,并无明显把柄。
唯有盐漕御史张文渊小妾那十斛吕宋珍珠,追查起来竟似泥牛入海,线索在扬州码头一个突然暴毙的南洋海商那里彻底断了。
对手的反侦察能力极强,且在南方的根基深厚无比。陆铮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常规的探查已难有突破,必须下一剂猛药,搅动这潭深水,才能让藏在底下的东西浮上来。
陆铮沉吟片刻,取过一张空白驾帖,亲自提笔蘸墨,写下几行字。这不是发给南方坐探的,而是发给此刻正在河南,如同剃刀般刮过官场的沈炼。
“河南事暂稳,然新政根基未固。闻豫南光州、固始一带,有豪强借旱蝗之机,勾结胥吏,压价强购民田,逼民为佃,怨声载道。
着尔即率精干缇骑南下,查实一二人,以‘抗旨兼并,破坏新政’之罪,严惩不贷,籍没家产,以儆效尤。动作需迅疾,声势需浩大。”
陆铮写完,吹干墨迹,加盖上自己的指挥使金印。这道命令看似仍在处理河南事务,实则是一石二鸟。
其一,继续巩固河南,打击新政的抵抗者;其二,也是更重要的,他要看看,对河南豪强的再次动手,会惊动南方的哪条大蛇。
晋商案后,北地商路受损,南方豪强与北地残余势力乃至朝中某些人的利益勾连必更深切。河南的动静,就是投向他们池塘的一块石头。
数日后,北镇抚司的赵千户手持驾帖,点齐一队如狼似虎的缇骑,冲出京城,烟尘滚滚,直扑豫南。
不过数日,光州一家姓刘的大户被破门而入,罪证确凿(其中多少是北镇抚司的“手段”已不重要),家主下狱,田产、商铺、府邸尽数抄没。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传开来,河南再次震动,地方豪强人人自危。
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京城陆指挥使和沈镇抚使的意志,那把在北地砍翻晋商的快刀,虽然本人未至,但其锋刃已再次掠过中原。
几乎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扬州。
“裕泰盐行”的后堂密室内,东主赵德海(表面上的东主)正与一位身着杭绸直裰、气质阴柔的中年文士对坐品茗。窗外是运河的潺潺水声和隐隐丝竹。
“豫南刘家,完了。”赵德海放下刚收到的密信,声音有些发干,“是陆铮那条疯狗手下的沈炼动的手,抄家籍没,干净利落。”
那文士慢条斯理地撇着茶沫,眼皮都未抬:“慌什么?刘家自己手脚不干净,撞在了刀口上,怪得了谁?北边范家的教训还不够深刻?越是这种时候,越要沉得住气。”
……
信很短,字迹是用密写药水所书,显影后略显模糊:
“扬州盐漕御史张文渊,上月纳第四房妾,乃苏州绣娘,聘礼中疑似有吕宋珍珠十斛,来源蹊跷。
其管家近日频繁出入‘裕泰盐行’,该行东主与致仕南京礼部侍郎孙文义姻亲。
漕帮江淮段香主雷万霆,半月前曾密会一北方客,相貌与晋案在逃之范家账房有六七分相似。
会后,雷香主名下钱庄存入不明来源银票三万两。另,扬州城内新开一书画铺‘雅集斋’,东主神秘,与太监南京守备府过往甚密。”
信息琐碎,看似毫无关联,却像一块块拼图。
吕宋珍珠、致仕高官、漕帮、晋商残党、神秘的北方客、太监守备、新开的书画铺…这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人和事,隐隐约约被无形的线串联起来,指向一张正在重新编织的利益巨网。
陆铮的手指在那句“与晋案在逃之范家账房有六七分相似”和“太监南京守备府”上轻轻敲击着。
晋商的残余势力果然不甘寂寞,正在尝试与南方的地头蛇、甚至可能与宫内的势力重新勾结。而那个新开的“雅集斋”,让他瞬间想起了被捣毁的“墨韵斋”。
密码…情报…走私…或许换了个更风雅的形式,在江南重生了。
陆铮提起笔,在一张空白的条子上写下几行指令,字迹凌厉:
“一、详查裕泰盐行所有往来账目,特别是与官盐引岸之关系。
二、严密监控漕帮雷万霆及与之接触的所有北方面孔。
三、派生面孔,试探‘雅集斋’,查其背景,观其有无异常通信。
四、查张文渊妾室珍珠来源,顺藤摸瓜。
动作要轻,如蜻蜓点水,勿打草惊蛇。”
陆铮需要更多的线索,需要找到那个能将所有碎片串联起来的关键节点。这一次,他的对手更加狡猾,隐藏得更深。
这不是在北地挥刀猛砍就能解决的战斗,这是一场在江南烟雨楼台、画舫丝竹中进行无声博弈。
陆铮推开窗,北风凛冽,带着塞外的沙尘气息。而他的思绪,已飞越千山万水,落在那纸醉金迷、暗流汹涌的扬州城。
那里,一场新的风暴,正在他精准的操控下,悄然酝酿。而京城的这盘棋,他也必须同时下好。
……
朝堂上的暗流并未因皇帝的暂时沉默而平息,反而像地底暗河,涌动得更加湍急。
弹劾陆铮“苛政扰民致天谴”的奏疏并未减少,只是换了些更隐晦的词句,通过通政司,雪片般堆满皇帝的案头。
陆铮对此心知肚明,但他此刻的精力,大半已投向了南方。镇抚司值房内,有关江南的密报开始增多,虽然仍是碎片,却渐渐勾勒出一些模糊的轮廓。
“裕泰盐行”的账目做得滴水不漏,明面上与官盐引岸毫无瓜葛,但其实际控制的私盐船队规模,却大得惊人,沿途关卡形同虚设。
漕帮香主雷万霆变得深居简出,那次与“北方客”会面后,再无异常举动,仿佛蛰伏的毒蛇。
新开的“雅集斋”生意清淡,老板是个斯文的中年人,精于书画鉴赏,与南京守备太监府的几位清客相公时有往来,吟诗作对,并无明显把柄。
唯有盐漕御史张文渊小妾那十斛吕宋珍珠,追查起来竟似泥牛入海,线索在扬州码头一个突然暴毙的南洋海商那里彻底断了。
对手的反侦察能力极强,且在南方的根基深厚无比。陆铮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常规的探查已难有突破,必须下一剂猛药,搅动这潭深水,才能让藏在底下的东西浮上来。
陆铮沉吟片刻,取过一张空白驾帖,亲自提笔蘸墨,写下几行字。这不是发给南方坐探的,而是发给此刻正在河南,如同剃刀般刮过官场的沈炼。
“河南事暂稳,然新政根基未固。闻豫南光州、固始一带,有豪强借旱蝗之机,勾结胥吏,压价强购民田,逼民为佃,怨声载道。
着尔即率精干缇骑南下,查实一二人,以‘抗旨兼并,破坏新政’之罪,严惩不贷,籍没家产,以儆效尤。动作需迅疾,声势需浩大。”
陆铮写完,吹干墨迹,加盖上自己的指挥使金印。这道命令看似仍在处理河南事务,实则是一石二鸟。
其一,继续巩固河南,打击新政的抵抗者;其二,也是更重要的,他要看看,对河南豪强的再次动手,会惊动南方的哪条大蛇。
晋商案后,北地商路受损,南方豪强与北地残余势力乃至朝中某些人的利益勾连必更深切。河南的动静,就是投向他们池塘的一块石头。
数日后,北镇抚司的赵千户手持驾帖,点齐一队如狼似虎的缇骑,冲出京城,烟尘滚滚,直扑豫南。
不过数日,光州一家姓刘的大户被破门而入,罪证确凿(其中多少是北镇抚司的“手段”已不重要),家主下狱,田产、商铺、府邸尽数抄没。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传开来,河南再次震动,地方豪强人人自危。
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京城陆指挥使和沈镇抚使的意志,那把在北地砍翻晋商的快刀,虽然本人未至,但其锋刃已再次掠过中原。
几乎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扬州。
“裕泰盐行”的后堂密室内,东主赵德海(表面上的东主)正与一位身着杭绸直裰、气质阴柔的中年文士对坐品茗。窗外是运河的潺潺水声和隐隐丝竹。
“豫南刘家,完了。”赵德海放下刚收到的密信,声音有些发干,“是陆铮那条疯狗手下的沈炼动的手,抄家籍没,干净利落。”
那文士慢条斯理地撇着茶沫,眼皮都未抬:“慌什么?刘家自己手脚不干净,撞在了刀口上,怪得了谁?北边范家的教训还不够深刻?越是这种时候,越要沉得住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