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小霸王来了-《重回1981:奖励百亿美金》

  林庚捧着那块小小的芯片,又哭又笑的。

  晏明洲没有去打扰他,宣泄对这个压抑了太久的技术天才来说还是很重要的。

  他安静地陪在一旁,等到林庚的情绪慢慢平复下来。

  “老板,”林庚用袖子擦了擦脸上的泪痕,“让您见笑了。”

  “见笑什么?”晏明洲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抚道:“你是咱们明洲电子的头号功臣!今天我给你特批,回去好好睡一觉,天塌不下来!”

  “不行!”林庚却摇了摇头,“芯片只是心脏!咱们还得给它造个身子!”

  他看着晏明洲,眼神里充满了干劲。

  “老板!总装车间那边我都安排好了!咱们现在就去!我要亲眼看着第一台学习机从咱们自己手里诞生!”

  然而,现实很快就给了这群刚刚品尝到胜利滋味的技术天才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

  三天后,明洲电子的会议室里气氛压抑得能滴出水来。

  林庚将一份草拟的设计图纸狠狠地拍在了会议桌上,焦躁的走来走去。

  “老板!不行!完全不行!这条路走不通!”

  晏明洲没有说话,示意他继续。

  “我们根本就没有配套的产业链!一个都没有!”林庚指着图纸上那个画得颇具流线型的外壳,“这种一体成型的塑料外壳,需要开模具!我问了,一套最简单的模具都要几万块钱,而且国内根本没人会做!我找遍了本地所有的塑料厂,他们连AbS是什么都不知道!他们只能给我们做那种软塌塌的,跟暖水瓶外壳差不多的东西!”

  他又指向键盘部分,语气更加激动:“还有这个键盘!我们总不能一直拆旧打字机吧?那玩意儿早就停产了,市面上根本找不到那么多!我问了北边几家电子元件厂,他们最多只能生产那种软塌塌的薄膜按键,手感差得一塌糊涂,用不了几天就得坏!跟我们设计的咔哒咔哒的机械手感完全是两码事!”

  最让他崩溃的是屏幕。

  “还有这个屏幕!老板!我们总不能一直去废品站淘旧电视机吧?!先不说能不能找到那么多,就算找到了,那显像管的质量也根本没法保证!万一哪个孩子用我们的学习机,看着看着屏幕炸了……那后果不堪设想!”

  一个个难题压得整个团队都喘不过气来。

  之前因为芯片成功而燃起的士气,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被迅速地消磨殆尽。

  晏明洲听完林庚的抱怨,脸上却没什么表情。

  这些问题,其实早就在他的预料之中。

  想在80年代初的国内从零开始凭空造出一台成熟的电子产品,无异于痴人说梦。

  但他偏偏就要把这个梦变成现实!

  他站起身走到小黑板前,拿起粉笔。

  “老林,你的问题总结起来就三个:外壳、键盘、屏幕。”

  “外壳和模具的问题,”他看着林庚,声音沉稳有力,“我来解决。你忘了?咱们背后还有整个国家的军工体系。”

  “键盘和屏幕的问题也交给我。”他转向陈默,“陈默,你马上订机票去一趟香港找梁家辉,让他利用一切渠道,联系日本的雅马哈和台湾的电子代工厂,告诉他们,我不管他们用什么方法,花多少钱,一个月之内,我要看到一万套高质量的机械键盘和单色液晶屏出现在广州!”

  “老板,这……这能行吗?”陈默有些担忧。

  “告诉他们,价格他们随便开。”晏明洲的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另外,再告诉他们,如果这次合作得好,我们明洲电子后续的千万级订单都会优先考虑他们。”

  他的目光落回到林庚身上,“现在,你只需要做一件事。”

  “带着你的团队,把软件给我做好!我要在一个月之内看到一套完整的能让全中国所有小学生都为之疯狂的学习设备!”

  接下来的一个月,整个明洲实业集团都像一台上满了发条的机器,疯狂地运转起来!

  服装厂那边,霍长林展现出了他那惊人的管理才能。

  林耀东带领的销售团队,则像一群饿狼一样冲向了整个珠三角市场。

  明洲牌的喇叭裤和花衬衫,成了所有时髦青年做梦都想拥有的身份象征!

  工厂的订单已经排到了第二年的夏天!

  王虎的运输车队,在老鬼这个车头的带领下也建立起了高效的物流网络。

  他们的车队不仅承担着自家工厂的运输任务,还开始承接其他个体户的货运业务,自身也成了一个利润惊人的独立部门。

  而林庚则带着他的团队,在研发中心里开始了没日没夜的闭关。

  他们以晏明洲提供的后世经典游戏为蓝本,将枯燥的数学、语文、英语知识全都改编成了一个个有趣的闯关游戏和动画故事。

  一个月后。

  第一批拥有着一体成型红白外壳、清脆机械键盘和护眼单色液晶屏的小霸王学习机,从崭新的流水线上缓缓下线。

  -

  这天晚上,省电视台的黄金时段,《羊城晚报》的头版头条,一则科技感的广告横空出世!

  【小霸王学习机!科技助学,改变未来!】

  【有了小霸王,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

  广告内容精准地戳中了这个时代所有中国家庭最核心的焦虑!

  广州市,东山区,职工家属楼。

  王援朝家因为这则广告爆发了一场激烈的家庭辩论会。

  “二百九十九?!他怎么不去抢啊!”王小军的奶奶第一个跳了起来,把拐杖在地上顿得咚咚响,“援朝!你可千万别犯糊涂!这都够咱们家大半年的嚼用了!买这么个铁疙瘩回来能当饭吃啊?”

  “妈!这您就不懂了!”王援朝的老婆一把拉住自己丈夫的胳膊,激动地说道,“这叫智力投资!您想想,要是小军用了这个真能考上大学,以后当上干部,那咱们这点钱花得值不值?!”

  “什么智力投资!我看就是骗钱的!”奶奶气得直瞪眼,“学习就得靠头悬梁锥刺股!哪有玩着玩着就能学好的道理?!这都是歪门邪道!我看那个老板,就是个投机倒把的资本家!”

  “妈!您这思想太落后了!”

  “我落后?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都多!”

  婆媳俩吵得不可开交。

  王援朝夹在中间,一个头两个大。

  他看着电视里那不断循环播放的广告,又看了看自己儿子那充满了渴望的眼神,心里天人交战。

  最终,他一咬牙,从床底下拿出了一个用布包得严严实实的小铁盒。

  里面是他们家所有的积蓄,三百二十块钱。

  “买!”他把铁盒拍在桌上,“别人家的孩子有,咱们小军也必须有!这钱没了可以再赚!孩子的未来耽误不起!”

  -

  发售当天。

  天还没亮,友谊商店门口就已经排起了长龙。

  队伍从商店门口一直甩到了几百米外的马路上,把整条街都给堵了个水泄不通!

  排在队伍最前面的王援朝打着哈欠,揉着布满血丝的眼睛。

  凌晨三点,他就揣着家里的全部积蓄跑到这里来排队了。

  而像他这样的家长,在今天这支望不到头的队伍里还有很多!

  早上八点,友谊商店的大门准时打开!

  “开了!开了!”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

  早已等得不耐烦的人潮,瞬间就如同开闸的洪水一般,朝着那个只摆了十几台样机的柜台疯狂地涌了过去!

  “给我一台!!”

  “我先来的!先卖给我!!”

  “别挤!别挤啊!我的鞋!!”

  场面一度失控。

  一个瘦高个仗着自己身强力壮,硬是从人群里挤到了最前面,一口气拍出了一千多块钱,想买四台。

  结果被维持秩序的王虎一把就给拎了出来,像扔小鸡一样扔到了队伍最后面。

  “说了每人限购一台!谁敢捣乱,就不卖给他了!”王虎那形象和气场,总算是把混乱的场面给暂时镇住了。

  不到一个小时,整整一万台小霸王学习机被抢购一空!

  一个排在队尾,最终没能抢到的中年妇女当场就急得哭了出来,拍着大腿懊悔不已。

  而那些幸运抢到神器的家长,一个个都像是打了胜仗的似的,举着手里的白色盒子,在无数羡慕嫉妒恨的目光中昂首挺胸地走出了商店。

  小霸王在一夜之间就成了比彩电冰箱还要难买的超级紧俏货!

  友谊商店门口那场近乎疯狂的抢购风潮,很快就引起了《羊城晚报》一位跑经济新闻的老记者的注意。

  这位老记者嗅觉极其敏锐,他没有只看热闹,而是深入地调查了小霸王背后的明洲实业集团。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从服装厂的加盟代理模式,到学习机的广告营销策略……

  明洲实业展现出的是一种与所有国营企业都截然不同的全新速度!

  第二天,《羊城晚报》的头版头条就刊登了一篇由他亲自撰写的深度报道。

  标题是【何为明洲速度?!】

  报道的结尾,这位老记者用一种饱含激情的笔触写道:

  “……有人说这是一种奇迹。但在我看来,这更是一种信号。它标志着在我们这片正在改革开放的热土上,一股全新的、充满活力的力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生长!我们有理由相信,这股明洲速度将为我们的国家注入一股强大的动力!”

  这篇报道,像一块巨石投入了平静的湖面。

  它不仅在广东引发了巨大的讨论,更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多家中央级媒体转载。

  明洲速度这个词,一夜之间火遍大江南北。

  也让晏明洲这个名字和他那个充满了魔力的小霸王,第一次真正地进入了京城某些大人物的视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