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五公主选婿·佟家与赫舍里(三)-《宜修重生四福晋,杀疯了》

  康熙的两位母舅,恰是佟佳氏兴衰的两面镜子。

  大舅佟国纲是家族掌舵人,最懂“伴君如伴虎”的分寸。朝堂上从不越雷池,军前却敢拼命——康熙二十九年远征噶尔丹,他亲率镶黄旗铁骑冲阵,最终马革裹尸还。

  佟国纲战死后,二舅佟国维接了家族担子。他脑子也亮堂,朝堂上跟康熙的步调踩得极准,唯独一点:护短护得厉害,且把“佟家永续辉煌”刻在了骨头上。

  夜深人静时,他总对着兄长的牌位琢磨:皇上眼下敬我重我,可他能护佟家一世?皇上是人,不是神,八十古来稀,真要等龙驭上宾那日,佟家难道捧着“皇舅”的空名头喝西北风?

  这念头像藤蔓,缠得整个佟家都不得安生。阖族上下心里都明镜似的:单靠康熙这棵大树不行,得给家族寻条后路——押注储位,成了心照不宣的盘算。

  可押谁?族里早吵成了一锅粥。

  有人说太子是国本,跟着储君走最稳妥;有人赌大阿哥胤禔势头猛,军功赫赫,说不定能扳倒东宫。更有甚者,盯上了后头的阿哥——比如鄂伦岱,这人眼毒,瞧着四阿哥胤禛虽闷,却得康熙“能任事”的评语,悄没声把大女儿送进了雍亲王府,算是往冷灶里添了把柴,而后明面上高喊“忠君”口号,鬼精鬼精。

  最扎眼的是舜安颜,作为佟家嫡长孙,他打小享着长子的尊荣,行事也带着股往前冲的莽劲。见胤禔在军中人脉广、圣眷浓,暗中投靠了胤禔。

  胤禔对此自然是笑纳,佟家的嫡长孙,说不顺是未来的掌权人,不接受自己岂不是个大傻子?

  接受投靠后,好处没享受到,自己和舜安颜的关系就暴露了,皇阿玛会怎么想?自己挖他娘家墙角?还是偷偷地挖……光用脚指头想,就知道逃不过皇阿玛一顿训。

  胤禔觉得晦气,舜安颜被推到皇上和太后跟前,自己绝对没掺和,至于额娘有没有掺和,还真不好说,但那都是后面要问的事儿,如今正挨骂呢!

  唯一值得高兴的是,皇阿玛把太子爷骂了一顿。老爷子还没到眼瞎的地步,哪能不知道太子掺和了一脚。

  骂完了儿子,自然就轮到佟国维。

  对于这个舅舅兼岳父,康熙半点没给脸,一顿训后让他回府读书。佟国维都快五十岁了,一把年纪还被要求闭府读书,一张老脸都丢干净了。

  康熙震怒于佟家的首鼠两端,罚舜安颜十年不准出仕。丢了脸的佟国维也被剥夺了家主之位,佟国纲的二儿子法海当了佟佳氏的家,气得鄂伦岱找康熙要说法。

  康熙一脚踹过去,你自己干过的事儿,自己没点子谱儿:佟国纲临终前要求杀了鄂伦岱这个嫡长子,为什么?还不是鄂伦岱从小高傲自负,时常顶撞父亲。

  二十八年,更是与二弟法海发生争吵,竟然砍伤了法海生母,也就是佟国纲的小妾,还说要杀光这些妾生子。

  就鄂伦岱这脾气,要是当家作主,佟国纲其他的儿子能有活路?让他当家主,佟佳一族绝对没落在即。

  康熙要打压佟佳氏,不是要让佟佳氏没落,亲娘和表妹要知道自己任由佟佳氏走向末路……自己将来哪还有脸去见她们?!

  “皇上,臣,臣就是看不惯法海,没、没别的意思。”鄂伦岱干脆利落认了怂。

  康熙本意就是为了敲打越来越不安分的佟家,不可能真对着佟家喊打喊杀,他还要名声呢!

  怒火过去了,看着自己面前的鄂伦岱,说:“贵妃和朕说,八公主记在皇后名下,希望将来能恩泽母族,你啊,该好生教养儿子了。”

  “臣替佟佳一族谢过皇上恩典。”鄂伦岱顾不得被踹疼的心口,连连磕了七八个头,脚踩云端出了乾清宫。

  五公主不嫁,还有八公主,自己那几个小儿子年岁正合适,是该好好培养。

  排除了舜安颜,就该想办法推出法喀的儿子。

  秋海棠洋洋洒洒铺满了乾三所的院子,宜修站在暖阁窗前,手持剪刀打理瓶中的荷塘月色(菊花的品种之一)。

  剪秋捧着内务府新进贡的蜜橘,弘晓非要尝个鲜味,咿咿呀呀叫个不停。

  赶上温僖贵妃的祭祀礼,弘晓的抓周宴没有大办,就是一家人关起小门凑了个趣。

  三福晋、五福晋都快临盆了,也就七福晋亲送了礼,宜修叹气,放下剪子,抱起女儿,用勺子碾出橘汁,筷子头沾了下让弘晓含了口。

  “甜、甜、甜…要……”弘晓喜的眯了眉眼,一个劲儿地拍手,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

  宜修宠溺点了点小鼻尖,“贪吃鬼。剪秋,送两个贡橘去胤?那儿,给红玉带句话,该有动作了。

  没过两天,毓庆宫来了位命妇打扮的女眷,太子妃忙通知太子。

  女眷在东宫坐了两刻钟,又去了储秀宫,平妃和僖嫔等候多时。

  “姐姐,我这日子没法过了。”法喀福晋赫舍里氏,一见平妃、僖嫔,就哭个不停,“他出家,我两个亲儿子还小,往后日子可怎么办?”

  “你们是不知道,阿灵阿那小门户出身的福晋,摆出了一副族长夫人的派头,竟对我冷嘲热讽。”

  “我好歹是仁孝皇后的亲妹妹啊,怎么就落到了这个地步,你们可得给我找个活路啊。”

  “叔叔(索额图)说他管不了别家的族事,无能为力,我只能找你们……”

  平妃、僖嫔看着自家妹妹这般孤苦可怜的样,连连宽慰,第二日就变着法子给乾清宫送糕点、送荷包。

  康熙给面子,来了储秀宫两趟。两人也不说妹妹是如何受阿灵阿福晋挖苦,只说起仁孝皇后在时,对她们三姐妹如何照拂。

  几个姐妹里,也就法喀福晋日子过得不错,却突遭横祸,往后日子可怎么办?

  这不是瞌睡来了有人递枕头,康熙眼露些许局促,嘴上含糊其辞,可平妃听懂了,这是准许她们推举法喀儿子。

  自家亲外甥还小,但法喀的原配嫡子策定年岁正好,还是宗室格格所出,由自家妹妹一手养大,感情颇深,可不是好人选。

  太子思来想去,也决定推举策定,姨母诉苦是一,康熙态度是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