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宴饮巧思-《宜修重生四福晋,杀疯了》

  五月十六,宜修难得起了个大早,先去承乾宫与皇贵妃撒娇,惹得皇贵妃无奈轻笑,才忙不迭回了庭院。

  今日要宴请兄弟姐妹,不能偷懒。

  庭院内,鎏金铜炉的炭火烧得正旺,映得周遭的朱漆回廊泛着暖红。

  宜修站在藤椅上,居高临下地吩咐人将院中的石榴树用锦缎围了半圈,树下摆着八张紫檀木圆桌,桌角嵌着银丝缠枝纹,与架在炭火上的黄铜烤炉相互辉映。

  宫女们穿着粉红色宫装,手捧描金漆盘穿梭其间,盘里盛着切得薄如蝉翼的鹿肉、裹着羊脂的鱼片,还有用冰镇着翡翠般的黄瓜条。

  院中央架了两个小篝火和烤架,稚嫩的肥羊在炭火上炙烤,油汁顺着金黄的表皮往下淌,滴在炭火上 “滋啦” 作响,腾起阵阵带着肉香的烟,混着檐角铜铃的轻响,透着几分蒙古草原的野趣。

  长条木桌上,摆着十几种切好的新鲜菜蔬,中间炭火烧的炽热,古董羹内的冰块化成,正咕噜咕噜冒着热气。

  “福晋,这样真的成?”剪秋看着宫女们用银签串起羊肉,总觉得这吃法太过粗犷,不像皇家宴席该有的样子。

  宜修拍了拍手上的粉:“皇家宴席怎么了?难道就得端着架子吃冷菜?”

  院角搭了个小台,懂乐律的宫女正抱着马头琴候着,只待贵客进门便奏乐。

  辰时刚过,纯禧公主带着荣宪、端静几位妹妹来了。

  刚进院门,荣宪就吸了吸鼻子,眼睛亮得像两颗黑葡萄:“四弟妹,这是什么香味?闻着比御膳房的烤鹿肉还香!”

  “这阵仗,倒像是草原上的会盟宴。”

  纯禧公主刚踏进院门,就被这烟火气惊了一下。

  淡紫色绣团凤纹的旗装,领口的东珠随着脚步轻晃,眉宇间却锁着一丝愁绪。

  康熙已下旨,明年要将她这位养女嫁去科尔沁部,延续满蒙联姻的旧例。

  宜修迎上去,“纯禧姐姐快尝尝,这是按蒙古法子烤的,撒了苏子粉呢。”

  不由分说将签子塞进纯禧手里,又指着旁边沸腾的银锅,“那是古董羹,用老鸡和鹿骨吊了三个时辰的汤,涮菜最是鲜灵。”

  荣宪和端静站在稍远些的地方,看着那两架炭炉和围着炉子忙碌的宫女,倍觉新奇。

  四公主、六公主上前和宜修打了个照面,望着柳眉杏眼、不怒自威的四公主,宜修满眼钦佩,大名鼎鼎的海蚌公主啊,果然自幼便性情坚毅,在姐妹中独树一帜。

  纯禧、荣宪虽然贵气天成,但对上四公主,还是少了份果毅。

  四公主见宜修呆愣望着她,轻笑着挥手,打趣道:“小四嫂,难不成我也和八弟一样,让你见之即叹?”

  ……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不就是觉得胤禩长得好看,情不自禁赞了句么!!

  “四姐姐知道还说什么,取笑我害羞不成?”宜修故作西子捧心状,一脸娇羞。

  四公主爽朗一笑,搂着宜修称姐道妹。

  胤禛比四公主大两月,但宜修比四公主小两岁,被人喊小嫂子,宜修是不乐意的。

  她可是嫡福晋,可年龄摆在那儿,又不好不应。

  论姐妹叫多好,自在又显亲昵。

  乳娘围在五公主、七公主身侧,生怕公主触碰炭火,但五公主、七公主满脸惊讶,两双星星眼到处扫视。

  宜修和四公主乐呵呵说了几句,安排好她和六公主,笑着拉起纯禧的手:“纯禧姐姐,快来瞧瞧我这新鲜玩意儿。”

  又对着四、五、六、七四个小一点的公主,指着桌上的铜锅,“这边是烫的,古董羹滚烫,把菜往沸汤里一涮就熟;那边是烤的,想吃什么自己选,热乎着呢。”

  不一会儿,胤禛领着胤禔和胤礽进来。

  胤禔一进门就嚷嚷:“表妹,有好吃的居然不早说!”他径直走到烤炉旁,拿起银刀割了块羊肉塞进嘴里,含糊道,“嗯,比蒙古人的烤全羊差不了多少!”

  他说着就拿起银刀,从烤羊身上片下一块肉,塞进嘴里含糊道,“有当年我去科尔沁会盟的味儿了!”

  这话刚落,纯禧握着羊腰子的手猛地一颤,签子差点掉在地上。

  宜修眼尖,忙对院角的宫女使了个眼色。马头琴的调子骤然响起,低沉悠远,像从草原深处飘来的风。

  “我曾听阿玛说,蒙古的草原夜最是醉人,篝火旁能听见马头琴从十里外飘过来,星星低得能落在酒杯里呢。”

  胤礽坐在紫檀椅上,悠闲地享受胤禛的服侍,敲着桌面附和:“科尔沁部的台吉们最敬重天家公主,纯禧你嫁过去,他们定会以十里红毯相迎。”

  “去年我随皇阿玛北巡,见那里的女子骑马射箭样样在行,比京里的娇小姐们自在多了。”

  胤禔也跟着笑:“班第台吉虽是武将,却极爱汉学,你带些诗集过去,保管能聊到一处去。”

  兄弟俩一唱一和,说着蒙古的风光与习俗,没有半句说教,却句句都在宽纯禧的心。纯禧握着帕子的手渐渐松开,脸上的愁容也淡了些。

  荣宪最是活泼,早已拉着端静去涮菜了,一边涮还一边喊:“纯禧姐姐快来!这菠菜涮了最好吃!”

  宜修亲自给纯禧盛了碗汤:“尝尝?这汤里放了黄芪和枸杞,暖身子的。”

  纯禧接过汤碗,指尖触到温热的瓷壁,抬头对宜修笑了笑:“多谢四弟妹,费心了。”

  宴席过半,宜修让人将烤好的羊肉仔细包好,分成几份,给太后和几位太妃送去。

  慈宁宫里,太后看着那油光锃亮的烤羊肉,闻着那股不同于御膳房的烟火气,眼眶微红:“这孩子,刚嫁过来就想着我们,真是个有心的。说来,倒是哀家对不住她。”

  旁边的温贵妃钮祜禄氏接口道:“瞧她人小能耐不小,把宴席办得多热闹,既不失体面,又透着股鲜活气。”

  这话转移了太后的注意力,吃了两口嫩羊肉,故乡的味道令她感慨不已,“小五和小七该多向小四家的学学,但凡她们能有小四家的一半,哀家也就放心了。”

  众人迎合着,默契地没提德嫔。

  太后这话意思很明显,四福晋以后会是慈宁宫的座上宾。

  至于乌雅氏,怕是再难在慈宁宫露脸。

  承乾宫内,皇贵妃正靠在榻上听敏贵人读诗。

  听闻宜修宴饮的举动,咳了两声,嘴角却露出笑意:“这丫头,倒是比胤禛懂分寸。知道该讨好谁,该疏远谁。”

  敏贵人放下诗集,轻声道:“娘娘放心,四福晋这般聪慧,定能护着四阿哥。”

  皇贵妃点了点头,目光落在窗外:“你也该加把劲。我这身子……怕是撑不了多久,你想孩子好前程,就得自己争气。”

  敏贵人眼眶一红,屈膝应下:“嫔妾省得。”

  夕阳正染红半边天,宴席才散。纯禧走在最后,回头看了眼那还冒着热气的炭炉,对宜修说:“四弟妹,改日我再来看你。”

  宜修笑着点头:“随时欢迎姐姐来吃古董羹。”

  看着纯禧的背影,剪秋忍不住道:“福晋,您这招可真高,既让公主们尽兴了,又帮纯禧公主解了心结。”

  宜修轻轻拨了拨腕上的玉镯:“在这宫里,光有规矩可不够。得让人心甘情愿站在你这边,才是真本事。”

  胤禛面色复杂,小福晋的脑子确实灵活。

  太后长寿的很,乌雅氏再有本事复宠复位,也没法跟太后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