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班师回朝与太后病重-《宜修重生四福晋,杀疯了》

  康熙三十六年,闰三月末,噶尔丹部众散亡殆尽,穷困自尽。

  蒙古营帐内,终于平定了准噶尔叛乱,康熙喜不自胜,好心情给几个随行的儿子赐菜。

  难得一块用膳,还没有占据皇阿玛七成注意力的太子在,胤禔心情更好了——

  这一次终于一雪前耻,彻底弄死了噶尔丹,他坐镇宁夏,指挥有功,封爵必定是第一等。

  胤祉、胤禛、胤祺、胤佑、胤禩依次上前敬酒,康熙乐呵呵应下,还招呼众人给身侧乌尔锦噶喇普郡王敬酒。

  两人早年相识,格外投缘,如今又成了亲家,自然愈发亲厚。

  乌尔锦噶喇普郡王不像别的蒙古王爷,这儿推脱,那儿喊别,非常坦然地受了皇子敬酒,还抱坛和胤禔拼酒,“大,大阿哥,我们蒙古的马奶酒,后劲足,来,再喝。”

  “好!”胤禔拍着胸脯,非要赢一头。

  康熙瞧着这一幕,嘴上骂“不像话”,眉眼舒缓,明眼人都知道康熙心情不错。

  外头候着的李德全苦哈哈一张脸,京城递了折子来,棘手的很,又不能不递上。

  李德全硬着头皮进来,打破了一室和乐。

  微醺的康熙一看折子,顿时怒火中烧,对着李德全就是一脚:“该死的奴才!皇额娘病重,你怎么不早说!”

  说完对着外面扬声道:“来人,今晚就拔营,连夜回京。”

  “噗通”一声,乌尔锦噶喇普郡王抱着坛子,头埋进空酒坛里,呼呼大睡。

  胤禔揪了一把耳朵,语气急切,“皇阿玛,皇玛嬷怎么了?”

  胤禛、胤禩几人紧随其后,“皇阿玛,皇玛嬷身子骨素来康健,定然能平安无事。”

  “呼!”康熙长舒一口气,阴沉的将目光看向胤祉,“啪”的一声,在众人担忧的目光中,康熙又甩了胤祉一巴掌,“瞧瞧,荣妃干的好事!!”

  太后和康熙母子四十余年,虽不是亲母子,却感情深厚。孝庄太皇太后去世后,太后更是他唯一在世的皇家长辈!

  胤祉茫然无措,压根不明白到底怎么了,额娘和皇玛嬷生病有什么关系,顾不得脸上的疼痛,跪爬着快速捡起地上的折子,一看内容,“咚咚咚咚”叩地,扯着康熙的衣角求情,“皇阿玛,皇阿玛,额娘,额娘她一时错了心思,不是、不是有意的。”

  康熙又踹了他一脚,怒火冲天,“不是有意的!!”

  “她让有孕的儿媳站规矩都站到太后跟前去了!还口不择言提起董鄂妃!!”

  咯噔——

  胤禔几个人恨不能当场找个地洞钻进去,在太后跟前提董鄂妃,这不是往老太太心口捅刀子么!

  乖乖,荣妃……这么勇的嘛?

  胤祉瘫软在地,明白额娘这次必得受罚,难以善了。

  康熙怒气冲冲不是没有理由的,荣妃对他挑的三福晋从来不假辞色,私下没少敲打。

  婆媳关系是千古难题,康熙又是公公,不好插手,实在看不过去了,私下敲打荣妃几句,夸两句三福晋,再打着弘晴的名头放赏。

  因而荣妃对着在慈宁宫陪太后说话的三福晋不喜,非要当场让她给自己敬茶,康熙深信不疑。

  三福晋明悟丈夫靠不住,闰三月就以有孕要养胎为由,没踏足过钟粹宫,还拒绝了荣妃要塞外甥女入院——爷不在,待爷回来再抬人也不迟。

  荣妃被拂了面子,惠妃、宜妃乐呵呵看戏,看着荣妃无可奈何的样,两人还架了一把火:

  惠妃亲自去乾一所探望大福晋,宜妃把贴身伺候多年的嬷嬷拨给了有孕的五福晋。

  两人把宽厚婆母的样儿,摆了个十成十,更衬得荣妃恶毒嘴脸显露无疑。

  太后这辈子也没让儿媳站过规矩,瞧荣妃这般,心里本就不喜,三福晋把弘晴托付给乌兰,摆明了是要抬举蒙古自家人,太后越看荣妃越觉得小家子气。

  每每荣妃要召见三福晋,太后都护着孙媳,让人用轿辇把有孕的三福晋请来,荣妃被堵了几次,较上了劲儿。

  “本宫的儿媳,许久不来看我,如今当真是挺直了腰杆啊,我看她怀的不是孩子,是金疙瘩!”

  荣妃干脆直接去了慈宁宫,打着给太后请安的名头,想着在众人面前逞一逞婆母威风。

  “今儿个好不容易咱们婆母见了面,就借着皇太后宫里的茶水,咱们婆母也好生亲近一会,让本宫也感受感受这儿媳和婆母之间的天伦之乐。”

  荣妃说完,对着身后的嬷嬷道:“给三福晋倒杯茶,本宫今儿个也喝一喝,许久不曾尝过的儿媳妇茶。”

  三福晋这次来,带了乌兰和弘晴,老太太正稀罕曾孙呢,瞅着三福晋尖尖的肚子,直说是儿子。

  五公主、七公主也在边上凑趣,拱着太妃开口,要开一盘赌局。

  说的正高兴,荣妃来这一出,老太太能心里能没气?和蔼了半辈子,第一次朝儿媳甩脸色。

  宜妃眼露讥讽,“荣妃姐姐,这怎么成?像我家老五媳妇,她养胎,我就心疼的紧,可不立那劳什子规矩,小家子气上不得台面的,才折腾儿媳、折腾孩子呢。”

  荣妃被当场架在原地,被宜妃被说的怒火翻涌,也不知怎么地火气吞噬了理智,拿着三福晋是董鄂家的格格说事,太后捂着心口就倒下了。

  慈宁宫一阵人仰马翻。

  太后年近花甲,本就身体机能日渐衰退,一口气堵得痰浊,还郁结于心,自然是痰迷心窍。

  太医治病,对症不错,但用药谨慎,短时间内如何能起效?病了七八日,太子哪敢瞒着,当即快马加鞭给康熙递折子。

  因而康熙得胜回京,宫内已然是一团糟。

  与此同时,宫里接连传出闹鬼的传闻,东西六宫不少宫人,夜间目睹一道白影一闪而过。

  太子刚下缄口令,不准宫人议论,突发雷阵雨,安华殿着火,火势不大,可引发的舆论不小。

  有孕快临盆的舒贵人、和嫔,怀孕八月太子妃,包括孕相不显的三福晋、五福晋,都成了众人议论的焦点。

  宜修听着外头的议论,照旧定时去慈宁宫侍奉,心里不由赞许惠妃好本事:“魔星降世”“克亲不详”的名头,也不知会扣在哪个孩子身上。

  无论扣在谁头上,都不关自己的事,惠妃再毒再狠,也没朝自己下手,且看着吧!

  太子这会可真是被索额图给坑了,怕是要焦头烂额好一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