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四方巡游-《姜石年外传》

  神农鼎成,光华内敛,重若万钧地交托于柱之手。姜石年身影化青光散去,明堂之内,悲恸与震撼交织。那尊全新的神农鼎静静立于柱的掌心,虽不再耀眼,却仿佛蕴含着整片天地与文明的重量,温暖而坚实。

  良久,轩辕率先回过神来,他强忍心中巨大的失落与敬仰,沉声道:“先生化入天地,乃大功德,大解脱。然守护之责,吾等岂敢懈怠?”他的目光扫过柱、瑶姬、应龙及百家贤者,“先生遗志,吾等当时刻铭记,各司其职,护佑苍生。”

  柱紧紧握住神农鼎,感受着其中流淌的浩瀚智慧与生生不息的力量,那温暖的触感仿佛姜石年最后的嘱托。他重重点头,黝黑的面庞上泪痕未干,目光却已变得无比坚定:“柱,定不负所托!”

  瑶姬泪眼朦胧,望着父亲消散的方向,深吸一口气,神农鼎的生机之力与她同源,此刻更觉亲近,她轻声道:“姐姐会助你,亦会继续父亲医道,疗愈世间疾苦。”

  应龙发出低沉悲怮的龙吟,盘旋于明堂之上,龙目威严地扫视四方:“吾以龙魂立誓,必守护此间,直至最后一息!”

  百家贤者亦纷纷躬身行礼,无论是此前如何争辩,此刻皆心潮澎湃,感受到了一种超越学派分歧的共同责任与使命。那尊融合了他们学说精义的神农鼎,便是最好的见证与纽带。

  然而,就在众人心绪稍定,准备商议后续之时,柱手中的神农鼎忽然发出一阵轻微的嗡鸣。鼎身之上,那幅包罗万象的画卷中,代表四方大地的符号依次亮起,光芒流转,最终指向四个明确的方位。

  同时,鼎内那属于星盘碎片的核心,传递出一股清晰而急切的意念——并非危机预警,而是一种深沉的“牵挂”与“未竟的巡视”。

  瑶姬感知最为敏锐,她拭去泪水,恍然道:“是父亲……父亲虽化入天地,然其意志并未完全消散,仍有一丝巡游天地、最后检视其守护之成果的念头,寄托于鼎中星盘之上!”

  柱闻言,立刻以心神沟通神农鼎。刹那间,他仿佛看到了四幅清晰的图景:东方之地,青龙虽归位,然其被魔蔓侵蚀的旧伤之地,仍有细微煞气渗出,影响地脉;南方火土,朱雀之力虚浮,地火时有躁动,恐伤及新生稼穑;西方煞土边缘,白虎杀伐之气过盛,冲克了部分水灵,致使些许地域有干旱之兆;北方寒原,玄武沉眠过深,阴寒之气略有积聚,不利生机。

  这些都是天地重构中尚未完全抚平的细微伤痕,如同初愈身体上的些许淤青,虽不致命,却需调理。

  “我明白了。”柱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神农鼎在指引,亦是父亲的遗念。我等需代父亲完成这最后一次四方巡游,调理这些天地微瑕,这既是职责,亦是……告别。”

  轩辕肃然道:“此乃大事,亦是大礼。尔等可放心前去,联盟之事,有我。”

  没有过多犹豫,瑶姬、应龙相伴柱左右。柱将神农鼎托于胸前,鼎身光华微吐,笼罩三人。应龙长吟一声,腾空而起,承载着二人,依照神农鼎的指引,开始了这最后一次,代神农巡游天下的旅程。

  第一站,东方。再临那幽深峡谷,昔日战场已恢复平静,但青龙断角处(虚指其伤),果然有一丝极细微的漆黑煞气如丝如缕般渗出,污染着周遭水土。柱手持神农鼎,引动鼎中融合了建木生机的乙木精华,缓缓注入。青光过处,煞气如汤沃雪,迅速消融,地脉恢复纯净流通。隐约间,似乎听到一声舒畅的龙吟自天际传来,东方气运更为昌隆。

  第二站,南方。不死火山群边缘,地表龟裂,热气蒸腾,几处新生的禾苗有焦枯之象。瑶姬出手,引导神农鼎中蕴含的朱雀离火之精与部分北方玄水之意,阴阳调和,疏导地火,将其引入地下深处可控之道。炽热之地渐渐降温,变得温润适宜,可育嘉禾。

  第三站,西方。临近昔日煞土之地,金戈之气过盛,几条溪流有断流之险。柱以神农鼎沟通地脉,引动鼎中太白精金之气,却非助其杀伐,而是以其锐利疏通被金气堵塞的水脉,更调和部分戊土之精,巩固河床。溪流重现潺潺,滋润着干渴的土地。

  第四站,北方。极寒冰原深处,万载玄冰堆积,生机寥落。应龙释放纯阳龙气,柱则催动神农鼎,将鼎中先天壬水之精与南明离火之精巧妙融合,产生温和的融化之力,疏导过盛的阴寒之气,引入更广阔的地脉循环,而非积聚于此。冰原虽仍寒冷,却不再死寂,隐约有了孕育苔原生命的可能。

  他们一路行,一路调理。遇山疏山,遇水治水。遇部落疾苦,便以鼎中百草精华为其祛病;遇人心困惑,便以鼎中百家智慧为其点拨(柱虽寡言,却可通过神农鼎直接传递契合的智慧感悟);遇邪祟残余,便以鼎中浩然正气将其净化。

  这趟巡游,不再似以往那般紧迫与杀伐,更像是一场温和的抚慰与坚定的宣告。他们代表着姜石年最后的意志,告知天地万物:守护者虽变,守护之责永续。

  沿途生灵,皆有所感。枯木逢春,病瘴消退,人心安定。无数百姓看到空中掠过的龙影与青光,纷纷跪拜,口中称颂的,仍是“神农”之恩德。他们或许不知具体发生了什么,却真切感受到了变化与庇佑。

  瑶姬在这一过程中,对神农鼎的运用愈发纯熟,医道精进;应龙翱翔天地,龙威更添一份祥瑞与守护之意;而柱,这位新的大地守护者,在与神农鼎共鸣、亲身调理四方的过程中,飞速地成长着。他不再仅仅是那个沉默的农人,他的意志与大地更深层次地结合,他的目光变得更加深邃,仿佛能看透地脉的每一次呼吸。

  当最后一方微瑕被抚平,神农鼎发出的嗡鸣变得平和而悠远,那丝属于姜石年的牵挂意念,终于缓缓消散,彻底融入了天地之间。

  三人立于云头,回首望去,万里山河,虽仍有伤痕,却已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希望。文明的火光,在各处星星点点地亮起。

  “父亲……可以安心了。”瑶姬轻声道,眼中虽仍有哀伤,却已多了几分释然与坚强。

  柱默默点头,将神农鼎更紧地捧在怀中。 应龙长吟一声,调转方向,承载着新的希望,踏上归程。

  然而,就在他们即将返回联盟腹地之时,柱手中的神农鼎,忽然又轻微震动了一下。鼎身之上,那星盘核心所化的区域,并非示警,而是投射出一幅极其模糊、断断续续的星象轨迹图,其指向,似是而非,仿佛预示着一段遥远而未知的旅程,并非当下,却已在未来的某处,埋下了伏笔。

  但此刻,三人并未深究,只将其归于星盘推演万象的正常现象。

  他们不知,这最后一次巡游,不仅抚平了天地旧伤,完成了姜石年的遗念,更如同一次无声的宣告,将新生的守护意志,彻底烙印在了这片天地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