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大年三十(2)-《四合院:狗叔棺材板动了》

  后院聋老太太门前。

  “二哥,你们看需要多大?我们院里有大几十号人。”贾东旭看着往地上砸木桩的秦二哥问道。

  “东旭放心吧!我都给你算好了。”秦二哥抽了口烟,接着说,“你们院宽敞,中间这位置我们之前量过,有15米宽,等会我们就挨着老太太家搭棚子。

  我们来的材料能搭12米长,8米宽的棚子。够你摆5排桌子,2列中间两边闪过道,两张八仙桌并一起靠茅草放。这就够八十坐一起还宽敞。”

  贾东旭想了想点点头,“那你们可要搭好,别刮个风棚顶掀飞了。”

  “放心吧!到时候捆绳子压木板,肯定没事,就是棚子里面要留几段横木,你跟他们说好别摔倒。”秦二哥把几根做好的梁木放地上。

  周围人都忙着把东西放到固定位置,秦父也在一旁指挥着怎么搭建。贾东旭心里梳理了一遍流程,才对一旁看热闹的许富贵说道:

  “老许,你帮忙跑一趟街道办,问问王主任有没有安排吧!顺便把这张表带过去。”贾东旭把流程表给了许富贵。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许富贵点点头接过纸条就骑着自行车往街道赶去。

  整个四合院越发忙碌起来。

  贾张氏和一大妈正挨家挨户借盘子和桌子呢!

  基本上每家都要出一张桌子,两条板凳。还有盛菜的汤碗也要提前准备好,基本上是各家自己准备碗筷。

  马娟陪着马老头在贾家陪着几个小孩玩儿。

  王家婶子和钱婆子蹲在水池边洗菜。傻柱在一旁挑挑拣拣,都是院里人送来的菜,还有几个大瓷盆里泡着腊肉。

  傻柱盘算完后,有点挠头。

  就这些东西,一人一碗肉汤差不多,这些怎么凑成席面?总不能一张桌子端一大碗汤上桌吧?

  解决不了,傻柱只能去找贾东旭。

  “贾哥,院里人凑出来的东西都上不了席面,你看这咋办啊?”傻柱直挠头。

  “收了多少东西?”贾东旭心里有准备。

  这帮大院人可别指望能大方,除了几家真不缺的,其他人都想占便宜。要是不图占便宜,他们就不会同意一起吃。

  在家吃不好吗?真以为有肉都会分给其他人?

  就像许大茂对闫解成说的,“我不是你爹,你长不长肉和我有啥关系?”

  想到易中海统计的,傻柱说道,“面有多的,鸡蛋收上来70多个,白菜萝卜不少,腊肉就才10斤。”

  贾东旭都笑了!

  真不容易,大院最穷的钱家还给了四个鸡蛋,一小块腊肉。按这标准再加上易中海家的10个鸡蛋,加上刘家和许家的10个鸡蛋,加上王家的6个鸡蛋,几家人和合在一起都有30个鸡蛋。

  “你秦姐没有把我家的鸡蛋提过去?”

  “就是加上你家的20个,才70多个。”傻柱说完也反应过来,这合着别家都送的面粉。

  “不是有人送鱼吗?”贾东旭问道。

  “都是些小杂鱼,唯一一条还是你让贾婶提过来的,这条不是说要留着单独做吗?”何雨柱确实有点难以理解。

  “你去找刘海中通知一声,让大院的人家都派位代表过来开会。再让一大爷过来,许家就别通知了,许大茂他妈不是怀孕了吗?别折腾了。”

  “好!”

  没一会儿,贾东旭陪着易中海在聋老太太家喝茶。

  打量着手里的两张纸,易中海问道,“这样直接说,会不会得罪人?”

  “有啥得罪的?都是一个院的,困不困难都心里清楚。想吃大户,找错地儿了!他们不要脸,我就把他们屁股露出来瞅瞅。省的咱们亏也吃了,到头来落不着好。

  反正也没指望这帮人能有啥出息。”

  贾东旭刚说完,刘海中就来了。

  “老易,啥事儿啊?还通知现在就开会!马上要到中午吃饭的点儿了。”刘海中进来后,就有些埋怨。他得演讲词儿还没写完呢!

  “你看看这两张纸。”易中海把统计的账单给了刘海中。

  接过纸条,刘海中打开看了眼,“嚯,行啊东旭!上次捐的钱还能买来冻柿子和冻梨,这咋还这么划算呢?”

  “托王主任联系的,街道办也算是出力了。”贾东旭喝杯茶解释了句。

  刘海中这草包又看了看第二张纸条,一看都是些统计名单,这人连最后汇总都没看,就盯着几个易中海和闫老抠的捐的东西。

  “老易,你这就没意思了吧!都知道你买了五斤五花肉,还贴了不少鸡蛋准备做饺子的,咋还写鸡蛋呢?你这让我怎么送?”

  听到刘海中的话,易中海心中怒骂:玛德,就知道这草包水平不行。也不知道怎么考的高级工,听说要考过了!

  “老刘,你看看最后汇总的数。”

  “蔬菜,86斤,鸡蛋74个,二合面26斤,鱼3斤(小杂鱼),腊肉10斤。”念完,刘海中抬头问道,“老易啊!这有啥不对的?”

  “我光买肉就买了五斤,还有几十个鸡蛋,你也知道这些已经在包饺子了。

  这份账单上,东旭家还有20个鸡蛋,你要是把这些刨出去,还有几家大户送来的东西。

  剩下的,做一份肉汤都不够我们院里人喝的。”易中海说完,看着刘海中不说话。

  “老易,有口肉汤喝就不错了!以前不还有啃树皮的时候!”刘海中说完才反应过来,现在不是以前啊。

  他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贾东旭懒得搭理这草包!这人没啥好说的。

  没一会儿,院门前来了不少人。

  贾东旭叼着烟出了门,绷着脸,大喊一声,“柱子,人都来齐了没?”

  “贾哥,都到齐了。”傻柱缩着手,在一旁蹲着。

  秦二哥,秦大哥还有一帮小子们都来这这边。

  秦父把贾东旭给他的烟掏出来,每人发一根,才问:“柱子,这又有啥事儿?”

  “还能啥事?一帮想占便宜的人呗!日子都还过得去,你是没看提过去的都是啥东西。”王刚点着烟,接话说道。

  看着站在人前的贾东旭,王刚是真心佩服——贾东旭是浑了点儿,可从来不怕事儿。在大院里也是从不耍横,也不欺负人,可就是脾气有点暴,容不得沙子。

  “各位,今天赶着快中午找你们来,是给你们念念这份登记表:易中海,5斤五花肉,35个鸡蛋,还有蔬菜都没统计,这是已经下锅的。后面还有10个鸡蛋,刘海中……”一口气念完这些。

  贾东旭对着人群中的闫老抠喊道,“三大爷,这就是你说的在一起吃团年饭?别人几十个鸡蛋,你家就二两小杂鱼?要是这样,把你家小杂鱼拿回去,自己过去吧!

  这么大岁数了!你准备彻底不要脸面?要是真不要脸,都把东西拿回去,淮如娘家人还在我家里呢!按你们这搞法,我没脸让他们大过年就喝碗肉汤。易大爷的饺子正好够我家这些人吃顿年夜饭,各位,提着各自东西回去吃吧!

  我还真想看看,你们各家晚上的连夜饭是不是真就1斤棒子面,一斤大白菜,两个鸡蛋。”

  贾东旭又对着这帮人大吼,“说话啊!在座的,除了钱大爷家,谁站出来说说,家里真这么困难?今晚王主任也过来,我当着王主任面,给你们求个特困名额,怎么不说话?哑巴了!”

  “提着你们的东西,回去吧!今晚就只有看电影,还有之前商量好的瓜果。”

  说完,贾东旭还不解气的喝骂,“你们这么干,真丢城里人脸面!我岳父要是回去跟他们村里人说,我脸上都烧的慌,呸!什么东西。”