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四皇子转变,自有大儒为其辩经!-《燕王殿下!你啥时候造反呀?》

  林诗涵此话,算是认可了镇国公的安排,决定嫁给四皇子了。

  实际上,只是凭借昨天的一顿饭,一次见面,并不能完全看透一个人。

  在林诗涵眼里,四皇子最多是一个有趣之人,但传闻间的纨绔未必不是事实!

  其实她本来想再看看,再想想!

  可是现在宫内传出这么一个消息,御书房单独会面,赈灾主办官!

  其实林诗涵本来对四皇子升起的一丝好感,在这一刻又消失殆尽了!

  皇室果然还是皇室,说的那么好听,什么一切听她的决断。

  但只是一天时间,就已经为她做好了决定。

  赈灾主办官,赈济灾民!

  连名声都已经为四皇子想好了!

  如果她一个郡主,都不知好歹,连一位为国为民的四皇子都不愿意嫁,那反而显得她不识抬举了!

  林镇平作为镇国公,想的更多的是皇室平衡各方,为镇国公府着想,无以为报君恩。

  但是林诗涵毕竟是一个女子,还是一个熟读经典的才女,自然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在她看来,皇室那边其实就是在等萧启桓一个态度。

  他只要肯主动离宫,来镇国公府道歉,那么皇室立马就会给他铺路,把她架起来!

  所以,哪怕林诗涵此刻内心是如此想的,但是她同样知道轻重,所以才会同样表明态度!

  为镇国公府,做好一个王妃!!

  另一边林镇平显然没有注意到林诗涵的脸色,反而有些兴奋与激动。

  “嗯嗯,你能这么想就好,陛下为我们镇国公府也是有心了!”

  在林镇平看来,之前的萧启桓虽然表现得体,不是想象目中无人的纨绔之辈。

  对比下来,已经可以接受了,但名声毕竟在这里放着。

  他其实也在纠结这一点,四皇子娶了诗函郡主,变相就是与镇国公府绑定。

  林镇平的两个儿子,世子和二公子长年在边疆驻守,已经很久不回京了。

  其实只要皇位之争没有落下帷幕,林镇平大概率是不会让两个儿子回来的。

  这样一来,镇国公府的风评,很大程度都在诗函郡主以及她未来的夫婿身上。

  古人重名声,有时候好名声好办事,坏名声,反而会让人避之不及。

  镇国公府只是想保持中立,可不想成为孤臣!

  “可惜四皇子,大概率不会离京,也不知道他能不能把这场‘戏’演好!”

  “要是聪明点,离京几日,这事就妥了!”

  听到林镇平激动的话语,林诗涵眼神中带着淡淡的不屑。

  赈灾一事,事关国民,竟然都能被这些“大人”拿来做文章,做政绩。

  相比起来,自己的两位哥哥,可是实打实在战场上与敌军拼杀得来的功绩!

  可惜林诗涵不知道,她以为自己两位敬重的大哥,能打那么多胜仗,没有镇国公的影子在里面?

  对于镇国公而言,无论是老大还是老二,可都是林家香火所在。

  所以每次上战场,什么地方最安全,什么地方最容易获得军功,他都早就托人打点好一切了。

  林镇平似乎看出了林诗涵眼神中的不屑,他也不在意。

  反而教导道:“这就是权势带来的力量!”

  “四皇子毕竟是皇室子弟,未来的王爷!”

  “只要他们愿意,别说洗白了,大儒都会为他们辩经!!”

  “什么文人风骨……行行行,爹不说了!”

  镇国公看到林诗涵的眼神,也败下阵来,“爹就是个粗人,你是才女,爹说不过你!”

  林诗涵明明什么都没有说,但是镇国公林镇平就已经败下阵来!

  不过他此刻心情是愉悦的,做局又怎么了,假的又怎么了,政绩可是实打实的!

  什么纨绔子弟,那叫年少无知!

  等他赈灾事毕,那可是为国操心过的皇子,未来爱民如子的亲王,镇国公府的乘龙快婿!!

  “来人,去宫里给四皇子发请帖!”

  “就说这两天四皇子有空,来我镇国公府坐坐,老夫亲自设宴,恭喜他成为赈灾一事主办官!”

  要知道,不是什么皇子都有机会参与到国家事务上来。

  很多时候,一辈子可能就是一个皇家养的米虫,富贵平安的过一生。

  ……

  萧启桓回到宫中,已经注意到周围下人看他的眼神已然不对。

  不再是那种麻木甚至害怕躲闪的表情,而是一种恭敬的神情。

  一些是知晓了萧启桓成为了赈灾主办官,被皇上单独叫到过御书房的皇子!

  一些则是因为知晓了萧启桓的学识与气度,感觉到与之前的四皇子已经不一样,而下意识发生的改变。

  身份有时候就是这样,如果不去玷污它,那么它带来的加成,是一般人无法比拟的。

  萧启桓,归根结底,还是大晟王朝的四皇子!!

  “听说了吗?天启元年至今,被皇上单独叫到过御书房的只有大皇子和二皇子!”

  在萧启桓走过后,下人们都下意识的小声议论。

  “这么说来,四皇子是第三个皇子?那岂不是说,未来的圣上有可能多一位竞争……”

  “嘘,不要命啦,皇位之争,岂是我们下人可以议论的!”

  “不过,以后见到四皇子可是得尊敬一些了!”

  “啊,不是听说四皇子要被贬为庶民了吗?”

  有下人不解道,而另一个下人则一脸不屑。

  “古代君王还下过罪己诏呢,贬为庶民,不过是为了平息一些言论罢了!”

  对于下人而言,见风是雨,只认自己看到的!

  萧启桓之前下了天牢,大家都认为他完蛋了,言辞确凿,绝对贬为庶民没跑了!

  但是当萧启桓从御书房里出来,有消息灵通的还知道了四皇子成为了赈灾主办官。

  那么瞬间又化身成为百事通,觉得四皇子要崛起,皇上要扶持四皇子了!

  正是因为会被人猜忌,所以萧云璟作为皇上,从来不会轻易召见任何一位皇子。

  说起来,如果不是沈墨卿透露出了萧启桓的赈灾方略,让他惊为天人,也根本不可能冒着被下人揣测的风险,把萧启桓叫到御书房内。

  所以,当下的局面,可以说,其实都是萧启桓自己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