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大锦城,这座矗立于新月城最繁华商业核心的玻璃幕墙大厦,俯视着脚下如蚁群般穿梭的车流。三十七楼东侧视野绝佳的一间办公室内,巨大的落地窗前,一个三十出头的瘦削男人站在那,窗外是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和蜿蜒交错的城市高架,车流如同发光的血液在城市动脉中奔涌不息,展现着这座联邦核心都市的活力与繁华。但这番景象并未映入他的眼底,他的思绪早已不知飘向何处。
良久,他终于转过身,窗外的天光勾勒出他轮廓分明的侧脸,线条带着一丝冷硬。这是一个三十出头的男子,脸型瘦削,下颌线条紧绷,透着一股常年不苟言笑的冷硬。此刻,他眼神犀利,方才放空的状态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高度专注的审慎。
丁鹏,办公桌铭牌上印着的名字。他的身份是星盟贸易驻联邦办事处首席代表,一个听起来合法且体面的商业头衔。背后的真相是,星盟贸易其实是灰烬地带那个庞大影子组织海墨斯下属的白手套之一,除了进行一些游走在灰色地带的贸易活动外,更重要的职能是搜集联邦境内的各类情报,并适时搅动局势,才是星盟真正且致命的业务范围。
他走回那张宽大简洁的办公桌前坐下,重新看向桌面上电脑屏幕。
屏幕上定格的,是一段明显来自公共监控系统的视频画面。画面质量尚可,但角度不佳。焦点是一个身穿黑色卫衣的年轻人,帽兜拉起,遮挡了大部分头发和额头,脸上戴着黑色的口罩,将口鼻遮得严严实实。整个人像是刻意要把自己埋藏在阴影里,正随着人流从地铁车厢中走下。
丁鹏操作鼠标,将视频快进了一段。画面中,那个年轻人始终低着头,巧妙地利用人群和车厢结构躲避着直接的镜头捕捉,行走步伐很快,带着明确的目的性,却又混入人群毫不突兀。自始至终,唯一算得上清晰的特征,只有偶尔从帽兜阴影下抬起时,那双异常明亮锐利的眼睛,即使透过不算清晰的监控画面,也能感受到那目光中的专注和机警。
丁鹏反复回放着几个关键片段,放大,增强,试图从像素点里抠出更多信息,但一无所获。对方的反侦察意识极强,所有可能暴露身份的细节都被完美隐藏了。
他皱着眉,再次拖动鼠标,让视频快进,然后又拉回。屏幕上,那个“黑衣人”在人群中始终保持着警觉的姿态,动作轻盈,巧妙地利用人流掩护自己,从未摘下帽子或口罩。线索戛然而止在地铁出站口。丁鹏已经数不清自己是第几次看这段录像了。
找不到想要的结果,他烦躁地丢开鼠标,整个人向后重重地陷入宽大的皮质座椅中,发出轻微的皮革摩擦声。他用力揉了揉因为长时间盯着屏幕而干涩发痛的眉心,他转动椅子,再次面朝巨大的落地窗,巨大的玻璃幕墙上映出他疲惫的倒影和室内冰冷的光线。
桌上,一个擦拭得锃亮的银色相框摆放在一角,微微反射着窗外透入的光。相片里,一个美丽的年轻女子,穿着合体的空姐制服,正站在一架巨大的客机打开的舱门口,一手扶着舱门框,另一只手高高扬起,朝着镜头灿烂地微笑招手。阳光洒落在她柔顺的发丝上,笑容温暖明媚,仿佛能听到她清脆的笑声。这个女孩叫杨雨晴,联邦航空的空乘,也是他内心深处唯一柔软的角落,一个他只能躲在角落默默守护、可望而不可即的梦。
丁鹏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被那相框吸引过去。一丝若有若无的柔软在他的眼底深处浮起,但很快又再次被烦躁和困惑覆盖。他叹了口气,强迫自己移开视线。
在他的身后,一张棕灰色的真皮沙发上,一件质感上乘但略显陈旧的深色夹克和一项皱巴巴的棒球帽随意地搭在那里,显得有些凌乱。
那正是数天前那个深夜里,另一个年轻人所见的身影。
这个男人,丁鹏,正是江帆那天晚上看到的那个人。
根据多方渗透汇总的情报,一件极其敏感、疑似来自帝国的特殊设备信号源,在新月城区域偶然被侦测到过一次。
不惜代价,找到这台设备的精确位置,更重要的是,揪出那个能操控它的幕后人。这个艰巨的任务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他的心头。
经过连日来动用各种手段和技术进行交叉排查与三角定位,信号的最后消失点,竟然模糊地指向了联邦信息部大楼及其周边区域!
这个结果让丁鹏后背瞬间冒出一层冷汗。联邦情报局?他们怎么会拿到帝国的尖端设备?是意外截获,还是背后有更复杂的交易?这完全打乱了他最初的预想。
就在那天晚上,他冒险靠近情报局外围进行实地探查和环境评估时,意外地察觉到了被人跟踪。对方的技巧相当不错,几乎瞒过了他的感知,但最终还是被他凭借丰富的经验甩掉了。惊疑之下,他立刻动用内线资源,搞到了附近地铁站的监控录像——他担心自己的行踪已经被联邦情报局的反间谍部门盯上。
更让他警惕的是那晚的遭遇,就在他潜入联邦信息部外围敏感地带进行试探性探查时,一种近乎本能的直觉让他察觉到了暗处的窥视。那是一种猎人般的敏锐。果然,他很快确定了尾巴的存在,并最终利用地铁的转换,甩掉了那个如影随形的跟踪者。
事后,他费了些周折,弄到了当晚目标区域附近地铁站的监控录像。目的很明确:确认对方身份。他最担心的,是自己过于接近信息部核心区域的侦察活动,已经引起了联邦情报局的注意。
然而,反复研究监控录像里的“黑衣人”,其行为模式和选择的时机,又带着一种并非体系内出身的野路子风格,丁鹏的眉头反而拧得更紧了。
这绝不是联邦情报局的作风!如果是他们的人,在自己暴露的那一刻,就该呼叫支援布下天罗地网了,或者干脆选择在自己甩掉他们前就直接出面控制。
这个人,更像一个独狼,谨慎、高效、单兵作战。这种行事风格,以及隐藏形貌的谨慎手段,本身就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他害怕暴露,他不是联邦情报局的人,那么,这个人是谁?为何要跟踪自己?
丁鹏再次将录像跳回起点,逐帧查看那个黑衣人在人潮中穿行的姿态。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一定有什么细节被他忽略了,某个微小的,足以撬动整个迷局的支点,就藏在那些快速掠过的模糊画面里。那种近在咫尺却又抓不住的虚无感,让他烦躁,大脑飞速运转,却像陷入了粘稠的泥沼,毫无头绪。
他闭上眼睛,手指重重地按压着太阳穴。情报、信号源、神秘跟踪者、帝国设备、联邦信息部……这些碎片在脑海中疯狂旋转,急切地需要一根关键的线将它们串联起来。
良久,他终于转过身,窗外的天光勾勒出他轮廓分明的侧脸,线条带着一丝冷硬。这是一个三十出头的男子,脸型瘦削,下颌线条紧绷,透着一股常年不苟言笑的冷硬。此刻,他眼神犀利,方才放空的状态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高度专注的审慎。
丁鹏,办公桌铭牌上印着的名字。他的身份是星盟贸易驻联邦办事处首席代表,一个听起来合法且体面的商业头衔。背后的真相是,星盟贸易其实是灰烬地带那个庞大影子组织海墨斯下属的白手套之一,除了进行一些游走在灰色地带的贸易活动外,更重要的职能是搜集联邦境内的各类情报,并适时搅动局势,才是星盟真正且致命的业务范围。
他走回那张宽大简洁的办公桌前坐下,重新看向桌面上电脑屏幕。
屏幕上定格的,是一段明显来自公共监控系统的视频画面。画面质量尚可,但角度不佳。焦点是一个身穿黑色卫衣的年轻人,帽兜拉起,遮挡了大部分头发和额头,脸上戴着黑色的口罩,将口鼻遮得严严实实。整个人像是刻意要把自己埋藏在阴影里,正随着人流从地铁车厢中走下。
丁鹏操作鼠标,将视频快进了一段。画面中,那个年轻人始终低着头,巧妙地利用人群和车厢结构躲避着直接的镜头捕捉,行走步伐很快,带着明确的目的性,却又混入人群毫不突兀。自始至终,唯一算得上清晰的特征,只有偶尔从帽兜阴影下抬起时,那双异常明亮锐利的眼睛,即使透过不算清晰的监控画面,也能感受到那目光中的专注和机警。
丁鹏反复回放着几个关键片段,放大,增强,试图从像素点里抠出更多信息,但一无所获。对方的反侦察意识极强,所有可能暴露身份的细节都被完美隐藏了。
他皱着眉,再次拖动鼠标,让视频快进,然后又拉回。屏幕上,那个“黑衣人”在人群中始终保持着警觉的姿态,动作轻盈,巧妙地利用人流掩护自己,从未摘下帽子或口罩。线索戛然而止在地铁出站口。丁鹏已经数不清自己是第几次看这段录像了。
找不到想要的结果,他烦躁地丢开鼠标,整个人向后重重地陷入宽大的皮质座椅中,发出轻微的皮革摩擦声。他用力揉了揉因为长时间盯着屏幕而干涩发痛的眉心,他转动椅子,再次面朝巨大的落地窗,巨大的玻璃幕墙上映出他疲惫的倒影和室内冰冷的光线。
桌上,一个擦拭得锃亮的银色相框摆放在一角,微微反射着窗外透入的光。相片里,一个美丽的年轻女子,穿着合体的空姐制服,正站在一架巨大的客机打开的舱门口,一手扶着舱门框,另一只手高高扬起,朝着镜头灿烂地微笑招手。阳光洒落在她柔顺的发丝上,笑容温暖明媚,仿佛能听到她清脆的笑声。这个女孩叫杨雨晴,联邦航空的空乘,也是他内心深处唯一柔软的角落,一个他只能躲在角落默默守护、可望而不可即的梦。
丁鹏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被那相框吸引过去。一丝若有若无的柔软在他的眼底深处浮起,但很快又再次被烦躁和困惑覆盖。他叹了口气,强迫自己移开视线。
在他的身后,一张棕灰色的真皮沙发上,一件质感上乘但略显陈旧的深色夹克和一项皱巴巴的棒球帽随意地搭在那里,显得有些凌乱。
那正是数天前那个深夜里,另一个年轻人所见的身影。
这个男人,丁鹏,正是江帆那天晚上看到的那个人。
根据多方渗透汇总的情报,一件极其敏感、疑似来自帝国的特殊设备信号源,在新月城区域偶然被侦测到过一次。
不惜代价,找到这台设备的精确位置,更重要的是,揪出那个能操控它的幕后人。这个艰巨的任务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他的心头。
经过连日来动用各种手段和技术进行交叉排查与三角定位,信号的最后消失点,竟然模糊地指向了联邦信息部大楼及其周边区域!
这个结果让丁鹏后背瞬间冒出一层冷汗。联邦情报局?他们怎么会拿到帝国的尖端设备?是意外截获,还是背后有更复杂的交易?这完全打乱了他最初的预想。
就在那天晚上,他冒险靠近情报局外围进行实地探查和环境评估时,意外地察觉到了被人跟踪。对方的技巧相当不错,几乎瞒过了他的感知,但最终还是被他凭借丰富的经验甩掉了。惊疑之下,他立刻动用内线资源,搞到了附近地铁站的监控录像——他担心自己的行踪已经被联邦情报局的反间谍部门盯上。
更让他警惕的是那晚的遭遇,就在他潜入联邦信息部外围敏感地带进行试探性探查时,一种近乎本能的直觉让他察觉到了暗处的窥视。那是一种猎人般的敏锐。果然,他很快确定了尾巴的存在,并最终利用地铁的转换,甩掉了那个如影随形的跟踪者。
事后,他费了些周折,弄到了当晚目标区域附近地铁站的监控录像。目的很明确:确认对方身份。他最担心的,是自己过于接近信息部核心区域的侦察活动,已经引起了联邦情报局的注意。
然而,反复研究监控录像里的“黑衣人”,其行为模式和选择的时机,又带着一种并非体系内出身的野路子风格,丁鹏的眉头反而拧得更紧了。
这绝不是联邦情报局的作风!如果是他们的人,在自己暴露的那一刻,就该呼叫支援布下天罗地网了,或者干脆选择在自己甩掉他们前就直接出面控制。
这个人,更像一个独狼,谨慎、高效、单兵作战。这种行事风格,以及隐藏形貌的谨慎手段,本身就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他害怕暴露,他不是联邦情报局的人,那么,这个人是谁?为何要跟踪自己?
丁鹏再次将录像跳回起点,逐帧查看那个黑衣人在人潮中穿行的姿态。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一定有什么细节被他忽略了,某个微小的,足以撬动整个迷局的支点,就藏在那些快速掠过的模糊画面里。那种近在咫尺却又抓不住的虚无感,让他烦躁,大脑飞速运转,却像陷入了粘稠的泥沼,毫无头绪。
他闭上眼睛,手指重重地按压着太阳穴。情报、信号源、神秘跟踪者、帝国设备、联邦信息部……这些碎片在脑海中疯狂旋转,急切地需要一根关键的线将它们串联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