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熙元年的春寒,最终被来自北方的铁蹄踏碎。
皇太极亲率的八旗主力,如同黑色的死亡潮水,漫过破碎的长城隘口,兵分两路,一路猛攻山海关,另一路则绕过坚城,经蒙古草地,直插京畿北部的密云、昌平一线!
“鞑子过了密云!”、“昌平失守!” 各种真伪难辨的恐怖消息如同瘟疫,以比骑兵更快的速度席卷了北京城。
最后的秩序开始瓦解,哭喊声、尖叫声、争抢声充斥街巷,九门提督府的兵丁挥舞着刀鞘,疯狂地弹压着试图冲击城门逃难的富户和百姓。
陆铮站在德胜门高耸的城楼上,寒风吹动他蟒袍的下摆,猎猎作响。
他面无表情,目光如铁,越过脚下混乱的城池,投向北方那烟尘升起的地平线。
那里,代表着这个时代最强大的军事力量,正滚滚而来。
陆铮的身后,是刚刚经历了一番血腥整顿、勉强恢复了些许骨架的京营官兵。
胡小栓、柱子这些被选入“锐士营”的青壮,紧紧握着手中刚刚下发、磨得锃亮的刀枪和少数几杆火铳,脸上混杂着恐惧、茫然和一丝被强行激起的血气。
更多的士兵则面黄肌瘦,躲在垛口后瑟瑟发抖。
“传令各门守将:依城固守,擅自弃阵地者,斩!惑乱军心者,斩!”
“所有火炮、火铳、箭矢,分配到位!”
“征调的民夫,立刻往城头运送滚木礌石、金汁火油!”
“告知全城百姓:坚守家园,朝廷必与京师共存亡!有敢趁乱劫掠、奸淫、纵火者,立杀无赦!”
陆铮的命令通过亲兵和旗号,迅速传遍各段城墙。
锦衣卫缇骑和督战队在城上来回奔驰,将几个试图逃跑的军官当场砍杀,血淋淋的人头被挑在长竿上示众。
血腥的震慑暂时压住了崩溃的势头。
清军的先锋骑兵很快出现在视野尽头。
他们并不急于攻城,而是如同狼群般,绕着巨大的北京城奔驰、呼啸,炫耀着武力,试探着守军的反应,同时分出无数小队,开始劫掠扫荡京畿周边的村镇,切断一切对外联系。
围城,开始了。
最初的几天,是在极度紧张和压抑中度过的。清军小规模的试探性攻击日夜不断,箭矢如同飞蝗般射上城头,偶尔还有火炮轰鸣。
京营官兵在严厉的军法和求生本能驱使下,进行了还算有效的抵抗,击退了数次攀爬攻城的企图。
但陆铮知道,这只是开始。皇太极的主力尚未完全到位,他在等待,等待更好的攻城时机,也在等待这座城市从内部自行崩溃。
崩溃的迹象很快出现。
首先是粮食。尽管陆铮用尽手段,甚至默许了对城内少数“奸商”的抄家,但囤积的粮草依然飞速消耗。
配给的口粮一减再减,普通百姓开始以树皮草根充饥,饿殍开始出现在街角巷尾。军粮也开始短缺,士兵们的怨气在不断积累。
其次是火药。京营火器本就老旧,库存的火药也因潮湿和管理不善而大量失效。
每一次火炮发射都变得极为珍贵,火铳手们甚至开始节省每一份火药。
更可怕的是谣言。清军不断用箭射入劝降信,宣称“只诛昏君奸臣,不伤百姓”,甚至列出投诚将领的“赏格”。
城内开始流传各种消息:某处城墙不固、某位大将暗通款曲、朝廷准备弃城南逃…每一次谣言都会引发一阵新的恐慌。
陆铮如同救火队员,四处扑火。他处决了一批散播谣言的细作,严惩了几个克扣军粮的胥吏,甚至亲自巡视最危险的城段,以稳定军心。
但他眼底的疲惫越来越深,他知道,这些手段只能延缓,无法逆转。
这一夜,清军发动了第一次大规模夜袭。
重点攻击点是防守相对薄弱的广渠门。数以千计的清兵扛着云梯,在火炮和箭雨的掩护下,疯狂扑城!
城头上顿时陷入惨烈厮杀!火光映照着扭曲的面孔,刀剑碰撞声、喊杀声、惨叫声响彻夜空!
陆铮第一时间赶到广渠门。他拔剑在手,亲自督战。锦衣卫缇骑组成督战队,在后面压阵,后退者格杀勿论!
“顶住!滚木!砸下去!”
“火油!倒火油!”
“铳手!瞄准梯子打!”
他声嘶力竭地吼叫着。胡小栓和柱子所在的锐士营被调了上来,孩子们咬着牙,拼命地将滚木礌石推下去,用长矛将爬上垛口的清兵捅下去。
不断有人中箭倒下,鲜血染红了城墙。
战斗持续了半夜,清军才在付出相当代价后退去。城头上尸骸枕藉,伤兵的呻吟声不绝于耳。
陆铮站在硝烟弥漫的城头,看着渐渐退去的火把洪流,微微松了口气,但心情却更加沉重。这只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考验。
更大的危机来自内部
次日清晨,一群饥民聚集在皇城外哭喊请愿,要求朝廷放粮,很快演变为骚乱。几乎同时。
京营中因粮饷和惨重伤亡而积压的怨气也爆发了,部分士兵鼓噪起来,要求见总督讨要说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内外压力同时爆发!一旦处理不当,京师不攻自破!
陆铮面色冰冷,他深知此刻绝不能示弱。
“周墨林!”他唤过伤势未愈却坚持跟随的副手。
“卑职在!”
“你带一队人,去皇城外。告诉那些百姓,粮仓尚有存粮,即刻开仓放赈!但有敢冲击皇城、趁乱打砸者,以通敌论处,立杀!”
“其余人,随我去军营!”
陆铮带着亲兵,直接闯入鼓噪最凶的军营。士兵们看到总督亲至,一时被其气势所慑。
陆铮登上点将台,目光扫过下面激动而不安的人群。
“你们要粮饷?要活路?”他的声音沙哑却极具穿透力,“本督告诉你们!粮饷,城外鞑子手里有!活路,就在你们手里的刀枪上!”
“守不住城,大家都是死路一条!守住了城,朝廷绝不会亏待有功将士!昨日战死者,抚恤加倍!
今日守城者,赏银五两!敢有再敢惑乱军心、动摇防线者——”
陆铮猛地拔出尚方宝剑,剑锋寒光四射:“这就是下场!”
恩威并施,加上实实在在的赏格(尽管不知能否兑现),暂时压住了营啸的风险。而皇城外的骚乱。
也在周墨林果断处决了几名带头闹事者并开仓放粮(虽是杯水车薪)后,逐渐平息。
危机暂时度过,但陆铮知道,这只是饮鸩止渴。粮食和银子的匮乏是无法解决的死结。
……
皇太极亲率的八旗主力,如同黑色的死亡潮水,漫过破碎的长城隘口,兵分两路,一路猛攻山海关,另一路则绕过坚城,经蒙古草地,直插京畿北部的密云、昌平一线!
“鞑子过了密云!”、“昌平失守!” 各种真伪难辨的恐怖消息如同瘟疫,以比骑兵更快的速度席卷了北京城。
最后的秩序开始瓦解,哭喊声、尖叫声、争抢声充斥街巷,九门提督府的兵丁挥舞着刀鞘,疯狂地弹压着试图冲击城门逃难的富户和百姓。
陆铮站在德胜门高耸的城楼上,寒风吹动他蟒袍的下摆,猎猎作响。
他面无表情,目光如铁,越过脚下混乱的城池,投向北方那烟尘升起的地平线。
那里,代表着这个时代最强大的军事力量,正滚滚而来。
陆铮的身后,是刚刚经历了一番血腥整顿、勉强恢复了些许骨架的京营官兵。
胡小栓、柱子这些被选入“锐士营”的青壮,紧紧握着手中刚刚下发、磨得锃亮的刀枪和少数几杆火铳,脸上混杂着恐惧、茫然和一丝被强行激起的血气。
更多的士兵则面黄肌瘦,躲在垛口后瑟瑟发抖。
“传令各门守将:依城固守,擅自弃阵地者,斩!惑乱军心者,斩!”
“所有火炮、火铳、箭矢,分配到位!”
“征调的民夫,立刻往城头运送滚木礌石、金汁火油!”
“告知全城百姓:坚守家园,朝廷必与京师共存亡!有敢趁乱劫掠、奸淫、纵火者,立杀无赦!”
陆铮的命令通过亲兵和旗号,迅速传遍各段城墙。
锦衣卫缇骑和督战队在城上来回奔驰,将几个试图逃跑的军官当场砍杀,血淋淋的人头被挑在长竿上示众。
血腥的震慑暂时压住了崩溃的势头。
清军的先锋骑兵很快出现在视野尽头。
他们并不急于攻城,而是如同狼群般,绕着巨大的北京城奔驰、呼啸,炫耀着武力,试探着守军的反应,同时分出无数小队,开始劫掠扫荡京畿周边的村镇,切断一切对外联系。
围城,开始了。
最初的几天,是在极度紧张和压抑中度过的。清军小规模的试探性攻击日夜不断,箭矢如同飞蝗般射上城头,偶尔还有火炮轰鸣。
京营官兵在严厉的军法和求生本能驱使下,进行了还算有效的抵抗,击退了数次攀爬攻城的企图。
但陆铮知道,这只是开始。皇太极的主力尚未完全到位,他在等待,等待更好的攻城时机,也在等待这座城市从内部自行崩溃。
崩溃的迹象很快出现。
首先是粮食。尽管陆铮用尽手段,甚至默许了对城内少数“奸商”的抄家,但囤积的粮草依然飞速消耗。
配给的口粮一减再减,普通百姓开始以树皮草根充饥,饿殍开始出现在街角巷尾。军粮也开始短缺,士兵们的怨气在不断积累。
其次是火药。京营火器本就老旧,库存的火药也因潮湿和管理不善而大量失效。
每一次火炮发射都变得极为珍贵,火铳手们甚至开始节省每一份火药。
更可怕的是谣言。清军不断用箭射入劝降信,宣称“只诛昏君奸臣,不伤百姓”,甚至列出投诚将领的“赏格”。
城内开始流传各种消息:某处城墙不固、某位大将暗通款曲、朝廷准备弃城南逃…每一次谣言都会引发一阵新的恐慌。
陆铮如同救火队员,四处扑火。他处决了一批散播谣言的细作,严惩了几个克扣军粮的胥吏,甚至亲自巡视最危险的城段,以稳定军心。
但他眼底的疲惫越来越深,他知道,这些手段只能延缓,无法逆转。
这一夜,清军发动了第一次大规模夜袭。
重点攻击点是防守相对薄弱的广渠门。数以千计的清兵扛着云梯,在火炮和箭雨的掩护下,疯狂扑城!
城头上顿时陷入惨烈厮杀!火光映照着扭曲的面孔,刀剑碰撞声、喊杀声、惨叫声响彻夜空!
陆铮第一时间赶到广渠门。他拔剑在手,亲自督战。锦衣卫缇骑组成督战队,在后面压阵,后退者格杀勿论!
“顶住!滚木!砸下去!”
“火油!倒火油!”
“铳手!瞄准梯子打!”
他声嘶力竭地吼叫着。胡小栓和柱子所在的锐士营被调了上来,孩子们咬着牙,拼命地将滚木礌石推下去,用长矛将爬上垛口的清兵捅下去。
不断有人中箭倒下,鲜血染红了城墙。
战斗持续了半夜,清军才在付出相当代价后退去。城头上尸骸枕藉,伤兵的呻吟声不绝于耳。
陆铮站在硝烟弥漫的城头,看着渐渐退去的火把洪流,微微松了口气,但心情却更加沉重。这只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考验。
更大的危机来自内部
次日清晨,一群饥民聚集在皇城外哭喊请愿,要求朝廷放粮,很快演变为骚乱。几乎同时。
京营中因粮饷和惨重伤亡而积压的怨气也爆发了,部分士兵鼓噪起来,要求见总督讨要说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内外压力同时爆发!一旦处理不当,京师不攻自破!
陆铮面色冰冷,他深知此刻绝不能示弱。
“周墨林!”他唤过伤势未愈却坚持跟随的副手。
“卑职在!”
“你带一队人,去皇城外。告诉那些百姓,粮仓尚有存粮,即刻开仓放赈!但有敢冲击皇城、趁乱打砸者,以通敌论处,立杀!”
“其余人,随我去军营!”
陆铮带着亲兵,直接闯入鼓噪最凶的军营。士兵们看到总督亲至,一时被其气势所慑。
陆铮登上点将台,目光扫过下面激动而不安的人群。
“你们要粮饷?要活路?”他的声音沙哑却极具穿透力,“本督告诉你们!粮饷,城外鞑子手里有!活路,就在你们手里的刀枪上!”
“守不住城,大家都是死路一条!守住了城,朝廷绝不会亏待有功将士!昨日战死者,抚恤加倍!
今日守城者,赏银五两!敢有再敢惑乱军心、动摇防线者——”
陆铮猛地拔出尚方宝剑,剑锋寒光四射:“这就是下场!”
恩威并施,加上实实在在的赏格(尽管不知能否兑现),暂时压住了营啸的风险。而皇城外的骚乱。
也在周墨林果断处决了几名带头闹事者并开仓放粮(虽是杯水车薪)后,逐渐平息。
危机暂时度过,但陆铮知道,这只是饮鸩止渴。粮食和银子的匮乏是无法解决的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