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畏罪自尽?-《大明卫》

  淮安的惊雷尚未在朝堂完全荡开涟漪,另一份来自南直隶的六百里加急已带着更浓的血腥气,砸在了陆铮的案头。

  发信人并非锦衣卫系统,而是应天巡抚。文书语气惊惶,所述内容却如一把冰锥,直刺人心:

  南京户部右侍郎、督粮道——孙文义,于昨夜在自家书房悬梁自尽。

  现场留有遗书一封,自称“年老昏聩,治家不严,致使族中子侄勾结奸商,败坏纲常,无颜面对陛下圣恩,唯有一死以谢天下”。应天府衙初步勘验,结论为“畏罪自尽”。

  “畏罪自尽?”陆铮捏着这份文书,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冷笑在他唇角凝结,却未达眼底。

  好一招断尾求生!好一个“一死以谢天下”!

  孙文义,致仕礼部侍郎,那条连接江南官场、盐漕、乃至“三槐堂”利益网络的关键线头之一,就在锦衣卫即将触及他的前一刻,被干脆利落地切断了。

  用他的一条老命,堵住了所有可能通向更深处的缺口。遗书写得滴水不漏,只承认治家不严,将所有罪责揽于自身,完美地契合了“畏罪”的表象。

  这绝非自杀。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灭口,一次来自阴影深处的凌厉反击。对手用最决绝的方式告诉他:江南的水,比你想象的更深、更浊,你想挖,就得准备好被淹死。

  几乎同时,沈炼面色冷峻地步入值房。

  “大人! 我们派往南京,暗中监视孙府的人回报,”沈炼的声音如同淬冰,“昨夜子时前后,有一顶无标识的小轿曾从孙府后门离开,方向似是…南京守备太监府。

  但无法确认轿中之人。孙文义‘自尽’的消息,是天亮后由守备太监府的一名掌家‘恰好’路过发现并报官的。”

  线索又一次指向了那座盘踞在南京、权势熏天的内廷堡垒。

  压力如山崩般压来。朝堂之上,因孙文义之死,刚刚被皇帝强行压下的非议再度甚嚣尘上。

  “陛下!孙侍郎乃朝廷重臣,即便有罪,亦当交由三法司会审,明正典刑!

  如今竟被逼至自尽,厂卫之酷烈,可见一斑!此非朝廷之福,乃取祸之道啊!”御史的哭谏声回荡在皇极殿。

  “臣附议!孙侍郎遗书只言家事,何来通敌之说?恐是有人罗织罪名,屈打成招,逼死大臣!”

  “江南如今人心惶惶,漕运几近停滞,若再逼迫,恐生大变!”

  皇帝的脸色再次变得阴晴不定。孙文义的自尽,像一盆冷水,浇熄了他因“通敌”而燃起的滔天怒火,代之以对“官场稳定”和“江南财赋”的深层忧虑。他看向陆铮的目光中,怀疑和压力重新积聚。

  陆铮立于朝堂,如礁石面对狂涛。他知道,解释和争辩在此刻毫无意义。他需要破局,需要一颗更重的、足以砸碎所有质疑的砝码。

  陆续将目光投向了案头另一份来自淮安的密报——关于那几辆从清水沟仓库离开的、装载着最敏感物资的骡马车的最终去向。

  锦衣卫暗探和沿途坐探拼死追踪,最终线索指向了一个令人心悸的方向:那批货物并未南下出海,而是…转而向北,悄然融入了南直隶与山东交界处,那支正奉命调往陕西剿寇的官军辎重队伍之中!

  一股冰寒彻骨的明悟瞬间贯穿陆铮的脑海。

  资敌!不仅仅是资关外之敌!更是在资内地流寇之敌!这条利益网络,早已无孔不入!

  他们利用朝廷调兵遣将的混乱,利用剿寇大军对粮秣军资的急切需求,将最致命的违禁品,伪装成普通辎重,直接送往了前线!送往了高迎祥、李自成的手中!

  这是比走私辽东更加骇人听闻、更加动摇国本的罪行!

  退朝后,陆铮径直回到镇抚司,隔绝了所有外界探询。陆铮召来了沈炼和最核心的几名千户。

  值房内气氛凝重如铁。

  “孙文义不能白死。”陆铮的声音低沉而冰冷,“他们想用一条人命来吓阻我们,掩盖更大的罪恶。他们打错了算盘。”

  陆铮铺开地图,手指重重地点在那条骡马车队消失的区域——南直隶与山东交界,剿寇官军的行进路线上。

  “我们的对手,能量远超预估。他们不仅能灭口朝堂大员,更能将手伸进剿寇大军的辎重里。”

  陆铮抬起眼,目光扫过众人,“现在,我们要做的,不再是细嚼慢咽地查账本、找书信。”

  随后顿了顿,每一个字都像砸出的铁钉:

  “我要你们调动所有能调动的精锐缇骑,不必再隐藏行迹!以最快的速度,追上那支官军,拦住那批辎重!当着所有官兵的面,给我开箱验货!人赃并获!”

  “同时,撒出所有人,给我盯死南京守备太监府每一个进出的人!

  盯死运河上所有与‘裕泰盐行’、漕帮雷万霆有关的船只!他们断尾求生,我们就顺着他断尾的血腥味,把藏在洞里的蛇,一条条全揪出来!”

  “陛下那里…”一名千户略有迟疑。

  “陛下那里,我去说。”陆铮断然道,“现在,我们需要的是快!

  是雷霆万钧之势!在他们反应过来,销毁更多证据、灭掉更多口之前,把铁证砸在朝堂之上!砸在天下人面前!”

  命令既下,整个锦衣卫如同上紧了发条的战争机器,轰然运转起来。

  数队精锐缇骑携带着陆铮的手令和皇帝的密旨(后者需要陆铮即刻入宫面圣争取),如同离弦之箭,冲出京城,扑向南方。

  陆铮则再次翻身上马,直面紫禁城。他知道,这一次,他不再是去汇报,而是去索要一场更大风暴的授权。

  他要告诉皇帝,江南的腐败和背叛,已经深入骨髓,甚至正在直接资助摧毁帝国的流寇!

  这是一场要么全赢,要么满盘皆输的终极豪赌。而赌注,是他陆铮的性命,是锦衣卫的存续,甚至…是这个王朝最后的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