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合流?-《大明卫》

  洛阳府衙,军政议事

  周遇吉正在听取各营汇报,忽然亲兵来报:总兵,城外来了几个士绅,说是要捐献军粮。

  周遇吉挑眉,带他们去偏厅。

  偏厅内,三个衣着体面的老者躬身行礼。为首的白须老者道:将军光复洛阳,救民水火,小老儿等特献上粮食千石,以表心意。

  周遇吉不动声色:诸位有心了。不知还有何事?

  老者互看一眼,低声道:听闻将军要在洛阳推行江南的新政......这清丈田亩一事,可否暂缓?城中百姓刚经战乱,实在经不起折腾啊。

  周遇吉微微一笑:此事本将做不得主。不过既然诸位提起......他话锋一转,明日正好要清查军屯,不如就从各位的田庄开始?

  三人顿时脸色发白。

  乾清宫,西暖阁

  周太后将一份奏折轻轻放下,对坐在对面的咸熙帝柔声道:皇儿,陆爱卿又打胜仗了。

  十岁的小皇帝抬起头,懵懂地问:母后,陆师傅什么时候回京?朕想听他讲兵法。

  周太后眼中闪过一丝复杂:快了......等平定流寇就回来。她顿了顿,皇儿要记住,陆师傅是忠臣,但朝中大事,终究要皇帝自己拿主意。

  小皇帝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

  四川

  张献忠把玩着一柄玉如意,斜眼看着堂下跪着的使者:李自成要跟老子结盟?当初在荥阳时,他可不是这么说的。

  使者伏地不敢抬头:闯王说,唇亡齿寒。若是让官军平定中原,下一个就是汉中......

  放屁!张献忠猛地摔碎玉如意,老子据守天险,岂是李自成那个丧家之犬能比的?

  谋士徐以显连忙劝道:大王息怒。不如先虚与委蛇,看看形势再说。

  张献忠眯起眼睛,突然大笑:好!告诉李自成,想要结盟,先送三万石粮食来!

  ……

  潼关西线,前沿哨所

  两个老兵蹲在壕沟里分享着烟袋。年轻些的士兵望着西边黑沉沉的群山:叔,听说闯贼要完蛋了?

  老兵吐出一口烟圈: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李自成在陕西经营多年,没那么容易垮。

  远处忽然传来马蹄声,一队夜不收疾驰而入。带队的总旗跳下马,脸色凝重:发现大队流寇往潼关方向移动,看旗号是刘芳亮的部下。

  警钟顿时响彻营区。

  曹变蛟快步走上城墙,望着西方渐起的尘烟,冷笑:终于坐不住了。

  他转身对副将道:传令各营,按督师的计划行事。记住,放他们过来。

  副将迟疑道:将军,万一......

  没有万一。曹变蛟握紧刀柄,督师要的,就是他们来攻。

  春雨渐密,打湿了城墙上的战旗。在这看似平静的春夜里,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而身处漩涡中心的陆铮,此刻正站在行辕的最高处,远望着洛阳方向。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乾清宫早朝

  “臣有本奏!”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刘宗周手持玉笏出列,声震殿宇,“陆铮以整顿吏治为名,在江南大肆株连,士林震荡!

  其所谓新政,实为聚敛之术,与民争利,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满朝文武顿时哗然。首辅李标眉头紧锁,次辅钱龙锡垂首不语。

  珠帘后传来周太后清冷的声音:“刘卿何出此言?”

  “太后明鉴!”刘宗周昂首道,“江南乃文脉所系,如今陆铮纵容林汝元罗织罪名,抄没士绅家产。

  更兼推行所谓官绅一体纳粮,此乃动摇国本之举!”

  “刘大人此言差矣。”

  一个沉稳的声音从文官队列中传来。众人循声望去,只见礼部右侍郎徐光启持笏出列:“江南贪腐积弊数十年,林汝元所查皆证据确凿。

  至于官绅纳粮,正是为解国库空虚之急。如今潼关将士正在血战,若无江南粮饷,莫非让将士们饿着肚子杀敌?”

  “徐侍郎!”刘宗周怒目而视,“你乃礼部官员,何故为酷吏张目?”

  “好了。”

  珠帘轻动,周太后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江南新政乃哀家与陛下亲准。如今北疆未靖,流寇未平,正当上下同心之时。刘卿忠心可嘉,然不可因噎废食。”

  潼关行辕

  陆铮与曹变蛟站在沙盘前,听着夜不收的禀报。

  “督师,李自成部将刘芳亮率三万人马已至华阴,距潼关不足百里。”

  曹变蛟握紧刀柄:“督师,让末将率兵出击,定叫他们有来无回!”

  陆铮摇头:“不必着急。传令各营,按预定计划布防。记住,我们要的是全歼,不是击退。”

  他转头问亲兵:“京师可有消息?”

  “刚收到首辅密信,朝中有人借江南新政发难,被徐光启侍郎挡回去了。”

  陆铮冷笑:“果然坐不住了。告诉林汝元,江南之事不必顾忌,一切按计划进行。”

  江南

  林汝元将一叠供词重重拍在案上,对堂下跪着的十余名官员冷冷道:

  “苏州府去岁漕粮亏空三十万石,你们倒是说说,这些粮食都到哪里去了?”

  为首的知府战战兢兢:“部堂明鉴,实在是...实在是遭了水患...”

  “水患?”林汝元冷笑一声,取出另一本账册,“那为何漕运衙门的账簿上,记载着这批粮食都进了松江的米行?更巧的是,这些米行的东家,都是诸位的亲戚?”

  堂下顿时一片死寂。

  “拖下去。”林汝元挥了挥手,“按《大诰》论处。”

  他转头对身旁的书吏道:“传令各府,十日之内,所有亏空必须补齐。逾期者,这就是下场。”

  潼关前线

  曹变蛟亲自巡视各处防线,检查火炮部署。

  “将军,流寇前锋已到十里外。”

  “知道了。”曹变蛟神色不变,“告诉炮营,没有我的命令,不许开火。”

  他登上望楼,远远望见流寇扬起的尘土,对副将道:

  “督师料事如神,李自成果然狗急跳墙了。传令骑兵准备,待敌军溃退时截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