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朝后,陆铮面无表情地走过丹陛。他知道,这十五万两买来的时间有限。他必须在这笔钱耗尽之前,在南方打开真正的局面。
陆铮回到锦衣卫指挥使衙门,立刻召见沈炼。
“淮安有突破了。但需要时间收网。”陆铮言简意赅,“朝堂上,我用十五万两暂时堵住了他们的嘴。
但这笔账,很快要从南方讨回来。让你的人,准备好。
一旦南方证据链成型,我要北镇抚司的缇骑,能以最快的速度南下拿人!这一次,要挖得更深,动得更狠!”
沈炼眼中掠过一丝嗜血的寒芒,躬身道:“遵命。缇骑随时可动。”
陆铮点点头,目光再次投向南方。棋盘上的棋子已经落下,猎犬已经嗅到了气味。现在,只需要等待一个最合适的时机,然后……
一击致命。
而此刻的扬州,“裕泰盐行”的赵德海刚刚收到京城传来的消息:陆铮在朝会上被迫拿出十五万两妥协。
他长舒一口气,笑着对密室的文士道:“先生果然神机妙算。陆铮果然钱粮匮乏,自顾不暇了。”
那文士微微一笑,矜持地抿了口茶:“看来,北边贵人要的下一批货,可以安排得更大一些了。”
他们以为,风暴已经过去。却不知,真正的风暴,正在他们以为最安全的港湾里,悄然凝聚。
淮安府,清江浦。
夜色如墨,细雨靡靡,将运河沿岸的灯火晕染成一片模糊的光团。
废弃的“清水沟”支流隐匿在更深的黑暗中,水声汩汩,散发着水藻腐烂和泥土的腥气。
一个披着蓑衣、身影几乎与堤岸融为一体的汉子,如同蛰伏的猎豹,一动不动地盯着下游方向。他是北镇抚司最老练的探子之一,奉命在此已潜伏了三日。
子时刚过,极细微的摇橹声打破了寂静。并非庞大的漕船,而是两艘吃水颇深的乌篷船,如同鬼影般滑入清水沟,悄无声息地靠上了那座废弃转运仓的朽烂木码头。
几个黑影从船上跳下,迅速开始卸货。沉重的木箱被搬下,压得跳板吱呀作响。
随即,早已埋伏在仓房阴影中的另一批人接手,将木箱快速搬入仓内。整个过程迅捷、安静,透着一种训练有素的默契。
锦衣卫番子的瞳孔在黑暗中微微收缩。
他看清了,后来接货的那几人中,有一个身形矮壮的汉子,腰间皮带上插着一柄独特的弯头短刃——那是闽浙沿海海盗常用的款式。
北地漕帮的船,东南海盗的人,在这运河腹地的废弃仓房交接货物。
约莫半个时辰后,乌篷船悄然离去,吃水已轻。而仓房那边,传来了轻微的骡马喷鼻声和车轴转动声——那三辆神秘的骡马车又出现了。
暗探没有动,只是将身体埋得更低。他的任务是看和记,不是拦截。
他默默记下了骡马车离去的方向,以及护卫人群中几个显着的特征:一个脸上带疤的秃头,一个走路有些跛脚的高个子。
消息以最快的速度发往京城。
扬州城,“雅集斋”依旧大门紧闭。但对街茶馆的二楼,一个扮作茶客的锦衣卫坐探,用藏在袖中的单筒望远镜,清晰地看到后院侧门打开。
一个伙计打扮的人拎着个食盒出来,脚步匆匆,却不是走向饭庄,而是拐进了几条街外南京守备太监府一位采买管家的小院。
半个时辰后,那伙计空手而出。坐探注意到,食盒的提手样式有些特别,上面似乎嵌着一小块不起眼的青玉。
与此同时,北镇抚司诏狱深处。
被俘的晋商范永斗的账房先生,经过数轮“磋磨”,精神已近崩溃。
沈炼亲自提审,没有用刑,只是将一张写有“三槐堂”和“清水沟”的纸放在他面前。
账房浑浊的眼睛猛地睁大,身体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
“说吧。说出来,给你个痛快。”沈炼的声音冰冷,不带一丝情绪。
账房涕泪横流,断断续续地交代:“…‘三槐堂’…是…是南边几位老爷和…和宫里某位大珰的勾当…‘清水沟’…是…是换船的地方…北边的皮货、药材…南边的盐铁、丝绸…都在那里倒手…有时…有时也送‘海客’出去…”
“海客?什么海客?”
“…就…就是闽浙那边来的…他们…他们要的东西不一样…主要是生铁、硝石…还有…还有工匠…”
生铁、硝石、工匠!这些都是严令出海的违禁品,尤其是对可能来自辽东的“海客”而言,其用途不言而喻!
碎片,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拼接起来。一条由晋商残余、江南豪绅、腐败官员、宫内太监、乃至东南海盗(或伪装的海盗)共同编织的,贯通南北、连接内外的走私巨网,已初现狰狞轮廓。他们不仅贪腐,更在资敌!
猜测被证实了。对手的猖狂和危害,远超想象。
就在这时,通政司送来了一份加急塘报——并非来自南方,而是来自陕西。
八百里加急!闯王高迎祥与久困庐州的闯将李自成部,竟不知以何种方式突破了官军封锁,突然合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数万流寇猛扑湖广郧阳府,官兵溃败,郧阳失守!流寇获得了大量粮草补给,声势复振,有继续南下席卷荆襄之势!
屋漏偏逢连夜雨!
陆铮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震动。南方巨网待破,北方流寇又起。皇帝的压力会瞬间达到顶峰。
那十五万两银子带来的缓冲,在这一惊天噩耗面前,将荡然无存。
陆铮立刻意识到,必须立刻行动,不能再等南方完整的证据链了!
必须立刻从淮安打开突破口,拿到实实在在的罪证,才能向皇帝证明,他正在斩断一条更致命的毒瘤,才能争取到最后的时间和信任!
“备马!即刻入宫!”陆铮沉声下令,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另外,传令沈炼,让他派去淮安的人,动手!
查封清水沟仓库,抓捕所有在场人员,遇到抵抗,格杀勿论!我要在明天天亮之前,看到口供和物证!”
陆铮抓起沈炼的报告和那份陕西塘报,大步走出值房。夜色中,他的身影如标枪般挺直。
最后的摊牌时刻,被迫提前到来了。他要用淮安的行动,来对冲陕西的败绩,用一条通敌巨案的破获,来转移皇帝对流寇复起的怒火。
这是一场危险的赌博。如果淮安行动失败,或者拿到的东西不足以震动皇帝,那么他和他的新政,都将万劫不复。
快马奔驰在寂静的御街上,蹄声如雷,敲碎了京城的夜。一场更大的风暴,随着这急促的马蹄声,骤然降临。
……
陆铮回到锦衣卫指挥使衙门,立刻召见沈炼。
“淮安有突破了。但需要时间收网。”陆铮言简意赅,“朝堂上,我用十五万两暂时堵住了他们的嘴。
但这笔账,很快要从南方讨回来。让你的人,准备好。
一旦南方证据链成型,我要北镇抚司的缇骑,能以最快的速度南下拿人!这一次,要挖得更深,动得更狠!”
沈炼眼中掠过一丝嗜血的寒芒,躬身道:“遵命。缇骑随时可动。”
陆铮点点头,目光再次投向南方。棋盘上的棋子已经落下,猎犬已经嗅到了气味。现在,只需要等待一个最合适的时机,然后……
一击致命。
而此刻的扬州,“裕泰盐行”的赵德海刚刚收到京城传来的消息:陆铮在朝会上被迫拿出十五万两妥协。
他长舒一口气,笑着对密室的文士道:“先生果然神机妙算。陆铮果然钱粮匮乏,自顾不暇了。”
那文士微微一笑,矜持地抿了口茶:“看来,北边贵人要的下一批货,可以安排得更大一些了。”
他们以为,风暴已经过去。却不知,真正的风暴,正在他们以为最安全的港湾里,悄然凝聚。
淮安府,清江浦。
夜色如墨,细雨靡靡,将运河沿岸的灯火晕染成一片模糊的光团。
废弃的“清水沟”支流隐匿在更深的黑暗中,水声汩汩,散发着水藻腐烂和泥土的腥气。
一个披着蓑衣、身影几乎与堤岸融为一体的汉子,如同蛰伏的猎豹,一动不动地盯着下游方向。他是北镇抚司最老练的探子之一,奉命在此已潜伏了三日。
子时刚过,极细微的摇橹声打破了寂静。并非庞大的漕船,而是两艘吃水颇深的乌篷船,如同鬼影般滑入清水沟,悄无声息地靠上了那座废弃转运仓的朽烂木码头。
几个黑影从船上跳下,迅速开始卸货。沉重的木箱被搬下,压得跳板吱呀作响。
随即,早已埋伏在仓房阴影中的另一批人接手,将木箱快速搬入仓内。整个过程迅捷、安静,透着一种训练有素的默契。
锦衣卫番子的瞳孔在黑暗中微微收缩。
他看清了,后来接货的那几人中,有一个身形矮壮的汉子,腰间皮带上插着一柄独特的弯头短刃——那是闽浙沿海海盗常用的款式。
北地漕帮的船,东南海盗的人,在这运河腹地的废弃仓房交接货物。
约莫半个时辰后,乌篷船悄然离去,吃水已轻。而仓房那边,传来了轻微的骡马喷鼻声和车轴转动声——那三辆神秘的骡马车又出现了。
暗探没有动,只是将身体埋得更低。他的任务是看和记,不是拦截。
他默默记下了骡马车离去的方向,以及护卫人群中几个显着的特征:一个脸上带疤的秃头,一个走路有些跛脚的高个子。
消息以最快的速度发往京城。
扬州城,“雅集斋”依旧大门紧闭。但对街茶馆的二楼,一个扮作茶客的锦衣卫坐探,用藏在袖中的单筒望远镜,清晰地看到后院侧门打开。
一个伙计打扮的人拎着个食盒出来,脚步匆匆,却不是走向饭庄,而是拐进了几条街外南京守备太监府一位采买管家的小院。
半个时辰后,那伙计空手而出。坐探注意到,食盒的提手样式有些特别,上面似乎嵌着一小块不起眼的青玉。
与此同时,北镇抚司诏狱深处。
被俘的晋商范永斗的账房先生,经过数轮“磋磨”,精神已近崩溃。
沈炼亲自提审,没有用刑,只是将一张写有“三槐堂”和“清水沟”的纸放在他面前。
账房浑浊的眼睛猛地睁大,身体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
“说吧。说出来,给你个痛快。”沈炼的声音冰冷,不带一丝情绪。
账房涕泪横流,断断续续地交代:“…‘三槐堂’…是…是南边几位老爷和…和宫里某位大珰的勾当…‘清水沟’…是…是换船的地方…北边的皮货、药材…南边的盐铁、丝绸…都在那里倒手…有时…有时也送‘海客’出去…”
“海客?什么海客?”
“…就…就是闽浙那边来的…他们…他们要的东西不一样…主要是生铁、硝石…还有…还有工匠…”
生铁、硝石、工匠!这些都是严令出海的违禁品,尤其是对可能来自辽东的“海客”而言,其用途不言而喻!
碎片,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拼接起来。一条由晋商残余、江南豪绅、腐败官员、宫内太监、乃至东南海盗(或伪装的海盗)共同编织的,贯通南北、连接内外的走私巨网,已初现狰狞轮廓。他们不仅贪腐,更在资敌!
猜测被证实了。对手的猖狂和危害,远超想象。
就在这时,通政司送来了一份加急塘报——并非来自南方,而是来自陕西。
八百里加急!闯王高迎祥与久困庐州的闯将李自成部,竟不知以何种方式突破了官军封锁,突然合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数万流寇猛扑湖广郧阳府,官兵溃败,郧阳失守!流寇获得了大量粮草补给,声势复振,有继续南下席卷荆襄之势!
屋漏偏逢连夜雨!
陆铮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震动。南方巨网待破,北方流寇又起。皇帝的压力会瞬间达到顶峰。
那十五万两银子带来的缓冲,在这一惊天噩耗面前,将荡然无存。
陆铮立刻意识到,必须立刻行动,不能再等南方完整的证据链了!
必须立刻从淮安打开突破口,拿到实实在在的罪证,才能向皇帝证明,他正在斩断一条更致命的毒瘤,才能争取到最后的时间和信任!
“备马!即刻入宫!”陆铮沉声下令,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另外,传令沈炼,让他派去淮安的人,动手!
查封清水沟仓库,抓捕所有在场人员,遇到抵抗,格杀勿论!我要在明天天亮之前,看到口供和物证!”
陆铮抓起沈炼的报告和那份陕西塘报,大步走出值房。夜色中,他的身影如标枪般挺直。
最后的摊牌时刻,被迫提前到来了。他要用淮安的行动,来对冲陕西的败绩,用一条通敌巨案的破获,来转移皇帝对流寇复起的怒火。
这是一场危险的赌博。如果淮安行动失败,或者拿到的东西不足以震动皇帝,那么他和他的新政,都将万劫不复。
快马奔驰在寂静的御街上,蹄声如雷,敲碎了京城的夜。一场更大的风暴,随着这急促的马蹄声,骤然降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